国脉独家:新兴技术对政府网站的形态影响探讨

  孙松涛:当前政府网站普遍存在的六大问题与对策

  “中国上海”政府门户网站,新近在首页悄然添加了一个“无障碍浏览”工具条,一项全新服务就此推出。

  点击“无障碍浏览”工具条,可以放大字体、界面,把对比度调得黑白分明,还能添加辅助线,启动配合软件把文字读出来。不仅视障人士,许多老人也能从这项服务中获益,如同行走在“网上盲道”。

  这是国内省级政府网站率先实施的“无障碍改造”,也是今年上海“网上政府”的重要升级。“中国上海”门户网主任、市政府公众信息网管理中心主任孙松涛说,世博之年,“增强政府网站的办事服务功能”首度写进了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如果说,以往将政府信息“搬”上网,实现了服务的Web1.0,那么包含了更多创新、整合和规范的2.0,将开启服务更多公众的“无障碍时代”。

  消解“迷宫”,使服务触手可得

  同济大学的盲人教授朱双六,手按电脑上的Tab、Enter键,听取网上信息。全程参与了“中国上海”政府门户网站无障碍改造的朱教授告诉记者,每天他首要的事,是体验“无障碍”还有什么障碍。比如“中国上海”有6处验证码,这让视障人士如同看天书,改造后它们都会发声,成了“有声验证码”。

  作为迎世博的一个专项计划,“中国上海”门户网站和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司法3家政府子网站,在上海市经信委、市残联支持下,率先完成了无障碍改造。实施全网改造的“中国上海”,“再造”了后台系统,历时半年,投入人力是运营8年之最。而聘请朱教授和部分上海盲人协会人士全程体验、优化,是这项改造最智慧的部分。

  上海庞大的政府网站群,每天提供海量信息。仅“中国上海”就日均发布信息近300条,汇集市级部门办事1600多项、公共服务1800多项——如何让更多人群享受政府服务,如何避免公众打开网页如陷入“迷宫”?

  “2.0时代”的一大特性,是消除了“人机障碍”。为特殊人群“导盲”的网上盲道,使政府服务对象“全覆盖”;而针对所有公众的人性化“导航”,试图让服务更加触手可得。

  你是市民、投资者、旅游者,或是企业,或者需要救助,请“对号入座”,这里有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我的中国上海”;你还可以用手机、电子邮件,订阅政府公报规章等,政府信息会“按需供应”,目前门户网站的手机订户已有25.4万;多数政府网站已具备高效的全网检索,而便民服务可以从交通卡、公积金、药品价,一直查到热线、地图、公共设施;最具政府网站特色的“政策法规”,链接的“解读”明显增多,帮你把文件真正读懂。

  记者观察:近年来上海在国内政府网站中引领了诸多创新,这背后,是上海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推进的“系统支持”。被称为“一把手”工程的政府网站,不再是政府形象的简单的网上标签,而越来越成为一个服务实体。

  今天,“中国上海”累计访问人次已达1.4亿,页面访问量15.7亿;子网站中人气最旺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日均页面浏览量高达350万。公众对政府网站的使用日益频繁,需求快速增长,期待更多的服务“导航”。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