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从技术进步的角度分析了电子政府的本质,讨论了促进电子政府改革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电子政府的发展路径,并试图提出发展过程中解决瓶颈的对策。
关键词:电子政府;虚拟现实;渐进主义;数字鸿沟
自1999 年“政府上网”工程开展以来,我国电子政府的建设已进行了十多个年头。国内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数量可观的成果。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已经出版的有关电子政务的读物已达百余种,发表的相关论文已有数千篇之多[ 1 ]。电子政府作为全球政府改革与信息革命两大浪潮的汇流,已经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建设电子政府已经成为我国的迫切需求。2003 年,温家宝总理作出重要指示:“电子政府从根本上讲,就是要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改进政府管理,方便人民群众”。这一点指出了电子政府在我国的功能与意义,明确了电子政府的发展目标。
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是将电子政府视为一种现存的工业产品,不再将其进行内在逻辑发展上的分析,采用的方法多是重点讨论其对传统政府的职能和社会所产生的影响。采用的是应然的研究方式。本文从电子政府的技术本质出发,首先对电子政府的技术内涵进行剖析。在分析了其所具有的特性后,笔者试图讨论该技术对我国社会的影响。
一、电子政府的技术内涵
国际上普遍的共识认为,电子政府不是简单地在原有政府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上使用信息技术。而电子政府应该有哪些具体的不同于传统政府的职能,却是学者们一直讨论的问题。
首先,从定义上说,所谓电子政府是指在信息网络化条件下,在对传统政府的行政职能、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进行重组的基础上,主要以计算机网络为技术平台,实现政府的公共管理与服务,从而形成一种更为有效的政府运作形态[ 2 ]。一方面,电子政府是虚拟现实,它的技术依靠是互联网,依附于互联网技术,这种产品实际上是人工的处于末端的应用程序。另一方面,电子政府与现实世界紧密相关,只是用网络基础设备和软件以另一种方式显现政府的职能,在物理意义上仍是现实世界。其次,我们从观念上分析虚拟的政府与传统的政府的关系。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应用网络社区作为例子进行说明。网民们在网络社区中结成兴趣一致的群体,彼此交换信息并分享经验,例如摄影团体等。尽管一切交流都在虚拟中顺利进行,但这些成员无法脱离实体而空谈心得。摄影器材的展示和交换、照片的讨论和经验交流等活动均与现实的摄影爱好者群体中的活动一致。虚拟社区为网民们提供了种种方便:沟通间距离消失了,全天2 4 小时都可以发表文章表达意见,甚至社团的凝聚力也增强了,但是虚拟社区这种形式却使我们忽略了整个现象中最为重要的方面:新技术和虚拟社区的形式掩盖了人们本来的生活方式。“社区”这一概念先于网络社区成员所使用的技术[ 3 ]。虚拟社区只是对现实社区的一种复制而已。当然,由于有新技术作为支撑,电子社区带给成员的效用高于传统的社区,但核心理念没有出现变化。同样的原理也适用于基于网络技术的其他一些虚拟社会形式。电子政府并没有因为新技术的使用而在建制上突破传统政府的形式。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从物理意义上还是从观念上电子政府都不能与传统政府以及现实世界割裂。“电子”实际上是政府的另一种实现方式。单纯就其技术本质而言不会自发地对政府的运行模式进行改变。但是,我们看到,关于电子政府意义和目的的学术研究数量是巨大的。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对电子政府的终极目标进行了论述。
二、电子政府的目标
在这一问题上国内外的研究没有统一的意见。一方面,这是由于学者们对电子政府的研究角度是多样的,站在不同角度上就产生了对电子政府的不同认识;另一方面,电子政府作为一项仍在不断探索完善的政府项目,目前还没有发展到其最终形态。因此电子政府在各国仍是一个有待完善的研究领域。笔者从“外部形式”和“核心理念”两方面分析电子政府的目标。从国外的发展现状看,综合了众多公共部门、涵盖大量服务的“一站式”门户网站是各国电子政府“形式”上的发展目标。如美国学者韦斯特(Darrell M. West)在其著作《数字政府》中将“一站式”门户网站定为发展目标,并分析了实现此目标的限制因素。加拿大提出了“统一政府”(A Whole of Government)的策略,一反常态地采用了“自上而下”的中央集权式建设思路。而英国的电子政府也仿效美国的电子政府管理体系模式,在其2003 年《混合经济下传递电子政府服务之政策框架》的报告中,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国家电子政府的管理体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