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么一个局长,每天最喜欢做的事情是拿着手机织“围脖”。
有那么一个局长,他织“围脖”不仅晒自己的隐私,还晒公家的“隐私”。
有那么一个局长,他不仅自己晒,还把同事、下属发动起来一起晒。
如今,他的粉丝已超过70万,人气直逼一线偶像明星。他搞的“微博公文”一家外国杂志授予年度政府转型奖(Government Transformation of the Year)。
他叫金中一,网名“中一在线”,是浙江省海宁市司法局的局长,被众网友称为“最具人气局长”。
——“微博公文并非刻意推动”
金中一说,记得官员微博和官方微博刚开始兴起的时候,有很多混淆不清的情况发生,但他理顺了。“官员微博代表我自己,官方微博代表我们,两者概念完全不同。”金中一说,“前者发的微博可以是生活,也可以是工作,后者就只能是工作了。”一旦内容牵涉工作,那就会发一些通知、公示、新闻稿之类的微博,这些具有公文性质的微博成为后来“微博公文”的雏形。
“虽然目前看上去有点品牌的意思了,但是我们一直很淡定,目前还需要持续推动其规范化。”金中一说。
——“专家不玩微博却喜欢批评,是忽悠”
在“微博公文”刚出来的时候,有不少质疑甚至批评的声音,不少专家学者认为这是官员作秀,对政府行政并无益处。
对此,金中一显得很激动:“很多专家没有研究过微博或者研究不深就说话。”他认为名人不实名就“玩”不了微博,因为感受不到那种激烈的互动、碰撞、批评。有些专家虽然表面上开了一个微博,但是互动很少,或者“僵尸粉”很多,很容易形成一种“假性互动”。
金中一说,他“玩”微博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主动关注网民,他做海宁的司法工作,关注本地网民,去外地出差,就关注当地网民。
“关注他们的需求,然后利用自身影响力,通过互粉等手段带动一批人进入我的圈子,然后我也能进入他们的圈子,这才是一种良性互动。”金中一说,“没有互动对象,就没有真正玩微博,还喜欢批这批那,就是忽悠大家。”
——“微博公文更易诱发批评”
微博的特点就是互动性强。有些人看了你这个公文之后,可能没什么感觉。但是有些人则不同,经过他们的评论和转发之后,原来没感觉的人或许会有新的认识,带来批评的空间,从而改善工作,这是传统公文所无法带来的,也是对“微博公文”的一种考验,金中一称。
现在的政府迫切需要了解老百姓以及一些基层干部的关切点,但是不容易。而“微博公文”可以实现一部分需要,金中一说,它相当于把原来的三件事情整合在了一起:一是向领导汇报,前提是领导“粉”你;二是向群众咨询,接受监督;三是开听证会,大量的评论和转发就是一个将行政行为进行听证的过程。“三个过程同时进行,会有掌声,也会有骂声,这就是听证会应该有的样子。”金中一说。
——“网上群众路线将成趋势”
现在的情况是上网的人越来越多,不上网的人越来越少,不上网的家庭就更少了。“网络上的声音,并不像某些人论证的只代表少数人。”金中一说,“网上的群众声音比以前更具广泛性。”
现在,前呼后拥记者“尾随”的领导考察模式让老百姓产生距离感,难以听到反面的声音。“只有在网上,网民可以挣脱束缚,敢于大胆发表意见。”金中一说,所以要学会走“网上群众路线”,这也是微博问政将来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