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4日),昌平区启动“回天有数”计划,在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建立社会治理大数据监测平台,用大数据来治理“大城市病”

  提起回龙观和天通苑,“睡城”“堵城”已经成为其关键词。由于开发时间较早,“先开发,后规划”的模式使这里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居民就业环境和居住服务配套滞后,“大城市病”困扰着生活在此的80多万居住者。

  “回天有数”计划是昌平区政府为加快推进回龙观、天通苑两大地区城市品质和公共服务提升而提出的计划。“回天”是“回龙观”和“天通苑”两大居住区名称的简写,同时也有通过谐音表达对城市品质进行“大幅改善”的意思。该计划的核心是通过大数据监测平台对各类资源数据进行整合,并对过去的城市规划及其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开展城市“体检”,诊断城市问题,构建数据生态平台。继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现状和优化规划的策略,以创新开展城市更新与大数据手段的有机结合,探索城市规划建设的新方式和手段。同时,践行城市共治共享、共建共管的理念,引入社会参与力量,孵化面向回龙观和天通苑地区的社会创新、智慧创新项目,优化资源配置,挖掘存量资源,促进消费升级。

  该计划一期拟从回龙观地区入手,结合回龙观的城市规划及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利用LBS定位数据、公交IC卡数据等大数据资源,从交通出行、职住通勤、就业结构等角度对回龙观地区的空间品质与活力进行量化剖析,分析回龙观居住区在各个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在此之前,昌平区政府已经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着手解决回龙观和天通苑地区居民的居住、就业、出行等问题。例如,针对回龙观地区青年科技人才集中的特点,成立了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创新创业社区“回+双创社区”,让居住在这里的年轻人能够在“家门口就业、家门口创业”,实现创业与生活相互融合,又能减少“睡城”早晚潮汐人群流动给城市交通带来的巨大压力。

责任编辑:qinp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