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信息不准确、想查的信息找不到、办事功能不可用……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对全国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进行了全面检查,发现的问题还真不少。这些问题的存在,让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在老百姓需要的时候失去了用处,沦为摆设。(11月8日《人民日报》)
近些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推广普及,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已经成为大多政府部门的“标配”。作为民意的重要窗口和聚集载体,网上政务平台的开设初衷,无疑是将互联网的及时、便捷、互通等科技红利转化成服务为民的制度红利,通过让信息多跑路实现让群众少跑路的效能“大提速”。以限时办结、当日办结、仅跑一次为代表的效能“提速”背后,是阵地靠前、服务透明、简政放权的时代缩影与见证。因此,做好网上政务服务工作,不仅是提供信息查询、资料下载、解决企业和群众实际困难的现实需要,更是政府职能转变、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有力诠释。
然而,在国务院办公厅检查中暴露出的服务信息不准确、想查的信息找不到、办事功能不可用等问题,却将无形中消解着这样的初衷,使得网上政务平台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工作干得好不好,应该由群众说了算。政务服务平台流于形式“装点门面”,承诺的服务不兑现,恐怕伤害的是群众的信任,透支的是政府的公信力,暴露的是一些政府部门不重视群众需求、政府职能转变后劲乏力、深化改革动力不足等症结。
做好网上政务服务工作,要确保平台运行有序。我们在实际中也发现,一些地方的政务平台信息长期不更新,沦为“僵尸网站”。还有的缺乏联系方式、职能介绍、政策解读等基本信息,导致群众在上网之时“一头雾水”。久而久之,这样的网站也就失去了生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指派专人负责日常维护,实现线上平台与线下工作的整齐划一,让服务平台信息准确、更新及时、充满生机。
做好网上政务服务工作,要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服务平台的本来目的,就是解决群众的实际诉求。一方面,要深入群众之中倾听他们的实际想法和需求“痛点”,在平台项目设置上,不能搞“拍脑袋决策”,要少一些五花八门的服务门类,多注重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另一方面,要及时更新服务,不断适应用户的新需求,扩展服务范围,加强公共服务资源整合,实现线上服务和线下服务的同频共振。
屹立新时代,迈步新征程。时代发展中的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网上政务服务工作指明了新路径,提出了新要求,网上政务服务也应不断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新期盼、新诉求。网上政务平台服务不能离线,要一直在线,为实现为民服务和促进公共管理改革创新的制度初衷贡献科技进步的“人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