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将政府部门数据通过互联网向社会开放,充分释放其经济和社会公共服务价值,已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大数据中心工作人员演练在线防汛指挥

大数据中心工作人员演练在线防汛指挥。新华社发

  近年来,中国各地政府充分意识到政务大数据中心建设的重要性,普遍加大建设力度,但也存在一哄而上、重复建设、投资浪费、产能过剩的现象。同时,在政务大数据共享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不愿共享”“不敢共享”“不能共享”三个难题。

  上述问题的存在,不仅固化了政府部门内部机构之间以及政府机构和人民群众之间的信息壁垒,降低了政府的办事效率,更让政府公信力在互联网时代陷入被动境地。各地政府应扪心自问:政务大数据中心到底为何而建?为谁而建?如何使用?

  大数据在带来技术和产业革命的同时,也改变了社会治理方式。如何运用大数据提升政府工作效率和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是新时代的治理课题。有人说,大数据是未来的“石油”,而大数据中心就是“炼油厂”和“加油站”。只有让“油”转化和流传,才能释放其能量。因此,政务大数据中心不仅要建起来,更要用起来。

  1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大数据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应该审时度势、精心谋划、超前布局、力争主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政务大数据中心在建设之初,政府应充分调研,深入了解大数据发展现状和趋势,认真分析我国大数据发展存在的问题,增强利用数据推进各项工作的本领。懂得大数据,才能用好大数据。学好大数据知识应成为领导干部新时代的必修课。

  打破“信息壁垒”势在必行。这样才能真正推进政务信息共享、公共信息资源开放。要以推行电子政务、建设智慧城市等为抓手,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推动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形成覆盖全国、统筹利用、统一接入的数据共享大平台,构建全国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积极运用大数据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教育、就业、医药卫生、住房等领域大数据普及应用,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质量;要发展“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等,坚持问题导向,补齐民生短板。

  加快法规制度建设。要加强政策、监管、法律的统筹协调,制定数据资源确权、开放、流通、交易相关制度,完善数据产权保护制度,依法规范政务大数据体系。

责任编辑:li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