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副部长 曹健林

  我国软件产业在改革开放30年中不断成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产业规模达到5800多亿,是国家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回顾这些年来,软件企业的规模化发展,速度逐步加快。数千规模的软件企业在中国已经有一批万人规模的软件企业已经出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中间件、信息安全软件、办公套件等基础性软件产品有所突破,在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方面得到应用。在通信设备、电力设备和制造业领域所需的嵌入式软件方面,国产软件产品的市场份额在不断加大。在大型应用软件方面,国内企业已经取得一定的优势。同时,软件和服务外包的发展迅猛,本地企业和国际厂商的合作越来越紧密,形成共同发展的局面。当前已经从硬件主导型向软件服务主导型软件过渡,发达国家已经占据了全球的主导地位,争取在下一轮国际产业分工中占据有利的位置。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力争通过软件科技创新,在新的国际分工和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推动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的进程。我们认为,中国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软件科技创新工作:

  一是加强软件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战略研究,制定软件产业的技术路线图,指导软件技术创新与产业化方向发展的路径,推动软件产业升级。

  二是发挥市场资源优势。面向重大的行业应用,推动软件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突出抓好对有重要支撑作用的现代服务业软件创新,形成对软件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着力培养一大批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软件与服务企业。

  三是要加强前沿技术研究。加强基础软件开发,占领未来软件创新的制高点。

  四是推动管理创新,完善科技和产业化发展环境。要切实落实现有的促进软件创新发展的各项政策,不断提出解决软件产业发展瓶颈问题的新政策,提高公共财政对软件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研究支持软件产业技术联盟。

  五是加强软件创新人才的建设。

(此文为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在第十二届软博会的发言稿)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