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浪潮,席卷各行各业。如何利用互联网为传统行业和政务服务插上腾飞的"翅膀"?
记者从四川省发改委了解到,四川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2017年,连续三年牵头制定出台了全省年度“互联网+”重点工作方案,省直有关部门也分别围绕“互联网+”协同制造、现代农业、电子商务、商贸流通等领域编制了专项行动计划。
培育经济新形态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四川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平台及应用,鼓励和支持相关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系统,推动传统产业的价值链组织方式、生产模式向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跃迁。针对分享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积极探索推进分类指导、创新监管等工作,研究出相应的配套政策,促进共享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截至目前,分享经济模式已经渗透到交通、物流、住宿、医疗、教育、旅游、生产等各个领域。在培育壮大新兴业态方面,引导和支持企业开展跨界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强传统企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培育和壮大基于互联网的融合型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推进移动电子商务、大宗交易网络平台、电子商务供应链协同等载体建设,打造经济新增长点。全面建成金融IC卡暨移动金融基础服务平台并上线运行,金融IC卡和移动金融在多个领域实现广泛运用。此外,上线全国首家专馆“四川扶贫特产馆”,物流信息化水平和综合性通关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到目前,创新创业各个元素加速运转,科技企业孵化器公共信息云服务平台完成基础设计和开发。工商注册、经营登记信息化流程不断优化、成效明显。
清理僵尸系统打破信息孤岛
在多个民生领域整合共享应用试点
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方面,首先打破信息"孤岛"。去年下半年以来,四川已清理“僵尸系统”400余个,其中省级部门100余个,市州307个。已整合信息系统432个,其中省级部门291个,市州141个;实现了33个专网应用向政务外网整合迁移。去年下半年,69个省级部门和21个市州,按照国家相关编制要求,在线编制了信息资源目录。截至目前,累计接收各地各部门政务信息资源目录70574条,全省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初步形成,在国家共享交换平台加载的目录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四川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完成交换平台、共享网站、编目系统等核心内容建设,已部署上线并进入试运行阶段,为今年推动各部门各市州接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共享应用方面,围绕服务民生和社会治理,多次协商国家部委和省级部门共享数据资源,在涉税、医疗、旅游、扶贫等领域加快推进整合共享应用试点,打造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应用。国家推进督导组三次来川调研指导,均给予四川省高度评价,并将四川确定为9个国家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应用试点省之一。
在互联网+政务服务方面,按照全省统筹、全域覆盖、集约发展,建成省、市、县三级统筹,十类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全覆盖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政务服务网。截至目前,平台已覆盖全省8500多个行权部门,11万多个行政岗位,上线两个月以来累计办理十类行权和公共服务事项1000多万件。
跨部门跨区域实现信息互通共享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老百姓获得感
不断提升老百姓获得感上,四川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大力推动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涉及公共服务事项的信息互通共享、校验核对,加快推进社会化应用,提升公共服务整体效能。全省高速公路主干线已全部实现移动通信信号覆盖(除部分隧道外)。旅游服务平台和应急救援平台建设成果效力初显。数字教育资源及教育服务平台建设有力推进,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加速扩大,98.6%的中职学校、88%的中小学校接入互联网,8760个边远农村山区“教学点”实现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互联网+”医疗规范研究、政策制定和服务试点稳步推进,省级医疗健康平台建设等发展迅速,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西南中心落户四川。智慧社区与智慧家庭试点成效明显,3000多个小区(楼盘)社区网络完成数字文化视听社区工程的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