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会是基于计算机网络空间所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虚拟技术场”,是通过网络虚拟数字技术模拟现实情景的社会表现形式。在当代中国,从Web1.0到Web3.0的信息网络技术革命已经迅速创造了全新的全球化、信息化、个性化、知识化的网络社会。网络社会以其虚拟性、开放性、高效性、广泛性、集群性、操控性、自治性与民主性等特征,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社会结构和功能,它与中国已有的游牧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等现实社会同时存在、相互交融,形成了当代中国社会生机蓬勃、错综复杂、充满风险的全新时空,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基本国情、党情和民情,全面地塑造了中国的政治生态和执政环境。
然而,一些领导干部未能适应网络社会条件下对执政能力提出的新形势新要求,面对BBS、新闻跟帖、博客和个人网页、微博、网络社会、博客微视频等等新媒体的涌现,无所适从。从“日记门”、“开房门”到“艳照门”,从“官二代”、“萝卜招聘”到“拆迁冲突”,从“微笑局长”、“表哥”、“表叔”到“房叔”,这一系列“网络(微博)反腐”都表明,一些领导干部缺乏自律,出言不慎,行为失范,在网络虚拟空间中爆炸式的传播下,损害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公众形象,削弱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在网络空间的延伸,网络民情是现实社会民情集中的、及时的反映。因此,关注网络社会,努力提高网络社会条件下的执政能力,对于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干部实现治国理政的科学化、民主化与法治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充分发挥网络社会的广泛、集群作用,加强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使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拥有了双向的互动性,扩大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通过网络社会,党和政府可以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了解人民群众的意愿,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使人民群众更好地在党的领导下,依法参与党和国家及社会的民主选举、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活动。同时,网络社会使更多的人成为信息发布的主体,为不同群体的信息表达、政治参与搭建了一个平台。党和政府与群众的关系,表现为既有自上而下的执政党与政府的领导,也有自下而上的群众政治参与和有效的监督。在传统社会中,上一级党和政府要通过下一集机构了解情况,其渠道是单方面的,往往报喜不报忧、报功不报过,上一级机构无法了解社会的真实情况。网络社会则弥补了这一缺陷,网络社会使传统的党和政府组织的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变为互动、多向,为党员和民众表达利益诉求、发表主旨意愿、参与政治决策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渠道。
但是,要保障网络社会充分发挥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有效沟通的桥梁作用,就必须发挥网络社会的根本特点。一是保证网络沟通的平等性,通过网络给每一个网民提供更为开放的释放自我的空间,使网络社会成为真正平等的意见市场。二是要保证其合法的匿名性。网络的匿名性给网民带来一定的安全感,使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这有利于把民意和民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民意的有效表达体现出民主,而民主的提升必将有利于民意的畅通表达。三是要保障网络的开放性。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中,话语权主要是由发布方控制,而受众只能被动地接收,没有自己的话语权;同时,控制话语权的党和政府有关部门很难了解受众的反应及其舆论效果。网络社会为人们带来了不必依赖单一媒体信息源的可能性,从而降低了信息依赖的程度,并使普通民众拥有了话语权。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社会发生的各种事情都可能被上传到网上,人民群众可以自由地、真实地表达各种愿望或诉求,确保信息真实、完整,因此党和政府,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全面了解到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真实情况和人民群众普遍的意愿。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网络向群众发布有关政策信息,实现与民众的广泛沟通,从而使党和政府的工作更加公开、透明,同时民众可以通过网络及时了解有关信息,对党和政府的工作进行及时的实事求是的评价。党和政府有关部门可以通过这些评价来进一步改进自己的工作,从而促进其工作的各个环节实现良性拓展。
在新的形势下,要实现网络社会中党和政府与民众的良性互动,必须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善于与网民在线交流。许多地方党和政府部门“一把手”在实践中亲自抓网络问政,对网民反映的问题进行批示督办,自2008年6月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通过人民网强国论坛在线与网友交流后,地方各级领导与网民开展在线交流活动风起云涌,这方面需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其次,就重大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问题,党和政府的领导与知名网友尤其是意见领袖要以座谈会的形式直接会谈,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再次,通过开设博客和微博,让领导干部与民众之间的沟通,更加简单容易,民众的参与面更加广泛,尤其是在群众最艰苦、最急需的时候,能在第一时间找到党和政府作为主心骨。此外,还要开展网上民主听证会、民主恳谈会,多从网民的“牢骚话”、“诉苦话”甚至骂声中捕捉民意,虚心听取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意见和建议;还要打造“网上信访大厅”,设置“领导网上接访室”,让民众足不出户,就可以与有关领导“面对面”地交流沟通、反映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