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既是重要的软实力,更是核心竞争力。一个地方要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

  2018年,我市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思想再解放、行动再提速,全力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创新土地、金融、人才等要素保障机制,狠下功夫解决制约发展的堵点、痛点和难点,在补齐短板、增强弱项中积蓄了新一轮发展力量。

  思想再解放,赴南方三省考察学习取“真经”

  思想解放的力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发展的质量、效益和速度。

  2018年7月5日至8日,省委书记刘家义和省委副书记、省长龚正带领山东党政代表团赴广东、浙江、江苏三省“取经”,并要求以南方学习为契机,在思想深处来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南方这三省,仅营商环境方面就有许多可以学习借鉴的经验,比如浙江的“最多跑一次”,江苏的“能简则简、能快则快、能集中则集中、能不见面就不见面”,各级政府甘当“店小二”。市委书记张光峰代表滨州参加考察,率先感受发达地区良好营商环境的魅力。

  考察回到滨州后,张光峰书记多次把滨州与南方三省进行对比,直面差距、自曝短板,并特意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等组织召开深化改革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以坐不住、慢不得、等不起的紧迫感,把谋篇布局高站位、深化改革大力度、对外开放高水平、创新发展最前沿等南方经验,转化为滨州后来居上的劲头,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提升滨州发展质量。在2018年7月17日召开的市委九届七次全体会议上,他更是要求各级各部门以敢于自我革命的精神,以“简无可简、放无可放”为目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坚定不移打造一流营商发展环境。

  2018年7月22日—25日,我市组成党政考察团,分别由市委书记、市长带队,分两路南下福建、浙江、江苏三省考察学习,规格之高、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可谓空前。此行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学习当地“优化营商环境”的经验做法。此次南下学习,使很多领导干部思想受到震撼,真正打破了陈旧的思维模式,改变了固化的工作方式,激励了全市广大干部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以思想的解放、观念的变革引领各方面制度创新。

  政策再发力,打造全省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示范区

  营商环境看似无形,实则有形。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背后其实是营商环境的差距,短板是缺乏良好的营商环境。

  2018年7月16日,滨州市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滨州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决定》提出,把营商环境作为核心竞争力、最强生产力,坚持问题导向,立足更高站位,对标更高水平,主动找差距、觅不足,努力打通“堵点”、破解“痛点”,优化政务、市场、法治和要素、社会环境,尽快补齐短板,推动滨州营商环境大提升,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趁热打铁。2018年7月19日,九届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7次会议通过了《滨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办法(试行)》,以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便民化、市场化、法治化的全省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示范区。《办法》要求,优化政务环境,创新行政审批服务机构设置模式,实现审批权力集中,办理事项集中,大力探索“一枚印章管审批”;优化市场环境,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监管制度;优化法治环境,加快建立符合国际化营商环境发展方向和改革创新要求的制度体系;优化要素、社会环境,提升营商环境生态指数,让一流营商环境成为对外开放、引资引智的“磁铁”。这是全省首部优化营商环境办法,重点解决政务服务效能不高,市场运行监管粗放,法治环境不优,社会、要素保障缺位及营商环境监督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推动优化营商环境理念、制度、监督全方位深层次创新。

  尤其是,我市把深化“一次办好”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市县“一把手”工程,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并建立健全“一次办好”改革工作台账月通报机制,强化督导检查和推进落实力度。

  在优化吸引人才政策措施方面,我市大力实施“渤海英才·海纳工程”,引才、育才、用才、留才新政迭出,10个配套文件相继出台,形成“人才政策黄金40条”海纳“渤海英才”;开展了“千名干部联千企”活动,送政策上门,帮助培养引进新人才,积极为人才创业提供各方面支持,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环境越来越好。

  改革再深化,正式进入“一枚印章管审批”的新时代

  优化营商环境,必须牵住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这个“牛鼻子”,政府甘当服务企业的“店小二”。

  我市在体制机制方面最大的问题就是权责不清晰、部门协同阻力大、简政放权不到位,严重影响了营商环境。为此,市委、市政府决定下大力气进行政务服务改革,以“一次办好”改革为统领,高标准建设市级政务服务中心,将相关审批事项、职能、权限充分向市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实现“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2018年2月13日,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应运而生,并加挂市营商环境监督局的牌子,成为我省首个地市级营商环境监督机构。

  市级政务服务中心按照“1+10”总体框架设计。“1”即“一厅办、一窗办、一网办、一链办”,“10”即设置社会综合事务、商事服务、不动产交易登记、综合便民服务等10大版块,基本涵盖所有涉行政许可事项和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事项,实现市级政务服务事项全面进驻、全程办理。自4月4日开工以来,市政务服务中心就成了全市的改革前沿和“筑梦工厂”,先后统纳了原来分散于33个部门的242项行政审批业务。

  2018年12月30日,滨州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正式揭牌成立。至此,市政务服务中心10大版块基本集成市级全部涉行政许可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可3个工作日内完成营业执照办理、公章刻制等新开办企业事项,5个工作日内完成房屋交易等不动产登记相关事项,40个工作日内完成包括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在内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过程。

  2019年1月2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正式运行,并颁发了首张营业执照,标志着我市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正式进入“一枚印章管审批”的新时代。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成长发展的土壤,是吸引企业集聚的平台。2018年1-10月份,全市共签约、立项招商引资项目243个,到位资金257. 68亿元,“双招双引”工作实现新突破。在2018年7月22日第四届“一带一路”园区建设国际合作峰会暨第十五届中国企业发展论坛营商环境峰会上,滨州市入选“2018中国企业营商环境(地级市案例)十佳城市”,在全省17地市营商环境阶段性评价中列第4位。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没有休止符的系统性工程,滨州永不止步。

       附:国脉,是领先的大数据治理和数字政府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平台+数据+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数据基因和水巢DIPS两大系列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信息中心、大数据局、行政服务中心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金融机构。自2004年成立以来,已在全国七大区域设立20余家分支机构、5大技术研发基地,服务客户2000余家,执行项目5000余个,连续多年开展中国政府网站、智慧城市、互联网+政务、营商环境等公益评估评选活动。被业界誉为中国信息化民间智库知名品牌、电子政务优选咨询机构,国内首倡智慧政府理念,首创智慧城市、数据治理、互联网+政务评价体系,首推数据资产普查、全口径数据资源目录、数据元标准化、数源确认与供需对接、最多跑一次事项梳理、营商通等产品,信息资源编目、公共数据普查等业务全国占有率和影响力名居榜首。

  福利大放送:《数字政府周刊》、《数字政府白皮书2.0》、《第八届(2018)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第四届中国“互联网+政务”50强优秀实践案例评选研究报告》、《首届(2018)中国营商环境评估报告》可通过电子政务智库公众号及微店在线购买,欢迎订购。

blob.png

微信扫一扫即可购买!

责任编辑:qinp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