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12时05分,已到午休时间,但在海南省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内,20个综合受理岗位的工作人员仍在各司其职,井然有序为办事企业回答各类审批问题,为群众提供细致、耐心、优质的服务。
政务服务大厅是营商环境政策落地情况的检验场。今年4月,省政务服务中心综合受理窗口开始正式对外运行,设立企业开办、投资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和联合验收、国际投资单一窗口、社会管理、民生教育服务等业务综合受理窗口,对相关事项实行“一窗通办”。
“过去办一件事要排三次队,如今选定一个窗口就能办好三件事。”省政务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实行综合受理窗口后,通过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一口进,一口出”真正实现群众和企业办事“一窗通办”。
记者近日走进省政务服务中心大门,首先映入眼帘便是咨询服务台,便民、咨询、帮办、引导等便民服务提示格外显眼。“您好,请问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服务台工作人员会对办事群众简单的咨询事项进行解答,引导群众到相应综合受理窗口办事。涉及专业性较强的业务咨询,第一时间联系审批部门到前台进行解答。
“只需要对接一个窗口就可以把事情办完。”林吴微是社会管理综合受理窗口受理岗的工作人员,她表示,其负责受理线上线下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对照业务受理规范手册,审核材料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材料符合要求的,予以签收,出具材料接收凭证。不符合要求的,我们会指导告知申请人予以补正。”
在多个窗口前,记者注意到,偌大的服务大厅内却寥寥数人。“在这里,前来办事的群众根据自己办理事项大的类别,选择一个综合窗口办业务,基本无需等待。”省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受理服务处副处长李宁告诉记者,服务保障“两个确保”百日大行动,目前省政务服务中心通过流程优化和效率的提升,群众企业办事几乎“零等待”。
“通过综合受理制改革,省政务服务中心将原103个前台受理窗口整合为20个综合受理岗位,大幅压减受理窗口和工作人员,让各部门从原来繁杂的材料接收、审查等服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人员和时间投放到审批和事中事后监管当中。”李宁表示。
据介绍,省政务服务中心将各部门业务系统及政务服务数据向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集中整合,建设统一集成的政务服务网、微信、微博、移动APP、智能服务终端等多渠道政务服务应用。此外,还实现受理审批互相分离,互相监督。“受审分离后,从材料接收开始,就进入监督,参与整个事项办理的环节,真正实现了事项的监管。”李宁说。
据统计,我省目前纳入综合受理窗口办理的单位为32家,742个事项。综合窗口从今年4月正式运行至7月底,共办件6291件,办结数5818件,办结提速59%,提前办结率99.7%。
“在实行综合窗口受理之前,我们办理一个事项要咨询很多个窗口,现在我们只要到一个窗口,就能办理多个事项,解决了群众多跑的问题。”8月21日,来自北京的个体商户朱天宇打算在海南创办一家科技服务类公司,一大早,他就赶到综合受理窗口咨询企业注册登记流程。很快,朱天宇得到了满意答复。“窗口改革提高了办事效率,减少办事群众跑腿,让我们在海南投资更加有信心。”
“一窗通办”改革带来的变化,办事群众企业最有发言权。“等待时间缩短了,办理业务基本‘零等待’;办事标准化了,只要按照公示的办事指南准备齐全材料,一切都好办;服务品质提升了,专业队伍,专业服务!”这是记者在采访中,众多办事群众谈及在省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业务时,提到最多的话语。
附:国脉,是领先的大数据治理和数字政府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平台+数据+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数据基因和水巢DIPS两大系列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信息中心、大数据局、行政服务中心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金融机构。自2004年成立以来,已在全国七大区域设立20余家分支机构、5大技术研发基地,服务客户2000余家,执行项目5000余个,连续多年开展中国政府网站、智慧城市、互联网+政务、营商环境等公益评估评选活动。被业界誉为中国信息化民间智库知名品牌、电子政务优选咨询机构,国内首倡智慧政府理念,首创智慧城市、数据治理、互联网+政务评价体系,首推数据资产普查、全口径数据资源目录、数据元标准化、数源确认与供需对接、最多跑一次事项梳理、营商通等产品,信息资源编目、公共数据普查等业务全国占有率和影响力名居榜首。
福利大放送:《数字政府周刊》、《数字政府白皮书2.0》、《第八届(2018)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第四届中国“互联网+政务”50强优秀实践案例评选研究报告》、《首届(2018)中国营商环境评估报告》可通过电子政务智库公众号及微店在线购买,欢迎订购。
微信扫一扫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