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新时代,“放管服”深水而行,“一件事一次办”提速升档。

  火热的动力之都——株洲,明亮整洁的市民中心一如既往地忙而有序,“一件事一次办”持续为群众增便利,为市场添活力。

  统计显示:2019年,株洲市“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共办结148.5万件。57个部门联办“一件事”减少环节286个,降幅85%,精简申报资料857件,降幅62%,压缩审批时间796天,降幅82%。

窗口办理井然有序。

  办事越来越顺、越来越快的背后,是株洲市深化改革,打造样本,力推“最多跑一次”向“一件事一次办”升级,将每“一件事”都办到群众的心坎上。

  流程再造,一件事一次办

  “放管服”改革到位与否,一个重要标准是,它能否为群众生活及办事提供更多便利。

  办一件事要东奔西跑,便利从何谈起?

  早在2002年,株洲市就设立市政务服务中心,以方便群众办事,但受限于空间、制度等因素,群众办事难免还是要“一个个部门去跑、一个个单位去找”。

  “只进一扇门”,首要解决的是“一扇门”就能办成事的问题。

  2016年,株洲市作出重大决策,兴建市民中心,设立行政审批系统的集成地、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的指挥部。

  改革,事关民生、发展大事,牵动着株洲市主要领导的心。

  株洲市委书记毛腾飞多次召开专门会议、亲临施工现场。他一再强调,要带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以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按照“全省第一、全国一流”的目标,建好市民中心,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实现“中心之外无审批”。

  市委副书记、市长阳卫国要求,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真正把市民中心办成亲民、便民、惠民的“市民之家”和“城市窗口”。围绕打造群众办事更舒心、企业办事更方便的“第一服务窗口”,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提高服务效能。

  殷殷嘱托,切切期望。

  2018年12月18日,在鲜花和掌声中,株洲市民中心建成开放。这个单体被动式节能公共建筑总占地面积142亩,办事大厅建筑面积2.26万平方米,集中了原株洲市政务中心、不动产登记中心等分散办事场所,设置7大综合专区和3个配套服务区,进驻38家单位,市本级所有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均整合在此,实现“中心之外无审批”。

  从政务中心到市民中心,称谓小变,实质大变,株洲市从此真正实现了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

  一个月之后的2019年1月30日,市民中心彩旗飘扬,新匾加挂,新成立的株洲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整合市编办、市政务中心、市政府办等部门职能,牵头整合推进株洲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新机构、新作为。株洲市委市政府制订方案,要求各级各部门将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措施,聚焦重点难点热点,科学设置时间节点,明确改革推进责任,确保改革有效落地。

  革旧立新,流程再造,“最多跑一次”不断向“一件事一次办”升级。

  ——梳理事项,摸清家底。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应进必进”“目录之外无权力”的要求,统筹、督促市直41个部门和10个县市区,对政务服务事项目录进行审核确认。引用国家、省级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950项,提请省局不予引用55项;引用国家、省级依职权类政务服务事项2050项。市本级政务服务事项第一次实现家底全公开,为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跨界联动,审批提速。抽调12个市直部门和9个县市区审改人员,针对省首批100件事项及株洲市特色事项,逐项优化办理流程、压缩审批时间、精简申报资料、精编服务指南。最终实现57个部门联办,减少环节286个,压缩审批时间796天。

  ——分类整合,综合服务。无论是开设餐馆、药店、食品生产厂,还是办理退休或者医保社保手续,只要走进市民中心,通过“一套流程资料、一份申请表格、一窗受理出件、一个联办系统”,相关业务就能办结。

  ——系统优化,更加便民。不断优化“一件事一次办”综合服务系统,强化多部门联办“一件事”的流程跟踪、结果利用、督办考核等功能,全面实现单部门“一件事”的办件信息统计和分析功能,推动系统在智能终端、手机APP上的推广应用。

  ——“一件事一次办”全市通办。“同一事项、同一标准、同一编码”的要求下沉各县市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理相关业务。

  为了确保“一件事一次办”真正落地,株洲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对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进行明察暗访,运用督查激励、通报问责、第三方评估等手段开展日常管理,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措施有力,群众受益。不久前,客商周娟在株洲申办医疗器械销售企业,只跑一次市民中心,3个工作日后就拿到了营业执照和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两年前,开办同样的公司,跑了工商、税务、卫计等多个部门,重复递交一堆烦琐的资料,花费一个多月才办好。”她感慨道。

  目前,株洲市已实现九成以上事项“最多跑一次”,开办企业“三天即办结”,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个人办证“最多一小时”,新建楼盘“交房即交证”。

  智慧政务,办事省时更省心

  今天,走进株洲市民中心,招牌指示引导、导视系统可以轻松快速帮你找到对应的办事窗口。若稍有迟疑,前台咨询人员会积极主动前来做好引导服务。

  行走在市民中心,统一的LOGO标识、文化标语、文创产品,让人耳目一新,仿佛置身一家图书馆,“按图索骥”,既赏心悦目,又办成了事。

  市民刘先生正在公安服务办理区办理身份证,只需完成采集指纹、面部识别两个步骤,就办结所有手续,让他连呼“想不到”。一旁的工作人员介绍,该区域共设置6台自助服务终端系统,市民办理业务再也不用像以往一样排长队了。

  市民中心的高科技元素不少。办事大厅里,机器人“小威”不仅可以提供业务咨询、身份认证,还能与市民互动,带市民精准地找到办事窗口;全省首创的“智慧株洲”万事通平台,可实现个人和企业24小时不打烊网上自助办事。

  借力“互联网+政务服务”,株洲市办好“一件事”再迈坚实一步。

  近年来,株洲市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大数据平台建设,成效显著。“放管服”改革以来,该市将“智慧城市”与政务服务融合发展。按照系统“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部署、分级使用”的统建思路,打造了市、县、乡、村四级一体化的“智慧株洲”(互联网+政务服务)统一政务服务平台,包括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和“一件事一次办”系统等“一窗办”系统、省政务服务网株洲旗舰店“在线办”系统、政务服务APP“掌上办”系统以及便民服务终端“自助办”系统,建成了电子证照、电子印章、CA认证、实人认证等共性支撑系统。目前,该平台已全面接入到全国、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各级审批服务事项应进必进,市本级一窗综合受理的审批事项达到749项。打通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电子政务外网体系,已横向接入352家市本级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纵向延伸到10个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104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1348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点,实现便民服务网络市域全覆盖。建成了市县两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并无缝对接省级交换共享平台,建设了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电子证照、社会信用五大基础数据库和不动产登记、医保、维修基金、校外培训机构等一批便民服务主题共享库,现已接入部门通道数量46个,归集人口数据、法人单位数据等审批服务数据资源总量4168万条,累计向各级部门共享数据达到6910万条,努力让政务服务“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结合建设投资项目审批改革及商事登记改革实际进程,开发了建设投资项目审批、商事登记系统并投入应用,不断向网上办、线上办归并前行。

  “智慧株洲”有效打通了部门间的信息孤岛,快速实现了市民办事网上一次填报、数据全网共享、资料全程复用,市民办事难、办事繁、办事慢等堵点痛点问题迎刃而解。

  “移动时代”,移动优先。传统的电脑服务端互动体验差、系统堵点多、使用频率低。鉴于这一现象,株洲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紧扣时代脉搏,积极筹建融合电子政务、电子社区、电子商务于一体的“智慧株洲”政务+公共生活服务APP,打造全新的移动应用服务终端。

  目前,该APP已初步建成在线办理、办事指南、信息发布、便民查询等多类与群众办事密切相关的首批实用服务功能,将逐步整合接入各部门APP应用,强化政务数据资源归集共享,搭建全市公众掌上办事服务的统一入口。

  株洲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平台全面建成后,群众通过身份注册和实人认证后,可以24小时在线自助申办不动产、公积金等群众和企业高频办事事项以及水电气等网上便民服务,查询、浏览与个人相关的各种证照、社保医保、不动产登记、工资收入等办事基础信息和热点关注信息,建立记录一生、伴随一生、服务一生的个人信息库,推动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不见面、不用跑”。滑动手指,掌上办事,届时更多株洲市民将体验到这一便捷政务服务。

  2019年,通过“智慧株洲”统一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株洲市县两级实现网上办件数已达138.2万件,网民注册数68.5万个,电子证照数据69万条,政务服务旗舰店接入查询应用20个,制作电子印章2300个,多项指标居全省前列。

  服务大局,助力高质量发展

  市民中心建成一年多来,这个株洲市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的指挥部很忙。随意查阅,一份工作日志如是记录:2019年9月17日,株洲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组织专人重点走访了中国长城海洋信息安全产业化项目、意华交通装备产业园项目,通过座谈交流、翻阅资料、现场查看,摸清企业需求,找准项目审批症结;9月20日,株洲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书记方靖组织召开产业项目建设审批攻坚推进调度会,对中国长城海洋信息安全产业化项目、意华交通装备产业园项目、中国铁建轨道装备产业扩能与智能化建设项目存在的审批问题进行专题协调。

  产业兴,城市兴。株洲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郝建东介绍,该局坚持以服务经济发展为中心,通过审批制度改革、代办督办服务等,力促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早开工、早投产,目前已为全市“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温暖企业行动中249个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提供了一对一“店小二”式服务。

  走出市民中心,主动上门服务,过去的“企业跑”改为“部门跑”。

  为更有效地服务产业项目建设,株洲市出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深化改革实施方案,从建设投资项目审批职能部门法定职责、精简审批要素、优化审批流程、全面提高审批效率、创新专项审批改革等方面入手,深化建设工程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探索“株洲特色”改革之路。

  目前,株洲市建设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已由过去的企业投资项目65至69个工作日,政府投资项目118个工作日,分别缩短为现在的社会投资项目40至50个工作日,政府投资项目78至82个工作日。

  减事项、并流程、缩时限,各专项改革亮点纷呈——

  结合“产业项目建设年”、温暖企业活动等,对全市工业项目全程代办督办,全程跟踪服务,确保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制定国有投资、社会投资两种投资主体园区“拿地即开工”实施细则。

  在推行“三测合一”的基础上,全省率先推行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阶段“多测合一”改革,即对建设项目业主单位的规划、用地、房产、绿地、消防、人防及地下管线等测量工作,实行联合竣工验收,提供一次性测绘成果和数据。截至目前,株洲共有270个项目进入“多测合一”备案,完工131个。

  行政审批、自然资源和规划、住建等相关职能部门联动,衔接解决“交房即交证”,实现商品房办证“网上申请、后台审核、一次办结”。目前,“交房即交证”发证数量增至17个项目近1.3万户。

  推出水电气报装改革,突破企业获得水、电、气的独立运作模式,降低接入时间和成本。一般项目用水、用气报装时间从20个工作日分别压缩到10个、7个工作日以内;高压单、双电源用电报装时间从38个、53个工作日分别压缩到18个、33个工作日以内,平均提速50%以上。

  探索“小型项目月批”“线性项目分段审批”改革……

  截至2019年11月,株洲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共落实市“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温暖企业行动重点工程建设项目249个,累计对接联系、答复企业各类咨询近1000次,累计协调服务60个项目,有力推动了产业项目建设快马加鞭,营商投资环境持续向好。

  “稳中求进、进中争先,株洲市将全面深化‘放管服’、‘一件事一次办’等重要改革工作,以‘事项明显减少、效率明显提高、服务明显改善’为目标,为加快建成‘一谷三区’,加快实现基本现代化作出新贡献。”株洲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负责人表示。


       附:国脉“一网通办”核心支撑系统(GDBOS),助力数字政府建设

  数字政府2.0操作系统、政务数据体系2.0基础标配、政务服务一体化升级方案。又名“政府数据业务操作系统”(GDBOS), 是基于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各地实践经验、数据体系理论、微服务技术架构,围绕“大数据、大系统、大平台”融合一体思路,为各地数字政府升级而量身打造的一套作业平台。运用数据体系、标准治理、业务再造、组织进化等工具和方式,可从结构、标准、模块架构上对当前政务服务平台体系进行优化、重组和升级。有效适配部委、省、市、县(区)不同层次需求,支撑数据整合共享、政务流程再造和服务模式升级,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夯实数字政府基础,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支撑。

  依托"产品+数据+标准"框架,构建"标准支撑、数据体系、业务再造、数据治理、管理赋能"五大体系,无缝衔接既有业务系统,有效驱动政务服务整体运作:①落脚在“办成”,把政务数据归集到一个功能性平台,企业和群众只进一扇门就能办成不同领域事项;②综合提升政府政务服务、数据整合与治理能力,并最终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与智慧组织进化。

image.png

责任编辑:qinp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