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程序多、环节多、材料多、跑腿多、时间长”,而且还有盖不完的章,这些曾是很多民众到政府部门办事的切身体会。在广西,这个现象正在被逐步破解。

广西推动政务数据“聚通用”解决民众“办事繁”

  图为席扬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 陈冠言 摄

  “由于部门之间数据不能共享,导致群众办事难、办事繁和奇葩证明等现象出现。同时,重复建设仍然不同程度存在,造成资源浪费,也不利于构建安全保障体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代表、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局长席扬说。

  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12日至17日在南宁召开,席扬会议间隙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剖析上述问题的根源。

  席扬指出,长期以来,各级各部门信息化建设“各自搭台、分头唱戏”的模式根深蒂固,缺乏统一的数据生产平台、数据网络支撑、数据信息标准和数据开放共享标准,导致“数据壁垒”“数据烟囱”“信息孤岛”等问题出现。“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根源上下功夫。”

  2019年11月,由广西大数据发展局起草编制的《广西政务数据资源管理与应用改革实施方案》印发实施,广西加快完成政务数据“畅享工程”,建立科学的政务信息化建设新机制,同时确保政务数据整体安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席扬介绍,一是云、网、系统互联互通取得新突破。2019年广西全区非涉密信息系统迁移上云率62%,同比提高40个百分点;非涉密业务专网迁移打通率41%,业务办理系统对接完成率49%,其中专网迁移打通和国垂系统对接均实现“零”的突破。

  二是数据治理和共享开放取得新进展。2019年广西全区发布政务数据资源目录超2万项,资源挂载率达100%,其中优化营商环境7项重点指标和百项高频事项指标挂载率100%;汇聚电子证照94类,同比增加64类;汇聚监管数据超3400万条;汇聚便民应用接口310项,同比增加262项。

  三是政务数据融合应用取得新成效。2019年全区通过自治区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调用数据超1500万次,通过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办理业务超140万件。整合7个部门数据资源,将企业开办时间由原来的至少30个工作日减少到1个工作日。在国务院第六次大督查中,“桂建通”平台探索破解农民工工资拖欠难题、南宁市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改革构建智能服务新体系这两个数据共享应用案例获国务院表扬。

  同时,广西大数据发展局通过线上线下推进服务模式改革,变“多窗申办”为“一窗受理”、变“多表重填”为“一表申请”、变“属地办理”为“异地办理”、变“先审后批”为“承诺审批”,从而实现了办事环节、办事材料、跑腿次数、审批时限的“四个减少”;通过推行审批结果电子化、政务信息共享应用、开展政务服务“无人超市”和网上中介超市建设,解决纸质材料局限、“数据烟囱”难题、人工审批、中介服务梗阻等“四大堵点”,实现服务方式、办事环节、申请材料、审批模式“四个简化”。

  “通过系列组合拳,推动广西行政审批效率得到了较大提升。目前,自治区、市、县三级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提速率分别达到56.07%、57.54%、58.85%。”席扬说。(完)


       附:国脉“一网通办”核心支撑系统(GDBOS),助力数字政府建设

  数字政府2.0操作系统、政务数据体系2.0基础标配、政务服务一体化升级方案。又名“政府数据业务操作系统”(GDBOS), 是基于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各地实践经验、数据体系理论、微服务技术架构,围绕“大数据、大系统、大平台”融合一体思路,为各地数字政府升级而量身打造的一套作业平台。运用数据体系、标准治理、业务再造、组织进化等工具和方式,可从结构、标准、模块架构上对当前政务服务平台体系进行优化、重组和升级。有效适配部委、省、市、县(区)不同层次需求,支撑数据整合共享、政务流程再造和服务模式升级,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夯实数字政府基础,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支撑。

  依托"产品+数据+标准"框架,构建"标准支撑、数据体系、业务再造、数据治理、管理赋能"五大体系,无缝衔接既有业务系统,有效驱动政务服务整体运作:①落脚在“办成”,把政务数据归集到一个功能性平台,企业和群众只进一扇门就能办成不同领域事项;②综合提升政府政务服务、数据整合与治理能力,并最终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与智慧组织进化。

image.png

责任编辑:qinp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