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消息,近日,微信发布《微信战“疫”数据报告》,从小程序到家业务、无接触服务、疫情动态、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用户战“疫”中常用的能力出发,解读了微信用户这段不出门的日子。
小程序到家业务增长迅猛
在政府和专家“少出门”的号召下,不少人通过微信小程序购买生活必需品。其中蔬菜、水果、肉蛋、粮油和速食是微信用户在到家小程序上购买最多的商品,提供到家服务的小程序也获得迅猛增长。本次春节假期也比以往更长,截至2月14日,小程序超市业态访问量同比增长115%,生鲜果蔬业态访问量同比增长168%,社区电商业态同比增长83%。复工后,物流行业小程序访问量环比上涨68%。
17.76亿人次使用过城市服务
针对用户想要了解疫情发展的需求,微信通过微信搜一搜、城市服务、小程序、微信辟谣助手和微信公众平台等入口上线“口罩预约”、“援助武汉”、“疫情实时动态”、“新冠肺炎辟谣”、“在线问诊”、“肺炎心理防护”等服务,帮助用户及时快捷地获取疫情权威信息。
微信城市服务开通疫情专区以来访问量剧增,共有17.76亿人次使用过城市服务;超过220家医院上线城市服务发热问诊专区,新接入73个服务种类,包括查询、上报、督查、捐赠等。疫情期间,共有12亿人次通过微信跟进“疫情动态”。微信看一看“新型肺炎实时动态”收获了11.75亿次阅读,超过1290万人点亮“在看”。
在了解疫情动态之余,不少用户还通过政务类、医疗类小程序获取资讯与帮助。疫情期间,新增100余政务类疫情服务小程序及近800个医疗类疫情服务小程序。环比去年同期,政务类小程序用户增长近60%,医疗类小程序用户增长了347%。政务、医疗类小程序成为了大家战“疫”的快捷小助手。
国务院疫情督查专区收集线索20万条
1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面向社会征集疫情有关线索,微信也迅速在城市服务和“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中接入了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截止2月10日,国务院疫情督查专区收集群众提交线索20万条。
此外,还有很多政府部门和医疗机构在微信上提供服务。截至2月16日,提供口罩预约和购买的穗康小程序累计访问量超6.4亿,武汉协和医院小程序和中山七院互联网医院分别为6万余、超2万名市民提供线上服务、线上免费咨询服务。微信开放社区也上线了“共抗疫情路小程序服务专区”,提供了相关服务的服务商和开发者可以通过注册开放社区的企业主页发布相关服务,目前专区访问量数万次。
4000万车主使用“无感支付”能力
疫情期间应尽量减少外出次数,当不得已需要外出时,微信车主服务“无感支付”能力为不少车主降低了接触风险。疫情期间,有4000万车主使用过微信车主服务“无感支付”能力,近550万人次在停车场用过无感支付,累计810万车主通过无感支付不停车过高速。目前,全国超5万家停车场支持无感支付,2万多个加油站支持无接触加油。
企业微信和在线办公小程序需求剧增
疫情当前,国家号召企业灵活返工,企业微信和在线办公类小程序成为了远程协作的一大“利器”。复工首日,数百万企业使用企业微信远程办公。2月10日当天,企业微信需求剧增,服务器请求上涨超10倍。其中,北京、深圳、上海三地的用户占据了“开最多线上会”前三名,线上开会用时最长的地区则属于江苏、浙江与山东。
同时,在线办公类小程序也“供”不应“求”,2月3日-13日期间,办公类小程序活跃用户数量环比上月增长485%,部分小程序增长近20倍。
教育类小程序累计访问1.3亿
恰逢开学,在“避免人群聚集+不影响教学”的考虑下,不少学校和教育机构选择用小程序作为网络课堂的载体。截至2月13日,教育类小程序新增近300个,累计使用用户达1.3亿,环比去年增长82%。同时,超20000家教育机构校区借助微信支付实现了线上缴费,超100万学生实现无接触报班。
此外,疫情期间,微信读书用户每百人比上个月平均多读110本书。其中医疗、疫情相关作品备受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成为了大家搜索次数最多的书籍,《鼠疫》、《血疫:埃博拉的故事》等书籍也名列前茅。微信读书团队也为大家提供了阅读福利,免费为湖北用户和全国高校师生提供30天无限阅读卡,助大家开卷有益。
附:国脉“一网通办”核心支撑系统(GDBOS),助力数字政府建设
数字政府2.0操作系统、政务数据体系2.0基础标配、政务服务一体化升级方案。又名“政府数据业务操作系统”(GDBOS), 是基于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各地实践经验、数据体系理论、微服务技术架构,围绕“大数据、大系统、大平台”融合一体思路,为各地数字政府升级而量身打造的一套作业平台。运用数据体系、标准治理、业务再造、组织进化等工具和方式,可从结构、标准、模块架构上对当前政务服务平台体系进行优化、重组和升级。有效适配部委、省、市、县(区)不同层次需求,支撑数据整合共享、政务流程再造和服务模式升级,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夯实数字政府基础,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支撑。
依托"产品+数据+标准"框架,构建"标准支撑、数据体系、业务再造、数据治理、管理赋能"五大体系,无缝衔接既有业务系统,有效驱动政务服务整体运作:①落脚在“办成”,把政务数据归集到一个功能性平台,企业和群众只进一扇门就能办成不同领域事项;②综合提升政府政务服务、数据整合与治理能力,并最终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与智慧组织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