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动手指,政务服务事项就能轻松在网上查询、办理,并可实现“24小时不打烊”;最快在4小时内,最多只需1个工作日,你就能在长沙开办一家企业;持人才签证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入境后可凭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办理最长5年期的居留许可,且可申领长沙市民卡,享受市民权益……未来,无论是创业还是生活,你在长沙将获得更多便利。

  17日,记者从长沙市营商环境优化工程2020年工作部署推进会议上获悉,长沙市营商环境优化工程2020年行动方案即将下发。今年,长沙将紧紧围绕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重点针对企业开办、企业注销、获得建筑许可等23个重要方面优化提升举措,助推长沙高质量发展,提升群众办事创业的便利度、满意度和获得感,打造中部标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制图/王斌

  目标

  争创中部标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长沙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了显着成绩。

  长沙将2019年确定为“营商环境优化年”,力推效能提速、减税降费、权益保护和政策落地四大专项,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不断提升。长沙在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经验交流现场会就包容普惠创新指标作典型发言,在湖南省对市州营商环境试评价中名列第一,入选全国万家民企评价营商环境十佳城市,获评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

  今年,长沙将紧盯最优标准,以问题为导向,继续深入推进四大专项行动,以办事群众、市场主体满意度和获得感为标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以“双对标”和“指标长”制度为主抓手,以流程再造和科技赋能为手段,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积极打造审批更少、体制更顺、机制更活、效率更高、监管更灵、服务更优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全力减少疫情影响,帮助企业走出困境,为推动长沙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现代化长沙提供更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根据目标,到2020年底,长沙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基本建成,“数据孤岛”基本打通,“一证通办”“一码通办”“一网通办”“全城通办”基本实现;建设“不打烊”政府,各区县(市)、园区管委会政务大厅开通24小时自助服务区,加快建设“24小时全天候办理”的“15分钟政务服务圈”,各类市场主体在长沙办事所需的流程、时间、材料进一步压减,办理政务服务事项基本实现零收费;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公用事业单位的收费标准、服务流程、信息公开更加透明,服务更加高效;加速构建以信用为基础、以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为手段、以跨部门跨区域综合性执法为主要内容、“双随机、一公开”全覆盖的新型监管体制;金融、土地、水电气及通信、人力资源等要素保障更加到位、成本优势更有竞争力,长沙对人才、技术、资金等的吸引力位居全国前列;做好迎接国家和省营商环境评价工作,确保巩固已有优势并争先进位,力争营商环境成为中部标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

  措施

  聚焦23个方面推出221个措施

  今年,长沙重点针对企业开办、企业注销、获得建筑许可等23个重要方面优化营商环境。其中,23个一级指标分别为效能提速,实体经济降成本,企业家权益保护,政策落地,开办企业,企业注销,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电力,获得用水用气,登记财产,纳税,跨境贸易,办理破产,获得信贷,保护中小投资者,执行合同,劳动力市场监管,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市场监管,包容普惠创新,加快国际化环境建设。

  记者发现,23个一级指标下面又分为多个二级指标,并配套有相应的“双对标”工作措施。据统计,长沙今年在优化营商环境的23个一级指标上共推出“双对标”工作措施221个,优化的强度和力度可见一斑。

  比如在实体经济降成本方面,又细分为降低用地成本、规范涉企收费、降低通信成本3个二级指标。

  针对降低用地成本,推出2个“双对标”工作措施,包括逐步推广“弹性年限出让、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工业用地供应方式;划定战略产业用地控制线,统筹保障工业、科研、物流用地。划定战略留白区,为重大产业项目预留空间。

  针对规范涉企收费,推出1个“双对标”工作措施,即开展涉企收费目录清单执行情况检查,重点查处电子政务平台、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行业协会等领域违规收费行为。按照“双随机、一公开”要求,对行业协会商会开展涉企收费检查,并依托12345热线,建立健全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投诉举报和查处机制。

  针对降低通信成本,推出2个“双对标”工作措施,包括客户通过实名认证后即可在实体营业网点即时申办业务;拨打服务热线、网上营业厅、手机营业厅可办理常规业务;电信业务经营者对资费套餐进行“清单式"公示,用户可以自主选择资费套餐。

  保障

  设定专员兑现惠企政策

  确保政策落地落实,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也是长沙今年的发力点。

  一方面,长沙将进一步优化调整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除了由市委书记和市委副书记、市长分别任组长和常务副组长外,长沙今年建立优化营商环境“指标长”制度,分管市领导兼任各一级“指标长”,深化指标优化提升工作调度,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

  另一方面,根据《长沙市有效降低疫情影响稳定经济运行实施方案》26条重点惠企政策,设立政策服务专员和就近办责任人,负责政策落实的相关具体工作,并向社会公布名单和联系方式,推进惠企政策落地落实,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今年,长沙将继续加强营商环境优化工作的监督和考核,将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落实和各项指标在国家和省评价中的状况及优化提升工作情况纳入各级各部门绩效考核,作为年底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大考核考评力度。


  附1:全国重点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数据分析报告

  本报告合集共计15份,报告中采用的相关数据均来自各地各级政府网站、官方微博微信以及官方统计渠道,从政府管控、社会治理、数字化服务、信息公开等维度开展数据采集、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涉及的重点城市包含浙江省、山东省、四川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重庆市、河南省、上海市、河北省、安徽省、江苏省、广东省、云南省。

image.png


  附2:国脉“一网通办”核心支撑系统(GDBOS),助力数字政府建设

  数字政府2.0操作系统、政务数据体系2.0基础标配、政务服务一体化升级方案。又名“政府数据业务操作系统”(GDBOS), 是基于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各地实践经验、数据体系理论、微服务技术架构,围绕“大数据、大系统、大平台”融合一体思路,为各地数字政府升级而量身打造的一套作业平台。运用数据体系、标准治理、业务再造、组织进化等工具和方式,可从结构、标准、模块架构上对当前政务服务平台体系进行优化、重组和升级。有效适配部委、省、市、县(区)不同层次需求,支撑数据整合共享、政务流程再造和服务模式升级,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夯实数字政府基础,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支撑。

  依托"产品+数据+标准"框架,构建"标准支撑、数据体系、业务再造、数据治理、管理赋能"五大体系,无缝衔接既有业务系统,有效驱动政务服务整体运作:①落脚在“办成”,把政务数据归集到一个功能性平台,企业和群众只进一扇门就能办成不同领域事项;②综合提升政府政务服务、数据整合与治理能力,并最终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与智慧组织进化。

image.png


  附3:国脉政策通(又名“国脉一体化惠企政策服务平台”),是对标中央关于“各项惠企政策落实到位、易于知晓、一站办理”要求,打通政策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帮手级产品。以“惠企政策精准送、补贴申报一次办”为核心,提供政策“发布、汇聚、查看、送达、办理、督查、评价”全套解决方案。基于市场主体、民生服务和营商环境优化,从最小颗粒化、数源标准化、数据共享化、组织协同化、业务融合化五个方面着手打造,实现群众与企业真正“知政策、懂政策、享政策”,依托政策红利更好发展。截至目前,该系统已于深圳市、杭州市、佛山市、浦东新区、南山区等地应用,获企业群众普遍好评。

责任编辑:qinp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