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积极、创新运用与引导网络舆论 

  —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社,发表重要讲话,并在人民网通过强国论坛与网民交流,表明了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网络媒体在现代执政中的作用,也提出了积极运用网络媒体,正确引导、创新引导网络舆论、不断提高执政水平的要求。 

  通过网络倾听人民的声音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努力使新闻宣传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 

  十六大以来,政府执政方针明确提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政府一个重要职能就是为人民服务,关注民生,解决民生和社会全面发展问题。在网络传播时代,人们使用网络诉诸表达权,可以直接、全面、方便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是人民参政议政的好形式,也是政府的重要执政资源。网络为人民发出声音创造了便利条件,政府从这些声音中不仅可以知道人民正在想什么和怎么想,而且可以迅速把握社会脉搏,也可以了解非主流舆论产生了哪些误解和偏颇,为疏导社会情绪提供依据。所以,通过互联网了解民情、汇聚民智,是一个重要渠道,政府官员应以开放、宽容的姿态对待网络批评。 

  胡锦涛表示,他平时非常关注网友的建议、意见。做事情、做决策,都需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集中群众智慧。网民对国家事务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是群众智慧的结晶,体现了对客观事物全方位的认识,包含许多合理成分。网络媒体覆盖社会各个角落,超过一亿人的网民对社会问题的判断,尽管众说纷纭,总有相当数量的网民形成一致意见。这些一致意见就是民意的最大公约数,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要求和愿望,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和意志。 

  网络的强大搜索功能提供了无限、虚拟空间,极大推动了网络舆论。虚拟社区和个人博客这两个舆论场提供的各种交流手段,构造了一个庞大的“虚拟社会”,让许多人在这里互相交流思想,获得认同,参与网上舆论的人数急速扩大,拓宽了舆论传播范围。进入21世纪,“意见竞争”已经成为大型网站“激烈的舆论战场”,网络意见中枢的出现,正在冲击传统媒体舆论权威的地位。可以预见的是网络舆论将占有更大优势。 

  网络舆论及时表达群众的情绪和要求,成为缓解或解决社会矛盾的“减压阀”。人们通过网上交流、分享、启发并相互获得精神支持,缓解心理压力,会促进社会安定有序,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积极引导网络舆论 

  当前网民成分比较复杂,认识能力参差不一,网络媒体上还有谣言和非理性言论,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这种情况会更为突出。网络舆论引导的关键是,注意掌握表达意见的主动权,网络评论员应该换一种思维开展工作,即从“自上而下”强迫性引导转向“自下而上”的疏通性引导,捕捉网民感兴趣的话题,及时组织讨论。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时不回避,而是主动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 

  另外,在网络中,由于“把关人”作用的弱化和媒体社会责任的缺失,很多未经核实的虚假信息成为舆论内容,导致错误舆论的形成。人们以往熟悉的舆论状态被打破,舆论主体和客体的“真实”遇到挑战,舆论危机就可能出现。 

  必须对网络舆论进行引导和必要的法律控制,才能发挥网络舆论的积极作用。正确引导网络舆论需要正确的意见表达,而任何表达都应是有限表达。网络创造了发表自由,也为不良观点的表达创造了机会。限制前一种自由不成其为网络,但不限制后一种自由网络就成为没有法律和道德约束的领地。互联网提供了以往没有过的自由度,同时也需要政治经济手段对其进行规制,实际上网络媒体的开放性有利于多元文化的互动和交流,促进社会的多元整合与人类文明进步。这正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所需要的,即在多种意见中容易鉴别和选择正确的意见来引导人们的认识。网站主办者要及时设置议程,积极进行舆论引导。引导网络舆论从意见无序走向有序。传播系统的、科学的见解,使网民意见在抽取、整合和集束的编辑中创造出更大附加值,获得舆论引导的最高效率。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