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北京国脉互联信息顾问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联合举办的“第二届(2020)长三角地区营商环境专题论坛”通过线上直播方式隆重召开,以“逆境中持续发展新动能”为主题,聚焦优化营商环境2.0跃迁至3.0等内容,共有包括政府、企业、个人在内的近8万人参与。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作主办方致辞,国脉互联总裁郑爱军作会议总结。


作为本次会议一大亮点,国脉研究院营商环境评价中心副主任简蕾发布《第二届(2020)长三角地区营商环境发展水平评估报告》,包括评估背景与现状、评估指标与要素、评估结果分析、结论与对策建议,并揭晓本届评估活动市级、区县、园区三类“十佳政务机构”获奖名单。


一、评估背景与发展现状


(一)评估背景


1.社会背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受延迟复工复产等综合因素影响,我国企业发展面临众多生产经营现实困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政府作为公共风险承担者,可通过优化营商环境的确定性来对冲外部环境不确定性,通过政策供给的精准性来保护企业生产发展权。


2、国外发展背景:从国际范围看,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制受到冲击,风险挑战加剧。城市群作为“发展引擎”扮演着重要角色,“全球区域”将替代“全球城市”发挥统领作用。世界一流城市群普遍注重优化营商环境,例如旧金山湾区、东京都市圈、“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城市群等。


3、国内发展背景:一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政策支持,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国令第722号)、《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系列政策;二是当前我国面临新的经济下行压力与传统动能减弱的挑战,G端非常关注B端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着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营造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营商环境;三是物联网、人工智能、5G、区块链、云计算等新型技术也驱动着智慧政务、数字政府、智慧城市的发展。


(二)营商环境发展现状


1、国内外营商环境发展现状:自2003年来,全球经济体共推行3800余项改革措施,其中仅2018/19年度,115个经济体(共调研190个经济体)在世界银行衡量的10个商业监管领域就进行了294项改革。根据世界银行《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中国得分77.9,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排名第31位,较上年提升了15位,也是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发布以来我国取得的最好名次。


2、长三角地区营商环境发展现状:2020年三省一市均在营商环境领域做了许多工作。上海市自2017年以来,先后制定实施优化营商环境1.0、2.0、3.0版改革方案,重点推出“两张网”建设,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江苏省各地市在围绕减少审批事项、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投资环境上形成了良性竞争。浙江省推出“10+N”便利化行动、完善市场准入退出机制、降低企业成本、提升执法监管能力、提升政务服务能力、优化营商环境评价工作。安徽省重点打造新型全省政务服务“皖事通办”平台、推进各类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全程网办”。


二、评估指标与要素


1、评估范围和方法 :共选取136个样本地区,涵盖长三角地区发达地级市27个(依据:《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区县88个(依据:确保涵盖每个地级市GDP排名靠前的区县),园区21个。主要通过平台搜索、电话调查等方式进行。活动从今年1月份开始,到5月份发布报告,历经小半年时间,期间经过了专家评审、数据采集评估、校对整理等过程。


2、指标构建:营商环境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改革和对外开放众多领域的系统工程。指标体系构建结合了营商七环境,即成本适宜的产业环境、系统完备的人才环境、互利共赢的投资环境、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此外还参考了营商环境建设发展历程:第一阶段是企业经营起步阶段,为企业提供基础条件和资源供给,如提供一站式服务、一窗、一网服务;第二阶段是企业经营发展阶段,与国际化接轨,为企业提供更加全面、系统、整体的公共服务支持;第三阶段是企业持续发展阶段,促进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式发展,为企业提供更精准的服务;第四阶段是企业持续创变阶段,政府支持企业创新创业与跨界融合,推动企业可持续性发展。


3、指标体系框架:一级指标包括营商环境便捷度、满意度、吸引力、支撑力。便捷度主要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从企业开办到企业注销;满意度主要围绕的是服务好差评以及宜居指数;吸引力主要围绕的流动性的要素,即融资、科技和人才;支撑力主要围绕的是硬性指标,政务服务、法治环境、监管环境。结合本次疫情,新增一栏观察性指标——惠企政策,主要考核疫情出台效率及惠企政策扶持力度。


三、评估结果分析


(一)总体分析


1、市级总体得分情况


前十名城市分别是杭州、上海、南京、温州、苏州、无锡、嘉兴、合肥、舟山、铜陵。


将总体得分划分为四个梯队,第一梯队为80分以上,第二梯队为75-80分,第三梯队为70-75分之间,第四梯队低于70分,根据各城市得分区域分布图来看,浙江省城市主要分布在第一、第二、第三梯队,浙江省有2个城市位于第一梯队,且第三梯队数量最多,表明浙江省营商环境整体表现相对较为突出。江苏省城市在四个梯队均有分布,第三梯队数量较多,省内个别城市营商环境发展水平差距相对较大。安徽省城市主要分布在第二、第三、第四梯队,且第三梯队数量较多,整体发展相对较弱。


2、区县总体得分情况


前十分别是余杭区、浦东新区、江宁区、义乌市、徐汇区、余姚市、江北新区、下城区、吴江区、南湖区。


将总体得分划分为四个梯队,第一梯队高于75分,第二梯队在70-75分之间,第三梯队在70-65分之间,第四梯队低于65分。根据各省区县的得分情况看,上海市辖区营商环境整体表现良好,地区差距较小。浙江省各区县之间营商环境发展有一定差距,大部分区县发展水平较高。江苏省各区县营商环境整体水平相对较低,且个别区县发展水平高,区域内部差距较大。安徽省各区县营商环境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整体水平相对较弱。


3、园区总体得分情况


前十分别是苏州工业园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宁波国家高新区、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将总体得分划分为四个梯队,第一梯队高于80分,第二梯队在70-80分之间,第三梯队在60-70分之间,第四梯队低于60分。根据各省园区的得分情况看,江苏省园区表现最佳,大部分分布在第二梯队。浙江省园区表现较优,发展水平差距大。上海市园区整体水平好,发展较为均衡。安徽省园区发展相对较弱,大部分分布在第三梯队。


(二)指标单项分析


1、营商环境便捷度


市级前十是上海、杭州、温州、嘉兴、安庆、舟山、绍兴、宁波、合肥、宣城、盐城,区县前十是宁波鄞州区、台州温岭市、杭州余杭区、苏州张家港市、苏州吴江区、宁波北仑区、温州乐清市、嘉兴海宁区、舟山普陀区、金华义乌市、宁波余姚市、杭州萧山区、绍兴诸暨市。


总体来看,整体改革成效显著,特别是建筑施工许可(审批管理系统、多测合一、联合审批模式)、跨境贸易(智慧码头、单一窗口、长三角一体化)方面表现突出。该项指标的优化空间主要在于实现真正的“零见面、零跑动、零材料、马上办、限时办”,打破时间、空间、身份、事项等各方面的限制。此外,在便捷度方面各地推出了一系列创新性举措,如“无科层”审批改革、智慧审批、远程办理、联动办理、容缺办理、一件事一次办、线上线下一体化办理等 ,重点提升审批的电子化、集成化、智慧化水平。


2、营商环境满意度


市级前十是嘉兴、湖州、舟山、金华、台州、温州、芜湖、滁州、马鞍山、铜陵;区县排名前29名并列第一,均为浙江省下辖区县,得分率均为88.33%。主要原因在于浙江省在服务好差评平台建设方面,全省、市(区)、县、乡镇、村五级政务服务机构纳入一体化评价范围,各级政府服务模式和标准高度统一。


总体来看,长三角地区营商环境整体满意度较高,但三省一市形成一定的省际差距,浙江省各地区明显优于其他省市,且省内各地区得分差距较小。其优化空间在于提升信息公开的覆盖面和准确性、诉求反馈的便利度、及时性以及落实程度,形成企业诉求反馈处理机制的服务闭环。该项指标的创新性举措有服务标准化建设;服务平台的整合与对接,比如服务热线整合、一网通办平台对接;资源和数据的共享开放,实现全民监督。


3、营商环境吸引力


市级前十有杭州、上海、苏州、南京、无锡、合肥、宁波、铜陵、温州、嘉兴。区县前十有上海浦东新区、苏州昆山市、南京江宁区、上海徐汇区、南京江北新区、常州新北区、苏州张家港市、杭州下城区、南通海门市、上海崇明区、无锡新吴区。


总体来看,长三角地区营商环境吸引力方面得分率相对较低,“虹吸效应”与“溢出效应”同时存在,地区间的发展水平较为失衡。其优化空间在于可加强城市包容性、开放度;资源的流动性;创新创业活跃度;立足产业优势,形成特色品牌。创新性举措有破除行政边界,制度创新;推动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服务链、创新链的跨界无缝衔接;跨界共建共治共享体系建设;数据赋能,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


4、营商环境支撑力


市级前十有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温州、无锡、镇江、常州、舟山、台州、扬州、金华。区县前十有上海浦东新区、上海徐汇区、金华义乌市、上海普陀区、合肥包河区、无锡江阴市、上海长宁区、杭州余杭区、上海奉贤区、杭州上城区、合肥庐阳区。


总体来看,支撑力整体情况良好,市级政府在制度创新、法治建设方面有较大的发言权,因此得分率明显优于区县。其优化空间在于提升政府内部(后台)审批/管理协同化、集成化、电子化水平;加强和推动地方/园区立法工作;构建以信用和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政府/企业双侧监管)。比较创新的举措可通过数据赋能,实现一网统管、城市大脑、智慧监管等模式的创新。


5、疫情惠企政策


从响应时间来看,2020年2月2日苏州率先发布相关惠企政策,盐城、湖州、泰州、嘉兴、宁波、马鞍山、铜陵等地方政府相继推出综合性的惠企政策。从政策内容看,主要涵盖稳岗固企、纾压减负、金融信贷、优质服务、复工复产保障五个方面内容。此外,通过本次疫情,各地方政府的“云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主要表现在电子政务服务能力、政策精准推送能力、政府应急响应能力等,上海和杭州等地表现突出。


四、结论和对策建议


(一)总体结论: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1、长三角地区营商环境位居全国前列。目前营商环境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注重效率)向发展阶段(服务质量)转变:从能办向办好转变;从单一服务向行政权力事项与公共服务并重转变。


2、省域特点:上海成为领头羊,苏浙皖各有所长。上海突出特点在于服务+效率并重、政策支撑力度大、资源高度聚集;江苏“亲商安商”、浙江“数据赋能”、安徽生态宜居均成为各地营商环境建设的特色招牌。


3、维度特点:吸引力、支撑力有待加强。世行指标逐年改善,营商环境便捷度大幅提升,但同时仍存在资源分布、政策供给不均衡等问题,此外长三角地区一体化水平仍有待提升。


(二)政策建议


1、深化集成服务改革,让政务环境更便捷。主要包括大力深化政务服务大厅综合窗口服务;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融合线上线下服务渠道;持续推出“一件事”套餐等方面。


2、强化要素供给保障,让创新动能更活跃。主要包括构建人才汇聚体系;大力提升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完善技术研发和科技产业化服务体系;着力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和交易的服务水平等方面。


3、加强信用法治建设,让市场环境更公平。主要包括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强化市场诚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企业权益保护力度;加强法治保障等方面。


4、推进重点领域突破,让区域环境更融合。主要包括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促进政务服务一体化;推动市场发展一体化等,从而实现长三角地区一体化。


五、奖项揭晓


1、营商环境十佳政务机构(市级)杭州、上海、南京、温州、苏州、无锡、嘉兴、合肥、舟山、铜陵。


2、营商环境十佳政务机构(区县)杭州余杭区、上海浦东新区、南京江宁区、金华义乌市、上海徐汇区、宁波余姚市、南京江北新区、杭州下城区、苏州吴江区、嘉兴南湖区。


3、营商环境十佳政务机构(园区)苏州工业园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宁波国家高新区、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扫码回看会议全程视频

责任编辑:hongqi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