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改革营造良好发展环境,释放市场主体内生发展活力,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应有之义。国务院常务会议近期指出,深化“放管服”改革和落实财政金融纾困政策并行推进,是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举措,对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至关重要,要推出新举措进一步做到门槛降下来、监管跟上去、服务更优化。

  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做到“门槛降下来、监管跟上去、服务更优化”,除了在减少审批、提升营商便利度等方面继续努力并巩固成果,也要拓宽思路,不断破除各种市场壁垒、要素阻隔和创新障碍。

  从“放”的角度,要进一步放松市场准入,更要放松要素供给约束,有效降低企业成本。在市场准入方面,要继续梳理禁止准入和许可准入类项目,争取在2020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上有新的突破,同时加大“全国一张清单”的落实力度,坚决杜绝“地方定制版”负面清单出现,大力落实竞争中性,保障本地企业和外来企业的公平竞争机会,保障国资、民资、外资的公平竞争机会。

  更为重要的是,要继续放松要素供给约束,在土地、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扩大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这既是“放”的重要方面,也是《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等重大决策的核心精神,更是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的动力源泉。

  从“管”的角度,既要减少对企业的干扰,减轻企业负担,又要保障消费者权益、生产安全和市场秩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关键在于创新监管方式,多从技术的角度、用技术的手段解决问题。当前,卫星定位、遥感、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发展迅速,很多技术可以运用在安全生产、市场秩序、产品质量等监管上,监管部门应当不断提升监管工作的技术含量,减少直接检查、繁琐报送等传统手段对企业的干扰,不断提升监管水平。

  同时,要更加关注对于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防范和抑制,其中既包括传统产业、传统领域的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也包括“赢家通吃”现象普遍的新经济领域的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其中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侵犯消费者权益、不尊重数据隐私权、妨碍创新等问题,应当尽快成为研究的课题和监管的重点。

  从“服”的角度,围绕新需求的发现与创造,为企业提供公共产品。政府服务的本质是提供公共产品,做好服务的关键是以企业和居民的需求为核心,不断提升公共产品的有效性。需求不足是当前很多企业的主要困难,发现和寻找新需求,需要更多新的公共产品。

  例如,一些企业要“走出去”拓展传统外贸市场之外的新市场,但掣肘于陌生的法律、政策和商务环境,往往心余力绌,趑趄不前。政府如果能够引导、组织或者购买相关的法律服务资源,就为企业提供了有效的公共产品。又如在推动创新方面,政府应当着力提供打通公共数据资源、知识产权保护、搭建行业信息交流平台等公共产品,促进新供给涌现,不断发现和创造新需求。

  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党中央作出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优化营商环境是推动新发展格局的根本要求,我们应当牢牢把握住“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初心,让“放管服”改革再出发,不断破除各种市场壁垒、要素阻隔和创新障碍,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附1:国脉“一网通办”核心支撑系统(GDBOS),助力数字政府建设

  数字政府2.0操作系统、政务数据体系2.0基础标配、政务服务一体化升级方案。又名“政府数据业务操作系统”(GDBOS), 是基于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各地实践经验、数据体系理论、微服务技术架构,围绕“大数据、大系统、大平台”融合一体思路,为各地数字政府升级而量身打造的一套作业平台。运用数据体系、标准治理、业务再造、组织进化等工具和方式,可从结构、标准、模块架构上对当前政务服务平台体系进行优化、重组和升级。有效适配部委、省、市、县(区)不同层次需求,支撑数据整合共享、政务流程再造和服务模式升级,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夯实数字政府基础,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支撑。

  依托"产品+数据+标准"框架,构建"标准支撑、数据体系、业务再造、数据治理、管理赋能"五大体系,无缝衔接既有业务系统,有效驱动政务服务整体运作:①落脚在“办成”,把政务数据归集到一个功能性平台,企业和群众只进一扇门就能办成不同领域事项;②综合提升政府政务服务、数据整合与治理能力,并最终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与智慧组织进化。

image.png

  附2:国脉政策通(又名“国脉一体化惠企政策服务平台”),是对标中央关于“各项惠企政策落实到位、易于知晓、一站办理”要求,打通政策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帮手级产品。以“惠企政策精准送、补贴申报一次办”为核心,提供政策“发布、汇聚、查看、送达、办理、督查、评价”全套解决方案。基于市场主体、民生服务和营商环境优化,从最小颗粒化、数源标准化、数据共享化、组织协同化、业务融合化五个方面着手打造,实现群众与企业真正“知政策、懂政策、享政策”,依托政策红利更好发展。截至目前,该系统已于深圳市、杭州市、佛山市、浦东新区、南山区等地应用,获企业群众普遍好评。

责任编辑:ourui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