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首部国家层面优化营商环境的专门行政法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安徽省第一时间以省政府令颁布《安徽省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条例》内容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有力推动《条例》贯彻落实和全省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受省政府办公厅委托,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会同安徽省工商业联合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安徽省委员会,对《条例》及《办法》首年实施情况开展了第三方评估。评估显示,《条例》及《办法》实施开局良好,各地各部门均将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条例》及《办法》作为年度重点工作,拿出了一大批实招硬招,营商环境建设成效明显,为应对疫情、抗击汛情和助力“六稳”“六保”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条例》及《办法》实施总体成效明显,营商环境建设水平进步显著
评估组分3组赴8市(县)开展实地评估,综合运用案头核查、座谈调研、现场查看、网上核实、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等6种方式、相互交叉印证,并依托安徽省工商联民营企业调查系统对全省1967户企业开展在线问卷调查,综合判断《条例》及《办法》的落实情况。从评估结果看,我省《条例》及《办法》的实施呈现三个特点。
一是主要条款落实进度良好。评估组从《条例》及《办法》中梳理出36个有硬性规定的条款作为评估对象,重点评估这些条目的落实情况。大部分得到“较好落实”,“未落实”为0。《条例》及《办法》规定的统筹推进工作机制、市场主体保护、市场环境、政务服务、监管执法、法治保障等主要举措及可观察和可量化等事项均得到了较好落实。如,各级政府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合法性审查制度,及时对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政府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开展评估和清理,2020年共修改和废止省、市政府规章11部、各层级规范性文件294件,纠正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84件;各地均成立以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创新建立对标、调度、督办、评价考核等各项工作机制,推动改革任务落细落实、终端见效。如,滁州市建立省外对标苏州、省内对标一流的“双对标”工作机制,马鞍山市建立对标“杭嘉湖”工作机制等,动态实现对标一流、争先进位。
二是市场主体满意度较高。在36个条款中选取部分与企业生产经营直接相关的条款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工商联民营企业调查系统直接获取企业感受。从调查结果看,企业对安徽营商环境满意度较高、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减费降税、线上线下政务服务、平等使用各类生产要素和公共服务资源、协会商会规范运行等方面认可度高,企业普遍反映,安徽各级政府都在努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各项改革举措及时精准、成效明显。
三是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如,发布上线的7×24小时政务服务地图,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全覆盖、精准化、个性化、智慧化服务,得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批示肯定,国办《政务情况交流》作了专题介绍;送新发展理念、送支持政策、送创新项目、送生产要素、服务实体经济的“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重点监管、信用监管、包容审慎监管相结合的新型监管机制,入选国办《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100例》,其中,“四送一服”双千工程作为2019年国务院第六次大督查的32项典型经验之一,受到国办的通报表扬。
二、评估反映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县(市、区)级抓落实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评估发现,从层级来看,省、市落实较好,少数条款县(市、区)落实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受人员素质、技术力量等因素影响,县级网上政府服务能力较弱,个别地方服务水平不高、管理不规范。
二是“放管服”改革仍需进一步深化。实地走访中,部分市场主体反映,监管“一刀切”、不同部门频繁重复检查现象仍少量存在。企业反映融资环境、公共服务、要素保障等仍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招引人才难、留住人才难的“两难”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
三是安徽省营商环境与沪苏浙等先发地区相比仍有差距。问卷调查显示,多数企业认为安徽营商环境近年来加速优化,但与沪苏浙相比还有差距,同时认为,在当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背景下,安徽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亟待加快实现与沪苏浙等高对接。
三、强化求解思维,进一步抓好《条例》及《办法》贯彻实施
针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评估组建议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强化求解思维,以《条例》及《办法》实施为契机进一步抓好“十四五”时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特别要建立健全对标一流、等高对接沪苏浙工作机制,借鉴先进运作模式和各地成功经验,学会和善于用市场的逻辑谋事、用资本的力量干事、用平台思维做发展乘法,推动省有关部门及市县与沪苏浙全面等高对接,进一步完善抓落实的方式方法,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更多精彩,请关注“国脉数字智库”及“数字政府智库”SO
(官方微信)
“数字政府智库”SO是面向政府相关组织单元(个体、团体、机构等)的一个大众化、开放式、赋能共益的智慧组织构建与深度协作平台,助力政府组织数字化转型与个体挖潜,引领以人的关系为核心的价值连接与协同创新。 微信扫码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