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召开江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江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殷美根出席新闻发布会,发布并介绍江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有关情况。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张和平,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林彬杨,省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谢松岳出席新闻发布会,回答记者提问。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傅云主持新闻发布会。

  傅云: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我省出台了《江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并明确每年11月1日为江西营商环境日,为充分展示全省营商环境建设成效,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邀请到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殷美根先生,省政府副秘书长王前虎先生,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张和平先生,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林彬杨先生,省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谢松岳先生,请他们介绍我省优化营商环境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下面先请殷美根先生作介绍。

  殷美根:

  优化营商环境,事关民生福祉,事关发展大局,事关政府形象。江西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重要论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始终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秉承亲商、安商、扶商原则,对标国际营商环境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滚石上山的毅力,大力实施营商环境攻坚行动,全力打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四最”营商环境,着力建设忠诚型、创新型、担当型、服务型、过硬型“五型”政府,以更好更优的营商环境助力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今年前三季度,全省GDP总量达21601亿元,居全国第14位、较去年前进1位,增长10.2%、居全国第6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居全国第6位,社消零增速居全国第4位。可以说,在较为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较为严峻的经济形势背景下,江西经济社会发展能够保持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态势,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发挥了极其重要、极其关键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江西的政策环境越来越惠企、越来越暖企。一是组织体系高位推进。建立由省长任组长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和18个专项小组,开展优化营商环境10大提升行动、18大攻坚行动,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工作机制,出台产权保护、民营经济发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等专项政策,完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开展第三方评估,上线营商环境全媒体平台,聘任56名社会监督员和15名咨询专家,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全员参与的优化营商环境体制机制。二是利好政策高频出台。先后出台五批次182条降成本举措和“战疫情、促发展”系列惠企政策,持续降低企业税费、融资、用能、用工、物流等成本,累计为企业减负超6400亿元,是全国减负成效最明显省份之一。今年,又在全国率先出台减税减费减租减息减支“32条”,前三季度为企业减负超1300亿元。三是帮扶举措高效落实。省市县三级领导干部每年深入园区开展“入企走访连心”活动,103个开发区以及1.4万多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联系帮扶全覆盖。“十三五”期间,累计解决企业诉求5万余件。得益于好的政策、好的服务,市场主体活力持续迸发,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82.8万户、增长60.5%、净增47.7万户,其中新登记企业增长12.4%,个体工商户增长85.2%。

  第二,江西的市场环境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开明。一是进入门槛更低。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外商投资企业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两项制度”,开展工程建设、教育、医疗、体育等领域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专项清理行动,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地。纵深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现清单管理全覆盖,取消审批事项超9100项(9163项),审批改为备案事项近1万项(9911项),实行告知承诺事项超1.2万项(12640项),优化审批服务事项超6.2万项(62985项),限制资源要素充分流通、自由流通的“条条框框”加速打破。二是落地支撑更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成功获批,江西开放平台能级迈上全新台阶。103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吸引全省80%外来投资,聚集约90%已投产工业企业,贡献超过80%工业税收。建成4个国家开放口岸、4个综合保税区、3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18个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更多优质的项目、优秀的企业主动选择江西、纷纷落地江西。今年前三季度,各地申报“5020”项目达109个、投资3468.9亿元,其中新引进世界500强、国内500强、民营500强项目61个。三是走出优势更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应用全面推广,口岸“三同”试点成效明显,“船边直提”和出口“抵港直装”改革稳步推进。9月,进口整体通关时间(扣除国内运输段)14.27小时,较2017年压缩70.03%;出口整体通关时间0.37小时,较2017年压缩98.5%,均位居中部第1位、全国前10位。前三季度,累计开行中欧班列325列、增长134.6%,开行铁海联运1216列,“江西制造”“江西产品”走出江西、走向世界的道路更广、更畅通。

  第三,江西的政务环境越来越便捷、越来越快捷。一是省时。全国率先推行“一照含证”改革,大力推广“告知承诺制”“一件事一次办”“六多合一”集成审批等改革。企业开办从2018年5个工作日压减至目前1.5个工作日以内,不动产登记、抵押登记分别从2018年7个、3个工作日压减至目前3个、1个工作日内,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从2018年平均200多个工作日压减至目前平均79个工作日。二是省力。精简权力1740项、精简率达51.06%,341个证明事项实施告知承诺制。59个地区(含开发区)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政务服务中心实现省市县乡四级全覆盖,村级便民代办点覆盖率达96.29%。“赣服通”升级至4.0版,近7000项事项实现“掌上办”“随时办”,用户数、日活跃量、上线服务和电子证照数量居全国同类平台前列。三是省心。延时错时预约服务全面推广,平均每个休息日2万余人享受服务便利,全省政务服务好评率超99%。发布惠企政策服务事项办事指南,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带队深入挂点园区、企业走访市场主体80多万户,企业可第一时间掌握如何申报好政策、好福利。同时,为企业提供帮办、代办服务超150万次,涉及金额2629亿元。

  第四,江西的法治环境越来越公平、越来越公正。一是立法有力度。颁布实施《江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推动修订《江西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江西省企业权益保护条例》等,加快推动《江西省社会信用条例》立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入法治化、规范化轨道。二是执法有温度。强化联合执法、少打扰,今年以来开展联合检查1700余次,检查频次大幅降低。强化包容执法、少处罚,探索包容审慎监管,实施涉民企刑事案件立案监督和羁押必要性审查;发布办理涉民企刑事案件“少捕慎诉”8条意见,今年以来非公经济人员不捕率、不诉率同比上升10.06、1.07个百分点。三是守法有强度。出台《关于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 激发优秀企业家精神的实施意见》,坚决维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加大清欠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账款力度,开展涉政府产权纠纷治理,帮助民企维护合法权益8亿元。设立省、市非公企业维权服务中心,受理实质性维权诉求603件,办结率超80%。

  第五,江西的政商环境越来越亲近、越来越清廉。一是要素保障有效。出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实施意见,着力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实施融资、涉企收费、政务诚信、公共资源交易、第三方评估等五大领域专项治理,持续净化市场环境,推动资源、资本畅通供给,“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现全覆盖、常态化。二是市场竞争有序。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清理工作,加大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执法力度,今年前三季度查处各类不正当竞争和垄断案件94件,罚没金额2.92亿元。三是违规惩治有力。今年前三季度查处影响和破坏营商环境的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吃拿卡要等问题1313起、1864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47人。江西电视台推出“聚焦放管服改革,曝光怕慢假庸散”系列节目,播出节目1100余期,涉及问题700多个、95%已整改到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我们将以今天首个江西营商环境日为新起点,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为目标,以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对标一流、追求卓越,把该放的权力彻底放到位,把该打通的数据彻底打通,把该减的事项彻底减下来,把该降的费用彻底降到底,用行政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用为企为民服务的“真心”换取百姓办事的“舒心”,奋力擦亮“江西办事不用求人、江西办事依法依规、江西办事便捷高效、江西办事暖心爽心”的营商“金字招牌”,打造全国政务服务满意度一等省份,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江西篇章注入更多生机和活力。

  优化营商环境离不开新闻媒体朋友的共同参与,诚挚希望大家当好江西营商环境的“裁判员”“监督员”“参谋员”,多提宝贵建议、多出好的点子,广泛传播江西优化营商环境“好声音”。谢谢大家!

  傅云:

  谢谢殷省长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举手,并通报一下所在新闻机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江西总站:

  今年江西省开展了全域营商环境评价,社会各界都很关注。请问江西省发改委张和平主任,江西省营商环境评价总体情况如何?

  张和平:

  感谢各界人士对营商环境工作的关注,感谢您的提问。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全省营商环境水平,今年我省营商环境评价范围扩展到11个设区市、赣江新区和100个县(市、区),工作量、工作难度均大幅提高。在各地的共同努力和省直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已顺利完成评价工作。现就评价总体情况作个简要介绍。

  一、评价指标

  参照世界银行和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借鉴北京、上海、浙江等地优化营商环境经验做法,在结合江西发展实际基础上,科学建立了我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设立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86个(其中评价县级的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45个),涵盖企业全生命周期、投资吸引力、监管服务三个领域。

  二、评价方式

  为增强评价的权威性、客观性、公正性,2020年度全省营商环境评价采取“第三方评”“企业评”“部门评”相结合的方式,其中:“第三方评”,由中国社科院负责,通过实地访谈、随访抽查、现场核验等方式开展;“企业评”由省工商联负责,通过对各地不同领域、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市场主体进行随机抽样问卷测评;“部门评”由省直相关部门负责,对2020年度各地各项评价指标工作完成情况分别进行评分。

  三、评价结果

  从总体情况看,我省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明显成效、持续向好。2020年度11个设区市和赣江新区平均得分87.49分,较上年度提高3.87分;100个县(市、区)平均得分85.35分,营商环境便利度不断提升。98.7%的企业对当地营商环境给予满意以上评价,其中88.27%的企业表示“非常满意”,比上年度增加21.3个百分点;98.36%的企业对政策落实情况予以肯定,84.34%的企业表示政策实施效果显著,市场主体满意度持续增强。

  从市县得分看,市级层面综合排名前4位的为:南昌市、九江市、赣州市、抚州市。县级层面综合排名前20位的为:瑞昌市、南昌县、南昌市新建区、赣州市赣县区、宜黄县、安义县、武宁县、赣州市章贡区、黎川县、共青城市、石城县、九江市浔阳区、九江市柴桑区、丰城市、永修县、新余市渝水区、抚州市东乡区、铜鼓县、会昌县、德安县。

  从指标构成看,开办企业与注销、获得电力、登记财产、获得用水用气、招标投标、纳税等6个指标得分较高;劳动力市场监管、政府采购、市场监管、执行合同、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政务服务、办理建筑许可、获得信贷、跨境贸易等9个指标处于中等水平;办理破产、包容普惠创新、保护中小投资者等3个指标得分相对靠后。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积极推动评价成果运用,以评促改、以评促优。聚焦评价发现的问题,抓好整改提升,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推广一批优化营商环境经验做法,引导各地互学互鉴、相互促进;改进评价方法,进一步减轻基层负担;启动江西营商环境监测评估大数据平台建设,推动营商环境评价信息化、智能化、常态化,提高评价实效。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凤凰网:

  江西省工商联谢松岳副主席您好,请介绍下今年营商环境评价中“企业评”的总体情况,特别是与去年的评价相比有什么变化和亮点?

  谢松岳:

  感谢您的提问。很高兴在江西营商环境日与大家分享营商环境中“企业评”的情况,根据省优化营商环境办的统筹,省工商联立足自身工作职能,全程在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公平、公正地完成了“企业评”工作,重点是考察中小微企业对当地营商环境的满意度。为进一步规范和提升评价工作,今年的评价工作的流程进行了全面升级,主要有以下2个方面。

  一是加强组织筹划,确保评价工作科学全面。评价技术方面,开发上线了“营商环境企业评一体化操作平台”,实现全样本企业库构建、样本抽样、问卷发放、数据分析等功能全部电子化操作,全部采取网上随机抽样,避免人为干扰。评价内容方面,首次增加“根据您自己的观察和朋友交流,请选择您认为我省营商环境最好的1-3个地区?”题目,根据票选情况,南昌市、赣江新区、赣州市分列前三。评价对象方面,首次抽取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参评,实现市场主体范围全覆盖,充分保障网上调查的广泛代表性。

  二是提升落实效果,确保评价工作走深走实。问卷发放方面,首次通过一次性短信链接的方式(填完后失效,不可二次填报)网上推送问卷给被抽样企业,为确保填报结构基本一致,最终抽取问卷12323份。实地调研方面,有效运用商会组织能力,集中时间赴全省11个设区市和赣江新区的部分商协会和部分国有与外资外贸企业调研,延伸了调研内容的深度,拓宽了调研行业范围。

  从今年的评价结果看,问卷对象对我省营商环境的满意度显著提升,11个设区市和赣江新区满意度平均得分为90.84分,较上年度提高了6.85分。分指标问卷情况看,获得用水用气、跨境贸易、市场监管、政务服务、获得电力、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登记财产、开办企业与注销等8个指标得分较高,均在92分以上;纳税、保护中小投资者、包容普惠创新、办理破产、获得信贷、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7个指标处于中等水平,得分位于90-92分之间;办理建筑许可、劳动力市场监管、执行合同等3个指标得分靠后,得分低于90分。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做好“企业评”数据的运用工作,帮助和指导各市、县找准短板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共同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谢谢大家!

  江西电台:

  总结经验做法,积极复制推广,是加快推动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方法。今年江西省营商办编写了营商环境改革攻坚典型案例,请问江西省发改委林彬杨副主任,典型案例总体情况如何?

  林彬杨:

  感谢您的提问。近年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重要部署,紧紧围绕打造“四最”营商环境目标,坚持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综合施策,探索开展了一系列改革攻坚举措,涌现出一批经实践检验、可学习借鉴和复制推广的典型案例。根据日常工作推进情况和各地报送的做法材料,结合全省营商环境评价结果情况,省优化营商环境办公室(省发展改革委)认真比选,梳理汇编了56个典型案例,供全省各地学习、借鉴、推广。这56个典型案例,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覆盖面广。56个典型案例,可以说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区域投资吸引力、监管和服务三大领域,涵盖营商环境评价中全部18个一级指标,即“企业开办与注销、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电力、获得信贷、政务服务、市场监管”等,充分体现了各地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牵引,结合当地实际,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的坚定决心和明显成效。

  二是针对性强。56个典型案例,可以说是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直击企业和群众办事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充分运用改革的思维、创新的方法,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着力破解体制机制性的障碍和矛盾。比如,针对办理建筑许可方面,不同程度存在的审批多、环节多、费用多等问题,探索推行了工程建设项目“六多合一”集成审批、“一站式”集成审批、“容缺审批+承诺制”、低风险项目取消部分审批等改革举措,有效提升办事便利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又如,针对企业关注的融资问题,通过积极运用大数据解决信息不对称矛盾、创新创业担保贷款模式、创新供应链金融、深化普惠金融试点驻村助理等改革举措,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有效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三是可复制推广。56个典型案例,都从不同方面重点介绍了具体做法和经验,对普遍性的短板不足开出了改革药方,具有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基本上都可以学习借鉴、复制推广,有利于各地即学即用,并结合实际在此基础上探索更多的原创性、差异化改革措施,形成更多的地方特色和亮点。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各地各相关部门,持续做好典型案例的宣传推广,推动各地互学互鉴、比学赶超,进一步推动办事减环节、减时间、减费用、减材料、优服务,充分激发市场活力,不断增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傅云:

  由于时间关系,答记者问就到这里。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8营商.jpg  

数字8.jpg

 关于国脉 

国脉,是大数据治理、数字政府、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政务服务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超能城市APP营商环境流程再造系统、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大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

责任编辑: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