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新一周刚刚开始,青岛市口岸办传来喜讯——“2021中国关务发展大会”发布十大海运口岸营商环境测评结果新鲜发布,青岛市荣获“最优等次”四星级!据悉,这是继获评2020年国家营商环境评价跨境贸易标杆城市、十大海运集装箱口岸营商环境测评第2名之后,青岛市取得的又一佳绩。

  去年第二,今年最优

  半岛全媒体记者在“2021年中国十大海运集装箱口岸营商环境星级评价”结果中看到,青岛、天津、上海、宁波、厦门5个口岸成绩优异,并列位于“第一梯队”,荣获四星级“最优等次”。

  其他5个口岸表现同样不俗:大连、广州位居第二梯队,获评三星半;深圳、黄埔、珠海3个口岸均获三星级好评。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到今年,青岛实现了从第二名到最优的跃升。去年,在“2020年中国十大海运集装箱口岸营商环境”测评中,厦门口岸综合得分2.04位列第一,青岛以2.00的成绩位列第二名,第三名宁波得分1.99。

  据了解,此项测评秉持客观、公正的测评要求,优化设计了成本、时效、监管环境、商事服务、信息化及其他配套等6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通过在线问卷调查、公开数据整理分析以及专项调查,汇总计算得出相应星级评价。并且,根据不同口岸吞吐量和所在城市收入水平的差异设置了相应的修正参数。

  口岸环境,唯“快”不破

  “最优”的好成绩来之不易。

  青岛作为我国重要的对外开放城市,口岸营商环境是城市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市口岸办会同青岛海关、山东港口青岛港以及口岸相关单位、市有关部门持续推进口岸营商环境建设,对标一流、锐意创新,推动一系列便利化举措落地见效,努力用政府的“服务指数”换来企业的“幸福指数”“发展指数”,为推动青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强有力支撑。

  套泊热接

  青岛口岸坚持不懈在“快”上发力,持续提升口岸通关效能。船舶进港,快“靠”快“离”,海事、引航、港口等部门创新实施“套泊热接”,联合开展海上执法“蓝剑”行动和“集装箱班轮通航效率提升”行动,实现通航效率与装卸效率的高效匹配。

  货物到岸,快“装”快“卸”,持续实施进口货物“船边直提”和出口货物“抵港直装”,进口铁矿石、原油实施“先放后检”“两段准入”,前湾港进口铁矿靠泊至放行时间缩短至1.4天,原油验放时间缩减为半天,港口罐容周转效率提升35%。

  在模式上突破创新,快“验”快“放”,进口肉类单证审核与查验由“串联”改“并联”,缩短通关时间 0.5 天;进境粮食实施靠泊检疫,允许附条件提离,每船节省通关时间6小时;进口棉花实施依申请抽样检测,缩短通关周期10天以上;部分进口汽车零部件采信第三方检验结果,缩短通关时长7天以上。

  就在青岛口岸唯“快”不破的同时,在“制”上力求完善,建立“协同发力”的工作机制。坚持“顶格推进”,完善口岸联席会议制度,健全专班主导、部门共建、区(市)协同的联动机制。建立“企业需求”导向机制,坚持问计于民、问计于企,研究出台深化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举措,开展创新突破攻坚行动,既聚焦优化口岸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又着眼解决深层次问题。建立“专家智库”提升机制,成立口岸营商环境专家咨询委员会,与专业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完善定期评价机制,提升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

  用好“试验田”,趟出“中国经验”

  青岛口岸善于抢抓先行先试的新机遇,在“先”上做好文章,构筑开放新高地。

  抢抓机遇建设RCEP“先行区”,启动“RCEP监管服务创新试验基地”建设,设立原产地证书虚拟审签中心,实现近七成业务智能“秒签”。建立“11+1”黄河流域关际一体协同机制,纳入山东省“十四五”规划和山东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

  先期机检

  创新打造自贸试验区“试验田”,保税原油混兑调和、进出口货物知识产权预确认、进口大宗商品重量鉴定智慧管理等一系列全国首创的监管创新举措已落地见效。

  构筑上合示范区开放“新高地”,首创“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贸易指数”,推出“上合?银关通”海关税款担保新模式,实施“区港一体化”监管,支持海铁集装箱自由换装,打通海铁衔接“最后一公里”,加快推动开通8条“上合快线”跨境班列。

  与此同时,在“智”上增效,不断提升口岸智慧化水平。“智能通关”助力口岸畅通,胶东国际机场旅检智能查验、自助查验通道分别增加77%和150%,出境流程实现“一次过检”“无感通关”。海港口岸实施“先期机检,码头直提”智慧查验新模式,通关时效平均压缩3-7个小时。

  “智慧口岸”助推信息联通,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一站式”交互共享,口岸单证无纸化流转率提升,服务功能逐步向金融、保险、物流等领域扩展。“智能港口”助跑全球领航,山东港口青岛港构建全球先进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标准体系,首创氢动力自动化轨道吊、运用 5G+自动化技术等6项科技成果,首创智能化空轨集疏运系统,为全球智慧港口建设提供了“中国经验”。

  口岸服务,“细”中创“优”

  口岸服务,是营商环境的灵魂,关乎企业的获得感。青岛口岸加强口岸服务规范化建设,服务做“细”做“优”。

  在“规”上着力,搭建政企交流新平台,依托山东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开发启用“青岛专区”,外贸企业可登陆专区查询收费标准、评价服务质量、反馈相关问题、查阅政策公告。通过网站、媒体向社会公布青岛海运口岸集装箱进出口全流程和合规费用参考,建立口岸收费政策短信推送机制,覆盖外贸企业和口岸经营单位,方便企业及时了解口岸政策。组织口岸管理部门和经营服务企业召开诚信建设推进会,着力构建部门联合奖惩、多方协同联管的管理机制。

  船边直提

  针对集装箱收费“贵”、手续单“厚”、接箱排队“久”等问题,青岛口岸聚焦海运集装箱场站服务规范化建设,联合山东省集装箱场站协会推出了青岛市海运集装箱场站经营规范、公平竞争规则和行业自律公约等系列规范,建立了港口、场站、代理、物流企业对话协调机制,各行业携手向全社会作出庄严承诺。

  在“优”上提质,建立健全对企沟通机制,2021年走访企业和组织座谈20余场次,征集问题、诉求40余项,建立整改台账,强化协调督导落实。开展“进基层、惠企业、促发展”口岸政策宣讲活动,实现青岛所辖区、市全覆盖,800余家外贸企业参加,叫响“企业有难事,我来帮你办”口号,助力企业用足用好新政策。坚持事中事后服务,青岛海关全力打造“12360”热线品牌,持续提升对企业的排忧解难服务水平;山东港口青岛港向全国公布1010-0532青港热线,率先建成一号通用的非集中式客服体系,形成覆盖全港、互联互通的“一号响应”格局。

  下一步,青岛市将继续聚焦“企业需求”导向,正视问题不足,补齐短板、做优长板,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深化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进一步优流程、提效率、降成本,不断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为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11.jpg

 关于国脉 

国脉,是大数据治理、数字政府、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政务服务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超能城市APP营商环境流程再造系统、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大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

责任编辑: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