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我们一直听到本土化生存的说法,事实上,很多跨国企业在面对中国市场的时候,也一直遭受着本土化生存的困惑。当然,一些公司解决的很好,在中国市场深深地扎根下来了,但有的公司虽然也在中国市场耕耘多年,却并没有真正实现本土化生存,悬在空中,无法落地,从而苦苦挣扎着游离在中国主流市场的边缘无法自拔。一个跨国企业如果想在一个市场能够真正深入人心,本土化策略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发展的最主要力量。我们从跨国手机巨头在中国市场的成功也可以窥一斑见全豹,其中成功的企业,无一例外地都是本土化做得比较好的企业。 

  近日,芯片巨头AMD推出了一个“融聚未来”的中文品牌理念,这是本土化生存的又一种新尝试,也是AMD在全球启动“The Future is Fusion”品牌推广的进程中,专门把中国作为一个突出的市场,很显然这是对中国市场的独有重视。AMD的全球战略中,中国市场的位置举足轻重,如何更好地把握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对AMD来说自然是不容忽视的;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市场,在中国市场获得更多的份额自然也是AMD全球对抗竞争对手的一步必须要走的棋。 

  融合的发展趋势其实并不是AMD独有,我们看到很多跨国企业都在做这方面的努力。微软中国的新掌门人梁念坚就任后也谈到了融合,梁念坚表示,微软加大在华投资和研发力度首先必须基于一种合作共赢和业务融合的趋势。此前,微软和中国电信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将在中国共同开发基于微软最新发布的新一代Windows Live 服务平台上的联合品牌Messenger即时通信软件。这是两者间的二度高调合作,说明微软已经愈发意识到,电信与IT业的融合已成大势所趋。 

  跨国企业本土化生存都渴望有更多的融合,这也是一种发展趋势。当然,技术的融合也是目前最前沿的一种应用。我们看到移动通信产品和IT产品的融合越来越普遍,手机变的越来越像电脑,电脑也越来越像手机。随着产业的融合,半导体技术的发展,这种融合的趋势将会越趋明显。今后,很多的消费电子产品里面都会有通信的功能,因为所有的人和所有的IT产品都需要有与外部世界相连的需求,通过互联网是最好的融合。其实,传统的IT和消费类产品结合在一起也成为众多企业寻求融合的一种突破口。我们看到,全球的IT巨头都在往消费方向走,消费巨头也在往IT里面走,可以说,未来的世界一定是一个融合的世界,各个商家都在为这样的融合做着不懈的努力。 

  众所周知,伴随着产业融合及结构升级,企业间融合不可避免,而融合也将为国内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以索尼和爱立信的融合为例,之前索尼和爱立信各自品牌的手机,在市场上卖得并不算好。但融合消费电子、终端制造方面各自优势,索爱手机把音乐等时尚、高科技元素集于一身,继而形成优势,实现了新的崛起。这何尝不是一种融合的尝试,跨国企业其实一直在寻求着这种机会。AMD的融聚未来何尝不是如此?接过鲁毅智权杖的德克·梅尔曾经表示,“中国是AMD全球增长最快的区域,也是AMD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在中国市场有更大的作为是AMD一直渴望的,推出“融聚未来”的品牌自然也是AMD寻求中国发展最大化的一个必然。 

  但是,走过64位和双核的辉煌之后,AMD也进入到一个相对低谷的阶段,业绩的压力迫使AMD进行战略的重新审慎面对和整合。AMD把更多的筹码压在中国市场,但是中国市场对AMD也存在着很多挑战,中国市场的潜力巨大,因此也深受英特尔的倍加关注,对这个市场英特尔的倚重同样不小,因此双方在中国市场的直面竞争不可避免。AMD希望能够“融聚”更多的中国厂商,但是由于英特尔的强势,一些排他性的合作都是AMD必须跨越的焦点,如果不能克服这些劣势,那么AMD的“融聚未来”多少会打一些折扣。AMD希望通过融聚开创一个科技、产业、行业、应用等不同层面的融合,乃至中国与世界的融合的全新时代。AMD的“融聚”不仅仅局限于以独特的整合优势引领行业技术的融合趋势,更体现在与合作伙伴携手,“融”合作伙伴,“聚”中国力量,显然这才是AMD熟稔中国的最大策略。当然,这也是融合发展的一种趋势,不仅仅是对AMD,其他的企业也是如此。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