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务院对32项地方典型经验做法和17项国务院部门典型经验做法给予通报表扬。其中,在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方面,银川市创新城市管理模式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成功进入榜单并受到通报表扬。
数字经济时代,如何乘“云”而上,让城市治理更高效精细、百姓生活更便捷舒心?十年的发展,银川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持续推广的经验并成为城市发展的财富。
一网统管 惠民善治迈上新台阶
如今,走进银川市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指挥中心,智慧银川的“最强大脑”在眼前的大屏幕上体现得淋漓尽致。68个部门93个系统、64个网站实现了数据链通,建成了城市发展全貌、产业经济等主题场景。
自2019年6月,启动建设银川市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指挥中心以来,银川市以网格化综合管理信息平台、12345便民服务平台等6个市级指挥调度平台为载体,三区两县一市6个分中心为拓展补充的“166”城市运营管理指挥体系,建立起平战融合、联席指挥、分类处置、网格化管理、多渠道发现等运营管理指挥调度机制。
前段时间,部分小区核酸采样人员配置不够、点位少、排队时间长等问题,占12345便民服务平台群众诉求的13%,是百姓关注的热点之一。平台将问题第一时间下派到相关部门,针对此类问题逐步细化核酸采样方案、优化点位设置,提升核酸检测能力,相关投诉量已逐步下降。一条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快速通道”正逐渐完善。
目前,银川市以深化数据“聚、通、用”为关键,以“智慧社区”为载体,全面赋能城市智慧化发展,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了“城市大脑”、智慧交通、智慧治安、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政务等一批覆盖政务、民生领域的智慧化项目,不断深化互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应用,智慧城市理念深入人心。各县(市)区分别获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数字乡村试点、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等。
2021年,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位列全国第14、西北第一,“数字银川”惠民善治迈上新台阶。
科技先行 “智慧大脑”持续升级
所有智慧城市的建设初衷,都是为了解决“城市病”,继而通过提升城市的科学管理水平,实现信息惠民,促进产业发展。作为全国第二批智慧城市试点城市,运营伊始,银川就站在了高起点。如今,居民靠人脸识别进入小区,这里的视频信息与公安系统相通;智能快递柜不仅仅用来存放包裹,还能一站式购物,通过手机App下单,快递人员就将产品送到柜中;利用社区医院的智能医疗系统,可自助监测心率、血压、体重、体温……这些高大上的设备早已融入银川寻常百姓家。
除此之外,“互联网+影像”远程诊断平台的建立,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最大程度缓解了市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菜鲜生互联网生鲜食材供应链全程可视化+校园食品安全明厨亮灶智能监管项目”,满足了校园食品安全远程集中监管需求;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转化应用,全面提升银川市开展地震灾情判断评估和应急救援工作水平;“互联网+城乡供水”宁夏模式被水利部确定为示范省区,并立足宁夏向全国推广……
现在,银川市共落地141家“互联网+医疗健康”企业,建成900多个智慧小区,协调处置各类城市运行管理问题200万余件和市民各类来电500万余件,6.8亿条数据初步实现了信息化系统应接尽接。
数字之力助力产业抢滩新蓝海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2022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名单,我市3个项目分别入选大数据重点产品方向、工业大数据应用方向、服务业大数据应用方向。近年来,不少数字产业上的“翘楚”紧密结合银川市发展需求,共同推进银川市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据悉,2022年上半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71.72亿元,同比增长59.52%。
作为首府城市,银川抢抓机遇,顺势而为,积极承接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宁夏枢纽工作,突出数字经济创新总部核心区定位,以打造一批“东数西算”典型示范场景和应用为目标,制定了实施工作方案。
如今,全市数字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已建成城市级、企业级数据中心10个,基本形成覆盖全市、布局合理、服务重点行业的数据中心业务新格局,而对于智慧城市建设,银川市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创新引领、以人为本、数据驱动,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提升产业数字化能级,扩大数字产业化规模。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国脉,是大数据治理、数字政府、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政务服务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超能城市APP、营商环境流程再造系统、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大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