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行简政放权、全力实施改革创新、全速提升服务水平......近年来,滨州市秉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紧盯市场主体难点、堵点问题,多层面、多角度、全方位将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把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落实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环节,全面助推法治滨州建设高质量发展,2020年7月被中央依法治国办命名为全国首批,全省首家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2021年2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攻坚克难奖”,2022年6月被司法部授予“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大力营造“舒心高效”法治化营商环境
“原来办这个证,跑这跑那,还得开各种证明,得好几天,现在真是方便多了。”前不久,滨州市民王先生在滨州市交通局申请办理道路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证业务时,拿到证件的一刻既意外又激动。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滨州市委依法治市委员会先后出台《滨州市优化法治环境工作协调机制的实施意见》《滨州市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法治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全力解决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法治护航是营商环境的有力保证。持续推进“减证便民”,创新开展“证明材料不用跑”改革,通过告知承诺、信息共享、部门协查三位一体改革举措,在“小证明”上做文章,帮群众和企业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大问题”,积极打造无证明城市,最大限度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方便,真正实现“便民”“惠企”。截至目前通过告知承诺方式累积减少证明材料16万余份。
营造“放心规范”法治化营商环境
“执法普法双评议、纪法协同等改革创新举措,进一步倒逼政府机关规范行政行为,提高政府机关的法治意识,进一步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滨州市司法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张双成在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
滨州市在全省率先创新实施执法普法“双评议”,紧扣评议主题和事项,在评议团人员构成上,有侧重的从三个方面选择专业人士参加,确保评议的客观性、公正性和广泛性,针对市县两级10个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规划部门,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综合运用“查、观、听”三种方式,对被评议对象的执法普法工作进行全面评价,客观全面的检验被评议单位的执法普法工作。截至目前,抽查执法案卷99卷,音视频记录26个,评议现场执法10次。
同时,滨州市首创实施法纪协同,增强督察力度。积极探索推动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纳入党委巡察,全面推动纪法协同。以博兴试点为模板,指导6个县市区开展“双察”联动行动。截至目前,全市已先后抽调45名业务精英参与,督察巡察单位36个,发现共性问题3大类50余项,个性问题28个,已全部纳入整改问题清单,做到限期整改。
营造“暖心便捷”法治化营商环境
“2020年我在工地上工作时不小心受伤,雇佣老板垫付了2万元医药费后,就再也没管过了,请你们帮忙想想办法。”阳信河流镇村民王某急欲申请法律援助。了解当事人王某的情况后,滨州市法律援助中心为其开辟绿色通道,当即指派了法律援助律师,让王某及时获得了法律援助。
近年来,滨州市加快建设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智慧法律服务进程,加强“滨滨优律”小程序和“法援在线”平台推广使用,推动实现公共法律服务“掌上办”;整合法律援助、公证服务、司法鉴定等资源,打造一体化的热线平台,开展“法援惠民生”系列活动,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服务领域范围,实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截至目前,已建成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7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90个、有780名律师、3694个村(居)配备法律顾问。升级“12348”热线平台,今年以来接听来电12000余个。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国脉,是大数据治理、数字政府、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政务服务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超能城市APP、营商环境流程再造系统、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大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