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以更好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成为新时代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和孜孜追求。过去的一年,笔者持续关注营商环境行业动态,积累了大量行业数据和项目数据,基于此,笔者为大家梳理了园区营商环境的十大关键词,以其帮助各园区立足于自身优势和特色,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NO.1宜商环境

  2020年8月27日,世行发表声明,确认营商环境报告发生数据违规行为。2021年9月16日,世行决定停止运营相关数据和营商报告,并宣布将研究一种新的方法评估商业和投资环境。2022年2月4日,发布新项目宜商环境评估体系说明。2022年12月发布宜商环境项目概念文件,中国将被纳入第二批次测评经济体,中国香港则作为第一批次经济体参评。至此,运行了17年的营商环境(DB)项目已经结束,宜商环境(BEE)新项目宣告开始。这标志着世行对全球商业环境的评估进行的新阶段。

  笔者通过梳理发现,DB项目与BEE项目既有相当程度的继承与延续,也有很大程度的创新、发展和提升,两者主要在评估视角、主题选择、指标体系、数据收集、覆盖范围五个方面有差异。同时,认为世行新的《宜商环境评估体系》仍然值得园区高度关注和重视,要密切跟踪宜商环境评估变化的新情况,深入研究新变化、新内容,稳步衔接国际新规则,这对于园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动力,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image.png

  NO.2营商环境5.0改革

  一场营商环境改革的浪潮在各园区间掀起,今年,部分园区正式开启营商环境5.0改革。5月,滨海新区发布《滨海新区对标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2022年行动计划》,这是滨海新区优化营商环境改革的5.0版方案,也是19个国家级新区中第一批推出的贯彻落实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更是率先借鉴世界银行宜商环境评估体系的改革方案,方案推出26项重点任务、134项具体改革举措,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和城市高质量发展各项指标。6月,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发布《服务市场主体进一步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启动营商环境改革5.0,以服务市场主体为主线,从硬环境到软环境提出了125条改革举措,全面升级“黄埔Smile”营商品牌。近期,四川天府新区正在开展建议献策,启动制定天府新区营商环境5.0版政策体系。

  笔者认为,不管是以前的营商环境4.0改革,还是现在的营商环境5.0改革,均有不同的侧重点,每个城市都正在形成自己的“打法”,前期改革主要解决各园区的“共性”问题,而改革越到后期,则意味着营商环境的改革正站在新的路口,从打追逐战到打差异战,“千园千面”将是未来的改革趋势。

  NO.3点菜式放权

  2015年,国务院首提“放管服”改革。7年来,国务院相继取消和下放多项行政审批事项,各地也相继开展了简政放权工作,尤其是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改革作为简政放权新方式,已从“一枝独秀”走向“多园开花”,在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改革成效,初步实现了园区事园区办,但也暴露出放权事项无法办理、审管责任区分难、部门联动不畅、一网融合慢等问题。2022年,广西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式放权”、吉林“点菜式”放权、大连市“点菜式”放权、苏州工业园“审管执信”闭环管理模式等创新做法,为各地提供了解决“什么权该放、该怎么放、放了如何管”等问题的有益参考。比如,大连市出台了《“点菜式”放权赋能工作机制》,明确各园区根据其自身职能需要、功能定位、实际承接能力进行申请,相关市直部门综合考量同意后方可赋权,目前,市级各相关部门已向太平湾合作创新区等3个园区放权89项。

  笔者认为,放权不应只追求“数字游戏”,并非越多越好、越全越好,而更应注重“数字质量”,应当突出“关联性”与“效率性”,多去思考放的事项是否是园区企业所需要的?是否便于园区企业全链条办理?园区能否承接住?而“一园一策”、“点菜式”的精准放权办法,配套建立审批、监管、执法、信用四位一体联动机制,能较好地避免了行政审批权限该放不放、明放暗不放、一放了之、收放随意、缺乏跟踪等现象的发生,确保“放得开”“管得住”“服得好”。

  NO.4助企纾困

  2022年,国际环境复杂严峻,世界经济下行乃至衰退风险增加,世界银行一年之中4次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在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之下,市场经营主体生产经营困难。为帮助市场主体解难题、渡难关、复元气、增活力,国家层面相继发布了《加力帮扶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若干措施》《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意见》《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等助企纾困措施;园区层面,银川经开区制定“稳保促”15条措施,投入近1亿元支持企业稳生产,并协助企业解决重点项目融资共计226.35亿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预计投入财政资金2.1亿元助企纾困;衡阳西渡高新区制定《稳经济促发展二十条措施》,以“真金白银”为强信心增主体促发展等。

  笔者认为,助企纾困保市场主体,是现阶段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各园区发布多项助企纾困文件,但好政策制定出台后,高质高效落实是关键。高质高效落实核心在于要过“两关”,即知晓关、享受关。从整个数据来看,大部分园区线下设立了政策兑现专窗,线上利用上级或自建惠企政策兑现平台,为企业提供各类惠企政策兑现服务,但仍然存在政策梳理不全面、信息共享不及时、兑现机制不健全、兑现门槛仍然过高、宣传力度不够大等问题。因此,笔者建议各园区在制定政策时,应从“数量崇拜”转向“获得感优先”;在落实政策时,首先,应注意政策精准定位,包括做好政策条款分解、政策标签化梳理、事项标准梳理、企业精准画像、服务精准推送等工作;其次,做好服务与宣传普及,包括兑现渠道多样性、服务方式多样化等;最后,做好闭环管理,包括兑现评价、售后数据分析等。

  NO.5营商环境评价

  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参评城市范围进一步扩展至80个城市,并首次将18个国家级新区纳入评价范围,开展体现新区特点的营商环境评价,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2021年,《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1》出版,重点展示了国家级新区围绕优化营商环境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创新探索的具体做法,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围绕此,今年多个地区开展园区营商环境评价,1月,合肥高新区发布《营商环境指数报告2022》,该报告是全国首个开发区层面对营商环境企业满意度的持续观测;3月,海南省印发了《海南自由贸易港营商环境评价工作方案》,要求对现有11个自由贸易港重点园区开展评价,梳理呈现重点园区营商环境阶段性建设成果和有利于营商环境建设的因素和条件。10月,湖北省对全省21个国家级开发区进行营商环境评价工作;11月,成都高新区发布《成都高新区营商环境指数报告(2022)》;同月,北京对全市16个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营商环境试评价,以及湖南省启动覆盖所有省级以上产业园区(不含特殊监管区域)营商环境评价工作,主要衡量园区服务满意度、园区“放管服”改革效率和诚信园区建设等方面情况。

  国内外实践表明,营商环境评价是准确把握营商环境状况,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重要抓手,因此,引起各园区密切关注和重视,营商环境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但从目前进展来看,最主要的亮点集中在一网通办、多证合一等办事效率提升方面,这些改革存在明显的边际效用递减,且不是企业最紧迫的需求,以及还有大部分营商环境改革过于急功近利,把提升排名作为首要任务,过度偏重“应试教育”,“素质教育”较为薄弱。笔者认为,营商环境评价不是“奖牌榜”,而是“助推器”,要真正把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改善市场主体感受度作为重中之重。

  NO.6信用沙盒和触发式监管

  信用沙盒和触发式监管,指以信用为标准划定一个“监管沙盒”,设定监管底线、触发条件,对“盒子”里面的企业实施系统智慧化风险提示和“无事不扰”“首违不罚”等柔性监管措施,同时对达到风险触发条件的移出“信用沙盒”,依法依规开展后续监管,在可控范围之内守住安全底线,为新经济预留更多发展空间。2022年,四川自贸试验区青白江片区从网络交易新产业新业态破题,创新推行信用沙盒和触发式监管新模式;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雨花区块实施“触发式”市场综合监管新模式试点,1天内可对辖区内958家市场主体完成全行业、全流程监管,并实现了市场监管“无事不扰”“无处不在”“无案不报”;此外,还有部分地区推行互联网“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将监管执法对市场主体正常经营的影响和干扰降到最低。

  笔者认为,营商环境通俗点说,就是要有温度和有分寸。有温度是园区提供的各项服务有温度,比如简政惠企、柔性执法、个性化定制、母亲式服务等,有分寸是在园区治理和行业监管等各个方面要有分寸感,找准可为和不可为的边界与限度,做到既要“有求必应”,又要“无事不扰”,而信用沙盒和触发式监管可能会是让监管“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包容”不“纵容”的全新的思考方向与解决路径之一。

  NO.7免证园区

  营商环境改革无止境,服务永远在路上。“减证便民”变“无证便民”,部分园区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不少经验和模式,创新提出了“无证明园区”“免证园区”。“无证明园区”“免证园区”不等于不需要证明,而是通过直接取消、数据调用、部门核验、告知承诺四种免提交方式实现申请人免于提交或无需重复提交相关纸质证照证明材料。苏州工业园区在全国开发区中率先提出“免证园区”改革思路,发布了首批免证清单,覆盖4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800余份材料免于提交,截至目前,已累计调用电子证照近200万次。潍坊高新区先后制定印发《潍坊高新区“无证明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潍坊高新区“无证明城市”建设百日攻坚行动方案》,成立区工作专班,梳理形成了92项《高新区第一批电子证照证明“用证”事项清单》和388项《政务服务事项的“免提交”事项清单》,实现“无证明”“免提交”办事。长沙市天心经开区通过探索“无证明园区”数据应用与场景开发,实现企业申报临时占用街道两侧和公共场地许可等高频事项的免线下办理。

  笔者认为,各园区在争创“无证明园区”“免证园区”的背后,实际上是对园区营商政务环境的暗自比拼。一个园区具体如何才能做到“无证明”?首先是全面梳理“无证明”事项;其次要加快“无证明”系统开发建设;再次是分类推进“无证明”办理,规范“无证明”办事流程;最后建立“无证明”长效机制。此外,“无证明”并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笔者认为关键还是要看实效,改革实施后,群众和企业的满意度怎么样?内部在改革过程中的流程是否顺畅?成本是多少?这都是后期值得园区持续关注的。

  NO.8元宇宙

  元宇宙在经过了2021年的概念落地和普及后,2022年成为元宇宙相关产业取得长足发展的一年,目前,全国先后有20多个城市陆续发布元宇宙行动计划及相关扶持政策,陆续推出元宇宙政务大厅、文旅元宇宙、城市虚拟形象大使、元宇宙商圈、数字人主播等项目。与此同时,这样的热潮也蔓延到了营商环境领域,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园区加入赛道,其应用场景也不断丰富。如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发布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元宇宙专项扶持政策;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将打造4大“元宇宙+”应用场景;陕西省咸阳高新区管委会发布了《咸阳高新区建设“元宇宙产业先行区”行动方案》,提出打造“元创新、元城市、元政务、元制造、元文旅”五大元宇宙应用场景。

  技术发展没有止境,创新服务没有止境。大家在思索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创新应用的同时,又迎来了一次更加具有颠覆性的新技术应用,即元宇宙。可以说,不论是在数字政府建设领域,还是在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发展方面,元宇宙带来的是数字化技术发展中的又一次风口,必将在数字化发展的各方面形成新的模式和赛道。未来,元宇宙技术与营商环境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令人期待。虽然元宇宙潜力巨大,但笔者建议园区在应用上要避免“华而不实”“重工程轻应用”,要注意加强宣传引导和数据安全防护。

  NO.9订制式审批

  订制式审批服务是指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结合建设项目特点和实际情况,主动研判项目可能遇到的政策和技术问题,为企业量身订制个性化报批流程,全流程提供工程筹建顾问、决策参考、疑难解决等服务内容。2022年8月,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在全国率先发布企业投资建设项目订制式审批服务体系,推出了“千企千面”订制个性化、“智数智能”信息化、“集优协同”军团化、“随时随地”贴心暖企化的订制式审批服务体系。达州高新区行政审批局推出“一企一策、一事一议”,针对企业需求、问题困难进行具体分析,制订个性化服务方案,为企业扫清审批障碍。

  在《国家院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指导意见》中,“个性化服务”作为政务服务便利化的一项重要举措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并提出了免申即享、政务服务地图、一码办事、智能审批等创新应用模式,意味着“个性化服务”将正式成为政务服务未来的重要目标之一。笔者认为,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可利用的政务数据逐步共享,数据逐渐丰富,政务场景被依次挖掘,“个性化服务”将逐步成为营商环境的常态,而订制式审批服务也将成为主流。这其中要做好订制式审批服务模式,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颗粒化”梳理政务服务事项,为企业群众“点菜”提供全量“菜谱”。

  NO.10跨域合作

  2021年11月25日,京津冀国家级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合作联盟正式成立,联盟首批成员单共有14家国家级经开区,并确立了产业协同共建共享、政务服务互通互办、放管服改革互学互鉴、人才干部互派交流四大合作机制。2022年11月24日,京津冀国家级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创新高峰论坛正式举办,会上京津冀14家国家级经开区共发布110余项政务服务改革创新政策,三省市也在此前推出的三批153项“同事同标”事项基础上,将于近期实施第4批26项“同事同标”事项。与此同时,三省市级层面还共同推出了242项企业群众高频办理的跨省通办事项,在京、津、冀、雄实现了全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多地联办。

  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提出“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落实这一要求,优化营商环境是有力支撑。笔者认为,京津冀国家级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合作联盟的成立和高峰论坛的举办,既是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营造市场统一开放、规则标准互认、要素自由流动的发展环境的创新实践,也是国家级经开区将“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动的工作探索,标志着园区营商环境跨域协作开启新篇章、开创新局面。

  作者:蒋艳琼,湖南国脉原道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凡本网注明“来源:国脉电子政务网” 、“来源:国脉原道”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脉电子政务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11.jpg

 关于国脉 

国脉,是大数据治理、数字政府、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政务服务、绿色低碳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流程再造系统、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超能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运营国脉电子政务网、国脉数字智库、营商环境智库等系列行业专业平台,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大数据局、行政审批局、优化办等政府客户和中央企业。

责任编辑: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