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赋能营商环境建设,各地也涌现出一批数字营商环境建设的典型做法,为在全国推广提供了经验。《中国数字赋能营商环境创新改革实践报告(2022)》立足于营商环境基本内涵与外延,借助于中国各地区富有创新性的实践案例,从数字赋能角度研究了中国特色营商环境建设有关问题,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大胆探索。《中国数字赋能营商环境创新改革实践报告(2022)》选取了全国各地 26 个具有代表性的数字化营商环境创新案例,从政府创新改革视角,讨论数字技术对地方优化营商环境的影响。

  数字赋能营商环境典型案例——智慧政务 创优营商环境

        案例1:河北政务办数字化服务提升工程建设领域营商环境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河北省政务服务办公室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河北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强化服务意识,勇于担当尽责,加快打造河北工程建设领域一流的营商环境。

  一、典型做法

  从立项到竣工的各个阶段,介绍河北省工程建设项目各阶段申报审批流程的典型做法。

  (一)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

  之前,河北企业项目立项申请时,需要先登录省发改委的投资在线监管平台(简称“投资在线平台”),提供各种立项信息进行项目的备案核准。立项完成后,企业又需要在市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简称“工改系统”)录入同样的信息,申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项目立项及审批数据还需同步到省住建厅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平台等多个监管平台。为解决企业来回登录、多次重复录入信息等堵点问题,河北省先行先试,率先打破行业主管部门“信息孤岛”,完成省内三网系统的对接。依托河北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简称“一体化平台”),打通投资在线平台与各市工改系统,真正做到“一网通办”。企业登录河北政务服务网,在建设项目专区进行办理。此时,企业填报的项目申报信息和审批结果信息能够在投资在线平台和工改系统同步共享,极大便捷了企业的申报流程。审批人员通过身份认证体系,只需“一号登录”,即可“全网审批”,解决在不同系统间来回切换问题,审批后的数据,通过数据共享交换同步到相应的监管平台。

  (二)工程建设许可阶段

  企业申请立项完成后,通过省政务服务办专门建设的工程建设专业库,将项目信息及立项结果数据实时全量推送到市级工改系统。在这个阶段,企业可以同步办理土地出让、用地和工程规划许可。项目土地出让后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同时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手续,不断简化带方案出让土地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流程。

  (三)施工许可阶段

  依托各市工改系统,不断提升工程建设审批全流程网上办理水平,助力项目审批增速提效。一是推行并联审批。对施工许可阶段审批事项全面推行一口受理、并行办理,截至目前,并联审批率达 84.7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9.58 个百分点。二是数字化联合审图。以省一体化平台为中枢,对接省自然资源厅的不动产登记平台,建立全程数字化、无纸化审图管理系统,将消防、人防等技术审查内容统一纳入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由审图机构一并出具技术审查意见,相关部门复用审查结果。三是推行施工图审查告知承诺。工业厂房、仓库等简易低风险项目施工图审查实行告知承诺,不再将审图合格书作为办理施工许可的前置要件,企业承诺施工图符合标准后,即可先行办理施工许可。

  (四)竣工验收阶段

  项目建设完成后,企业负责组织竣工验收及备案。河北省多措并举,加快建设工程竣工验收。一是全面实现联合验收。对需政府部门验收事项变多头办理为一次申报、同步办理,截至目前,联合验收率达 71.7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9.63 个百分点。二是构建消防审验管理体系。制定消防设计文件编制、竣工验收查验、现场评定技术指南,统一工作标准和流程。三是实行消防审验信息化管理。通过对接全省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系统,让企业凭借信息化手段开展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备案等审批和服务。

  (五)市政报装服务

  为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在各级政务服务大厅推行“一站式”项目审批专区。一是全面实行进政务大厅集中受理。市、县两级供水、燃气、供热、排水、通信等市政公用服务企业全部入驻政务服务大厅,集中受理市政报装服务。二是前置报装申请。水气热报装申请由竣工验收阶段提前到施工许可阶段,为市政接入外线施工节约时间。

  (六)政企合作新模式

  省政务服务办联合省电力公司建成电网投资项目政企数字通道。将电力公司的国网项目中台分别与一体化平台、投资在线平台和市工改系统数据贯通,建成国内首个电网投资项目政企数字交互平台,实现电网投资全量审批数据共享联动。政企数字通道贯通后,电力公司提前获取项目信息,前置启动电网规划、建设、迁改等工作,做到“让电等项目”,为企业投资项目提供高效便捷的用电保障。办电窗口入驻 117 个政务服务大厅,“网上国网”上线河北政务服务网和“冀时办”,实现企业“一证办”、居民刷脸办,辖区市县全部实现“不动产 + 电力”联动过户办理,率先完成“一件事一次办”办电要求。目前,8498 家用户已享受到该服务,居民、小微企业领证业务可办率超过 75%。

  (七)不动产便利化登记

  为持续优化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增强企业和群众改革获得感,省自然资源厅联合省政务服务办建立全省统一的“一窗受理”平台,整合业务流程,实现信息共享,设置网上专区,签发电子证照。一是依托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数据共享系统,与省公安厅、省住建厅、省市场监管局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开通全省不动产登记数据共享核验服务,统一为市县提供自然人身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金融许可证、司法判决和营业执照等8 个部门 20 类信息共享核验。截至 2022 年 10 月底,已实现为登记机构提供 500 万余条信息共享核验。二是基于河北政务服务网和“冀时办”,建设全省网上(掌上)不动产登记中心,对外统一提供网上预约、进度查询、网上咨询、网上申请等服务,企业和群众足不出户即可申请办理不动产登记。截至 2022 年 9 月底,全省通过互联网受理业务 51672 件。三是依托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电子证照系统,统一签发全省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加快推进存量电子证照生成,建设全省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库,并在银行贷款、契税缴纳、市场主体注册等场景推广应用。2022 年以来,全省累计签发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 302 万张,不动产登记证明 175 万本,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结果证明 26 万份。

  二、实施成效

  (一)简化流程提效率

  一是推行审批标准化。规范项目审批事项名称、办理材料、时限等关键要素,编制审批、中介服务、技术性审查等 3 张事项清单。二是分类优化流程。根据全省通用的政府投资、社会投资核准和社会投资备案 3 类项目流程图,细化政府投资非新增用地线性改造,社会投资一般工业厂房、 仓库,带方案出让土地和简易低风险等 4 类项目流程,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将政府投资类、社会投资核准类、社会投资备案类 3 类项目从立项到取得施工许可由 45、38、35 个工作日分别压缩至 39、33、31 个工作日内。

  三是推动投资项目审批提速。落实项目建设年部署要求,加强投资建设项目全过程审批管理,推动靠前服务,省级大厅推出 82 条联审帮办投资审批链条,2022 年以来,提供现场服务 941 次。依托政企数字交互平台,打造项目核准、备案、用地预审等 11 类行政审批事项自动化报建,全程免人工报送。目前,该举措正在河北省逐步全面实施,已完成 2608 项电网项目核备审批,涉及总投资 34.62 亿元,项目报送时间缩短 96%,信息一次填报正确率由 80% 提升至 100%,建设项目总审批时间至少缩短20天,有效减轻了政府部门和电网企业办事人员的工作负担,大幅提升了办事效率,推动了河北省电力规划、能源规划高效落地。

  (二)数据共享减材料

  依托一体化平台,不断深入推进发改、住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财政、电力等部门业务系统对接。完善数据共享标准,提高数据共享质量和效率,通过项目代码自动关联用地、规划许可、环评、招标采购、行业领域审批等项目全流程信息,持续推动投资审批数据“一体共享”。原来

  在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时,需要申请人提供全套纸质材料,工作人员在审批时也需要协调住建厅、税务局、民政厅、司法厅、卫健委、国资委、市场监管局、省高法等部门核验相关信息。现在通过政务数据共享机制,审批人员可以在线上共享核验身份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金融许可证、司法判决、婚姻登记、营业执照和出生医学证明等 20 类信息,无需申请人在线下重复提交纸质材料。截至目前,平台已为全省不动产登记业务提供了 260 万次信息核验服务,缩短了工作人员审核时间,出证时间从原来的3—5 天缩减为 1 天,大大降低了企业和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的时间成本。

  (三)优化服务增效能

  各级政务服务大厅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集成优质高效的服务。一是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专区设置“综合受理窗口”,项目立项用地规划、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 4 个审批阶段全链条、全环节审批服务事项均实行综合受理。二是“帮办代办”制度。对重点项目组建包联工作专班,采取上门服务、现场指导、电话联络等多种形式,开展政策指导、办事指引、疑难解答、矛盾协调等全方位服务,有效释放改革红利,助力企业项目加快建设。三是政策直通车服务。有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智能化服务,实现惠企政策共享直达。

  经过几年努力,河北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提质增效工作模式探索已基本成型,数据统筹、业务协同、标准统一的政务数据汇聚、共享交换和应用能力不断提升,为服务企业和群众、提升政府履职效能提供了有力支撑。

  下一步,省政务服务办将继续优化审批流程,完善工程建设专业库,最大程度挖掘数据潜能、释放数据红利,助力河北省数字政府建设,服务河北省数字经济发展,为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贡献力量,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案例2:保定市“三维双驱”“全链化”助企服务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河北省委十届三次全会、保定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部署要求,保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导搭建“保定市产业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聚焦培育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从“政府看得清”“企业用上”“帮扶落得实”三个维度,以数字化赋能“放管服”改革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和满意度,以优化产业集群营商环境助推工业老城转型升级“双向驱动”,探索出一条具有北方特色的数字化赋能营商环境建设的新路子。

  一、典型做法

  (一)避免重复,统筹统建。2022年9月29日该平台正式投入使用以来,注册企业达到86019家,注册包联帮扶人员为23871人,总用户数达到11万,目前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地级市线上助企服务平台。保定正在全力打造“7+18+N”现代产业体系(“医车电数游”等7大主导产业,生物医药及精准医疗等18个重点产业链,N个县域特色产业),在数字保定建设的大背景下,保定市产业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采用市级整体谋划、统筹统建、统一标准规范,区县复用市级平台资源、避免重复建设投入,坚持协同创新发展,助推传统产业集群实现数字化转型。

  (二)产业集群,县市协同。平台规划九大组合服务,构建优化产业集群营商环境的基础设施。基于保定市22个县域产业集群的深度调研,提取产业集群企业数字化转型所需的共性要素。市级统筹统建工业互联网平台、标识解析综合二级节点、物联网平台、金融服务平台、产业电商平台、企业能源管理平台、电商数据指挥中心、与高校共建产教融合培训体系、线上淘大培训课程体系等九大组合服务,构建优化产业集群营商环境的基础设施;与此同时,22个县依据市级的企业服务白皮书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导手册,县域产业数字化转型聚焦在结合县域产业特点,复用市级平台与资源,通过引入服务商落地,以服务推动转型和创新。

  (三)聚焦企业,精准触达。通过招商数字化平台,对企业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意向投资商、招商主管领导、招商一线负责人等三类不同群体,实现招商全过程可管控、可量化、可考核。其中,针对意向投资商,可对其关注的投资政策、环境、产业链配套资源做到一目了然;针对招商主管领导,可实现招商前的本地产业分析、招商中的宣传推介、产业链精准招商、招商项目管理调度以及招商后成果成效监测、全局统览;针对一线招商负责人,可实现全国资源分布布局的监测,精准筛选潜在投资群体,并通过多种渠道对接触达。

  二、实施成效

  (一)政府看得清

  1.看数据,监测产业运营指标。可监测GDP、工业生产总值、区县产业数据、重点行业发展等宏观数据,统计分析产业发展趋势,对标同类地市数据。监测27个县域产业集群及龙头企业相关数据,重点项目动态和项目进展,根据监测数据,生成产业集群发展质量报告、区县和行业分析报告。

  2.看市场,洞察全域电商行情。分析保定企业在全网的销售数据、国内省内排名及变化趋势,区县细分数据,细分类目的占比等。生成定制化电商产业分析报告,辅助主管领导指导电商发展和制定政策。

  3.看集群,赋能企业转型升级。结合全市企业数字化现状摸底数据,提供三项核心服务:为市县两级工信系统推动产业数字化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依据,助力一群一策的规划与实施落地;为企业输出一企一策,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及服务;为解决方案厂商精准推送企业需求,提升服务方效率。

  (二)企业用得上

  1.用平台,助力企业数智融合。保定是河北省第一个建设标识解析综合二级节点的地级市,标识解析是保定制造的数字身份证,让保定制造的商品在全国实现跨行业跨区域标识解析追溯,节点为区域内产业集群提供标识接入服务,重点打造汽车、纺织、箱包等产业集群标识应用标杆。围绕企业发展的核心环节和要素,如生产、采购、金融、工业互联、数据接入、能源管理、商机拓展等,用统一的平台支持企业发展,普及企业数字化转型应用。通过能源管理平台,对企业用电的精细化管理和用电安全管理,为企业平均节省用电成本5~15%;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包括物联网、数据建模、仿真、数据治理、算法模型库等一系列资源供企业免费使用;通过区域电商平台,支持企业免费在平台展示产品、获取商机,发布采购需求,可实现线上招标采购。

  2.用金融,解决企业融资难题。结合数字保定建设的政务数据治理,涉企的公积金、社保、税务等数据,助力银行便捷获客,平台为银行、企业提供双向撮合服务,实现银行精准获客、企业轻松获贷,化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3.用人才,破解企业用人短板。与河北软件学院共建考试认证中心,培养大数据产业专业技术人才。建设企业云中课堂,为区域内企业提供线上的电商运营、企业管理、组织效能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等一系列的免费课程。课程上线一个月以来,上千家企业访问学习,己惠及数万人。此外,联合企业家协会、保定数字化转型资源池生态,以线下活动、企业问诊走访等多种形式送课上门。

  以河北鑫宏源印刷包装有限责任公司为例。该公司在中国药品印刷包装行业排名前20.是第一批参与工信局数字化建设的企业。通过近2年的数字化转型提升,项目资金投入率减少50%,资金效率提升,产品追溯率达到100%,流程全部实现数字化,而人员减少25%(16人),人效大幅提升,企业竞争力显著提升。

  (三)帮扶落得实

  1.送政策,“千人千面”主动推送。市工信局、数投集团联合建设“政企通”服务平台,是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和营商环境的重要平台。平台为企业“千人千面”主动推送、精准解读惠企政策,平台与各相关委办局政策审批兑付系统对接,可实现企业在线申报办理,线上政策兑付。从“企业找政策”转变为“政策找企业”,推动惠企政策应享尽享、快速兑现。

  2.送服务,畅通企业沟通渠道。保定市委组织部、工信局、数投集团联合建设“助万企”App,创新的构建了线上政企“连心桥”,是政府实现高效、精准服务的有力抓手。诉求提出12小时内即可实现企业包联人和企业负责人的对接联系,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县本级无法解决的会第一时间上升至市级专班协助解决,问题不关闭、督办考核不关闭。平台上线试运行不足一个月时,就接到企业150多件诉求,企业诉求的事后评价满意度接近100%。

  三、经验概括

  (一)市县联动效能升。保定被评为国家首批数据资产评估城市,市级侧重基础建设与规范引导,围绕全市产业数字化转型基础设施建设,统筹统建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要素,结合全市产业数据沉淀,探索数字产业化、数据资产服务领域的创新。县域侧重资源复用与业务创新,围绕产业数字化改造与升级,充分复用市级基础设施,助推区域产业数字化升级。县域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推广,从前期需求调研、设计,到建设上线、为企业提供运营服务,少则一年,且县域建设成本均达到千万级。此次市级统筹建设,县域复用,建设周期从一年以上缩短至1~2个月,从千万级的建设成本,到仅需百万规模招引本地服务商,即可实现从复用和运营服务,节省80%以上的基础投入,而公共服务效能大幅提升。

  (二)服务触点助万企。工业互联网平台等一系列基础平台应用,对部分传统企业有一定的技术门槛,通过“政企通”“万人助万企”主动服务企业平台触点,让企业切实能接触、使用平台,用数字化工具与方法落实中央、省市稳住经济大盘系列会议精神和一揽子政策措施,助企纾困、提升营商环境、转变干部作风、推动全市经济发展提质提速。

  (三)服务模式“全链化”。保定市创新提出了“无事不扰、不叫不到,有求必应、一呼百应,随叫随到、服务周到”的政府服务理念。通过“助万企App”将大幅提高助企帮扶效率,助力保定市企业高质量发展。基于“助万企App”可扩展的特性,上线信息共享、供需对接、企业信贷、法律援助等一系列”全链化”服务模式。采取入企核实、电话抽查、调取包联手册等方式不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切实提高包联成效和企业满意度,把问题“解决率”和企业“满意度”作为衡量标准,努力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坚持考用结合,实行任务、责任与考核结果、评优评先“双捆绑”“双联动”,努力营造人人服务企业、处处支持企业的浓厚氛围。

  四、启示借鉴

  (一)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探新路。数字经济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动力源,保定市作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中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保定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扎实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在数字化转型发展建设上集中发力、奋力赶超,助推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中的现代化品质之城建设。保定市产业数字化平台的搭建,立足保定,服务京津冀,为十余万的企业提供了精准服务,成为促进区域内企业互助交流的重要平台。

  (二)服务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乐凯集团”等保定“八大厂”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由前苏联援建的重点工业项目,曾是保定几十年的历史荣光,但整体上转型升级的挑战仍然很严峻。保定市产业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以工具和数据为支撑,提供招商、项目运行监测、产业数字化转型全链路服务,可以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做大做强提供有力平台支撑,强力助推老工业区转型升级加速发展,帮助解决各类基础性、瓶颈性等问题,提供产业数字化可复制的经验模式,对其它正在进行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城市有借鉴参考意义。

  (三)打造保定雄安一体化营商环境。保定与雄安新区同根同源、水乳交融,区位优势明显,蕴含巨大投资机遇。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在良好的政策引导下,抢抓京雄保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建设,可以更大力度推动京雄保营商环境一体化,让京雄保一体化的营商环境成为保定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最鲜明标志。

  案例3:湖北省统一电子印章 创新政务服务模式

  一、案例介绍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发展,多次研究部署并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明确了“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开展思路,提出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统筹发展电子政务,构建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

  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陆续出台《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旨在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推进各地区各部门政务服务平台规范化、标准化、集约化建设和互联互通,做好线上线下业务融合,形成全国政务服务“一张网”。

  湖北省政府高度重视“互联网+政务服务”及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的建设,相继出台了《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提出“优化全省政务服务 ‘一个门户、一个业务办理系统、三大支撑平台’架构,加快实现‘十统一’功能”,统一电子印章是“十统一”之一。

  在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全程网办”过程中,重点要解决各类电子文件、电子证照的合法性、合规性及有效性。湖北省按照《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统一电子印章》相关技术规范,根据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平台统一规划,建设湖北省统一电子印章系统。

  湖北省政务服务平台统一电子印章系统由电子印章制作系统、电子印章发布系统、电子印章应用系统、电子印章接入检测系统组成,依托CA,提供电子印章制作和电子印章状态、发布查询服务。

  建设湖北省统一电子印章系统,一方面助力湖北省加速融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电子印章体系,为电子印章的全国互认互信,为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提供信任基础和技术保障;另一方面有效推动湖北省政务服务的“全程网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目前,湖北省统一电子印章系统已经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完成对接,实现了以下工作目标。

  (一)形成完整的电子印章服务体系。实现湖北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电子印章从制作、发布到应用的完整的电子印章服务体系,搭建省级统一电子印章系统,满足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电子签章需要。

  (二)实现电子印章的权威性和合法性。接入国家电子印章系统,实现电子印章与国家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电子印章系统对接;保证电子印章的权威性和合法性,实现湖北省与其他地区、部门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电子印章的互认互验。

  (三)满足各类电子文件、电子证照的电子印章需求。接入省级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满足省级“互联网+政务服务”中电子证照、电子材料等电子印章业务应用需求,支撑政务服务事项受理、审批等业务场景的电子印章应用。

  (四)实现省、市州两级电子印章负责体系。省平台负责全省电子印章的制作发放,并支持全省电子印章跨地区跨部门验证;各市州电子印章系统接入省级电子印章系统,实现电子印章的本地管理和使用。

  (五)满足各市州之间对电子印章需求。实现湖北省电子印章共享共用,在取得电子印章使用授权后,满足国办调用湖北省、省平台调用各市州、各市州调用省平台、各市州之间相互使用电子印章需求。

  二、系统整体框架

  设计构建全省电子印章框架,实现省内电子印章的规范制作和应用,支撑全省统一电子印章服务。第一级为省级统一电子印章系统,包括电子印章制作系统、状态发布系统和用章系统,系统同国家平台进行对接,并与各省直单位对接,可为全省提供统一的电子印章制作、状态查询和证照电子印章用章服务。

  第二级为各市州自建电子印章用章系统,为各市州级提供电子印章用章服务。总体架构如下:

  三、案例成果

  (一)系统建设成果:

  1.全省统一的制发用验平台。

  建设了全省统一的电子印章制作系统。为全省政务服务领域提供电子印章制作,各市州不再建电子印章制作系统。满足省政务一体化建设中各机关单位的电子证照、电子材料等业务中电子印章的应用需求。

  建设了全省统一的电子印章用章系统。为省直属机构业务系统提供集中式用章服务,首先解决电子证照、电子材料等领域的用章需求;同时满足了水利部、财政部等部委的垂管系统中的电子印章应用需求,支撑了电子印章的跨层级应用。

  建设了全省统一的电子签章验证系统。提供便捷的电子文件验证服务,能够为各种业务应用电子印章、电子签章提供验证服务,促进了电子证照等电子签章文件的流转使用。

  2.规范了印章申请制作流程。

  制定了电子印章申请制作流程,制作了电子印章申请材料示例,统一对各级部门的电子印章制作申请材料进行检查、分类归档,并与申请部门密切沟通,保证电子印章制作信息的可靠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3.实现了全省范围内的印章实时查询。

  建设了面向全省的电子印章状态发布系统,为全省各地市电子印章状态查询提供支撑,实现全省和全国电子印章互认互信。各市州不再建电子印章状态发布系统。市州在电子印章使用时,通过省平台获取电子印章的有效性状态,避免无效电子印章的使用。

  4.制定了相关技术规范。

  制定了市州电子印章应用系统建设指南和接入标准,指导市州电子印章应用系统的建设,规范市州电子印章应用系统接入省级电子系统的流程,促进了市州电子印章应用系统的规范建设和应用,为全省电子印章的统一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建设了电子印章接入检测服务,面向全省提供电子印章系统改造测试,以及运行过程中数据符合性检测,保证了全省电子印章应用的规范性,促进了电子签章文件的互验性。

  提高电子印章应用技术支撑服务能力。对省各级部门电子印章制作使用中的问题进行指导和答疑,包括电子印章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规范的咨询、以及电子印章系统使用、电子印章使用管理等技术问题,为电子印章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二)系统应用成果:

  1.应用数量逐步增多。完成省级统一电子印章系统建设,目前,系统提供15000枚电子印章应用支撑,签章次数达到3亿次。

  2.应用方式愈加丰富。丰富电子印章应用方式,既可以满足人工使用电子印章的印章模式,又提供存量信息处理服务,在取得印章使用权限后,可以对存量待盖章证照文件进行批量处理,大大促进存量纸质证照的电子化。

  3.应用范围逐渐扩展。

  水务服务:应用于水务局“取水许可”电子证照应用,在“取水许可”审批中,应用电子印章实现“取水许可”政务服务事项的全流程在线办理。

  民政服务:民政部全面开展国家社会组织法人库项目应用推广工作,国家社会组织法人库中的社会组织登记、年检等核心业务系统与国家统一电子印章平台、湖北省统一电子印章平台对接,在社会组织法人登记证书等应用场景实现电子印章跨区域调用及使用。

  财政领域:湖北省作为会计行业执业许可证电子证照试点地区,财政部电子证照系统与湖北省电子印章系统直连,实现了《代理记账许可证》等电子证照的制发、归集以及应用,推进湖北省“我要开代记账机构”一事联办事项的落地。

  卫健领域:应用于湖北省卫生健康行业电子证照系统的建设与推广应用中,为湖北省卫健行业涉及的电子证照加盖电子印章,推进了卫健电子证照应用和政务服务数据共享。

  四、创新亮点

  (一)助力电子证照,实现“减材料、减流程、减时限、减跑动”。

  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一网通办、一事联办”工作目标,其中,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的高效应用是实现“办理速度最快、申请材料最简、群众感受最好”等三项目标的必然要求,没有电子印章的应用就没有电子证照等电子材料的共享使用,就没有全流程在线办理的高效办事体验。湖北省统一电子印章强大的支撑保障能力,为此工作目标打下坚实基础。目前已完成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多事项联办,加盖电子印章的电子证照可以实现“减材料、减流程、减时限、减跑动”方便企业、群众办事。

  (二)提升电子印章应用,支撑一网通办。

  支撑湖北省一网通办,推动国垂系统以及30多个省内业务系统与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电子印章系统的对接,通过电子印章的支撑作用,实现“鄂汇办”1000项以上服务事项“掌上办”,如电子产权证、电子身份证、电子驾照的发放,提升电子印章在法人、自然人办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中的应用度,减少纸质材料递交,减少跑动次数。全面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

  (三)实现电子印章跨域应用,推动政务服务模式创新。

  以“统一管理、分步实施”为原则,逐步构建完成了全省政务部门的法定名称章、审批业务专用章以及其他电子印章采集的云制作,以政务服务领域电子印章应用为突破口,推进电子印章在企业提交可信材料、部门全程在线审批等业务场景中的便捷应用,实现了电子印章跨行业、跨区域、跨层级应用,逐步构建“互联网+”环境下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逐步减少纸质材料和实体印章使用,建立程序更便利、资源更集约的政务服务新模式。

  案例4:江西新余:创新“三个一”数据赋能营商环境

  近年来,江西省新余市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数字政府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破解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问题,坚持数字普惠,消除“数字鸿沟”,让数据共享赋能优化营商环境,成功实践了企业开设“一照通办”、法院执行“一键查询”和新生入学“一次不跑”的“三个一”实践,让数字政府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一、搭建“三个一”的数字底座

  新余市在市大数据领导小组统筹下,通过通盘谋划,分步安排,从高频事项、重点应用和基础数据、通用服务入手,对全市政务信息资源进行全量数据摸底,以数据资源为核心要素,逐步汇聚全市政务数据、城市感知数据。经过几年的努力,新余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已实现与60余家单位互联互通,建成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电子证照、信用五大基础数据库,市大数据中心归集各类数据9.7亿条,交换量达135亿次。平台已注册资源目录2331条,挂接数据资源3102个,涉及单位67个,其中库表数据16个,文件数据450个,服务接口1871个。

  为确保数据安全,优先保障优化营商环境相关信息系统平台,政务云资源已经为34个部门(单位)的85个业务系统提供虚拟云主机1038台,共9664核vCPU、27TB内存、450TB存储,并提供数据库审查、漏洞扫描、DDoS清洗等30余台云安全设备,持续提升安全防护力度和运维保障能力。

  2022年,新余市启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智治”提升工程暨城市大脑一期建设,全市的数据中台、视频中台、AI中台、业务中台等“数字底座”已经搭建完成,对数据资源、视频资源的“聚”“通”“用”发挥基础支撑作用,将进一步促进跨领域、跨部门数据共享,推进数据信息交换,打破部门信息壁垒,遏制信息孤岛和重复录入弊端,以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提升服务效能,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线上办理的意愿和能力。

  二、企业开设“一照通办”实践

  新余市在全国率先推行“一照通办”改革,实行电子证照一体化、便利化应用,扩大电子证照应用领域和全国互通互认上取得突破,实现跨17个部门91项电子证照全覆盖和全国互通互认,让企业和群众不用携带纸质证照,就能到各部门办业务、办成事,享受“便携式”、24小时不离身的“免证办”便利,真正实现电子证照“走天下”。

  以电子营业执照为信任源点和载体,将“一照通办”平台所形成的市场主体电子证照、备案信息应归尽归、全量归集,建成“新余市电子证照库”,证照信息一应俱全。“一照通办”改革实施后,企业办事时间缩短80%以上,提交纸质材料减少80%以上,纸质证照减少80%以上,实现开办企业全流程市本级2小时办结,县(区)1个工作日内办结。

  加载“企业身份码”,将纸质营业执照二维码、电子营业执照“二维码”合二为一,为所有市场主体加载统一标准的“企业身份码”,作为身份索引,将市场主体的电子许可证、信用信息、证明文件关联到电子营业执照中,成为与纸质证照有同等法律效力的“电子身份证”。

  2022年8月,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电子营业执照小程序开通新余电子许可证服务。自此,新余电子证照成功关联、全国互通互认,实现跨部门跨区域“一企、一照、一码”证照联展联用,电子执照关联电子许可事项总量达91项。

  依托“新余市电子证照库”,向各部门推送信息,电子执照让企业在社保医保、公积金、不动产登记、税务等政务服务领域,免提交纸质执照,就能快捷办事。企业领取“企业身份码”后,在后续业务办理及经营活动中,只需出示“企业身份码”,办事部门即可扫码获取企业信息,无需提供纸质证照,无需重复录入信息,就能申办证照,申报纳税,参与招投标等。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张贴或展示,消费者通过扫描“企业身份码”,可速获取证照信息。

  在行政执法中实现场景应用,企业只需在手机上出示“企业身份码”,检查人员通过扫码即可查看获取监管所需的证照信息,有效解决执法检查中企业随身携带实体证照不便的难题。

  三、法院执行“一键查询”实践

  依托市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创新服务新余两级法院建立多个信息平台,助力解决执行难,为人民法院解决“查人找物”难题提供“智慧引擎”,极大地节省了人力与时间成本,促进了执行质效的提升,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2018年8月,助力渝水法院以数据共享应用为基础,在全省率先建立执行信息查询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以共享被执行人的不动产、公积金、工商、婚姻、车辆等十三项信息数据,实现了对被执行人财产“一网尽扫”。2019年8月,又对查询平台升级改造,2.0版增设了“一键查询”功能,只要鼠标轻轻一点,被执行人所有查询的财产信息就会自动归集在一张表格内,案件财产信息情况“一目了然”。2022年升级为3.0版,更加完善各种功能,打通地市间数据共享。通过该平台,人民法院可以在第一时间掌握被执行人财产基础信息,从而把握了执行战役的主动权。这一成果在全市法院推广应用,并作为深化集约改革创新的重要抓手。在此基础上,市县两级法院进一步深化执行集约改革,相继建立不动产和机动车在线查控系统,引进要素化集约系统和流程监管系统,使全市法院的执行数字化、信息化走在全省前列,相关经验在全省法院推广。

  通过大数据、信息化的运用,特别是依托多样化在线查控平台,促进了法院执行实效性不断提升。新余法院查询平台和在线系统的开发使用,实现了查控功能立体化,有效地破除了执行领域中的信息藩篱,填平执行领域数据鸿沟,执行人员的工作负荷、执行重复劳动呈几何级下降,有效地提升了执行效率。以渝水法院为例,2021年以来该院执行案件个案办理时间为60.15天,比2020年缩短了16.33天,比2019年缩短了35.17天,比2018年缩短63.32天。通过数据共享应用,带来的是执行的智能性、实用性和便捷性,为执行效率按下了“快进键”,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更优更快的法治保障。

  四、新生入学“一次不跑”实践

  新余市充分发挥大数据集聚优势,倾力打造并持续优化义务教育网上招生数字化服务平台,为民服务再出新招,全面推行义务教育学校起始年级均衡分班,力促教育公平迈上新台阶。

  入学报名掌上办理“零跑腿”。积极对接政务服务中心、公安、不动产登记中心、人社等部门,全力解决跨部门间数据提取和交叉对比问题,打通了长期以来制约入学网上报名的难点和堵点。通过数据共享,免去了学生家长各项证明材料的现场提交,惠及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新生家庭。家长只需进入市教育局微信公众号和网站上的报名系统,按提示步骤提交报名资料,经教育部门后台审核通过后,即可查看录取结果和线上打印录取通知书。网上招生平台上线以前,“幼升小”“小升初”报名工作从当年4月一直持续到8月底,工作周期长达150天。平台上线后工作周期缩短到两周,大大减轻教师的工作量,避免了家长反复提交材料的麻烦,也消除了人员聚集的隐患风险。

  重点群体服务到家“零距离”。针对不同的报名群体,灵活设置不同的报名时段,同步开通网上报名在线咨询服务,确保网上报名覆盖广泛、应入尽入。针对房屋年代久远无数据记录的和低保户及残疾人家庭,采取教师上门采集报名信息办理入学的方式,确保适龄儿童百分百入学。充分考虑到招商引资、人才引进、外来务工等人员子女的入学需求,极大地精简随迁子女入学需提供的材料和审批办理流程,同时取消了随迁子女入学证明材料的时限要求,真正实现了办事“减材料”、入学“零证明”、随迁“全纳入”的目标,让进城务工、经商投资、人才随迁子女入学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招生分班阳光操作“零择班”。全面推广报名资格网上认定后,由房产、户籍、社保等数据比对而生成录取结果,让招生全程处于社会和群众监督之下,减少人为因素干扰,有效杜绝了“条子生”现象,为市民报名入学提供便利的同时,最大程度保障了教育的公正公平。从2022年秋季学期起,全市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初中和九年一贯制学校起始年级均实行系统均衡分班,建立较为完善的均衡分班监督保障制度,明确学生随机分组、教师均衡搭配、现场抽签等规则,把均衡分班工作纳入到制度约束的轨道,3.3万名学生将受益于这个教育公平举措,教育也因公平公正而变得更加具有活力和动力。

  案例5:玉溪市实战型数字底座助力营商环境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决策部署,云南省玉溪市自2016年起依次出台《关于印发玉溪市一站式惠民(“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工作方案》《玉溪市加快推进云南数字经济第一城建设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玉溪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指导文件,稳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工作。按照“1+2+N”的建设思路,以数字赋能打造了玉溪市信息资源统一共享交换平台1个数字底座;一站式惠民服务和区块链产业金融服务2个平台;不动产登记、企业开办、水电气联办、中小微企业融资等N项应用,依托数据共享应用为惠民服务、企业融资两方面提质增效,真正做到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提高群众获得感,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

  一、主要做法

  建设玉溪市信息资源统一共享交换数据底座,拉通各部门数据共享通道。为解决群众办事堵点问题,满足企业融资效率要求,玉溪市以应用为导向,率先建设全市信息资源统一共享交换平台。通过对分散异构系统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将各政府组织机构的信息系统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不同数据库、数据格式间的信息交互共享、信息自由流转与业务协同互通,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全市统一的人口、法人、城市部件三类业务信息的基础库,市直72家单位约561个数据目录,实现了大数据池有“活水”可以用,打破“信息孤岛”、推倒“烟囱林立”,优化业务流程、挖掘数据价值,进一步发挥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的效能,提升信息化建设对业务和管理的支撑作用。

  打造玉溪市一站式惠民服务平台,依托数据共享底座,推动政务服务业务应用落地。玉溪市按照省上五级十二同要求,结合玉溪本地实际,建立全市统一政务事项库,梳理全市共1184项事项同步进驻政务服务网上大厅和实体大厅,实现各层级同一事项、统一编码、同一标准,线上线下一体化无差别受理。建立居民、法人电子证照库,以身份证和社会信用代码为居民、法人办事唯一标识,实现居民、法人办事电子材料、电子证照复用。近年来,玉溪市在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互联网+政务服务”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将多个部门相关联的“单项事”整合为企业和群众视角的“一件事”,推行集成化办理,实现“一件事一次办”,通过一站式惠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办理渠道,依托信息资源统一共享交换平台实现各单位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大幅减少办事环节、申请材料、办理时间和跑动次数。已经建成不动产交易登记、企业开办、水电气联办等多个“一件事”集成化应用,正在有序推进企业准营(我要开餐馆、我要开超市)、员工录用、企业简易注销等更多优化营商环境相关应用建设上线。

  打造区块链产业金融服务平台,以大数据为支撑,用互联网思维和理念创新普惠金融服务。利用政府涉企数据及社会数据,构建一个集企业全息数据库、企业信用管理系统和智能信贷撮合服务于一体的区块链产业金融服务平台,高效智能链接企业与银行的融资和信贷需求,有效降低资金端信贷风险,为金融机构和民营企业量身定制了资金端愿意贷、放心贷,需求端便捷贷、快速贷的解决方案,实现资金供需双方线上高效对接,让信息“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的目标。

  随着玉溪市数字赋能应用不断叠加,数据底座触角越来越广,积累数据量越来越大,在数字赋能政务服务、金融服务,以数据共享解决群众跑腿多、企业融资慢等问题基础上,玉溪市正在积极探索数字产业化道路,通过信息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融合,不断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逐步形成数字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二、实施成效:

  玉溪市一站式惠民服务平台自2017年建设以来,已完成市、县、乡(镇)、村四级政务服务升级优化,覆盖线上线下各渠道,服务内容标准、规范,前后台紧密协同,跨部门跨层级一体化运作的一站式惠民服务模式全面建立。截至目前,玉溪市一站式惠民服务平台共进驻全市所有政务事项12183项,注册用户数58万余人,共办理业务287万余件,好评率高达99.9%以上,针对依托平台打造的优化营商环境应用,以不动产交易登记和企业开办为例:不动产交易登记业务通过线下综合窗口“一窗受理”,群众办事只填“一张表”,只交“一套材料”,房管部门、国土部门、税务部门以及水电气部门通过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并行办理,仅需1.5天即可办结拿证,自2019年上线以来已通过本渠道完成11861宗成交量;企业开办应用通过拉通市场监管局、公安局、税务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公积金中心等各单位数据共享通道,以业务需求为导向,实现各单位协同办理,仅需1天即可完成企业开办业务办理。

  玉溪市区块链产业金融服务平台是由市委网信办牵头,联合金融机构以及有关企业,以“区块链”为引领,以云计算、大数据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创建的全省第一个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区域金融服务平台。平台自2020年9月上线以来,积极引导全市31家法人银行机构、26家保险机构、9家证券机构及市融资担保公司加入平台,共加载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以及玉溪市抗疫情稳经济等11项扶持政策,66家金融机构入驻,“科创贷”“香悦贷”“香叶贷”种养殖大户线上平台金融支持方案等创新模式上线,满足差异化的融资需求并实现全线上、全自助的高效信贷服务。2021年5月,在2021贵阳数博会数字政府论坛上,玉溪市“区块链产业金融服务平台”案例获得由中国信息协会颁发的“2021数字政府管理创新奖”。目前累计注册企业8497户,发布融资需求2010项、累计约310.9亿元,为金融机构解决904项订单和撮合产生的数据需求提供了服务,银行累计实现授信127.65亿元。

  玉溪市信息资源统一共享交换平台作为全市政务数据基础底座,在各项业务需求牵引下,共接入单位72个,梳理数据目录561项。截至目前,交换平台共发布60685971条可共享数据,部门间数据订阅总量为57821119条,实现30581714条数据共享交换。在此基础上构建起了包含全市人口、法人、城市部件三类业务信息的惠民应用公共信息资源库,为一站式惠民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大数据应用起来后可以更好地“减证便民”,优化了现有政务服务模式,群众办事“一码”申请,提交过的材料与“一码”绑定,业务系统会自动匹配符合复用条件的历史材料,减少群众重复提交相同材料,从源头上避免各类“奇葩证明”“循环证明”等现象发生。为区块链产业金融服务平台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平台共开放共享涵盖市级29家单位和部门数据目录101项,已开放共享查询的数据有市场主体数据22万条、全市人口238万条自然人信息、49万辆车辆信息、社会保障数据65989条,税务、民政数据各2000多条,实现资金供需双方线上高效对接。

  三、经验概括: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化、长期性的工作任务,玉溪市在推进数字赋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企业群众诉求为导向,以业务需求为驱动。在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下,依托全市统一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打造政务数据共享底座,实现数据拉通,以数赋能打造和优化一个个应用,秉持技术服务于业务、业务服务于群众的原则,做深做精营商环境每“一件事”,让群众“有感觉”,企业有“获得感”。

  四、启示借鉴:

  针对玉溪市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总结,继续保持好的经验做法,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借鉴参考各地优秀做法,深度学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部分地方优化营商环境典型做法的通报》(国办函〔2018〕46号)等文件精神。博采众长,取长补短,既积极完善技术建设,同时也要跟进制度建设,打造优化营商环境长效机制,切实以解决企业期盼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理清业务逻辑,夯实基础数字支撑建设,应用数字赋能营商环境优化稳步提升。

  数字赋能营商环境典型案例:数字技术 优化公共服务

  案例6:“四化”“两转型”兰州实现“智慧交易”

  公共资源交易,涉及利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有直接和广泛的影响。近年来,甘肃省兰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公共资源交易“应进必进、统一规范、公开透明、服务高效”的决策部署,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吹响清廉兰州建设“冲锋号”,建设“清兰交易”品牌,大力实施“数字+交易”赋能工程,通过工作导向和工作模式双转型,打造数字化、阳光化、协同化、便利化的交易平台,为市场主体提供规范、透明、便捷、高效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

  数字化:打造新地基

  数字化见证平台。建成自主知识产权“金城E交易”区块链平台,应用共识机制、智能合约、分布式账本等技术,对25个子系统、125个业务功能点关键信息上链、存证、查验和预警,全程记录招标人、投标人、招标代理机构、评标专家、工作人员等各类主体行为事实与修改痕迹,形成完整节点见证信息,实现招标投标全流程监督、交易数据可信共享、数据变动完整追溯,行政监督部门、纪检监察机关可随时调阅取证。目前,累计上链记录2958个项目交易轨迹,形成存证区块13.75万个,见证项目金额超过213亿元。

  数字化交易路径。搭建“不见面开标大厅”系统,开放公共资源服务系统接口,对接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土地出让等领域交易系统和市场化工具软件,为电子交易平台自主运营、跨地区跨行业公平竞争提供便利,为市场主体自主择优提供多样选择。制定全市电子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开标管理规定等交易服务规则,实现“一次都不跑”的投标体验。目前,全市11类公共资源全部实现数据电文交易,累计为市场主体减轻现场投标开支超过1.38亿元。

  数字化权利救济。部署线上异议和投诉平台、招标投标营商环境问题线索征集平台,制定招投标活动异议和投诉处理办法,细化房建、交通、水利等行业职责清单,建立网上投诉、接收、回复、处理工作机制,实现异议投诉在线提交、答疑处理线上回复,补充信访、信件、电话等传统投诉途径,不断降低投诉成本,受理时限由3日压缩至1日。同时,网上公开异议和投诉处理决定,切实保障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目前,投诉受理和征集处理问题线索,均已实现线上办理。

  成效:兰州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数字化转型,构建起全链条、全流程数字化生态,激发市场活力注入新动力,外地企业参与率提升7.2%,参与的外地企业家数增至20130家。

  阳光化:重塑新标准

  阳光化交易体系。建成公共资源大数据分析系统,集成公共资源服务系统、公共资源交易系统、电子行政监督系统全过程交易行为分析体系,推动单一信息数据向跨部门、跨行业数据集转化,打通数据壁垒,消除信息断层。探索建立交易参与度、交易竞争度、市场集中度、市场开放度等数据分析指标,搭建投标文件偏差度、评标时间偏差度、评委评分偏差度、投标人得分偏差度分析函数,加强交易数据智慧研判,为行政监督靶向监管提供决策支持,开拓“数据治理”“数助决策”新实践。目前,统计分析研判指标达到79类。

  阳光化交易环境。开通网上交易直播厅,同步直播开标会议、竞价会议实况,社会公众通过“游客”身份,即可网上列席全程见证,让开标、竞价过程更公开、更透明、更直观、更规范。完善公共资源服务系统公开功能,自动公开招标、投标、开标、中标等全过程交易信息,实现11类、62分项、472小项交易详情全网公开。目前,当日开标会议、竞价会议全部实现直播,4.83万条交易数据可供市场主体随时在线查阅。

  成效:兰州全力维护公平竞争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环境,搭设机会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交易展台,为保障市场公平增添新助力,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网站年访问量超过1000万次。

  协同化:推动新格局

  部门合作协同化。创新跨部门联动模式。联通公共资源服务系统与电子行政监督系统,为纪检监察机关、审计部门开通使用权限,各行政监督部门通过本部门电子监管通道,实现行业内交易数据全量抓取、交易活动实时监测,进一步延展公共资源交易监督覆盖面。制定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违法违规违纪行为联合查处办案工作机制,建立行政监督部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与纪检监察机关、公安机关、审计部门执法协作、案件移送,协同办案联动体制,健全了全市依法严厉打击围标、串标、挂靠、恶意投诉等干扰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联动工作机制。目前,已开展联合行动6次。

  政企合作协同化。建成公共资源保函服务,主动开放系统接口规范,与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合作,对接有意愿的金融担保机构,扩大保函产品市场供给,保函申办24小时“在线秒出单”,单笔保函申办成本压缩90%。同时,兼容网银、微信、支付宝等多种支付方式,不断提高用户体验。目前,已对接金融担保机构34家,累计受理保函3726笔,帮助市场主体释放现金流量3.69亿元,全市投标保证金账户流水金额从未推广保函担保时的2.61亿元下降到43.31万元。

  跨域合作协同化。依托云计算、物联网、生物识别等技术,搭建远程视讯、桌面共享、人脸识别网络同传技术架构,配套制定远程异地评标工作流程等协同联动机制,与陕西西安、贵州贵阳、河南新郑等地常态化开展跨域远程异地、多地评标,破除地域空间限制,打破本地小循环,降低专家“围猎”风险。目前,与成都、西宁、大连等10个省会城市和重要节点城市联合成立“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公共资源交易跨区域合作联盟”,与重庆、长沙、无锡等30个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签订跨域合作意向书,远程异地评标省际合作体系初步建成。

  成效:兰州创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管理服务方式,拓展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供给内涵外延,为升级场内服务聚合新动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进入新阶段。

  便利化:夯实新目标

  企业交易便利化。与省公共资源主体互认共享平台对接,CA信息网上注册、全省共享,市场主体只需办理任意一款CA,即可参与全市各类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减少CA重复办理成本。上线标易信、标政通手机应用,集成CA功能于手机端,通过手机扫码实现身份验证、签名盖章、加密解密等认证服务,手机CA申办费用由市财政支付,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交易服务便利化。优化项目进场受理方式,实现进场项目线上受理,招标公告、招标文件自主发布。实行进场承诺制,取消原件核验环节,项目完成后一次性线上提交项目资料,有效提高项目交易效率。完善评标专家抽取系统,增加自助抽取功能,招标人自助抽取、系统通知评标专家。实现投标保证金线上代收代退,不需要投标人申请,保证金由系统原路返回投标人账户,有效缩短保证金退还时间。自助在线办理交易见证书,招标人无需提交申请,即可在线自行打印交易见证书。网上办事比例达到100%。开发投标保证金缴退系统,为进场交易项目提供投标保证金代收代退服务,投标人在线提交投标保证金,通过系统分配至相应招标项目或标段,系统自动计算投标保证金本金及利息。严格落实招标人主体责任,在中标公告等时间节点自动退付本息,投标保证金退还时长由原来的5日缩减为1日。

  防疫保易便利化。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对公共资源交易的不利影响,依托公共资源服务系统,常态化推行交易业务受理“不见面”、开标评标“不见面”、监督管理“不见面”等便捷举措。按照“精准研判、一标一策”的原则,提出“本地受理、异地交易”服务举措,安排有疫情的区(县)交易项目,通过“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方式,由无疫情区(县)交易平台提供交易服务,全力保障疫情期间交易“不断档”,服务“不打烊”。

  成效:兰州强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公共服务定位,持续优化进场交易组织实施,不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为提升市场满意提出新方案,市场主体满意度评价超过91.5% 。

  “四化”工作推进中,兰州市公共资源交易工作逐步实现工作思路和工作模式的两个转变。

  工作思路转型:从工作需求导向转为企业需求导向

  坚持高质量供给满足市场需求,在系统“硬件”优化升级的基础上,配套展开服务“软件”迭代更新工作,锚定市场主体减环节降成本的普遍需求,出台全市统一的服务指南、交易指引,推行“四零服务承诺”(即交易进场“零门槛”、交易过程“零拖延”、交易环节“零障碍”、交易服务“零距离”),执行“五践工作举措”(即践行首日开标评标制、首接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AB岗补位制),压缩现金担保滞留时长,降低保函担保申办成本,切实方便市场主体,提高服务效率,保证服务质量。

  工作模式转型:从单一服务系统到数字化应用场景

  以新技术新应用为牵引,在公共资源服务系统建成背景下,对标“不来即享”服务,通过开发部署新系统、开放共享新接口、制定完善新规则,构建起公共资源数字化交易服务生态,建成全市公共资源交易网上市场,实现信息化建设向数字化服务转变,为市场主体提供投标、担保、维权、见证等一系列“不见面”服务,切实把数字化植入交易中。成为甘肃省首家通过电子招标投标系统(EBS)三星级检测认证的交易平台,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率达到100%,“不来即享”服务项目达到29项。

  兰州市坚持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优化营商环境有机融合,强化突出公共服务职能定位。围绕公共资源交易“不来即享”服务,在信息化、制度化层面靶向发力,夯实了推广公共资源全流程全类别电子化交易的软硬件基础,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场内服务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构建起全市公共资源交易数字服务业态体系,成功将传统现场交易“搬到”线上交易,实现“线下不见面”和“线上面对面”。公共资源交易参与便捷度大幅提升,制度性交易成本显著降低,市场主体参与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热情和意愿明显增强,公共资源交易配置效率和效益不断提高,形成了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公共资源数字化交易体制。

  案例7:北京市东城区全流程“紫金服务”助企发展

  “紫金服务”品牌是北京市东城区为打造首都核心区“企业服务”标杆,在“东城区优化营商环境 推动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发布的高品质企业服务品牌。“紫禁之东”隐喻特殊区位,“紫芝眉宇”代表品质高贵,“紫气东来”寓意吉祥繁荣,以营造“共生、共享、共治、共创、共赢”的新生态为目标,为企业发展提供更高品质的全要素支撑保障体系。2022年东城区推动“紫金服务”迭代升级至3.0版,致力于打造“对象全覆盖、支持全过程、政策全方位、响应全天候”的高品质“四全服务”,实现提升企业获得感、企业参与度、企业新动能的目标。

  一、紫金服务成效

  (一)完善企业服务体系,推动紫金服务迭代升级至3.0版

  紫金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结合营商环境改革创新为企业提供的新政策、新措施、新服务,2022年东城区印发《东城区“紫金服务”3.0版优化升级方案》,从内涵、标准、原则、对象、模式、内容、活动、机制、要求等九个方面推动“紫金服务”迭代升级至3.0版,并附服务管家团名单、标准化服务清单、专业化服务清单、特色化服务清单及医疗大礼包、文化大礼包、体育大礼包,形成企业服务的制度体系,持续提升企业获得感、企业参与度、企业新动能。服务对象更加清晰。分级分类建立重点服务企业台账,包含450家服务包企业、1100家紫金服务企业、3000家行业管理企业,深入分析研判,精准提供定制紫金服务大礼包,并利用数字赋能提供7×24小时线上线下管家式服务。

  (二)迭代升级“服务专员”机制,充实服务管家队伍,打造“高品质”服务

  服务企业工作模式不断创新。在充分总结“紫金驻企专员”创新工作模式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对500家驻区企业的满意度调查,根据企业的意见建议,对具备转为日常联系服务条件的企业转为“专员灵活派驻+升级三类管家团日常服务”,将“紫金驻企专员”服务队伍不断拓展充实,依托三级服务体系,完善细分领域,健全日常服务管家团、建立专业管家团、特色管家团,形成三类服务队伍。日常服务管家团由区发改委作为总管家单位,34个管家单位内部建立总服务专员、副总服务专员、服务专员的三级服务体系,根据企业需求实现上门服务与常态化线上服务相结合,提升服务效率;专业管家团由区人力社保局、政务服务局等政务服务专业部门组成,负责根据企业实际需求,按照所负责公共服务领域为企业提供高水平专业化服务;特色管家团由区卫健委、文旅局、体育局等单位组成,结合东城区优质的医疗、文化、体育资源,为有需求的企业量身提供特色化服务。管家团将责任压实到人,落实到事,“亮明身份”做服务,致力于打造高品质“四全服务”。

  经济工作队伍专业化水平持续提高。每月召开服务管家工作例会,沟通情况、讲解案例、培训技巧、交流互动,提升服务管家懂企业、会服务的水平。组织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培训,在宏观层面上宣贯数字经济、智慧金融等前瞻理念、发展趋势和先进做法,在操作层面上讲解产业禁限目录、税源挖潜、指标纳税纳统等方法规则,全面提升抓经济促发展的专业化水平,打造学习型、研究型团队,提高驾驭经济工作的整体能力。

  (三)持续完善“三张清单”,持续拓展服务边界,打造“全方位”服务

  建立健全“服务清单”并持续充实服务内容,深度收集、梳理、整合辖区内各类公共服务资源,形成20类75项标准化、专业化、特色化服务清单。一是聚焦高频需求,结合东城区营商环境各领域改革创新举措,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将企业开办、准营、建筑许可、社保、纳税等关联性强、需求频率高的事项集成为14类40项标准化服务清单。二是聚焦个性化需求,充分整合公共服务属性明显的职能部门资源,将人才公租房、子女教育、工作居住证、人才引进、应届毕业生落户等关乎企业经营发展重要因素的人才服务、审批服务、上市服务集成为3类21项专业化服务清单。三是聚焦区域特色,充分发挥东城区特有的大健康资源,围绕企业加强自身建设的需求,将医疗、文化、体育等资源集成为关注企业职工身心健康的3类14项特色化清单。创新为首批329户“服务包”企业10.7万名员工利用市场化手段提供就医绿色通道,为绿发集团提供“送健康上门”服务;为新隆福公司提供演艺新空间政策支持。

  (四)多维创新“服务企业”方式,高位开展政企交流,打造“零距离”服务

  搭建高水平政企交流平台,组织开展11期“故宫以东·政企会客厅”交流活动,区领导与4家监管机构和49家行业龙头企业面对面交流,寻求合作共赢经济发展增长点。在区领导“故宫以东·政企会客厅”引领下统筹紫金服务管家团积极开展更加多元化、更具针对性、更有吸引力的政企交流特色活动,陆续组织了“故宫以东”圆桌派“文化+金融”专场活动、《中关村东城园创新型高成长企业培育计划》(即“紫金计划”)启动仪式、“东二环经济带”政企人才交流座谈会(朝阳门街道与东直门街道、东四街道及建国门街道联合举办)等活动,推动政企、企企间深度交流,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氛围。

  加强高位政企互动,为重点企业配备区四套班子领导作为服务专员,建立区领导“一对一”联系重点服务包企业机制,走访问需于企,并利用服务包企业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做好企业服务事项落实情况及走访成效的动态跟踪,引导重点企业落地新机构、投资新项目、增加新贡献。截至目前,区领导及管家单位走访企业450家、1135家次,对接企业诉求千余条,其中区领导走访企业95家,成效显著。1~10月,促成“服务包”企业在京新设机构40家、注册资本金82.9亿元;促成4家企业上市挂牌,目前通过上市共募集资金352.8亿元,其中105.9亿元募集资金(占比30%)在京投资,共投向3个项目,均为补充拓展业务流动资金;促成5家企业外埠业务转入,落地重大项目9项,计划投资额29.82亿元。

  二、紫金服务案例

  1.线上接诉求,线下联动解难题,加速阿里健康新设企业落地。阿里集团考虑在东城区布局健康服务业,但在企业新设立过程中遇到使用注册商标核名的困难。在服务包企业服务平台上接到企业的诉求后,东城区发改委第一时间联系区市场监管局,为阿里新设的健康大药房研究可行核名方案。在了解到企业经营特色是线上线下大药房,在线上健康管理和宣传教育、医疗咨询等方面也具备一定的特点后,结合企业的业务特色与发展前景,为企业提出北京市智慧阿里健康大药房有限公司的名称建议,顺利化解企业核名难题,企业非常满意。3月9日,阿里健康大药房北京首个实体店落户东城区,并在市级服务包平台向区发改委等各部门发布感谢信,线上平台解决企业落地的实际问题,得到企业点赞。

  2.结合疫情期间实际,创新线上审批服务“暖心秒办”解企业难题。东城区“紫金服务”管家面对企业办理人才落户时遇到的因疫情不能实地办理的问题,发挥“服务管家吹哨、总管家统筹、责任部门报到”的机制,第一时间与“紫金服务”总管家区发改委沟通情况。区发改委立即与政务服务局进行沟通,企业难题处理的小专班就地成立,各部门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兼顾程序完整和办理效率,探索最佳解决方案,通过创新线上远程审批方式,数字赋能难题高效“办成”。

  案例8:渤海新区黄骅市:数据赋能产业营商环境

  近年来,河北省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港城产业园区始终聚焦企业、群众所需所盼,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陆续推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先进做法。产业园区各职能部门部门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数字化“四化”建设,全力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智能、更高效的政务服务体验。在这一大环境的推动下,“港城产业园区重点项目数据管理平台”(以下简称项目平台)应运而生。

  新平台发力 “互联网+政务”再添服务新助力

  为全面优化港城产业园区营商环境,解决企业运行和项目建设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利用数字赋能,争取“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切实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经港城产业园区领导班子和各职能部门一致同意,特筹划创建了“港城产业园区重点项目数据管理平台”。

  “港城产业园区重点项目数据管理平台”共设置了项目中心、智慧项管、审批中心、招商指导、企业反馈、资源管理等六大版块,通过这“六大版块”,可以为政府部门提供招商信息、项目管理信息、企业诉求信息等,方便领导决策;可以为企业和项目提供手续办理查询、要件提醒、在线答疑、政策指导、前期流程优化等服务,让企业享受到全流程、全方位的“保姆式”服务,让各级惠企政策真正“飞入寻常企业家”。

  经过近半年的运行,目前港城产业园区内26个单位或部门、82家企业或项目单位入驻该平台;共有23项惠企政策、各类项目手续办理全流程、其他相关文件在平台公示。半年来共实现101次手续办理服务,完成53次企业答疑,真正实现了全流程“无纸化”和企业办事“零跑腿”。

  全智能服务 争做项目建设“线上好管家”

  转变思想,转换角色,政府职能由“被动”变“主动”。企业由招商落地后,港城产业园区重点项目办公室会(以下简称项目办)第一时间跟进企业项目建设,之前都是“等”着企业咨询项目建设流程、“等”着企业诉说建设困难、“等”着询问企业建设进度,企业对自己办到哪一步、下一步该办什么、每一步找谁完全是一头雾水。现在,企业可以登录“项目平台”,企业可以查看全链条办理指南,整体办理流程图清晰明了,每办理完一步,系统会自动告知下一步办理项目,并附办理内容附件及相关办理部门信息,将项目建设流程可视化、透明化、简单化,真正让企业成为自己的管家,主动“出击”,自己的项目自己做主。

  提高效率,简化流程,项目建设由“慢”变“快”。企业项目建设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为了帮扶企业早日竣工投产,项目办会组织相关单位共同研讨,商量解决办法,但是,各单位本身业务比较繁忙,管委会领导政务缠身,完成一次讨论往往费时、费力、费心,解决一项难点特别“慢”。这时候,“项目平台”上的“线上会诊”开始发挥积极作用了,沧州旭隆化工有限公司就是享受该平台功能带来实际帮助的第一批企业。该公司主要是从事60万吨/年硫磺制酸生产,从2021年开始建设施工,“随着建设速度加快,对供电的负荷要求越来越高,但临时电源电压不稳定。”2022年7月24日公司负责人在平台上留言希望解决问题,项目办看到问题后,当天组织国网沧州市渤海新区供电公司和河北渤海投资集团召开研讨会,拿出初步解决方案,并在平台上提交到港城产业园区管委会主管主任,主管主任在平台上向各相关部门分发任务,各部门领取任务“快速”开展行动,9月23日顺利完成,解决了公司用电问题,全部流程均为平台操作,实现了网上解决问题快速、准确、高效。

  数字办公,数据共享,服务企业由“繁”变“简”。“港城产业园区重点项目数据管理平台”开通了线上答疑解惑功能,各企业登录自己账号后,可以将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痛点、难点、疑惑点等内容在平台上留言,项目办将根据留言内容,转发给相关单位专业人士进行解答,涉及多个部门的,由项目办牵头各部门讨论,形成完整材料,给予统一答复。对于一般问题3个工作日内答复,较为复杂问题7个工作日答复,特别复杂问题15个工作日内答复,一旦未在规定时间内回复,该问题将直接推送到上级领导,由领导直接挂牌督办。该平台将企业从签约到项目建设到竣工投产等各个环节的数据全部自动共享,包括投资额、占地、建设内容、项目建设进度、手续办理进度、下一步预计办理时限等等,将重点人员从“繁琐”的各类报表中解放出来,全身心的投入到服务企业中来,将企业帮办业务变的如此“简单”。

  指尖操作,掌上答疑,数据信息由“静”变“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手机端操作现已成为人们办公的主要途径,为此,“港城产业园区重点项目数据管理平台”开通了手机客户端,实现随时随地办公,处理日常工作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重要数据查询不再因无法上电脑而延迟,项目建设应对疫情等突发情况更加掷地有声,让项目建设数据内容摆脱电脑上的“静默”,企业负责人随时掌握项目建设进度和线上疑问解答,项目办随时掌握项目建设数据和线上答疑解惑,让平台数据变成“流动”的信息。

  大数据赋能 优化统筹把控区域发展新方向

  统筹调度各项指标,当好要素保障的“数字参谋” 建立港城区各项指标空间总账簿,利用OCR、RPA以及数据共享服务接口等技术手段将分散在各企业一系列计划指标,根据相关的管理办法、政策要求,从指标的产生(指标来源)、指标的使用(指标流向)、指标的监管(利用评价)角度进行全面闭环梳理,进一步明晰了指标是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从哪里补、怎么补,以及对来年各项指标使用的影响。这样,就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各类指标流向,并针对指标缺口问题,及时统筹调控,精准保障重大项目用地,做到“应保尽保”。

  现阶段,港城区土地指标已逐步过渡到“指标精打细算”的状态。因此,借助信息化手段管好指标账册,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依据真实有效的项目,配置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提高计划指标配置精准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集约利用产业数据 当好招商工作的“信息灯塔”

  项目平台通过大数据采集、清洗、分析、计算、挖掘、平复、预测、应用等进行数据引资,极大丰富了招商引资工作的数据应用,极具创新地提供招商引资大数据应用整体解决方案。通过海量数据的整合、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及需求分析,能快速真实地提升招商效率,促进项目落地,使政府与项目、资本、人才、市场达到无缝对接,特别是在带动产业聚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港城产业园区作为港口后方第一层圈,是受港口辐射带动作用最集中最直接的区域,其中,绿色化工吸聚了鑫海控股、旭阳化工、利和知信等重点企业,装备制造吸聚了新华联合冶金、达力普石油专用管、三和重工等重点企业,现代物流吸聚了大华国际物流、中远海运、光大物流等重点企业。

  项目平台摆设项目有一个很“讲究”的原则:凡是能够形成循环产业链的项目,优先批办进区;能够构成循环产业链的企业,都要在同一规划区内安置。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港城产业园区进一步优化产业资源配置、理顺相关产品的上下游关系,围绕“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的要求,初步构建起以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为基础,以“烯烃产业链、芳烃产业链、浓海水综合利用产业链、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产业链”为主导,以若干支链为支撑的绿色化工产业体系,实现了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

  案例9:数据赋能助企纾困的深圳南山实践

  《国务院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21〕24号)指出,推行涉企事项“一网通办”“一照通办”,实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快速兑现”。为帮助企业缓解疫情冲击,抵御市场风险与压力,2022年3月25日,深圳市南山区推出18条助企纾困政策,从减轻企业租金负担、着力做好援企稳岗、加大金融助企纾困、保障深港跨境物流、鼓励科技抗疫成果应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加强企业服务保障7个方面帮助企业共渡难关。南山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从政策设计、政策申报、政策兑现与政策效能四大方面,对目标企业进行智能化、精准化、创新化的政策供给,让纾困政策申报“一网通办”“快速兑现”。

  一、政策量身定制

  “南山助企纾困18条”在政策设计上聚焦南山区内企业发展特征与实际需求,从政策对象覆盖面、政策内容创新度与兑现速度时效性三大方面,为企业量身定制应对疫情风险冲击的“护身铠甲”。

  (一)惠及对象更多。“纾困18条”惠及南山区受疫情影响的超过40万家商事主体(含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和超过100万受疫情影响的群众。

  (二)政策内容更新。政策服务内容包含减轻企业租金负担、着力做好援企稳岗、加大金融助企纾困、保障深港跨境物流、科技抗疫成果应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与加强企业服务保障七大类共18条;政策在纾困资金发放“部门联动”的基础上,将部分纾困政策的实施延伸到街道和社区,实现“街区联动”。

  (三)惠企时效更强。“纾困18条”从政策落地的全流程上进行优化,在“减少填报、简化流程、快速审批、资金直达”等多方面,同时下功夫。

  二、政策智能申报

  南山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通过模式创新、流程再造、业务整合与数据治理,打造助企纾困线上服务专区,重塑政策服务从申报到资金拨付的全流程体验。

  (一)政策内容精准送。以细化到最小颗粒为标准,对助企纾困18条措施的具体项目内容进行梳理,进行标签分类并与申请人画像结果匹配。通过消息主动推送和企业自主订阅的方式,让18项政策跟符合的申请人进行匹配,并即刻引导快速完成资金申报。

  (二)数据赋能快速报。企业只需输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区大数据中心通过数据平台直接调取企业基本信息、经营者信息、股东信息、电子证照材料等,自动导入到项目申报书中。申请人一键确认,即可完成申报。

  (三)智能核验免申享。利用跨部门提供的数据,包括引入科技型企业、专精特新等10个白名单,按照服务政策标准,自动完成项目申报。比如“南山区2022年疫情期间线上零售、住宿、餐饮业企业补贴项目”“对承租区政府、区属国企经营场所物业集体股份公司减免租金”等政策“免审即享”。

  (四)资金申报掌上办。依托全区“圳智慧·i南山”微信公众号,让申请人通过手机端就可以快速完成用户注册、项目申报、资金申领的“即收即申即享”的全过程。

  三、政策主动兑现

  南山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充分发挥数据资源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作用,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服务,用数据创新。

  (一)快速确认补贴细节。一是开发疫情地图功能,在申请人完成申报后,在审批人员需要核验申请人经营场所是否在“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三区范围时,系统自动比对并显示申请人经营场所所属三区范围,自动根据申请条件判定补助档次,为审批赋能;二是自动比对跨部门数据,在房租补贴、补贴金额认定、社保补贴等场景,系统自动比对社保数据、区属国有物业和集体物业数据,自动判定申请人是否符合申请条件。

  (二)扫码绑定支付账号。与微信平台等第三方支付渠道合作,创新引入第三方认证和支付能力,同时整合了实名验证、信用、商户账号等能力,实现申请人身份快速核验和资金快速发放。以个体工商户租金补贴为例,在个体户申报租金补贴时,同时征得申请人同意,同步绑定个人微信账号,项目审批通过后,补贴资金秒速直达申请者微信钱包,让申请人真切享受到了政府服务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四、政策提振经济

  南山区政数局搭建助企纾困扶持专项资金的数字化平台,通过区大数据中心,运用统计、工商、社保、国资、疫情指挥部等各部门数据,引入第三方认证和支付能力,整合了实名验证、信用、商户账号等能力,为疫情纾困政策的落地,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能力。纾困平台上线以来,在短短1个月的时间,顺利完成区政府的疫情前助企纾困的政策目标,让10亿元规模的资金,通过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等社会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输送到社会,让全区超过50万家企业及相关个人受惠。

  通过智能驱动、数据赋能与模式创新,南山区对内实现跨区域、跨部门及部门内部协同工作,对外实现政务服务质量和流程改善。未来,南山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将继续凸显数据在政务服务创新工作中的关键要素作用,持续提升政务数据共享开放的系统效率、工作效能与社会效应,促进数据“采集、治理、应用”的良好循环,为广东省、深圳市的“数字政府2.0”建设贡献创新示范样本。

  案例10:雄安新区:数字化服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为全面提升雄安新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质量,为市场主体减负增效,同时积极落实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要求,切实保障各类建设项目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以“互联网+政务”为改革方向,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坚持数字赋能、系统推进,对标国内先进地区,自新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成立以来,不断推进完善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系统,为新区打造国内一流招投标市场环境。

  一、实施背景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函〔2019〕41号)提出了“坚持服务高效,推动平台利企便民”的政策导向,要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突出公共服务职能定位,进一步精简办事流程,推行网上办理,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推动公共资源交易从依托有形场所向以电子化平台为主转变。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大面积爆发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积极应对疫情创新做好招投标工作保障经济平稳运行的通知》(发改电〔2020〕170号)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形势下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工作作出了新的部署,进一步明确“全面推行在线投标、开标”。

  雄安新区出台的《雄安新区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要求新区要建立雄安新区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交易平台和行政监督平台,加强招标投标信息化建设,推行全程电子化招标投标,从制度层面对践行“互联网+招标”进行了顶层设计。在大规模实质性建设和新冠肺炎常态化防控背景下,雄安新区又提出了“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建设”的工作理念,全力推动各重点工程项目如期开工,确保疫情防控与项目建设双胜利。

  为积极化解现场开标带来疫情防控风险,雄安新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为改革方向,创新搭建了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系统,并常态化运行,避免了聚集性的市场交易活动,提高了招投标交易的工作效率。区别于其他省市的全流程电子化招投标主要用于某一个行业或专业,雄安新区充分利用“大部制”管理以及招投标综合监督的制度优势,在工程建设的全行业、全领域均实现了全流程电子化,并且在短时间以内快速形成了常态化运用,在行业内起到了示范作用。

  二、创新举措

  (一)实现京冀两地CA数字证书兼容互认

  在全流程电子化招投标中,数字证书(CA)是投标企业的数字化身份象征,是参与招投标活动的要件,按照河北省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关于河北省各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对接河北省公共资源交易CA证书互认平台的通知》(冀政务办(2019)143号)要求,目前新区支持7种CA在雄安新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参与公共资源交易活动。雄安新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可支持雄安、北京、河北三地区7中不同类型CA数字证书。同时,新区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推动实现了京津两地CA互认,市场主体可登录新区服务平台,进入“交易平台”模块,选择“CA证书登录”,点击“CA证书申请”,在首页选择“在线新办”办理雄安新区CA证书。持有北京地区或河北地区CA证书的市场主体可按照《CA互认绑定和最新版驱动下载操作手册》完成CA互认相关操作。

  (二)统一工程建设项目标准招标文件

  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公共服务局、改革发展局、规划建设局联合向社会公开发布了《雄安新区工程建设项目标准招标文件》(2020年版),自2020年10月10日起在新区范围内施行,电子文本可在雄安新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下载。

  《雄安新区工程建设项目标准招标文件》(2020年版)以国家已发布的九个标准文件为基准,以满足全流程电子化招标投标要求为抓手,按照工程、货物、服务、投资、全过程咨询服务五个类别编制,分别为《标准施工招标资格预审文件》《标准施工招标文件》《选择投资人标准招标文件》《简明标准施工招标文件》《标准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文件》《标准设备采购招标文件》《通用标准招标文件》《全过程咨询服务标准招标文件》《标准材料采购招标文件》《标准监理招标文件》《标准勘察招标文件》《标准设计招标文件》,共12册。

  公开发布的标准招标文件充分结合了新区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和招标方式等实际特点,基于全流程电子化招投标模式进行编制,契合了最新的招投标法修订方向和雄安建设发展要求,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前瞻性。

  (三)电子保证金为投标人信息加密

  保证金递交环节能够掌握参与投标企业的名称信息,是各方主体“围猎”的重点,雄安新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上线的电子保证金系统通过应用虚拟子账户技术为投标人信息进行加密。一方面,在每个项目的投标报名环节中,投标单位可通过该系统获取随机生成、各自唯一的保证金账号用以提交投标保证金,强化了投标人名单管理,降低因保证金收取工作泄露投标人名单风险;另一方面,保证金系统会将投标企业汇款的银行账户信息和其在“雄安新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注册市场主体信息时填写的银行账户基本户信息进行比对,从而保障了企业缴纳保证金的有效性。投标保证金递交过程中还采用“主+协”模式,即将投标保证金递交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开标前投标人可以自由选择一家协办行递交投标保证金,开标结束后汇集至主办金融机构账户内统一管理,相当于在金融服务方向为投标人信息再上一把锁,杜绝投标人信息泄露风险。

  (四)不断完善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系统

  一是建立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开展工程建设全行业全领域的全流程电子化招投标和常态化远程不见面开标,交易信息全过程留痕、可溯可查。二是技术赋能智慧评审,印发《雄安新区工程建设项目电子招投标工程量清单应用软件数据交换标准》,开发“电子清标”“特征码识别”“专家打分畸高畸低预警功能”等功能,有效提高评标委员会在评标环节甄别围标串标行为的能力。三是印发《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信用评价得分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实现电子评标系统于施工总包单位信用评分系统联动,加强信用在招投标管理中的应用。四是扩大信息公示范围,推行招标计划公示制度、延长招标文件获取时间,将专家匿名打分信息进行网上公示,打造阳光透明交易平台,以公开促公平。

  三、应用成效

  (一)交易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助推新区大规模建设和疏解落地效果显著

  自2019年交易中心成立至今,累计服务保障2474个公共资源项目完成交易,累计成交金额超3151亿元。2022年以来,保障中国中化、中国华能、中国星网等数个疏解企业以及国家电网、国家能源等10余个市场化项目完成招标,与北京四所高校建立对接机制。保障容东、容西物业类项目进场交易,完成新开办学校基本教育教学设备采购等重大项目采购任务,切实保障了新区重点项目、疏解项目建设时序和居民回迁进度。

  (二)交易主体活跃度不断增强,国有资金节约效果显著

  2019年至2022年新区交易平台市场主体注册量平均增幅在40%以上,截至目前,已累计注册市场主体13978(更新-受理)余家,市场主体参与度、活跃度明显提高,市场竞争程度不断增强,工程建设和政府采购项目累计节约资金839亿元,结余率22.6%,政府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高。

  (三)交易电子化程度不断提高,营商环境提升效果显著

  新区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电子化,取消标书售卖费用,开展常态化不见面开标,平均每个项目为每个投标人节约交通、住宿等成本2000元。探索金融机构电子保函应用,累计开出电子保函12000万余元,切实降低企业资金占用成本,为市场主体减成本卸负担。

  数字赋能营商环境典型案例:数据共享 强化部门协同

  案例11:“无界化”服务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北京大兴区“大兴企业圈”数字赋能“未呼先应”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拓宽企业服务覆盖面,让政企交流更加通畅、企业办事更加便捷,北京市大兴区坚持产业强区,创新运用数字化手段赋能产业服务工作,着力构建“大兴企业圈”服务社群,并结合工作实际,靶向精准发力,重点解决企业发展服务“最先一公里”导引导办问题,让企业“有呼难应”不再出现,“有呼即应”成为常态,“未呼先应”成为现实,全方位助力企业发展。

  一、典型做法

  加强政企沟通、企业联动,以“精准服务”为导向、以“无事不扰、有难必到”为理念,创新构建“大兴企业圈”服务社群。“大兴企业圈”1.0版本以企联通、政策通、办事通三大主要服务功能为核心,以新一代人工智能为技术支撑,充分借助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融媒体等技术手段,是在数字经济时代搭建的“无界化”智能企业服务社群。

  企联通是专注于链接政府、企业、服务商的运营管理工具,通过嵌套至“微信”社交应用,在不改变企业用户使用习惯的情况下,将普通政企联络社群迭代升级为智能服务社群。企联通承载着企业用户画像建立、信息数据管理、企业诉求管理等功能,将大兴区大、中、小企业根据区域及属性进行网格化划分,并配备专职“服务管家”提供24小时无休服务,单个社群人数最高可达10000人,未来三年内实现大兴区市场主体全覆盖。

  在政府服务管理端,企联通设有75个基础功能模块,可实现定时群发、数据追溯、自动回复、工单流转、聊天监控、数据统计、敏感预警等核心管控功能。例如:数据追溯功能可通过后台呈现群内通知的点击量、已阅读企业名称、阅读时长等详细信息,及时准确提醒企业阅读重要通知;敏感预警功能通过违禁词检测和预警系统,对违规情况实时监测并报警,提醒风控人员进行判断及处理,最大程度降低舆情风险。通过企联通可全面管理并高效处理数万家企业的即时需求,真正打造高便捷、高效率、零延迟的涉企服务链接模式。

  政策通运用大数据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拆解政策原文、标签化政策条款,并采集企业所属行业、生产经营情况、专利情况、业务资质等数据,基于“大数据+大知识”的建模方式,挖掘和隐私计算等技术手段,将海量、离散、多维的数据进行综合处理,自动为企业生成政策匹配报告,包含企业可申报政策、政策匹配度、政策申报路径等相关信息。同时,政策通还设有在线专家提供指导支持,进一步完成政策权威解读和在线辅导,让政策推送更精准、落地更高效、覆盖更全面,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

  办事通AI政企机器人作为办事通核心产品,采用最前沿的语义识别引擎技术和知识图谱构建技术,基于最新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可以完成对机器人的快速智能化训练。目前办事通已拆解重构涉及大兴区43个委办局的20000余条政务事项、200余家区内企业核心产品及服务、100余家经认证服务机构等权威语料库,AI政企机器人24小时在线可在1秒内完成对咨询事项的语义识别,给出答复并提供导办,同时,如对答复不满意,可一键转接人工客服。

  二、实施成效

  目前,“大兴区企业圈”初步覆盖政务服务群、服务包企业群以及部分属地工作群,通过近半年的运营测试已初见成效。

  (一)解决了企业“找不到”的问题

  通过办事通AI政企机器人,解决了办事部门电话找不到、服务机构资源找不到、惠企政策找不到、办事流程找不到、申报材料找不到等问题,打通了企业办事堵点,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二)解决了企业“看不懂”的问题

  企业面对庞杂且晦涩难懂的政策、措施原文及办理流程,很难靠自身真正吃透,导致了政策申报不准和办事“反复跑”问题。“大兴企业圈”社群一方面通过“政策通”通过将政策原文进行拆解,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匹配,提炼出精华部分生成匹配报告,并“手把手”协助企业完成政策申报;另一方面,“大兴企业圈”社群还开通了线上“面对面”咨询服务,人工客服通过视频连线对企业咨询办事进行指导,解决“最先一公里”问题,提升“一网通办”效率,真正做到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

  (三)提高了政府部门办事效率

  “大兴企业圈”社群通过“最先一公里”的办事导办,让企业办事变得更精准高效,递交材料更完整合规,办理流程更顺畅便利。同时,各政府部门通过后台服务管理端,可及时掌握企业动态。例如:通过社群进行通知公告,后台可以精准确定未读情况,及时提醒,避免重要信息遗漏。

  三、经验启示

  “大兴企业圈”社群的侧重点是打造优质的线上营商环境,覆盖面更广、精准度更高、使用更便捷,让企业真正享受到“触手可及”的贴心服务。

  (一)以服务企业为核心理念,以企业需求为目标导向

  区别于以往政府开发的“平台、App”等管理系统,“大兴企业圈”社群以“服务”为核心理念,重视用户使用习惯,降低应用学习成本,嵌套至“微信”社交应用,让使用体验更方便。

  同时,“大兴企业圈”社群聚焦企业办事“最先一公里”问题,多管齐下确保服务品质。权威语料库确保事项全覆盖,AI政企机器人使服务咨询导办“不断线”“一对一服务管家”进一步提高服务准确率和满意率。

  (二)数字赋能“未呼先应”

  通过后台对社群内汇集的大数据信息,按照类型、频次、时间、涉事领域等进行综合分析,形成一套较为科学的诉求与服务匹配逻辑,为“精准服务”“靠前服务”提供辅助数据支撑。

  “大兴企业圈”服务社群将不断更新迭代,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准确度与效率,为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大兴样板”贡献力量。

  案例12:甘肃法院创新“2+4”数字化诉讼服务新模式

  数字化、信息化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也是打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强引擎,更是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金钥匙。甘肃法院牢牢把握“智慧法院”建设和“十四五”发展新机遇,大力推进诉前调解和诉讼服务“双中心”建设,有效延伸“12368服务热线”、集约送达“邮政网线”、大数据“调度条线”、监督评价“数字专线”动能,不断提升服务保障中小微企业发展、数字化赋能优化营商环境整体水平,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双向驱动、四线延伸”的“2+4数字化诉讼服务”新模式。

  培育数字化诉前调解中心,拓展诉前服务“新领域”。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充分发挥人民法院调解平台集成各类解纷资源优势,积极融入党委领导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端口前移培育三级法院诉前调解中心,为涉企矛盾纠纷化解提供前置式、多元化、低成本诉前服务,最大限度减少诉讼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2019年以来,全省法院依托党委综治中心,推动建设诉前调解中心、诉调对接中心或巡回法庭,拓展推进诉前调解、诉调对接工作。累计邀请1573个调解组织、3234名调解员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对接、指导诉前调解成功案件193170件,平均办理时长11天,调解成功率73%,音视频成功调解案件66505件,申请司法确认案件56803件,有效带动涉企纠纷化于案外、止于诉前。兰州铁路法院在线成功调解国际铁路联运合同纠纷,为“一带一路”铁路大动脉甘肃段畅通提供了司法保障。在最高人民法院“总对总”框架部署下,积极推进“点对点”在线诉调对接工作,以“法院+商会”“法院+工会”“法院+行业协会”等模式,深化诉前调解和诉调对接。2019年以来,全省法院共对接166家专业调解组织、928名调解员入驻平台,在线委派案件6536件,成功调解案件3500件。兰州中院、玉门、甘谷、岷县等4个法院被全国工商联等五部门表彰为“工商联与人民法院沟通联系机制典型事例单位”。

  打造数字化诉讼服务中心,优化诉讼服务“新体验”。依托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和甘肃法院诉讼服务网,持续深化和完善“互联网+诉讼服务”新模式,推动实现“信息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全省113家法院全面开通“一站式”在线诉讼服务功能,通过移动端统一入口,为企业提供立案、交费、开庭、送达、保全、鉴定等“一网通办”诉讼服务,实现企业办理诉讼事务全天候“不打烊”、全流程“零跑腿”。2019年以来,全省三级法院网上申请立案233163件,成功立案98157件,网上缴、退费142342件,办理网上保全案件8710件、鉴定案件14925件。针对企业异地诉讼不便等问题,全省三级法院依托跨域立案服务系统,着力构建“家门口起诉”新模式,实现案件就近能立、多点可立、动手即立,推动立案服务“就近能办、异地通办”,为企业提供全时空、全流程、跨地域、同质化、均等化诉讼服务。2019年以来,跨域立案申请甘肃法院作为协作法院案件6256件,作为管辖法院接收案件8621件,更好改善和提升了市场主体诉讼的便捷度、体验感。

  延伸12368热线,升级一号通办“新感受”。甘肃高院聚焦市场主体需求和群众期盼,积极部署将全省113家法院诉讼服务热线集中至省法院12368热线服务中心,创建全省法院12368诉讼服务热线集约中心,打造法律咨询、案件查询、联系法官、事项转办、投诉建议、心理疏导等多维一体的集成式“在线服务套餐”。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只需 “一呼一应”就能接受在线诉讼服务,真正实现问询有人答、诉求有人应、困难有人帮、服务一线通。2022年3月7日集约以来,热线集约中心共接听、答复来电62059次,接听率100%,生成工单91391件,流转报告6527次,发送短信1577条,满意度达99.9%。“一条热线”联通诉讼服务两端,“一号通办”让市场主体切实感受到司法温暖和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延伸邮政网线,打通集约送达“新路径”。落实最高院部署要求,发挥邮政网格、点线覆盖全省乡镇和建制村、“一点多能”、投递人员规模和专业优势等特点,与邮政甘肃分公司就加快推进人民法院送达平台建设与应用相关工作开展深度合作,推动全省48家法院属地建立“法院+邮政”集约送达中心,以“信息跑路+邮政跑路”、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为当事人提供司法文书电话联系、电子送达、邮寄送达以及文书目的地集中打印、跨域打印、卷宗流转、同城配送等集约化送达服务。截至目前,累计实现目的地集中打印邮寄送达法律文书376462件次,电子送达法律文书969751件次,“加速度”与“减耗时”双向发力,有效破解“送达难”,切实保障了市场主体的诉讼权利。

  延伸调度条线,发挥数据应用“新效能”。省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坚持大数据集成应用,强化省级条线调度,不断加大对虚假诉讼的识别预警力度,有效提升源头防范、关口把控涉企虚假诉讼能力水平,降低虚假诉讼对企业正常经营的负面影响。上线立案偏离度预警系统,对立案异常预警的法院开展数据分析、专项督办,自去年以来累计督办43次,让企业立案维权不再遭遇“限流限号”和“中梗塞阻”。以诉讼服务指导中心信息平台督导系统为抓手,建立日督导、周通报制度,对涉企纠纷跨域立案、律师服务平台立案超期未接收、未审核等问题进行条线督办。2021年以来,累计督办132期,全省法院跨域立案超过24小时未反馈问题基本清零,律师服务平台超7日未审核案件大幅减少,助力企业与群众实现网上立案“零”排队。

  延伸评价专线,提升数字监督“新高度”。在立案大厅等公共服务区域,设置立体式、无死角监控,通过随机抽查、定期网络巡查等方式,对6500多个重要点位跟踪督促、在线指导、即时纠正,推动窗口部门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作风形象持续改善。建立覆盖全省三级法院,贯通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平台、12368热线等服务渠道的数字化评价监督系统,面向社会公开监督“二维码”,全面收集并及时处理市场主体、人民群众对诉讼服务工作的问题建议。当事人通过手机扫码,就能实现对诉讼服务全过程的满意度测评和有效监督,真正把评判诉讼服务质效的“表决器”交到了市场主体和群众手中,让“数据线”变成了“监督线”。

  数字化赋能优化营商环境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必然要求。甘肃法院将结合实际,进一步探索完善“双向驱动+四线延伸”的“2+4数字化诉讼服务”新模式,不断更新诉讼服务理念,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为有型有效有感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智慧和力量。

  案例13:河北威县:创新“三位一体”机制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在数字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营商环境数字化是一个地区市场竞争力和政务服务水平的重要体现。作为河北省县级综合改革试点,威县主动顺应大势,坚持把数字化、信息化作为系统动力贯穿始终,创新构建企业服务、群众服务、智慧监管“三位一体”机制,以数字化技术为营商环境的进步发展提供了空间。2021年威县被认定为“河北省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进县”,2022年上半年威县营商环境综合评价排名邢台市第一。

  一、改革背景

  威县作为河北省首个启动智慧城市建设的县份,2014年以来,与北京数立通公司战略合作,着力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重点实施了“6+N”(即一网、一云、一号、一网格、一系统、一中心六方面基础建设,N个领域应用系统)建设,有效促进县域规划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和社会治理精细化,成为“国家遥感技术中心威县基地”“河北省智慧城市试点”,被列为科技部和住建部“十三五”科研项目课题。信息化、智慧化、数字化的智慧城市探索,为威县综合改革提供了坚实支撑,也为威县“数字+营商环境”的优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三位一体”主要做法

  威县以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打造了“威企通”“民情通办”和智慧监管三个服务平台,建立服务企业和群众、推进智慧监管的“三位一体”机制,通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持续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一)打造企业服务模式,提升企业获得感

  针对政企信息不对称、融资不顺畅、政策落地不及时等问题,2021年12月,威县组建河北省第一家县级企业服务中心,2022年5月集中打造了“威企通”在线服务平台。一是主动靠前服务。设政策通、融资通、供需通、合作通、招商通等10个版块,为企业提供键对键、屏对屏优质服务,针对政策落地不及时问题,通过平台主动推送、精准解读惠企政策,从“企业找政策”转变为“政策找企业”,推动惠企政策应享尽享、快速兑现。二是协调联动服务。开通企业诉求“一键直达”功能,企业通过电脑、手机即可反映遇到的困难问题,一般问题转相关部门限时办结,重大共性问题提请县委、县政府研究解决,全过程县委督考局跟踪监督,实现企业诉求快速高效解决。三是线下全面服务。对线上无法解决、需线下服务的事项,在3个市级园区和乡镇政务大厅开设企业服务专区,明确服务办理时限,中心第一时间响应、职能部门快速回应,实现了服务有温度、响应有速度、办理有力度,为企业提供了全链条、全天候、全过程、全生命周期服务。

  (二)打造群众服务模式,提升群众幸福感

  为进一步畅通群众意见建议表达、社情民意诉求渠道,着力解决基层问题处理时效慢、周期长、抱怨多、责任压实难等问题,2021年10月威县成立“民情办公室”,搭建“民情通办”平台,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一是整合服务资源。整合书记热线、县长热线、党政门户网等10余个渠道,搭建起“民情通办”平台,全县普及推广“威县民情码”,群众可以扫码反馈民情,通过“互联网+服务”方式,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实现了民情工作“一码汇总”“一键通办”。二是强化服务力量。民情办公室在内部设置民情搜集组、跟踪督办组、奖惩问效组、综合办公室四个科室,各负其责,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实施“好差评”制度,把群众对问题解决处理结果意见作为责任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有效提高部门积极性,解决了过去群众重复反映、办结时限模糊、服务质量不高问题,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三是健全服务机制。聚焦信息收集、筛选、整理、汇报、交办、回应6个环节,强化问题办理质效和整改措施落地提速,制定“首问负责制”“首办负责制”“责任终身制”等7项制度,探索实行“五个到位”(责任部门10分钟内与当事人联系,限时内做到政策咨询解答到位、民生问题解决到位,矛盾纠纷化解到位、求助事项帮扶到位、投诉举报处置到位)机制,确保了百姓的每个诉求都能得到快速有效的解决反馈。

  (三)打造智慧监管模式,提升百姓安全感

  为解决以往人盯人、重监管、重执法的传统监管方式不足以满足现行发展需求的问题,威县深入探索“大数据+”监管新模式,在城市管理、食品安全、医药安全等环节实施智慧全域监管,织密监管安全网,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一是城市管理监管。投资3.6亿元建成城管、公安、交通部门“三网合一”数字化监管中心,对县城26条主要街道、25个广场游园实时监控,成立数字城管指挥中心,配备人员专职负责上报案件受理审验、派遣、督办以及上级交办、12319来电、网络媒体、群众举报、视频监控、执法车巡逻、监督员巡查发现的案件,确保案件及时处理。二是食品安全监管。以“智慧管理”为突破,“分类监管”为先导,逐步实现食品安全监管系统指挥调度一体化、信息化、规范化,对已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餐饮单位逐步完成监控探头安装,县智慧监管运营机构逐步将视频影像免费接入智慧监管数据中心,通过云视频监管方式稳步推进智慧监管,2022年9月,县市场监管局获评“全省食品安全工作先进集体”。三是企业生产监管。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大对抽查检查结果的统计分析,运用基于信用风险指数变化的预警功能,积极探索“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智慧监管结合。2022年以来,累计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73次,涉及市场主体1095家,帮助企业解决困难15个。

  三、取得成效

  (一)打破政务数据孤岛,推进数据有序共享。通过“威企通”平台,有效畅通政企沟通渠道,解决了企业难题、优化了环境。平台运行以来,累计发布解读6个部门的628条惠企政策,组织100余场一对一讲解、一对一对接特色专题会,为百余家企业解决具体问题249项,帮助企业获得信贷授信2300万元,有力有效助推了企业攻坚克难、做大做强。国家发改委主管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改革内参》专题刊载威县经验做法,新华社、河北日报、河北电视台权威媒体等多次报道。

  (二)搭建数字民意桥梁,推进诉求有效化解。“民情通办”平台实现一个渠道收集民意、办理群众诉求,2022年以来,服务平台共搜集解决民情民意问题17762条、解决17638件,解决率99.3%,化解矛盾纠纷1895起、群众满意度近100%,接触式信访量同比下降40%。

  (三)创新市场监管方式,营造良好法治环境。2022年累计受理市长热线、县长热线、民情通办平台、12315平台等投诉举报1700余起,法定时限办结率100%,为消费者挽回损失62.5万余元,开展县级食品抽检2313个批次,查办各类违法案件50余起,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和满意度,优化了法治环境。

  案例14:数据赋能 提升营商环境服务能力——广东省中山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破解企业融资授信难题

  近年来,我国小微企业快速增长,目前已占市场主体的90%以上,贡献了全国80%的就业、70%左右的专利发明权、60%以上的GDP和50%以上的税收,小微企业对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融资难、融资慢一直是困扰小微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国家和广东省不断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鼓励增加普惠小微贷款,但各地金融机构缺乏对中小微企业的注册登记、行政处罚、纳税、社保缴费等信息掌握,无法精准评估企业经营状况,影响着小微企业授信融资的效率。

  广东省中山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利用隐私计算技术实施数据要素共享共用,有力推动金融机构基于政务数据的智能风险管控、智慧授信等领域数字化升级,为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慢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新举措。

  科技搭台 营造政务数据可信流通环境

  一直以来,政务数据、金融数据对敏感信息管控严格,在政银数据互联互通方面存在隐性壁垒,形成“数据孤岛”。为进一步释放数据价值潜能,助力企业快速融资,中山创新运用隐私计算技术,建设中山市数据安全可信计算平台,提供可信执行环境(TEE)、多方安全计算(MPC)、联邦学习(FL)、隐匿查询(PIR)等隐私计算技术,并结合区块链、安全传输、密码学等信息技术,在“原始数据不出域”的基础上实现政务数据核心价值流动。

  平台基于隐私计算技术融合7种安全应用措施来保障数据的应用安全,通过提供3种数据流通模式,实现不同等级数据在不同流通场景中的应用安全,达到“数据可用不可见”“原始数据不出域计算”的效果,既保障了数据安全也能发挥数据的应用价值。平台通过国家、省、市三级行业专家的技术性认证,已通过安全渗透、代码安全审计的测试及中国信通院产品测试认证,并在2021年12月,基于本平台所打造的政银数据融合创新应用获得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颁发的大数据“星河奖”标杆案例奖。

  政银对接 着力破解企业融资授信难题

  银企信息不对称,信用数据、营业数据、资产数据等关键基础数据未充分运用是企业融资难、融资慢的关键因素之一。为破解小微企业贷款风控数据不足难题,中山联合本地农商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开展政务数据授信试点应用,4家银行已针对贷款全周期提出113个指标共95类数据使用需求,涉及18个政府部门。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按需搭建企业贷前风控、抵押品状况风险预警、村居普惠贷风控等8个分析应用场景,初步形成贷款全周期政银数据联合运算分析体系。

  数据“不出门”计算 安全释放数据核心价值

  由于金融领域对敏感信息管控相对严格,因此合规与安全是开展工作的前提,中山市探索的隐私技术是作为保护数据安全的重要技术之一,在金融机构的本地服务器环境进行部署,通过计算节点可对计算数据及计算结果进行统一管理,平台支持文件类型和数据库类型的数据接入,数据源和计算结果均保存在金融机构本地,有效地实现数据“不出门”,确保数据安全。

  金融机构数据在“不出门”的环境下,隐私技术可实现数据价值的最大化利用,释放数据核心价值,数据安全计算平台通过融合计算,参与方在不泄露各自数据前提下通过协作对各自数据进行联合分析,实现在不泄密(泄露)的情况下合规使用,降低数据使用的法律风险,将数据真正转化为可被利用资产,释放数据核心价值。

  数据赋能提升营商环境服务能力

  广东省中山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在保障数据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成功探索出“申请人授权用”“敏感数据可用不可见”的应用模式,将政务数据更全方位地提供给金融机构进行开发应用,做到中小微企业免抵押“税融贷”“经营贷”,部分银行贷款额度能达到300万元,而且贷款时长对比以往减少许多。

  基于隐私计算技术和平台,中山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使用政务数据为中山农商行、中山建行、中山农行及中山工行提供了数据赋能,辅助四家单位开展业务管理工作,有效缩短企业贷款的时间,提升贷款额度,免去抵押物,减少一定的费用支出,激发企业活力,其中基于政银数据的联合运算,在贷前授信上,以中山农商银行为例,在未有政府数据支撑前,银行在授信上主要依赖线下收集、核对及查验,耗时较长,且有些数据也较难以获取;开展试点工作后,银行进一步深化了数字化贷款产品,实现了对小微企业的高效精准评估。截至2022年9月末,农商行通过运用政务数据报名单成功累计发放约2175笔、金额36.11亿元。在贷前风控上,为中山市农业银行提供了近96万户个人用户进行联合风控分析,为其提供了风控的应用分值,挖掘近2万户优质个体工商户用户,降低信息不对称性与不透明性,缩短信贷审核成本,提升信贷风控能力;在贷后风控上,为中山市建设银行提供了4320家企业贷后风控分析,挖掘出潜在高风险企业近100家,有效提升银行贷后监测能力。全面提升中山市金融服务效能,不断优化中山市营商环境服务能力,向中小微传达一个信息——中山市的金融服务“快、好、省”。

  数字赋能营商环境典型案例:流程再造 提升服务质效

  案例15:“浙里建”---浙江工程建设数字化协同治理体系

  浙江作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国唯一试点省,持续做好审批“减法”的同时,一直在思考如何做好监管和服务的“加法”,针对工程建设项目这一复杂对象,实现“放、管、服”有机衔接、企业和政府有效协同。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深入落实国家数字政府建设要求,以省委部署开展数字化改革为契机,把数字化推动审批改革的思路和做法延伸到工程建设全过程,建设运行全省一体化的工程建设数字化管理系统“浙里建”,初步建成工程建设数字化协同治理体系。

  一、建设目标

  围绕工程建设全过程企业和政府的共性需求,聚焦人(履职行为)、图(工程图纸)、机(建筑机械)、价(工程造价)和工程实体等要素,建设运行全省一体化的工程建设数字化管理系统“浙里建”,并从立法、政策、标准等多个层面推动工程建设管理制度重塑,建立工程项目参建单位有效制约、监管部门有效配合、专业机构有效服务、社会公众有效参与的协同治理体系,有效提升工程品质,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以“浙里建”的全面应用,带动工程行业各类企业加快实现数字化生产和管理,吸引各类高新技术企业、金融机构、专业服务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全面构建工程建设领域数字化生态圈,推动工程建设管理方式和建筑业发展模式的系统性变革。

  二、总体构架

  按照“136N”的总体架构全省统建“浙里建”,形成 1 个体系:全省统一的工程建设数字化管理体系;开发3级应用:项目级应用(“浙里建”项目端)、市县级应用(“浙里建”市县监管端)、省级应用(“浙里建”省级监管端);迭代6 个数据库:项目库、企业库、人员库、设备库、信用库、图档库;集成N个场景:包括工程图纸在线、工程质量协同管理、施工现场安全管控、建筑起重机械全生命周期管理、工程造价风险控制、预拌混凝土管理、安心收房、建筑工人保障在线等。

  三、关键技术成果

  (一)1个管理体系

  从政府和企业两个维度,聚焦工程建设管理关键环节和重大风险,全面梳理建立各级政府部门、各方参建单位的业务协同模型和数据共享模型,制定全省工程建设管理业务标准和数据标准,出台一批重大改革措施,推动地方性法规《浙江省建筑业条例》制定,建立全省统一的工程建设数字化管理体系。

  (二)3级应用

  1.项目级应用(“浙里建”项目端)

  围绕工程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和各方权益保障,实现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参建单位和工程质量检测、建筑起重机械出租、金融、保险等专业服务机构的在线业务协同,并形成实时、真实、可靠的工程建设管理数据源。

  2.市县级应用(“浙里建”市县监管端)

  围绕市、县(市、区)建设部门对本区域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管需要,提取、汇集和分析项目级应用相关数据,实现展示、统计、分析、监测、预警、指挥等功能,为政策制定、监管执法、防灾应急和涉企服务提供支撑,并与其他部门和单位实现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数据的交换和共享。

  3.省级应用(“浙里建”省级监管端)

  建立全省统一的工程建设管理数据中枢,实现全省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一图通览、一网通管、一键通达,为全省法规、政策、标准制定和监管服务、行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并与国家、省级其他部门和单位实现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数据的交换和共享。

  (三)6大数据库

  在建筑市场监管及诚信信息系统、勘察设计行业四库一平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2.0(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3.0)等已有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融合项目级应用数据,迭代项目、企业、人员、设备、信用、图档6大基础数据库,夯实全省工程建设数据资源基础。

  (四)N个场景

  1.工程图纸在线

  构建施工图分类审查、设计变更、竣工图管理三大业务协同体系,实现企业和政府对工程设计、变更、使用、监管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有效提高工程建设项目实施和政府监管效率。

  2.工程质量协同管理

  实现各方参建单位自我管理、第三方机构检测管理、政府各监管部门监督管理的协同,在线完成过程验收(分部工程、分项工程验收)和竣工验收,形成相互监督、同向发力的质量管控体系,提升工程质量管理效能。

  3.施工现场安全管控

  以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管理为重点,建立有效的风险监测方式和预警分析模型,实现建筑施工重大安全风险的及时感知、预警和处置,防范生产安全事故。

  4.建筑起重机械全生命周期管理

  通过生产端与现场端的联动,并结合物联网监测等手段,实现对建筑起重机械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减少因建筑机械质量和管理问题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

  5.工程造价风险控制

  监测施工进度和投资进度,预测工程造价变化趋势,提高投资决策科学性,减少合同履约纠纷。

  6.预拌混凝土管理

  实现对预拌混凝土生产、运输、销售、使用全过程的闭环管理,提升工程质量和供应链协同水平。

  7.安心收房

  实施工程质量信息公示,实现“材料透明、过程透明、验收透明、服务透明”,建立购房人发现反馈、建设单位处置回应、监管部门督促指导的闭环管理机制,防范化解商品房质量纠纷,提升工程品质。

  8.建筑工人保障在线

  完善建筑工人实名动态管理机制,规范合同履约行为,畅通工人维权渠道,提升工人技能素养,从源头解决欠薪纠纷,为建筑工人提供全流程保障服务机制,建立全方位一站式权益保障体系。

  四、主要做法

  (一)坚持以人为本,聚焦重大需求

  工程建设管理中有大量的矛盾问题需要通过数字化改革来解决, “浙里建”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要位置,聚焦提升工程质量、保障安全生产的核心需求,打造“工程质量协同管理”“施工现场安全管控”“建筑起重机械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场景,着力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隐患难发现、安全风险难防范、闭环管理难实现等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对工程品质的要求、对平安建设的期待。“浙里建”还特别关注全省400万建筑工人的权益,打造“建筑工人保障在线”场景,提供用工、培训、维权的便利渠道,切实提升建筑工人群体的获得感。

  (二)坚持协同治理,提升综合成效

  “浙里建”将政府需求和企业需求统筹考虑,突出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等各方参建单位和有关政府部门对工程建设的协同管理,通过数源统一、风险同知、处置联动,弥补各方管理能力的不足,提升综合治理水平。“工程质量协同管理”场景,构建各方参建单位的管理“小闭环”和各方参建单位自我管理、第三方机构检测管理、有关政府部门监督管理的“大闭环”,在线完成多方参与的过程验收和竣工验收,形成相互监督、同向发力的工程质量管控机制。“建筑起重机械全生命周期管理”场景,打通生产与使用环节,建立生产厂家与施工现场的“厂场联动”机制,对全省数万台建筑起重机械实施动态管理,有效遏制不按规定使用非原厂配件、不同标准配件混用等危害安全问题。

  (三)坚持用户视角,发挥实战实效

  “浙里建”统筹兼顾传统工程管理方式与数字化管理方式的长处,充分考虑企业和政府的成本效益,不盲目追求新设备、新技术,以实用管用好用为原则。例如“施工现场安全管控”场景,重点放在建立科学有效的分析预警模型和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对于数据采集方式不做“一刀切”要求,兼容全自动、半自动、人工等不同方式,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一般项目采用半自动或者人工方式即可满足需要,辅以“浙里建”提供的通用工具还可以减少人工投入。通过“建筑工人保障在线”,企业和工人双方通过手机端简便操作就可以实现在线签订简易用工合同,在线确认工资发放情况等功能,有效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四)坚持开放融合,构建数字生态

  “浙里建”从建设初始起就着力构建开放的生态共同体,以政府数字化监管和服务为牵引,通过构建工程建设领域数字化建设的话语体系,带动各类企业和机构主动融入、主动集成、主动创新,加快实现数字化生产、管理和服务。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坚持政企银社联动,与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建立合作机制,引入金融机构投资打造项目级协同应用,支撑工程建设各方参建单位的业务协同,并为企业数据赋能和提供创新金融服务,避免政府在数字化建设方面的大包大揽和无限投入。随着应用不断扩面,覆盖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工程进度、造价变化、建材需求等大数据逐渐形成,可以推动工程建设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发展,并为金融、投资、保险、期货等经营决策提供精准参考,给工程建设投融资以及相关服务带来系统性变革。

  五、取得成效

  “浙里建”目前已覆盖全省7340个工程项目的日常管理,同时继续加快扩面和迭代。通过“浙里建”的应用,已发现和整改工程设计问题1723个、质量安全隐患2749个,工程图纸在线场景改革做法已被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全国推广。

  (一)提升工程管理效能

  把复杂的工程建设法律制度、业务规则和标准规范分解嵌入各方管理流程,各方管理成果和图纸、档案等资料实时共享,使各方参建单位相互制约、各个监管部门有效协同,大大提升工程建设整体管理能力。

  (二)降低施工安全风险

  对基坑、塔吊等重大风险源采用技术手段加闭环机制,人机协同实现风险提前感知、隐患及时处置,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对各方参建单位专业人员和农民工实名认证、在线管理,确保动作到位、责任落实,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

  (三)优化工程领域营商环境

  在工程项目审批、监管、验收等各个环节实现在线协同,有效降低企业负担,如工程图纸在线场景可使竣工图编制时间从几个月缩短到一键完成,为每个工程项目节省几十万元到上百万元的编制费用;工程在线验收一个小功能就可为每个工程项目的参建单位节省40万元左右的人工、交通等成本。

  (四)催生数字服务新领域

  随着“浙里建”的深入应用,工程进度、造价变化、建材需求等大数据不断积累,可以给金融、投资、保险、期货等经营决策提供精准参考,推动工程建设投融资以及相关服务方式变革,衍生出新的数字经济形态。

  案例16:海南“海易兑”创新惠企政策兑现新模式

  围绕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的改革需求,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海南省聚焦惠企政策兑现服务方面的痛点、难点、堵点,按照“省级建平台、市县管应用”的原则,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创新建设“海易兑”系统。打造融合政策“梳理发布、精准推送、解读解答、申报兑现、评价跟踪”为一体的一站式全省惠企政策兑现服务系统(以下简称“海易兑”),打通惠企政策兑现“最后一公里”,助力企业纾困解难、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主要做法

  (一)全省惠企政策集中管理 打造自贸港“政策超市”

  海南省“海易兑”率先推进政策规范体系建设。通过编制《政策梳理规范》指导性文件,对惠企政策、可申报事项梳理发布,配置申报表单、审批流程等方面进行流程再造。截至2022年11月底,系统共发布国家级、省本级、市县级惠企政策1328个,梳理形成可应用于兑现的惠企事项近420个。有效解决以往政策发布渠道分散、申报入口不统一问题,逐步转变”多门申报、分散管理”为“一窗通办、全面统筹”。系统还设立了自贸港政策专区,汇集自贸港特色政策,帮助企业更快速全面了解自贸港相关的政策措施。

  (二)高标准建设服务系统 推动政策一网通办

  “海易兑”系统落实海南省“平台之外无系统”的重点工作要求,按照全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的推进原则,实施“省级建平台,市县管应用”的模式,基于“海易办”“海政通”平台的技术框架,快速搭建政策管理与服务系统,通过与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对接,确保全流程实现闭环,真正做到进一扇门、办全省事,为企业提供“更快更便捷”的补贴申领业务办理系统。

  (三)全方位构建企业画像库 助力企业便捷申报

  “海易兑”系统积极归集各单位的企业数据,通过数据中台累计对接市场监管、信用、税务等22个部门近3600类涉企信息,构建了全省企业画像库,为政策匹配、申报、审核、跟踪分析等工作环节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撑。系统还充分利用政务中台的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等基础能力,推进“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工作落地。目前企业营业执照可直接在线获取,线上表单可直接进行在线盖章,让政策服务程序更简便、让企业办事更满意。

  (四)构筑安全风险防范体系 政策扶持阳光透明

  “海易兑”系统在政策申报兑现流程中创新嵌入监督熔断功能,建设评价督查、评估分析等功能模块,实时监测政策申报、项目评审和兑现过程实时数据,通过事前信息预警、事中精准核查与事后监督管理的体系,提升惠企政策兑现过程中的风险识别能力。通过审批节点全过程留痕、审批结果网上公示等手段,构建更加完善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解决审批过程不透明的问题。

  二、主要成效

  (一)深受好评 企业对系统满意度稳居高位

  互联网舆情数据显示,“海易兑”系统上线首月,企业满意度高达99.45%,2022年始终稳定在90%以上。企业普遍认为,使用“海易兑”系统不见面提交申报和审批,提升了惠企政策直达企业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大幅压缩了申报过程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实现了惠企资金安全高效兑现,企业的获得感、幸福感也明显增强。

  (二)一门一网 实现惠企政策服务集中管理

  一是服务企业方面,只需登录“海易兑”一个系统即可全面查询惠企政策并申报相关资金,实现全流程闭环管理,有效解决以往政策发布渠道分散、申报入口不统一问题,变”多门申报、分散管理”为“一窗通办、全面统筹”。二是服务政府方面,建设全省统一的管理系统,加强了各市县、各部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协同,助力政策管理“提质”,推动政策落地“加速”,并且避免了重复建设,真正贯彻落实省政府“平台之外无系统”的有关要求,提高政府资源利用效率。

  (三)主动推送 发挥优势实现政策主动找企业

  “海易兑”系统充分发挥海南自贸港优势,助力企业发展。惠企政策平台基于企业基本信息,结合企业画像系统,为新设立的企业推荐相关惠企政策,让在海南开设的企业第一时间享受到海南自贸港的政策红利。通过企业信息数据与政策标签进行匹配,将企业需要的政策主动推送并通知企业,从“企业找政策”变成“政策找企业”。

  (四)助企纾困 惠企政策阳光、精准、科学

  惠企政策事项资金兑现结果数据回流,申报审核流程形成闭环,办理过程全留痕、可追溯、可查询,政策落地过程公开透明,全过程“阳光”下运行。截至目前,“海易兑”已在线完成2.5亿余元资金兑现。

  三、经验概括

  (一)模式创新探索 系统建设新“海南模式”

  “海易兑”系统作为海南省首个全面应用“一中台双平台”能力的业务系统。对接“双中台-海易办平台”提供的标准用户对接、消息对接、办件对接标准、扫码、刷脸、定位等能力;对接“双中台-海政通平台”提供的多端协同能力、统一身份认证、API开放能力、管理工作台等能力,全面建成海南自由贸易港特有的惠企政策兑现系统,是海南信息化建设全面应用“一中台双平台”能力探索的新模式,大幅提升了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政府部门的审批效率。

  (二)建立统一标准 落实政策梳理规范

  一是建立政策梳理的规范制度,完善政策标签体系,下发《“海易兑”政策梳理规范》。围绕政策梳理标准、发布规范、标签管理等内容,规范政策主管部门人员统一使用“海易兑”进行政策事项发布。二是指导各政策业务部门实现标准化流程改造,逐步实现申报表单标准化、审核时限统一,从而构建标准统一的政策规范体系流程。

  (三)数据共享共用 促进服务效能提升

  通过跨部门数据信息共享,促进资金传统审批模式转变,提升审批效率;通过“物流式”查询服务,打造“玻璃式”政府内部办理“窗口”,让审批情况和进度“可查询、可跟踪”,促进政府服务管理模式变革,提升服务社会效能;通过补贴发放数据汇集、分析及应用,实现“数据反哺”,为评估财政资金投向绩效、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供帮助。

  (四)赋能政府服务 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系统通过搭建多维数据资源共享信息库,形成全覆盖信息查询网络,为各项目受理审核部门提供客观全面的企业资质和申报条件判断依据,解决了部门在政策扶持资金管理方面的痛点和短板。同时,这些信息互联与资源共享,不但提高了项目评审的效率,还确保资金审核结果的公信力,促使各类产业发展政策根据社会反馈作修正完善,实现精准发力,从而引导相关产业加快壮大和健康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布局更趋合理,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最终形成强而有力的地区竞争优势。

  (五)全面推广运营 用户量增长呈现“滚雪球”效应

  为促进“海易兑”系统推广应用,“海易兑”开展了一系列多渠道推广运营工作。一是建立政策“上线即推广”的机制,在海易办App、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及微信朋友圈等形式进行政策推广,累计推送覆盖用户超百万用户;二是创新上线海南“地点码”界面广告,介绍系统从注册-申报资金流程,日均访问量超5万人次,通过地点码转化“海易兑”用户70余万,系统累计曝光超千万人次;三是联合省营商环境专班开展“营”在自贸港——助企纾困财政奖补政策专场直播,通过直播方式向企业主推荐系统及助企纾困政策,直播在线人数超80万观看。截至目前,“海易兑”系统已有企业和个人主体注册用户近80万,系统知晓度和使用度不断提升,更多企业通过“海易兑”享受政策红利。

  四、启示借鉴

  “海易兑”系统作为海南省首个全面应用“一中台双平台”能力的业务系统,建成全省统筹惠企业务的服务系统。作为海南省优化营商环境的又一项重大关键举措,系统建成后,在海南省内全面推广使用,深受海南市场主体用户好评。

  在建设模式上,“海易兑”系统充分探索应用“一中台双平台”能力,与海南国际投资单一窗口系统、E登记等系统对接,建设成极具海南自贸港特色的“海南模式”。“海易兑”系统通过做到“三个坚持”(一是要坚持企业需求导向,最大程度惠企利企。二是要坚持统筹协作,形成建设运维工作合力。三是要坚持边使用边完善,加快系统迭代升级),给省内其他探索应用“一中台双平台”能力建设的业务系统提供相关的规范标准,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信息化建设。“海易兑”系统的建设在降低企业制度性成本方面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为企业积极申报政策扶持资金并用好资金提供一个便捷、高效的渠道,真正为企业申报财政资金、用好扶持政策实现赋能,让财政资金能充分发挥其最大的社会效益。

  接下来,海南省将继续做好系统建设和推广应用,健全惠企政策兑现工作机制,不断探索惠企政策直达企业模式,推进惠企政策全线上办理,推动区块链、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惠企服务领域的应用,推广“免申即享”、惠企政策地图、智能审批等创新模式,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

  案例17:济南市“在线帮办”精准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两度”

  近年来,随着政务服务事项网办深度不断增强,企业群众办事呈现实时咨询、随办随问的特点。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济南市整合各级各部门咨询帮办服务资源,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新技术,搭建集智能回复、实时会话、远程协助、桌面共享、地图导航、在线预约功能于一体的政务服务“智惠导服”平台,为企业群众提供7×24小时“人工+智能”智能化精准导服,成为推进“不见面审批”、提升“一网通办”服务能力的有力举措,企业群众办事效率大幅提升。

  一、案例简介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着力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创新便民利企审批服务方式。随着信息化、数字化等技术的发展,企业群众办事“未办先问、随办随问、全程互动”需求愈发明显,政务服务咨询帮办服务为企业群众办事提供事前服务的关键环节,也是增强政务服务便利度,助力“不见面审批”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济南市以数字化改革助力政务服务效能迭代升级,加快构建从基础支撑、核心技术到行业应用较为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链,打造“智慧政务”服务体系,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度融合,广泛利用科技发展的带动效应,着力推进系统整合共享、融合应用,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为“智惠导服”平台研发推广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一是有利于提升在线帮办服务效率。企业群众办事诉求愈发多元化,原有的咨询导服资源分散、方式单一,存在服务方式不规范、人员力量不足、服务效率低下等问题,无法满足企业群众的办事咨询需求,导致企业群众知晓度不高、获得感不强。因此,建设“智惠导服”服务体系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实践经验,促进资源有效整合,提升帮办服务效率。

  二是有利于强化“一网通办”服务能力。济南市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5%以上,但因网上办事指导能力不足,推进网上办理的成效不明显。搭建“智惠导服”平台,能够有效整合服务资源,形成语音、视频、图片、在线指导复合型帮办模式,解决以往电话沟通指导不直观、不全面、不流畅的问题,实现政务服务咨询与网上办理有效衔接,切实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

  三是有利于拓展城市治理内涵。城市治理涉及城市规划、居民住房、交通、环境卫生、便民商业、政务服务等各个领域,其中政务服务决定了城市居民生产生活的便利性、舒适性,也是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拓展数字化、智慧化技术应用的主战场。打造“智惠导服”平台能够聚焦企业群众需求,进一步拓展智慧化城市创建的应用场景,推进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切实增强企业群众对城市治理的满意度。

  二、案例举措(主要做法)

  (一)主要内容

  通过建立全国首个“智惠导服”平台,融合咨询、帮办、受理、办理于一体,实现高频政务服务一次办好,并与一体化政务服务自助终端、“智享地图”平台、统一预约平台等政务服务体系融合互通。

  1.搭建全国首个“智惠导服”平台。平台集在线咨询服务、远程帮办申报、“咨询+受理+办理”于一体,上线智能回复、在线会话、语音通话、远程协助、桌面共享、工单转办、在线帮办、预约帮办等功能,为企业群众提供7×24小时“人工+智能”线上咨询帮办服务。建立“三级三类”工作推进机制,在市、区县、街镇设置应答、主办、督办岗位,搭建三级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保障诉求有效解决。在微信公众号、济南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总门户、“爱山东·泉城办”App等多平台设置“智惠导服”入口,扩展多渠道咨询入口,提升服务便利度。

  2.实现“咨询+受理+办理”一次办好。一是设计智能问答知识库。覆盖市、区县、街道(镇)、社区(村)3200余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及惠企政策,梳理高频问答知识库5.6万条,拆分搜索关键词2.2万条,实现企业群众“随办随问、精准推送”。二是咨询端随问随答,审批端一次办好。“企业群众发问,导服立即响应”,导服人员实时在线解答,指导企业按照标准准备材料,在专网提报后一次审批通过,实现一次办好。三是实现高频事项“套餐式帮办”。梳理“我要开餐饮店、便利店、理发店”等高频事项,定制“办事攻略”和“图文指南”,实现企业群众通过“扫一码”即可由帮办人员完成事项办理。

  3.实现政务服务体系融合互通。一是与一体化政务服务自助终端深度融合。在自助终端布设入口,协助开展事项申报,实现市域内通办。二是与“智享地图”平台双向赋能。企业群众通过“智享地图”可连线导服人员,实现“随查随问”,实时推送大厅地址信息,实现“一键导航”。三是与统一预约平台互联互通。企业群众确需到线下办理时,导服人员提供在线预约链接,便利企业群众实时到厅办理。

  (二)主要做法

  1.健全工作机制,筑牢平台运行基础

  一是梳理政务服务知识库。依托政务云平台联通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将全市32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平台一体化管理,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同步更新、实时调用。围绕办事指南简易化、惠企政策解读通俗化、操作指导视频化、个性问题处理人工化,聚焦企业和群众咨询频率较高的热点问题梳理形成5.6万条标准化问答知识库,针对不同场景,定制导引版“办事攻略”和“图文指南”。依托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提升智能匹配算力,拆分搜索关键词2.2万余条构建知识图谱,实现企业和群众“随办随问、精准推送”。

  二是组建“人工+智能”导服队伍。将线上线下咨询帮办服务资源集成到现有政务服务的各个互联网应用场景中,一方面通过人脸识别、图像识别、语音识别与合成、语义理解、远程控制等人工智能技术,对政务服务的办事指南讲解、高频问题交互式问答等典型场景,提供全新智能人机交互体验式服务。另一方面,建立健全人工服务联动机制,整合市、区县、镇街三级620余个部门帮办咨询服务资源,在平台设置“应答”“主办”“督办”岗位,配备1800余人的导服人员队伍,按照不同岗位的职能确定工作人员职责,“应答”人员实时回复企业和群众对智能机器人答复不满意的问题;“主办”人员解答深度咨询问题;“督办”人员负责督促“应答”“主办”人员及时回复、帮办,保障平台高效运行。

  三是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坚持“企业群众发问,导服立即响应”原则,形成了“横向协同、上下联动”工作模式,确保不同层级、部门“应答”“主办”“督办”间的高效衔接。编制三级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将政务服务“智惠导服”平台建设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通过“周分析、月通报、年考核”,从响应率、满意率、整改率等维度评价各级各部门办理情况,提高平台运行质量和效率。同时,制定平台数据安全保护制度,强化平台数据安全管理,筑牢安全屏障,切实保护企业和群众的身份敏感信息。

  2.拓展服务方式,提升平台帮办服务能力

  一是“远程协助”指导服务。基于数字化服务体系建设,平台除提供智能问答、人工咨询服务外,重点打造了远程协助、桌面共享、语音通话等线上帮办服务功能,通过音视频服务、数据交互、信息共享等技术支撑,提供“一对一”“面对面”远程指导服务。平台与山东省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对接,简化注册认证程序,企业和群众进行统一身份认证后,自动携带办事历史信息,极大提升线上帮办服务效率。同时,打造“智惠导服”平台入口矩阵,在各级政务服务网、微信公众号、“爱山东·泉城办”App等多渠道布设咨询入口,提升服务便利度。

  二是“在线帮办”定制服务。开通“在线帮办”服务专区,与企业开办、投资建设、资质准入等领域高频申报类事项相关的导服人员实时在线,利用区块链技术,实时交互办事信息,集成整合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印章等数字化资源,企业和群众通过“问一事”“填一表”“扫一码”实现“领多证”,全面提升“不见面审批”服务能力。同时,当企业和群众网上申报遇到多部门间配合协作的复杂问题时,牵头部门根据企业和群众诉求,主动对接相关单位,组建专家辅导团队,利用平台开展“专家会诊”,提供“纾困解难”定制服务,切实提升企业和群众满意度。

  三是“协商预约”定时服务。为满足企业和群众对办事时间的差异化需求,平台开通“协商预约”帮办服务,进一步优化预约帮办服务流程,畅通预约服务渠道。企业和群众提交预约帮办需求工单,导服人员接单后,在约定时间企业和群众可与导服人员远程通话,快速完成有关事项的咨询和申报。

  3.延伸服务触角,融合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体系

  一是线下办事统一预约。将全市各级各类政务服务中心预约服务资源全部纳入平台一体化管理,统一预约服务规则,实现市、区县、镇街政务服务事项7×24小时“一网通约”。建立首约负责制度,导服人员通过预约信息提前知晓企业和群众诉求,主动对接靠前服务,开展“事前预审”帮办服务,提高申报材料精准度和成功率。同时,通过预约平台信息数据与云端信息共享,有效引导企业和群众选择线上渠道办事,彻底清除“跑腿环节”。

  二是“智享地图”一键导航。平台与“智享地图”模块双向赋能,企业和群众咨询问题时,智能推送政务服务中心地址、电话等相关信息,实现“一键导航”。“智享地图”汇集医疗卫生、户政车辆、民政救助、文化旅游、市政服务、法律救援等10余个领域的1.3万个地址信息,企业和群众利用“智享地图”查询时,可实时连线导服人员,实现“一键联通”“随查随问”。

  三是“自助服务”一机办多事。拓展自助终端数字化应用范围,平台同时布设在一体化政务服务自助终端,通过远程协助指导企业和群众利用自助终端办事。目前,济南一体化政务服务自助终端已集成各领域功能190余项,布设500余台,在镇街和城市主要社区实现全覆盖,极大提升了政务服务便利度,真正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就近办”“自助办”“零跑腿”。

  三、案例成果

  该模式具有全国首创性,推动全市各级各部门帮办咨询服务资源高效聚合,进一步创新网上办事指引服务,打出“可查、可问、可约、可导航、可自助”组合拳,大幅提升政务服务在线咨询能力,引导企业优先选择线上渠道办事,网办率明显提高,实现高频事项一次办好,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2022年7月18日,国务院《职能转变和深化“放管服”改革简报(第208期)》专题刊发《济南市高效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打造政务服务“智惠导服”平台,大幅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效率》,推广济南市在线咨询帮办典型经验做法。2022年11月10日,山东广播电视台《数字强省》专栏宣传报道济南市政务服务“智惠导服”平台建设经验。

  1.办事咨询更加顺畅。该模式为企业群众畅通了线上办事咨询辅导渠道,有效解决了以往办事电话沟通不畅、语音指导不直观、咨询申报脱节等问题,企业群众只需动动手指即可实现“随办随问”,满意率达100%。同时,平台成为掌握企业群众办事诉求的主要渠道之一,通过分析平台运行情况,为保障政务服务供给提供参考依据。

  2.网办效率明显提高。在引导企业群众优先选择线上渠道办事方面成效显著,通过导服人员有效指引、帮办辅导,使企业群众乐于、善于通过“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等方式在线办事,全市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9.12%。

  3.满意度显著提升。上线以来,“智惠导服”平台社会认可度不断增强,帮办服务能力持续提升,解决了以往企业群众办事电话沟通不畅、语音指导不直观、咨询申报脱节等问题。截至2022年10月31日,共为企业群众提供咨询102.27万件,满意度显著提升。

  4.城市治理能力不断强化。该模式全面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推进治理理念向社会服务型转变,打破部门限制,实现体系化、协同化治理,在治理模式上达到信息互联、资源共享,在治理效果上体现低成本、高效率。除整合帮办资源外,“智惠导服”平台有效汇聚政务服务信息流,全面掌握企业群众办事诉求,协助做出科学的决策判断,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案例18:天津经开区打造首个国家级经开区“跨省通办”模式

  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是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务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促进要素自由流动的重要支撑,对于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陆续出台审批服务便民化、“互联网+政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开展政务服务改革探索和创新实践,政务服务便捷度和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但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下同)和群众异地办事仍面临不少堵点难点问题,“多地跑”“折返跑”等现象仍然存在。

  为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35号,以下称“35号文件”),旨在依托政务服务平台打通业务链条和数据共享堵点,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2020年12月,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天津市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工作方案的通知》(津政办发〔2020〕28号,以下称“28号文件”),对“跨省通办”进行具体工作部署。基于此背景,天津经开区就跨省通办开展了一系列相关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

  根据国家、天津市的工作要求,结合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业特点和企业需求,在逐步落实建立工作机制、设置通办专窗、培训工作人员和加大宣传力度的基础之上,经开区政务服务办与北京经开区积极对接、共同研究、协同推进,于2021年3月正式制定国家级经开区之间“跨省通办”的服务模式和工作流程,并签署合作协议。在“跨省通办”事项选择方面,两地并未局限于“35号文件”的140项政务服务事项范围,而是聚焦两地服务对象实际需求和政务服务工作模式,在国家清单基础上,额外选取了办件量较大、业务基础较好且符合企业居民异地办事需求的20个事项,纳入天津、北京经开区“跨省通办”事项清单,后期将根据企业实际办事需求分批次扩充,并结合两地工作实际,将“全程网办”和“代收代办”作为目前阶段的主要通办模式。

  依托前期工作基础及成功经验,进一步拓展“跨省通办”的广度与深度。2021年8月天津经开区与北京经开区、广州经开区建立全国首个国家级经开区之间的“政务服务改革创新合作联盟”,在全国首开多地企业类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联动模式之先河,涵盖企业登记、生产经营、特种许可、人力资源服务等领域的268项政务服务事项,在京津穗三个国家级经开区之间实现“跨省通办”,惠及三地34万余家市场主体。

  2021年11月,天津经开区与北京经开区等京津冀地区14家国家级经开区举行线上启动仪式,正式建立“京津冀三地国家级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合作联盟”,既是三省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的具体实践,也是三地探索政务服务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和业务协同共享的最新成果。联盟建立后,各经开区之间将陆续建立产业协同共建共享、政务服务互通互办、放管服改革互学互鉴、人才干部互派交流四大合作机制,推动联盟成员间的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以业务座谈、高峰论坛作为活动载体,总结经验、互学互鉴,并聘请权威专家,从落实国家战略、推进“放管服”改革、强化产业协同等方面,为各经开区发展建言献策。“借协同之势,聚发展之力”,进一步惠及三地企业,释放改革红利。

  上述工作自开展以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群众异地办事的堵点难点问题,减少了“多地跑”“折返跑”等现象。目前,这些工作已分别被CCTV4、《人民日报》和CCTV13等中央级新闻媒体正面宣传报道,一是经开区政务服务办与北京经开区行政审批局、北京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签署《北京、天津经开区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授权协议》,正式推出国家级经开区“跨省通办”工作机制,见于CCTV4《今日环球》栏目(2021年3月11日);二是天津经开区与北京经开区、广州经开区携手建立全国首个国家级经开区之间的“政务服务改革创新合作联盟”,在全国创新多地企业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联动模式,见于《人民日报》(2021年8月10日第6版);三是天津经开区与北京经开区等京津冀地区14家国家级经开区建立“京津冀三地国家级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合作联盟”,见于CCTV13《朝闻天下》栏目(2021年11月26日)。

  数字赋能营商环境典型案例:无感监测 创新监管体系

  案例19:河北衡水:标准引领创新风险管理服务

  河北省衡水市行政审批局以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为基础,试点领域为行政许可审批服务,力图通过行政审批标准化试点建设,实现行政许可的可量化、可操作、可考核、可预期,最大程度规范审批人员自由裁量权。

  一、典型做法

  (一)引入SOP,实施深度标准化

  借鉴工业企业SOP管理的成功经验,将SOP引入行政审批领域,通过对每个行政许可事项中各个环节、各项活动的关键要素的精准控制,实现行政许可流程管理标准化。将审批业务分解到最小单元,推进行政许可深度标准化工作。将审批事项按照主项、子项、情形进行分解(比如: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分为核发、延续、注销、补发、登记事项变更、许可事项变更六个子项,许可事项变更又包含了经营场所变更、库房地址变更、经营范围变更、经营方式变更四个情形),对每种业务情形按照输入、输出、活动、要点、角色、说明六个要素进行分解和编写。通过深度标准化工作,将所有审批人员掌握的业务进行规范整理,写到标准里,为推进前台综合受理工作提供有效支撑。通过深度标准化工作,对每一种业务情形的办理流程、办理材料、办理时限进行压减,从而简化审批。通过深度标准化,共有120个事项的355类业务情形实现了压减,其中62个业务情形由原来的审慎审批压减为一审一核,310个业务情形审批时限进行了压减(平均压减10.13个工作日),178个业务情形要件材料实现了压减(平均压减6.79件)。

  (二)引入风险管理,实施全流程标准化

  行政审批局划转了24个部门的261项行政许可事项,行政权力集中,积极探索“一枚印章管审批”模式下的风险管理体系,也成为我们标准化工作重点研究的课题。因此,我们特别将服务风险管理标准列为服务提供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并邀请专家进行专门的风险管理培训。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是建立了以“四分离”为基础的标准化审批流程。实行审批与受理分离、审批与现场勘察分离、审批与中介服务分离、审批与制证分离,建立了从一窗受理到中介服务、现场勘查、制证送达、案卷归档全流程的标准体系。通过“四分离”实现权力制衡。二是建立风控平台,防范服务风险。对现有综合受理平台进行改造,对跑办次数、补正补齐、不予许可、不予受理、满意度评价等数据进行重点监控,对多次取号、多次补正补齐等异常数据进行及时督导核查。三是将MOR风险控制理论,引入流程管理。实现对审批中各项活动风险的有效识别和科学有效应对。四是建立了自动巡查系统。实现了对审批人员全过程实时音频、视频记录,并实现了对风险的自动识别,发现异常,系统会自动报警。

  (三)信息支撑、动态管理,确保标准有效实施

  探索将信息技术引入标准化管理,打造数据立方体,通过在最小业务单元和最小数据单元之间建立E-R关联关系,探索建立清单、材料、证照管理系统,实现事项库、证照库、材料库的自动化动态调整、各要素同步更新,有效解决“再次梳理”“反复梳理”等难题。强调标准化与审批平台的结合,按照“五个协同”的原则,把标准录入到系统,用系统的“刚性”确保标准的落实。

  二、经验成效

  一是审批生态全面优化,办事效率大幅提升。在试点过程中,利用标准化工作思路和方法,实现了工作环节的无缝衔接,建立了稳定有效的工作秩序,解决了业务服务过程中的难点和盲点,审批耗时大大缩短,审批时限压缩率46.1%,网上可办率达到100%,群众满意率高达99.99%。企业开办通过“全程网办”,实现了“一次不用跑”“不见面审批”,企业开办实现了“半日办”,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政府投资类和社会投资核准类、备案类项目从立项到取得施工许可的审批用时,分别压减至20、20、15个工作日以内。带方案出让土地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到开工审批时限不超过15个工作日,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项目从立项到开工审批时限不超过14个工作日;社会投资一般工业厂房(仓库)类项目,从立项到开工审批时限不超过20个工作日。通过实现“一窗受理”,做到了让老百姓“来一个窗口,办成所有事”。取消全部复印件,推出“周六周日不打烊”服务,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二是审批服务精细把控,智能水平大幅提升。实现高频事项“就近办”。推动高频事项就近办理及政务服务集成自助终端布设,全市共布设政务服务自助终端31台(含利旧设备10台),布设“政务服务?裕农通”1940台,基层自助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实现高频事项“网上办”。实现市一体化平台向乡村两级延伸及基层电子证明网上办理,网上可办率达到100%,共产生办件4058件,开具基层电子证明730余份,有效减轻了基层人员跑办、代办工作负担。实现高频事项“掌上办”。推进公安、医保、人社、公积金等部门现有移动端应用向“冀时办”迁移,不断提升移动端承载能力,已上线“冀时办”便民应用180个,其中办理类41个,查询类139个,政务服务“掌上办”能力大幅提升。实现高频事项“自助办”。配合省政务办有序推动住建、人社、水利、医保、税务、民政、市监、公安、不动产、公积金等64项民生领域高频事项接入政务服务智能终端,自行收集、梳理高频特色应用事项58项接入12政务服务集成自助终端,进一步扩大了自助办服务范围。

  三是工作氛围日益浓厚,人员素质大幅提升。随着试点工作深入开展,通过标准编制、标准实施、监督检查等工作,培养了一批掌握标准化工作方法、有较强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标准化专兼职人员。整个氛围正在从“要我标准化”向“我要标准化”转变,素质高、主动性强的标准化人才队伍正在逐步建立。在推行标准化过程中,建立健全了岗位工作标准,基本杜绝了“乱作为”“不作为”“慢作为”现象;在窗口服务方面,工作人员统一亮牌、配证上岗、热情服务;在事项办理方面,每个事项都有明确、清晰、条理的工作流程,责任部门、办理条件、受理范围、申请材料、办理时限等一应俱全。标准的实施大大减少或避免了工作的随意性、盲目性,实现了由经验型服务向标准化服务、由“人治”到体系化管理的转变,大幅提升了政务服务规范化水平。开展标准化试点建设以来,衡水市行政审批局获得了省委、省政府授予的“河北省先进集体”、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的“全国三八红旗集体”,以及“全国优秀政务大厅服务优化奖”“河北省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案例20:绵阳市创新监管体系 打造“营商环境监测平台”

  营商环境作为参与竞争与合作、开展国际交流的重要依托,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客观要求,是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为加快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度,持续深化四川省绵阳市“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绵阳市借助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开发建设“绵阳市营商环境监测平台”。

  按照指标数据“可监测、可追溯、可分析”的原则,结合国、省“放管服”改革要求和营商环境评价内容,监测平台充分挖掘业务系统数据的监测价值,以大数据、可视化等技术手段替代传统营商环境评价,构建了智能分析、工作任务、营商智库、智慧集数、问卷管理、数据资产、营商培训、系统管理八大子模块,实现在线核验、督查督办、智能监测、企业诉求分析等功能,有效提升营商环境动态监测效能。

  企业样本全量挖掘

  通过数据共享、数据对接、数据爬取等方式,获取营商环境各指标企业实际业务办理情况的全量数据,降低传统评价中随机样本及低样本量现状导致的数据偏差问题,同时通过挖潜数据价值探索更精准的分析维度,将有力推进传统评价的“样本数据”向实时监测的“全量数据”转变,实现更加全面、更高层次、更加精准地观察营商环境发展现状。

  指标表现连续监测

  以国、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为靶向,每项指标开发建设独立展示页面,根据数据更新周期实际情况进行月更新、季更新或年更新,力求转变以往通过节点数据反映营商环境现状导致的评价结果滞后性问题,实现对绵阳市及下辖各县市区(园区)时间序列数据连续监测的目标。

  改革成果一屏可见

  各指标分别通过“一屏”展示关键数据及改革成果。从展示内容上看,拟包括重点指标实时监测、时间序列趋势监测、区域表现差异监测、多源数据比对监测、先进城市对标监测、便利度指标监测等细分板块。各部门可通过一屏了解营商环境发展现状,同时改革成果“一屏可见”功能与绵阳市持续开展的营商环境深度研究工作也将形成相辅相成、相互验证的良性互动氛围。

  短板问题提前预警

  着眼时间序列监测板块,将展示重点数据月度变化情况,对奇高、奇低、变化幅度奇异等数据将进行突出显示,随历史数据沉淀,也将实时计算同比、环比等情况,便于及时预警数据反馈的短板问题。着眼区域数据监测板块,将展示当前时点下各县市区(园区)数据表现情况,对前沿者与落后者突出显示,实现问题预警、区域归因,便于各指标牵头部门有的放矢、精准督办。

  政府部门数据赋能

  “绵阳市营商环境监测平台”将对不同用户开放,包括市级领导、营商环境总牵头协调部门、各指标牵头部门、各指标责任部门、各县市区(园区)相关部门等,针对不同使用场景实现部门数据赋能。

  针对市级领导,通过该平台可实时掌握营商环境月度、季度、年度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对提前、如期、延期完成工作任务便于采取差异化管理举措;可实时掌握各指标数据变化情况,对先进案例进行宣传推广,对短板预警进行顶层督办。

  针对营商环境总牵头协调部门,考虑到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涉及部门众多的现实情况,沟通工作量大、沟通内容无法留存等问题长期存在,转变以往仅通过电话、微信等传统沟通方式迫在眉睫。本平台将通过“工作任务模块”中的任务下发、任务转办、任务督办、任务审核闭环流程进行线上管理;通过“营商环境智慧集数模块”一定程度上减少协调问卷填报与数据更新工作量;通过“优秀案例上报模块”定期征集优秀案例,强化绵阳市营商环境改革历史沉淀,同时避免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与四川省营商环境评价周期内的材料征集时间短、不全面、质量低等问题。

  针对指标牵头与责任部门,通过数据对接、数据爬取等大数据手段,逐渐减少重复填报工作量,实现轻量化填报与高准确度数据日趋平衡的目标。

  此外,“营商智库模块”将对国家及省市级政策、先进城市优秀案例等内容进行定期更新,对全体用户开放,为各部门营商环境持续改革赋能。

  历史资料资产管理

  实现营商环境历年考核要点、绵阳市历年参评数据、国家及各省市政策沿革文件、绵阳市改革沿革资料、先进城市优秀案例等内容资产化管理,便于一键调取、实时下载。

  绵阳市营商环境监测平台自2022年6月投入使用以来,目前正常运行。该平台充分发挥了加强部门沟通、准确落实任务、强化监督管理等积极作用,深化对营商环境指标数据的分析功能,有利于掌握县市区(园区)营商环境改革的成效,实时动态监测问题整改、工作进展等情况,实现不同时间段数据的比较、可视化等。

  在智能分析板块,展示18个指标相关的营商环境部门数据和企业满意度分析数据,其中政府端数据涉及1100余条,企业端数据涉及400余条。开办企业、招标投标指标的部分数据与相关部门实现了数据对接,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电力、获得用水用气、登记财产、劳动力市场监管、政务服务、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等7个指标部分数据实现定期导入,其他数据实现定期填报。在工作任务板块,共发放任务370条,上报案例53个,涉及了55个市级部门和13个县市区(园区)。在营商智库板块,共分享全国各地标杆做法400余项,分享国家、各省(市、区)营商环境相关政策1500余条。

  有利于促进部门协同,提高行政效率。一方面,搭建相关领导与营商环境统筹部门、营商环境统筹部门与任务牵头部门、任务牵头部门与责任部门的线上沟通桥梁,实现案例上报、问题反馈、建议提报的日常跟踪;另一方面,打破数据壁垒,强化部门协同,加强数据共享,避免数据“沉睡”,切实提高行政效率,实现数据赋能。

  有利于优化政务服务,提高施政能力。通过对企业经营全生命周期营商环境的日常监测,便于及时预警,对政策先进性、施政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政策落实效果与企业实际感知等情况及时摸排、及时调整,减少政策滞后性,促进政务服务水平快速滚动式提升。

  案例21:衢州“企业管家”探索“五自”监管服务新模式

  近年来,浙江省衢州市以“有感服务、无感监管”为目标,基于省“互联网+监管”、信用信息等平台,开发“企业管家”应用,探索企业自知、自检、自查、自治、自律的“五自”监管服务新模式,持续强化部门合规指导、企业自主监管、群众社会监督,全力降低企业违法违规和被违法违规概率,打造“企业违法违规率最低城市”。经验做法相继在国办职转办简报、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简报、信用中国等刊发,获得陈奕君秘书长批示肯定。

  一、需求分析

  (一)从政府侧看,监管模式需要迭代升级

  要推进跨部门联合监管和“互联网+监管”,实现从职能部门“单打独斗”转变为综合监管、智慧监管。国务院《关于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对事中事后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积极探索推进智慧监管,形成大数据监管的一张网。

  (二)从企业侧看,监管服务需要优化提升

  长期以来,企业作为监管对象,政企监管沟通渠道不畅,对经营中涉及的监管部门、监管事项、监管内容等不知晓。部门监管涉及法律法规过于专业,企业不知晓常见的监管风险点,容易造成非主观故意原因违法违规,日常迎检压力大。同时,监管服务中还存在企业查询档案、开具相关证明手续繁琐、过程漫长等问题。

  二、场景建设

  (一)总体架构

  打造“一码四端四色”架构体系。“一码”是指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电子营业执照“企业身份码”为通道载体,全面归集市场主体名下证照、许可、监管、信用、档案等数据,实现监管服务全流程场景的集中展现应用。“四端”是指执法端、企业端、公众端和政务端。执法端由执法人员使用,可针对性地开展执法检查,或通过远程核查和任务流转,进行“非接触式”线上监管;企业端提供网店地址维护、监管任务自查自治、信用承诺及修复、电子印章管理与在线签章、法律文书送达、无违规记录信用报告下载等管家式服务;公众端为企业提供对外展示、服务互动通道,可在线下单、消费互动、评价举报;政务端为企业打上属性标签,由窗口工作人员使用,授权后可调取企业信息和证照,实现办事免材料。“四色”是指使用“蓝码、绿码、黄码、红码”进行风险预警,蓝色代表已准入准营、经营状态优异;绿色代表已准入准营、经营状态一般;黄色代表已准入但未完全准营,经营较差或存在待办许可事项或轻微提示预警情形;红色代表已准入但未准营,严重经营异常、存在禁止许可事项或严重警示事项。

  (二)重点场景

  1.企业自知

  建立企业空间,将企业身份码、企业档案、电子证照及许可证等涉企数据汇聚展示,形成监管画像。依托全国电子营业执照应用试点,规范化梳理经营范围和许可证对应关系,取得营业执照后自动形成需办理许可证清单,证照已到期或将到期的自动提醒并提供办理链接。企业可查看涉企检查事项清单,部门监管提前告知,并提示高频违法违规行为,提出合规建议,强化企业行政合规指导,推动执法监管向源头治理转变。

  2.企业自检

  企业能“一键体检”知晓违法违规风险点,包括证照到期情况、自治任务完成情况、信用评价情况、受到大众负面评价情况等,企业根据自检情况可针对性开展查漏补缺。

  3.企业自查

  部门梳理非现场监管事项清单,按照监管规则制定检查表单,将任务推送至企业,企业根据检查表单开展自主检查,并上传相关材料,部门可在线审查企业提交的材料,实现非现场执法监管闭环。

  4.企业自治

  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监管部门发现企业存在问题、企业自查材料不符合要求等情况,部门指导企业自行整改,企业上传整改佐证材料,实现自我治理。

  5.企业自律

  消费者可以参与大众评价,系统发现评价卫生、环境、价格等方面问题时,能自动预警,并将信息推送执法人员上门核查,以社会监督倒逼行业自律。同时,为企业提供在线信用修复、合规证明开具等监管服务,进一步提升企业对自身信用的珍视。

  三、改革突破

  (一)涉企服务更便捷

  应用为企业一站集成监管任务自查、信用承诺及修复、电子印章管理与在线签章服务、法律文书送达等30余项“管家式”服务。以“企业身份码”实现“身份展示+身份认证+意愿确认”集成,建立企业和经办人双向授权的电子证照亮照亮证机制,实现企业监管服务“减材料”。企业开具合规证明原先需要每个部门至少跑1次、花费几个月的时间,启用企业信用报告(合规记录)替代后,只需要线上提交1次申请、3天以内办结。

  (二)监管服务更高效

  将“服”做在“管”前面,企业能第一时间了解监管事项详情,发现问题自我整改,主体责任意识得到增强,实现“风险自知、安全自查、管理自治、隐患自改”。以企业自治的方式,市场监管、应急管理、气象等12个监管部门上线54个非现场监管事项,向企业下发非现场监管任务6.7万次,减少不必要的上门核查,推动政府监管方式的改进和监管结果的共享,实现监管向源头化解和事前防范转变。监管过程中,执法人员可扫码了解其最新状态、社会评价、其他部门反馈异常情况,有针对性开展现场检查,提升了监管效能。

  (三)政府治理更精准

  应用基于省“互联网+监管”平台架构,以一套技术体系整合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业务,实现执法监管一个口径、一个标准,推动29个领域纳入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省级相比增加气象、档案、城市管理、民宗等4个领域),细化83类联合抽查检查对象(和省级相比增加29类),增加159项权力事项库检查事项,共归集检查对象近87万个,全面涵盖机构类主体、自然人主体,以及附属类客体等对象,有效积累36万条监管数据。监管部门为企业打上属性标签,可通过后台综合管理,精准发布监管提示、自查任务,后续通过监管数据治理、动态数据分析、多维数据挖掘,结合行业专项风险监测模型,实现监管对象行为的预测预警,有效支撑政府决策分析研判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变。

  (四)公众参与更便利

  应用推动线上服务领域亮照亮证,为企业提供对外展示、服务互动通道,有网店地址的企业,大众可扫码后通过微信、支付宝等在线下单、互动消费、评价举报等。目前,已在吾悦广场、水亭门等11个试点商圈3300多家商户开展线下试点,收到群众为企业打call点赞150余万次、为企业星级评价10余万次,加快形成政府监管、企业自治、社会监督的监管格局,构建政银企社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权责明确、简约高效的社会治理体系。

  案例22:陕西凤县推行“项目审批管家”保姆式服务

  针对项目审批分散、事项繁多、流程复杂、耗时较长,建设单位不清楚怎么办,需要提供哪些资料,经过哪些环节等问题,陕西省凤县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新发展理念,量身制定印发《凤县工程建设领域“项目审批管家”实施方案》,以项目审批管家“硬举措”,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项目审批管家”主要创新点是:坚持线上线下齐步走,充分运用线上审批平台,进一步丰富和细化“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三步审批流程,建设单位可登录陕西政务服务网或者到县政务服务大厅综合服务窗口,由窗口工作人员负责提供咨询、指导、受理和帮办代办等服务工作,并可辅助进行网上信息填写,还可以通过“项目审批管家”一码通,让项目建设单位随时随地可查项目各阶段涉及的行政许可事项,以及各许可事项的申请条件、申请材料、办理流程和实施单位等信息,做到了项目审批有管家、审批服务“码”上知,为企业营造了省时省力又省心的办事环境。同时,将工程建设项目划分为“4+3”模式的7类项目,按阶段分别明确牵头的“项目审批管家”,实行清单化的审批服务。

  一、主要做法:强力推行“3737”工作法

  (一)坚持三步流程审批,实现流程科学化。坚持线上线下受理齐步走,充分运用线上审批平台,进一步丰富和细化“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三步审批流程,按项目类别分类制定审批事项清单和审批流程图,实现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清单化、流程化、科学化。

  (二)明确七类项目管家,实现服务清单化。将工程建设项目划分为“4+3”模式的7类项目,按阶段分别明确牵头的“项目审批管家”,实行清单化的审批服务。对政府投资类项目,细化为政府投资一般类、政府投资改造类、政府投资线性工程和政府投资小型类等4类项目,按照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工程建设许可阶段、施工许可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分别确定牵头的“项目审批管家”。对社会投资类项目,细化为社会投资一般类、社会投资小型类、社会投资带方案出让类等3类项目,按照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施工许可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分别确定牵头的“项目审批管家”。

  (三)落实三位一体责任,实现分工精细化。从牵头抓总、阶段牵头和责任单位三个层面,细化夯实“项目管家”分工,构建了一个总牵头、三个阶段牵头单位和七个责任单位的“一三七”三位一体工作格局。县工改办(设在县行政审批局)作为总牵头单位,负责总体组织协调,联合牵头的“项目管家”单位,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困难和问题。县发改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作为各阶段“项目审批管家”牵头单位,负责组织相关单位会商会审、联合踏勘、联合图审,协调处理阶段内有关审批事宜,在承诺时限内及时依法出具审查意见。

  (四)坚持七措并举保障,实现审批高效化。一是建立审批“管家”台账。围绕全县重点建设项目,主动深入项目建设单位,摸清项目前期进展情况和需求,形成审批管家服务台账。二是实行容缺受理。对符合容缺受理条件的建设项目,全面实行容缺受理,提升审批事项一次办成率。三是加强专家技术指导。以专家顾问团这个技术平台为抓手,为建设单位提供勘查设计、招标投标、联合图审等全流程业务咨询辅导和技术咨询,推进贴心项目管家服务。四是坚持并联审批机制。通过联合图审、联合踏勘、会商会审等措施,强化各单位之间的配合和支持。五是召开联席会议解题。对项目审批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县工改办及时组织各相关单位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确保项目顺利落地。六是加强业务培训。加强对业务工作人员的常态化培训,经常进行学习研究讨论,对标先进经验做法,不断赋予项目管家审批模式新内涵。七是加强宣传引导。持续做好项目管家审批服务相关政策和行政审批措施的广泛宣传,增强企业知晓率、获得感,获得社会各界的支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改革成效

  过推行“项目审批管家”,政府投资类项目全流程办理时间从280个工作日缩减至80个工作日,社会投资类项目全流程办理时间从230个工作日缩减至50个工作日,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工程建设项目办理时间从180个工作日缩减至15个工作日,为全县企业投资节省了项目管理、融资贷款等费用,为工程建设项目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审批服务,有力促进了重点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得到了市场主体的一致好评。截至目前,已对凤县医院医技综合楼、陕西汉和动力电池负极专用铜箔二期、凤州汽车客运站、西豪车城、天一生物医药健康品基地项目、岭南冰雪小镇、县城供水工程等28个项目提供了项目审批管家服务。比如,在陕西汉和年产1.5万吨动力电池负极专用铜箔项目审批中,对该项目推行“项目审批管家”,运用“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15个工作日内完成了全部工程审批手续,为企业节省融资、银行贷款2000余万元,2022年6月该项目正式投产,“拿地即开工”快捷式服务得到了企业高度好评。截至目前,全县共受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146项,办结146项,办结率100%。1~8月份,全县160个重点项目全部开复工,完成投资113.63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72.5%,超序时进度5.8个百分点。

  三、经验启示

  1.先破后立整合资源要素。打破传统审批模式,重新确定项目类型,梳理确认符合县域发展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划分审批阶段,调整审批方式,为工改工作实质性突破迈出关键一步。

  2.事权集中打通审批通道。由政府审批部门统一承接工改主流审批事项,实行集中办理,打破互为前置,相互制约的瓶颈,实现了工程建设项目从土地供给、项目规划到竣工验收全流程的集中审批。

  3.改革创新建立审批标准。结合县情实际,科学制定并联审批、联合踏勘、联合图审、多评联审等管理制度,确保各审批事项有序衔接,规范运行,有效推动审批流程优化和标准化。

  4.强化服务确保高效运行。集中一窗受理对外开展咨询、申办全程服务,加强与企业和群众的互联互动,统筹开展会商会审,完善审查要素保障,提供延时服务,全面提升审批服务能力。

  数字赋能营商环境典型案例:数字赋能 打造高质量营商环境

  案例23:从“营商”到“宜商”---中国信息协会营商环境专委会推出中国营商环境综合服务平台

  “中国营商环境综合服务平台”是全国首创的集数据治理与营商管理于一体的可视化全景分析平台,覆盖营商总览、产业营商、数字营商、惠企服务与园区分析五大场景,全方位展示国内各地营商指数、不同产业营商要素及数字经济发展潜能等“硬实力”与“软环境”。

  该平台以对营商环境的业务理解为根,以强大的数据算力为脉,后台设置八大营商环境子系统支撑运行,集合城市运行、政务服务、产业发展等垂直领域政府部门实时产生的管理类数据、经济运行类数据、政策文本类数据、企业诉求类数据、GIS定位数据等,汇聚形成“数源”底座,激活营商服务“乘数效应”,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为数字政府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子系统一:产业要素规划配置服务平台

  “产业要素规划配置服务平台”基于政府对接数据、天眼查数据、GIS定位数据等,运用系统内嵌的算法模型,分析地区产业营商环境指数及其制度法规保障指数、公共服务保障指数、产业服务保障指数等多维数据。该平台着眼区域维度,挖掘区域核心竞争力,助力错位包装与差异化发展;着眼产业维度,有效识别产业链重点企业,为招商引资提供决策支撑;着眼企业维度,提前预警影响区域企业外迁与资金流出的不利因素,提前介入巩固对企服务。

  子系统二:产业营商环境优化服务平台

  “产业营商环境优化服务平台”重点监测地区重点产业的营商质量,既涵盖市场准入与清算、产业监管、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产业生态、产业服务、投资建设、生产保障等要素供给表现情况,又关注如生物医药、软件产业、电子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阶段性与个性化发展诉求。

  该平台着力于实现三个目标,一是扎根产业解剖麻雀,从政府看产业,从产业看产业,从企业看产业,基于不同视角观察产业链、产业配套与产业生态;二是上接天线沿袭国家营商环境指标框架并结合产业特点有效“换血”,构建契合产业脉络,能够与市场主体平等对话的指标体系;三是响应诉求调整要素结构,以“场景化、模块式政策供给”及“产业营商环境发展标准”为研究成果,助力产业营商环境快速优化。

  子系统三:重大项目全链跟踪系统

  “重大项目全链跟踪系统”从数字化角度发力,将项目筹建诉求从“看不见”的线下流程向“看得见”的线上流程过渡。一是全阶段统筹。针对招商引资全阶段设置多库管理(遴选库、储备库、拟开库、立项库、在建库等),对项目数量、规模、行业、阶段等实时分析,构建全景感知。二是全链条管控。“双链”追踪“开工建设链”与“手续办理链”,形成全链感知;三是多主体共商。针对无法定位单一部门的问题,发起线上“特事特办”,绿色通道直达领导协同会商,依托数字手段更好发挥“围着产业转,盯着项目干”的精神,保障重大项目建设无忧。

  子系统四:园区企业智慧管理系统

  “园区企业智慧管理解决方案”重在算法。以产业集群自有数据、政府共享数据、实地采集数据等为基础,以园区运营管理多场景为核心,通过算法分析园区地块数据、厂房数据、企业数据,进而形成闲置厂房分析、企业分级分类分析、特色园区分析、企业达产分析、一企一档分析等,为园区科学高效运营决策提供支撑。

  子系统五:企业诉求一网统管系统

  “企业诉求一网统管解决方案”起点在“汇”,以一网统管平台为核心阵地,通过数据对接、表单传输等方式汇聚分散于各平台的企业诉求,进行集中管理、统一分析与推演预警,培养企业“一站式”使用习惯;重点在“智”,将企业诉求接办部门均纳入服务资源库,持续更新“诉求词条库”,实现机器学习,推进智慧派单与跟踪闭环。

  子系统六:惠企政策精准触达系统

  “惠企政策精准触达解决方案”致力解决惠企政策纷繁冗杂“酒在深巷无人知”的现实问题。利用政策触达系统,一方面致力于实现由“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过渡;另一方面实现政策供给数据的汇集分析,如政策发布趋势、精准推送次数、资金兑付金额等。依托政策标签与企业画像,以政策拆解点为“靶心”,以企业标签点为“准镜”进行智慧匹配,为企业推荐靶向政策,为政府圈定目标受众,根据政策拆解与企业标签情况进行契合度匹配,实现双向感知的靠前服务。

  子系统七:营商效能动态监测系统

  “营商效能动态监测解决方案”覆盖多类应用场景,可实现自主组织营商环境仿真模拟评价;营商改革任务定期督办、全程留痕、绩效考核;核心数据无感监测、动态预警等应用场景,同时定期汇总营商环境前沿政策与标杆做法供借鉴参考,营商环境相关工作通过可视化平台实现实时调度,以营商环境数字化工具为载体,为政府科学决策与精准施策提供支撑。

  子系统八:服务标准鹰眼巡查系统

  “服务标准鹰眼巡查解决方案”基于“物联网”理念构建,是融合导航定位系统、电子地图GIS系统、无线数据传输系统、工作流管理系统、智能算法集成系统于一体的远程智慧点检平台。针对政务服务大厅、服务网点、营业厅等已一定程度具备检核点位的情况,通过随时抽查点位、定时上传反馈、机器智慧核验方式进行日常巡检管理。一方面减少明察暗访工作量,压缩日常督办时间周期;另一方面循序渐进培养基层工作人员自察自纠习惯,将服务标准等细节工作落于日常。此外,每日抽查核验将自动形成简报,实时推送领导,支持交互沟通。

  “中国营商环境综合服务平台”具有“咨询”与“技术”并重的双栖性。脱离对营商环境的研判,脱离业务逻辑和算法所研发的系统平台往往“好看不实用”;反之,缺乏大数据算力支撑、技术研发支撑与可视化结果呈现,营商环境研究领域的重要研判也难以直接转化为治理工具。平台将在咨询与技术双向赋能中持续自我革命,为政府部门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

  案例24:北京海淀区:区块链技术助力市场主体住所标准化记

  北京市海淀区为推进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标准化,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压减市场主体等经济材料,提升登记便利性,海淀区依托海淀政务服务联盟链,构建以海淀区政务区块链平台为数据通道,实现标准化地址在登记中运用的新模式。通过市市监局企业数据、区规自委不动产数据、区标准地址信息库数据互联互通、业务智能协同,减少企业登记材料,激发主体办事效率,进一步促进海淀区营商环境优化,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典型做法

  (一)改革理念

  依托海淀区政务服务局区块链平台,与规自委不动产登记数据库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打造了房产登记信息共享、在线比对以及产权人在线确认的住所登记新模式。

  以企业申请便利、探索许可协同为目标,以部门数据互证、风险有效监管为保障。创新运用区块链技术比对生成存证证书的方式,替代传统纸质住所证明材料,实现市场主体登记阶段环节材料“双减”。

  (二)制度设计

  打破传统的准入和监管制度相互独立的格局,建立风险地址负面清单,通过事前校验、事中比对、事后推送等工作机制,形成登管联动的准入监管新格局。

  (三)实施机制

  建立海淀区住所标准化数据库,与市大数据平台建立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共享机制,通过海淀区政务服务区块链平台对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信息进行智能校验,并生成不可篡改的区块链存证证书即可完成登记,通过登记信息“双告知”工作机制,保障产权人知情权,为监管部门提供工作支撑。

  二、实施成效

  (一)运用创新能力实现材料双减

  以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标准化改革试点为支点,搭建住所(经营场所)标准化登记数据库,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对接和智能校验,帮助企业匹配生成标准化住所(经营场所)地址。推进名称和经营范围登记规范化,建立重点项目企业名称直报通道,全面清理涉企经营许可事项,规范企业登记经营范围与申办经营许可衔接。开展市场准入阶段专项评估,畅通面向市场主体的意见征集和反馈渠道,深入破除市场准入隐性壁垒。

  通过搭建住所标准化登记数据库,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通数据壁垒,实现企业住所信息与房产登记信息的自动校验和智能匹配,打造出一种全新的市场主体登记模式。在此模式下,房产登记信息和住所使用证明均可自动在线生成不可篡改的区块链存证证书,企业申请登记时,系统可自动调取存证证书,企业只需在线点几个选项按钮即可完成住所证明等信息“点选”,代替传统模式下的房产证明、使用证明、委托协议等纸质材料,真正实现企业登记网上全程办理“零材料”。

  (二)信息智能填报办事更加便捷

  经过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对“e窗通”系统的改造适配,企业通过住所标准化登记模式进行网上信息填报时,“e窗通”系统可自动调取标准化登记数据库信息,辅助申请人自动补录住所数据,实现智能引导填报,进一步减少了申请人录入信息,使得企业登记申报流程更智能、更便捷,信息数据更规范、更标准,群众办事更高效。

  (三)依托负面清单强化登管联动

  建立住所(经营场所)登记负面清单,开展登记信息双告知。一方面,可将存在监管风险地址纳入负面清单,在准入环节,系统可对照负面清单地址进行自动校验,降低虚假登记风险,实现事前准入管理;另一方面,通过向产权人和监管部门及时双向推送企业登记信息,既能保障产权人知情权,又为监管部门进行风险预判和开展检查提供了数据支撑,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事中事后监管,强化日常监管精准度,降低社会风险,实现登管联动。

  (四)改革效果显著惠及范围扩大

  住所标准化登记平台自上线运行以来,顺利实现了智能便捷“零材料”登记的改革目标,创建了市场主体住所登记新模式,打造了准入监管联动工作新格局。通过组织开展多轮改革政策线上宣讲,受众范围持续扩大。截至目前,已有354个产权方(运营机构)主动申请加入平台试点,合计将1291处经营性房产纳入住所(经营场所)标准化登记数据库,共计52户企业按照住所标准化登记模式完成了设立登记。

  三、经验概括

  (一)技术革新,推动服务提效增能

  借助海淀区政务区块链平台,打通部门间信息壁垒,实现标准化地址在企业登记注册和市场监管中的运用,推动企业住所标准化登记改革创新。通过标准化地址统一公示,可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资源透明度,便于市场主体和群众了解选择,大幅提高市场主体办事便利度和可预期性,降低办事成本。

  采用“标准化地址智能填报+住所承诺制”模式,系统自动匹配生成标准化住所(经营场所)地址,申请人通过自主承诺住所(经营场所)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即可办理营业执照和变更登记,无需提交住所产权证明材料,进一步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有力推动了企业开办申请材料进一步精简,提升登记审批效率,企业办事体验感不断增强,实现从“多次跑”变为“一次跑”。

  (二)强化手段,构建协同监管体系

  结合多部门联合机制,搭建住所标准化登记数据库,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通数据壁垒,实现企业住所信息与房产登记信息的自动校验和智能匹配,住所标准化登记还创新建立了住所负面清单管理和登记信息双告知工作机制,确保企业登记事前数据校验和事中事后监管的有效衔接,保障了不动产信息和产权所有人意愿的“双真实”,可以有效遏制虚假住所登记问题,提升了共享共治的能力和水平。

  同时推动监管方式转变,对新设立市场主体监管由“一户一核查”的全覆盖制监管向“双随机、一公开”的抽查制监管转变;二是监管手段转变,由传统“拉网巡查式”监管手段向分级分类定向抽查监管手段转变。

  (三)信息共享,打造多维服务模式

  建立标准化地址管理办法和机制,便利跨部门调用,便利登记和防范虚假住所申报、登记,为市场主体的登记和后期各部门的事中、事后监管提供有力支撑。通过联盟链的方式,将住所(经营场所)标准化登记数据汇聚共享,市、区部门在数据共享应用、业务高效协同、信息安全可信等方面提供了数据支撑。

  充分发挥标准地址库“应用根”作用,通过标准化地址的地图功能,各部门根据自身业务特点,结合企业的现实需要,在“e窗通”系统中增加更加契合企业发展的服务功能,实现精准服务企业。

  四、启示借鉴

  (一)厘清住所功能,明确管理责任

  基于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标准化改革,在法律属性上厘清登记住所与经营场所功能,明确住所登记为行政确认或者信息采集与公示行为。企业登记的住所只能有一个,经营场所可以与住所合一,也可以相分离,由企业自行对外公示。同时严格落实“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责任制。建立住所(经营场所)管理责任清单,进一步明确政府各职能部门协同监管责任,明确企业、个人、业主等相关责任人的责权关系。

  (二)依托承诺制度,强化信用惩戒

  着力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标准化改革,强化对提供虚假住所证明相关人员信用惩戒力度,完善申报承诺制相应的信用惩戒措施,加大对提供虚假住所证明虚假登记等违诺失信申请人的信用约束力度。完善公共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社会综合诚信体系建设,健全失信联合惩戒对象认定机制,依法严厉追究违诺失信责任。

  (三)加强行刑衔接,共筑市监防线

  通过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标准化改革,逐步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加大公安、检察院等司法部门对提供伪造、变造房屋产权证书等国家证件文件办理虚假登记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推动执法与司法信息互联互通,基于海淀政务服务联盟链,不断完善信息共享区块链平台,打破“数据孤岛”,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有力打击市场监管领域违法犯罪行为,共筑市场安全防线。

  案例25:河北省税务局依托5G消息新技术赋能营商环境

  河北省税务局积极探索新技术在税务场景上的应用,运用5G消息技术打造“冀税通-5G掌上税管家”,通过融合5G、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精准推送优惠政策信息,促进市场主体充分享受政策红利,让纳税人缴费人畅享“指尖办税”新体验,进一步提升服务质效,切实增强纳税人缴费人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促进优化营商环境。

  一、典型做法

  目前,5G技术相关开发应用方兴未艾,各行业领域都在积极寻找和挖掘与5G技术相融合融通的应用场景,推动本行业信息化创新发展。河北省税务局聚焦5G消息这一技术热点,集中研讨、提前布局,主动拓展电子税务局服务新渠道,以小切口打造“冀税通-5G掌上税管家”。“冀税通-5G掌上税管家”通过手机自带短信渠道传送,以电子税务局数据中台和业务中台为支撑,通过数据服务共享、智慧规则机制和5G消息门户平台,进一步完善税费征缴服务、征纳互动交流、税企社交平台、城市财税服务等应用,为纳税人缴费人尤其是小企业和广大个体户、自然人提供全程互动、问办一体、服务定制、精准直达的高效便捷服务,使诉求响应更及时、税费办理更便捷、分类服务更精细。

  二、实施成效

  “冀税通-5G掌上税管家”项目是税务部门基于5G消息税务应用的创新尝试,是对传统短信形态的全面革新,以手机短信渠道为入口,将单一、有限的文字消息,转换为包含文字、图片、动画、语音、视频等融合的富媒体消息,用户在消息窗口内即可完成服务、搜索、发现、交互、支付等一站式业务体验。该项目包括征纳互动、移动办税及财税论坛三大功能共计76项功能点,目前已在雄安新区试点运行,覆盖雄安新区4.5万余户纳税人。通过优化业务逻辑,简化办税事项,以“简事快办”“确认式”“一键式”等方式将移动端办税时长压缩至3分钟以内,切实增强纳税人缴费人获得感,取得良好效果。

  该项目于2022年9月参加了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的第五届“绽放杯”应用征集大赛-5G消息专题赛,从初赛396个项目中脱颖而出,在复赛决赛阶段荣获项目优秀奖。这是参赛项目中全国税务领域及河北省唯一获奖项目。

  河北省税务局将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对相关功能做进一步优化,并计划于2023年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推广使用。同时该项目被省局列为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案例将向税务总局推荐。

  三、经验概括

  一是破解广大个体户和自然人的涉税渠道难题。无需安装第三方App或者小程序,并且无需注册,手机号码即用户账号,通过手机自带短信渠道传送,用户对使用媒介的过程无感知,可有效减少用户个人信息泄露,保障用户的数据安全,节约推广成本,极大地拓展了纳税人缴费人特别是小企业和广大个体户、自然人的办税新渠道,破解了该类群体的涉税渠道难题。

  二是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个性化的富媒体服务。依托5G消息技术上的无感、便捷、精准特性,通过对纳税人缴费人精准画像,对办税场景进行富媒体化创新服务,及时、主动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点对点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不受空间、时间、媒介等限制的包含小视频、直播课堂等富媒体服务,实时推送红利账单,让退、减、免、缓税明细信息一目了然,同时定期下发退税“体检报告”,防范退税风险,保障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落地,助力退税减税降费提质增效,切实增强纳税人缴费人获得感。

  三是提供如影随形的征纳互动新体验。通过全程互动、问办一体的形式,为纳税人提供“送、问、办、评”的征纳互动新体验,基于大数据分析,实现更加精准的对纳税人和关键涉税人员的感知和洞察,精准引导纳税人顺利完成涉税业务操作,让纳税人办税更容易、更便利,切实提高涉税业务办理的质量和效率,拓宽“非接触式”办税应用场景,降低了征纳成本,纳税人满意度不断提升。

  四、工作启示

  一是以技术赋能为导向,创新工作思路。河北省税务局积极转变工作思路,牢固树立数字税务思维,突出创新导向,立足工作难点堵点集中发力,积极探索以智能技术为税收赋能的新路径新方法,通过技术引领来推动业务创新,真正让技术赋能发挥“四两拨千斤”效果,将新技术与业务融合贯通形成组合优势,利用数据驱动实现税务与大数据智能化应用深度融合、高效联动,服务税收中心工作,使“数据驱动更有力,智慧赋能更有效”。

  二是以紧贴需求为核心,聚焦工作重点。结合纳税人缴费人诉求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对电子化、智能化服务要求越来越高的新需求,始终围绕税费业务和纳税人缴费人需求,特别是纳税人缴费人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来推进,更深更广更快地推动新技术与税收工作融合,用技术化思维解决税收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让纳税人缴费人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三是以提升能力为基础,打造工作团队。通过采用课堂授课、小组讨论、现场观摩等形式,分类分批分专题开展新技术、新应用的宣讲和培训,提高税务干部树立新理念、运用新科技的能力。成立了以高端人才、业务骨干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小组,紧跟技术前沿、紧贴税务需求,探索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技术在税收领域的应用,形成30个研究课题。

  案例26:零点有数:内外兼修走出数智化电力营商环境新路径

  营商环境需要“数智化”。零点有数助力供电公司构建大数据驱动的电力营商环境新平台、新渠道,促进供电公司通过内部管理提升和外部服务优化两条路径,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一、 内部管理提升:开发“获得电力”评价仿真系统,让优化营商环境更高效。

  1.构筑营商环境评价一链平台,内部测评更方便快捷。一是内嵌营商环境评价常用题库,支持随调随用;二是搭建仿真模拟全流程自主可控系统,实现题库管理、问卷组建、在线填答、敏捷校验、数据核验修正、自动评分、自动报告闭环管理,推进营商环境评价数字化演进,快速生成结果助力快干、快落、快见效。

  2.建设改革创新任务单,推动改革创新任务落地见效。任务单转变以往传统式、零散式、非标准式的督办模式,明确里程碑节点,定期督办,实现任务下发、任务接收、节点督办、任务反馈、任务统计全链公开透明,督办记录全程留痕,实现改革创新任务逐级压实。

  3.建立企业全量样本库,助力实现服务常态化跟踪。样本库通过“走访计划-走访反馈-走访统计”线上闭环管理,不仅可以为供电公司制定“一企一策”方案奠定技术基础,也可帮助供电公司避免营商环境评价周期内密集走访企业导致的措手不及。

  4.搭建“汇-学-考-练”平台,促进营商环境政策全链学习。平台以“汇”为前提,多渠道集中政策,政策库一键可查;以“学”为靶向,推进实现全域、全员、全时的学习目标;以“考”为基础,以考促学,定期跟踪政策掌握情况;以“练”为脉络,错题自动收藏,强化以练夯行,全链条帮助供电公司员工深入学习、掌握营商环境政策。

  5.打造先进经验案例库,充分调动地方主观能动性。案例库通过案例上报、案例审核、案例学习、案例推广等功能,激发各供电公司/供电所自下而上、敢为人先、勇于创新、乐于分享、比学赶超的氛围,促进区域内良性互动。

  6.建立历年报告库,促进发挥历史报告作用。报告库通过线上方式实现报告上传、查阅、下载管理,操作便捷,有助于供电公司员工学习、利用历史报告。

  二、外部服务优化:打造用心电管家,让供电服务更贴心。

  1.搭建台区经理、用户、公司管理三方立体沟通平台,降低沟通管理成本。服务对象可通过微信小程序将需求/建议上传,上传后,可直观看到供电公司处理进度,也可对相关人员做出评价;公司管理方可通过小程序了解用户提交的各项需求/建议,并且实时监控台区经理服务进度及质量;公司管理方也可通过微信小程序的公众号,发布各项通知,促进用户提前了解各项信息。台区经理不仅可在小程序后台管理用户,标注用户服务提示,还可通过小程序完成入户巡检等数据录入工作及电力服务知识汇练工作,有效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

  从客户服务而言,立体沟通平台不仅可以实现对客户需求的及时响应、快速解决,还可以为客户提供知识及政策宣贯、办事指南提示等更为个性化的主动服务;从公司管理而言,立体沟通平台建立了对台区经理的即办即评监督机制和培训提升机制,多方位提升台区经理服务质量。

  2.持续沉淀平台数据,构建多维画像。以立体沟通平台为基础,后台不断沉淀数据,通过零点有数智能算法,形成四类数据池:一是客户画像数据池,包括客户沟通意愿、满意度、需求情况等;二是问题画像数据池,包括不同客户常见问题及问题的解决情况等;三是服务画像数据池,包括不同台区经理、不同问题类型的服务项目等;四是科普画像数据池,包括不同知识/政策在客户及台区经理中的掌握情况等。

  融合以上多源数据池,最终实现两个层面的应用:一是客户服务层面,丰富对客户的理解和洞察,为重点客户建立服务标签,用于主动服务和防范不满,同时可快速发掘现有不满点,通过告警功能及时消除;二是公司管理层面,通过对重点客户需求及服务问题的数据监测和风险识别,实现服务风险点的预判和告警,为进一步改进服务策略提供依据。

  三、数智化工具提升电力营商环境成效

  优化营商环境要久久为功。零点有数开发的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内外两个数智化工具,助力供电公司形成“用数据对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服务、用数据创新”的现代化管理模式。

  对供电公司内部提升而言,促进供电公司提高对自身营商环境现状认知,提升优化营商环境能力,实现用户、事项、员工的精细化管理。对供电公司外部服务而言,有效降低工单量,提高用户满意度,并且结合工具沉淀数据,融汇系统内其他数据源进行综合分析,预判服务风险点并提前告警,实现主动服务。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11.jpg


 关于国脉 

国脉,是大数据治理、数字政府、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政务服务、产业服务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流程再造系统、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产业协作平台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运营国脉电子政务网、国脉数字智库、营商环境智库等系列行业专业平台,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大数据局、行政审批局、优化办等政府客户和中央企业。


责任编辑:ourui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