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现在生态越来越好啦!珍稀鸟类越来越多!”7月26日,常年在灵山、鸡公山、南湾湖等地拍摄鸟类的摄影爱好者老王笑呵呵地告诉记者,“这两年经常拍到珍稀鸟类,收获很大。”

  2022年,信阳市环境空气质量主要指标稳居全省第一,10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均达到100%,取得了可喜的好成绩!

  这与信阳市生态环境局的努力息息相关。信阳市生态环境局作为省评营商环境指标“蓝天碧水净土森林覆盖指数”的牵头单位,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聚焦承担的22项具体指标任务,组织市城市管理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茶局等单位,坚持以主动服务企业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提升广大群众和市场主体的“获得感”为目标,创新服务方式,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受到市场主体的广泛认可。

  擦亮信阳生态底色

  为打好蓝天保卫战,信阳市生态环境局锚定空气质量二级达标的目标,坚持减污降碳协同治理,重点推进扬尘、机动车、涉气工业企业污染防治工作,统筹推进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对254个空气质量站点实行“时调度、日研判、周通报”,发现数据上升明显、异常偏高等情况,立即进行排查处置,切实推动污染问题及时有效解决。2022年,信阳市环境空气质量主要指标稳居全省第一,辖区8个县实现全县域二级达标。

  为打好碧水保卫战,信阳市生态环境局锚定水环境质量“保三争二”目标,坚持“一河一策”“一断面一策”“一排污口一策”,以淮河一干九支、六大湖库为重点,全面开展水污染防治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行动,精准科学制定治理措施,健全跟踪督办闭环机制,为协同开展全流域治理、从根本上改善水环境质量提供了重要支撑。2022年,全市45个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均值全部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同比上升8.89%。其中,Ⅱ类及以上断面25个,占比55.56%。10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为打好净土保卫战,信阳市生态环境局锚定土壤环境改良计划“五大任务”(巩固提升耕地分类管理水平、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分类实施土壤污染源头预防、持续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强化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全部完成年度目标,乡村振兴之生态振兴试点村任务全面完成,农村污水一体化设施处理相关工作入选全国农村污水处理示范案例,全市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均达到100%,土壤环境质量实现总体稳定、持续向好。

  创新审批服务方式

  打造“七个一”审批模式。全面实施申请材料“一次性告知”,窗口“统一受理”“统一出件”,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经批复的批件、证照根据需要可邮寄到户,实行“一件直达”,最终实现企业和群众“最多跑一次”。

  压缩审批时限。去除法定的公示、公告、技术审查等时间,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入河排污口的设置和扩大审核、危险废物经营许可和贮存等审批均在2个工作日内办结,辐射安全许可证审批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

  取消审批前置。按照市县同权原则,将市级行政审批权限下放至县区(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与选址意见、用地预审、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并联审批。涉及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地、风景名胜区等法定保护区域的项目,在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前提下,不再将主管部门的意见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

  简化审批流程。对位于产业园区、符合园区规划及规划环评的36类项目以及灾后重建项目实施告知承诺审批,项目环评文件受理后,不再进行评估审查,在1个工作日内(不含公示时间)作出审批决定。2022年,市生态环境局审批的22件环评文件中,20件采取的是告知承诺制审批。中宏网和营商环境看河南等媒体以《“先批后审”信阳市开启生态环境审批新模式》为题,推广宣传市生态环境局先进工作经验。

  做好项目保障。坚持项目为王,对于省市“三个一批”等重点项目,切实做好生态环境要素保障工作,指导帮助企业及时完善环评手续,对符合“拿地即开工”的项目快批快办。目前,信阳市前六期“三个一批”中“开工一批”环评审批完成率为90%,在全省处于最好水平。

  创新执法监管方式

  推行“柔性执法”。对无主观过错、违法情节轻微并及时改正、未造成危害后果的违法行为免于行政处罚;对主动消除或者减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危害后果或者积极配合生态环境部门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给予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推行“差异化”分级管控。全力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绩效分级提升,按照“一厂一策”进行差异化管控,坚决防止“一刀切”。对于绩效引领、绩效先进性和民生保障类企业,在重污染天气管控及季节性错峰生产调控期间,可实施自主减排。对涉及重大民生、灾后重建的建设项目及国家、省、市重点项目不采取限制性停工停产。

  推行“无打扰”执法监管。充分利用“互联网+监管”系统、在线监控、无人机、蓝天卫士、大数据分析等科技手段,采取“非现场”监测、“非接触”执法、“信息化”远程监管等方式,提高生态环境监管职能化精准化水平。

  推行“保姆式”监管服务。严格落实行政指导责任制,按照企业特点精心组织专家团队,主动为企业提供生态环境问题“体检”服务,全面排查存在的环境隐患,并提出改进建议,帮助企业有效防范化解环境违法风险。

  创新主动服务方式

  开展企业服务活动。在坚持高质量开展“企业服务日”的基础上,将每月的7日作为“三服务日”,每月至少开展一次“三服务日”活动,局领导同志带头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倾听企业、项目建设单位和群众的意见建议,建立问题台账,跟踪督办落实,限期解决。2022年,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各类企业服务活动30余次,主动服务企业400余家,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700余个。

  强化项目资金支持。提升中央和省级污染防治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对工业炉窑综合治理、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等工业污染治理给予重点支持。对已下达支持的工业治理类项目持续做好跟踪服务,支持企业开展污染物深度治理。2022年,市生态环境局已通过项目资金支持,帮助企业降低治污成本1800万元。

  △ 2023年3月16日,信阳市生态环境局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

  做好“双统筹”工作。扎实做好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应对管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统筹”工作,在全市开展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和重点建设项目生态环境要素保障“白名单”管理,对纳入“白名单”的单位,从环评审批、差异管控、监管执法、创新服务等方面提供优先保障,推动重点项目如期开工、如期投运。

  广泛开展政策宣传

  全面实施“明白卡”制度。聚焦科学管理、精准施策,根据企业的生产规模、采用工艺和绩效分级等进行分类,个性化制定企业“明白卡”,详细介绍绩效分级情况和具体减排措施,让企业全面了解污染防治政策。目前,信阳市已发放企业“明白卡”1252家,覆盖率达到100%。

  积极推进政策解读。常态化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重点宣传解读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和惠企政策,耐心解答企业关心关注的政策问题,引导企业自觉守法。2022年,市生态环境局共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20余次,向企业发放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宣传手册1000余份。

  不断深化宣传成效。综合利用“线上+线下”多种媒体平台,全面落实“多宣传、常提醒、真帮扶、慎处罚、少关停”要求,扎实做好生态环境相关政策解读工作,积极回应企业关切,争取企业的理解和支持,营造出惠企纾困的良好氛围。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动态过程,信阳市生态环境局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以践行“三服务”大比武承诺为抓手,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11.jpg


 关于国脉 

国脉,是大数据治理、数字政府、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政务服务、产业服务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流程再造系统、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产业协作平台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运营国脉电子政务网、国脉数字智库、营商环境智库等系列行业专业平台,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大数据局、行政审批局、优化办等政府客户和中央企业。


责任编辑:ourui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