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下午14:30,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刘炜,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徐林,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传军,市司法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毕建鹏,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秦泰介绍《威海市深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有关情况。
近年来,威海市聚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实时对标最优,接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全力打造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一流营商环境,连续三年在全省营商环境考核中位居第一方阵。为深入贯彻大抓经济工作鲜明导向,持续擦亮“威海营商行”工作品牌,进一步优化提升我市营商环境,市委市政府近日研究通过《威海市深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实施方案》。这是自2018年以来,我市连续制定的第6个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行动方案,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反复组织论证、充分吸收借鉴先进城市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措施。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深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的总体目标,就是聚焦“大抓经济、拼的是营商环境”这一导向,锚定大幅度提升企业获得感这一目标,坚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理念,强化政策精准供给,加大政策落实力度,打通政策落实堵点,努力打造与“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相适应的市场主体发展生态,为积极融入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区提供有力支撑。
实施创新提升行动,主要把握了四个原则:坚持全方位协同攻坚。紧盯国际国内一流营商环境,对标应用全国涉企服务先进做法,以项目化、清单化模式,通过拿来主义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加快实现更多改革措施集约集成、便捷高效、首创领先,力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能我行”。坚持全生命周期服务。深化全生命周期集成服务改革,全面延伸企业开办服务链条,突出拓展“数字+”“法治+”“信用+”应用场景,推进“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提升集成服务质效,持续深化制度创新,加快流程再造,推动办事门槛更低、耗时更短、材料更少。坚持全链条系统监管。聚焦市场主体反映的突出问题,创新优化市场监管模式,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和智慧监管等深度融合,大力营造透明、规范、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坚持全要素综合保障。统筹金融服务、用电用水用气、劳动就业、科技创新等要素资源,强化政策“免申即享”,持续推进“减税降费”,实现对市场主体的全要素协调保障、全流程跟踪服务。
为确保创新提升行动走深走实、见行见效,在23个重点领域,细化制定了275条具体改革措施。每项改革措施都明确牵头部门、责任部门、完成时限和具体要求。
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聚焦企业准入与退出、不动产登记、数字化改革等6大领域,提出探索市场准入退出便利化改革、融合不动产登记“公积金”、搭建“云端办税服务厅”、开展数据应用创新行动等80条改革举措。比如,全面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推动“居民码”与政务服务平台、相关业务系统、服务终端对接,围绕文化旅游、酒店住宿、交通出行、食堂就餐等高频社会场景,打造不少于10个“码上办”应用场景,全面实现“亮码服务”。
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聚焦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7大领域,提出开展政府购买服务改革试点、构建招标投标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建立知识产权技术专利标准创新联动体系、创建市场监管信用标准化试点等92条举措。比如,推动个体工商户差异化监管试点,构建个体工商户信用风险分级分类指标体系,确定全市个体工商户信用风险等级,对不同风险等级个体工商户实行差异化抽查,实现靶向监管,有效减少检查频次,更好地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打造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聚焦保护中小投资者、办理破产等4大领域,提出建设国际仲裁院、探索建立清欠工作协同联动机制等34条举措。比如,推动实施企业信用修复专项行动,提升企业信用修复效率,这也是今年的一个创新亮点。对2023年2月28日前已公布的所有失信被执行人企业建立台账,制定诉讼全流程信用激励、预警及修复机制指导意见,对符合条件的失信被执行人企业完成信用修复,依法为企业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等方面扫清障碍。
打造开放透明的投资环境。聚焦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市场开放等6大领域,提出开展中韩整车运输试运行、扩大“免申即享”的覆盖面、创新科技计划项目攻关组织模式等69条举措。比如,围绕增加普惠小微贷款投放,对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发放的普惠小微贷款,按照余额增量提供激励资金,确保年内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较年初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贷款余额户数不低于年初水平。围绕拓宽融资抵押物范围,扩大知识产权、应收账款、碳排放权等抵质押融资业务规模,积极推广“生态资产权益抵押+项目贷”、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收益权质押等贷款模式,进一步提高企业融资可得性。
打造“威海营商行”服务品牌。主要围绕解决市场主体经营发展难点问题,推进完善“威海营商行”综合服务平台功能、搭建营商环境重点数据监测平台、启动市场主体满意度大提升行动等工作,系统优化涉企服务能力水平。目前,正在组织开展“威海营商行·区市巡礼”等系列营商行活动,已经先后走进经区、乳山、环翠、临港等4个区市、开发区,邀请当地企业代表与相关部门负责人,实地观摩了解营商环境变化,面对面沟通交流发展路径,现场研究解决难点问题,全面提升企业参与度与获得感。
营商环境事关全局、事关长远、事关高质量发展。为确保各项改革举措尽快落地见效,将从四个方面入手,强化组织保障,狠抓任务落实。
强化统筹推进。建立市政府分管领导“总指挥”协调推进机制,强化“市级层面抓统筹、各攻坚团队抓推进、部门区市抓落地”。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各指标、专题组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履行职责,共同推动2023年底前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落地。本方案配套措施印发后,各区市、开发区结合实际制定具体落实方案,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鼓励创新突破。今年将在全市开展营商环境创新“揭榜挂帅”活动,鼓励区市、开发区和部门、单位瞄准最高标准、最高水平先行先试,力争形成一批全国领先的创新成果。注重发挥基层首创精神,组织市县两级筹建创新突破项目库,推动资源整合,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区市、开发区和部门、单位主动承接市级创新性工作,系统评估现有改革措施,持续激发改革内生动力,年底前推出不少于100项利企便民政策措施。
加强宣传引导。持续放大“威海营商行”品牌效应,各区市、开发区和营商环境各指标牵头单位及时普及优化营商环境新政策、新做法,回应社会关切,持续营造优化营商环境浓厚氛围;加大信息报送力度,积极宣讲政策、听取意见、提升工作。
健全督导考评。深入开展护航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健全营商环境考核评价体系,完善评价机制和考核办法。采用“月调度、月通报”形式,建立改革任务动态调整机制,破解难点堵点,发现问题及时督促落实。健全优化营商环境监测体系,汇集各级各部门重点数据,实行营商环境“无感监测”。完善营商环境问题反馈和督办解决闭环机制,持续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和获得感,大力营造齐抓共创一流营商环境的良好局面。
我市在强化要素供给、保障重点项目建设方面将有哪些具体举措?
各级重点项目不仅投资规模大,而且对资源要素的需求较高,常常会受到用地用海、环境保护、能源消耗等多重因素的制约,协调难度比较大,审批周期相对偏长,给加快项目建设带来一定困难和挑战。对此,我市坚持问题导向,全面加大工作力度,强化统筹协调,想方设法解决要素制约问题,有效保障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落实项目策划生成机制。以“拿地即开工”为目标,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各部门内部职责事项和跨部门协调事宜,从拿地后办理,前移至项目策划生成阶段,定期组织议事协调,提前解决阻碍项目实施的矛盾和困难,明确了待开工重点项目,手续办理、要素保障的责任单位以及办理时限,大大提高了项目落地的效率。在相关机制的促进推动下,截至目前,全市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27个、总投资1644亿元。
深化土地要素保障服务。继续推行省市县三级联动,坚持“集中对接、日常对接”相结合,开展土地要素支撑对接活动,对全市重点项目用地情况全面摸排,已将有用地需求的12个省重大项目,纳入省级保障范围,争取省级统筹保障新增计划指标1738亩。深入开展用地保障政策宣讲,结合国家、省出台的,一系列促进经济加快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组织召开了全市耕地保护和要素保障政策宣讲会,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做好建设用地报批工作,保障急需落地项目用地需求。截至目前,完成54个批次建设用地的审查报批,用地规模5699亩,其中新增建设用地5385亩。加大“用地清单制”改革力度,助力项目“拿地即开工”。今年以来,全市范围内社会投资类项目,落实“用地清单制”的地块,共计33宗、1477亩。
优化能耗保障方式。今年以来,针对能耗政策变化情况,我市组织专业力量,持续指导区市、企业用好、用准相关政策,有效保障了全市企业、项目的用能要素需求。同时,积极落实我省“强化用能要素保障 助力稳增长促投资的若干措施”,对新上非“两高”项目,不再需要能源消费替代,对列入省级重点项目中的新上“两高”项目,能耗替代源确有缺口的,积极帮助协调解决。
加强环境容量保障力度。持续深化环评审批“放管服”改革,对符合要求的园区内同类型建设项目,在办理环评手续时,可打捆编制一个环评文件,由审批部门出具统一的环评批复。推进“两证合一”改革,实现“环评审批、排污许可”双许可一次办。建立服务项目清单和环评管理台账,实施联络员制度和环评会商制度,在环评编制阶段提前介入,“一对一”精准帮扶,确保环评技术审查快速有效完成。今年以来,共促成555个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环评审批保障工作。规范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要素管理,拓宽污染物总量指标要素来源,统筹使用污染物和碳排放总量替代指标,深挖减排潜力,计划实施各类总量减排项目29个,最大限度释放总量替代指标。今年以来,已累计对全市252个项目实施了总量确认。
在《方案》中,专门就法治保障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具体情况如何?
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市司法局作为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领域的牵头单位,充分发挥在法治建设中的统筹推进作用,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全面加强研究谋划,在全面对接上级安排部署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围绕制度创新、法律服务、涉企执法、司法保障等重点领域,提出了11个方面的目标任务,包括法规规章立改废释、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推进法治文化建设、提升商事案件办理质效等27项具体措施。可以说,涉及法治建设的各个方面,涵盖立法、执法、司法、普法等多个领域,着力提升企业的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比如,为营造更加科学规范的涉企执法环境,坚持问题导向,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创新推行跨部门综合监管机制,将能够跨部门实行综合监管的事项,由牵头部门统一制定清单,明确配合部门,确定监管流程,实行综合监管,通过严控检查计划和检查频次,进一步提升涉企执法质效,更好地解决企业迎检负担重的问题。
同时,还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法治威海建设重点任务,列入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年度工作要点,明确目标、全力推进,着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加强有效制度供给。出台《关于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等制度文件,清理市县两级886件行政规范性文件,建立党政规范性文件联合审查机制以及合法性审查与公平竞争审查、行政允诺审查、审计监督审查“三个”联动机制,为优化营商环境制度供给提供有力支撑。提供精准法律服务。组建由258名法学专家和律师等组成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法律服务团,开展“智慧谷招商行”等专题活动50多场,定制“法治体检”套餐70多套,免费向企业发放惠企政策工具汇编(第四批)4000余册,帮助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规范涉企执法行为。深入实施包容审慎的监管政策,新增“不予处罚”“减轻处罚”事项39项。部署开展“换位思考·执法体验”实践活动,通过组织执法人员到企业看、听企业讲、为企业谋、帮企业办,进一步提升了执法人员的服务意识,彰显了行政执法的人文关怀。持续推行以信用和风险等级为依据的涉企分级分类监管模式,推出分级分类监管事项275项,涉企检查次数同比降低了35.3%、问题发现率提升9.1%,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
下一步,将进一步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强化工作调度,全力推动法治保障领域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落地,力争为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提供更加高效的法律服务,营造更加良好的法治环境。
今年以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在“四减”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下步努力方向是什么?
今年以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以提高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为根本目标,牢固树立“大抓经济”的工作导向,研究出台《服务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围绕全力支持项目建设、全力服务招商引资等六个方面,出台27条便企利民措施,不断企业群众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全力为企业群众营造“有求必应、无微不至”的政务服务环境,全市政务服务满意率保持在99.9%,有效助推了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1至7月份,全市新登记私营企业1.19万户,同比增长6.53%。截止7月底,全市实有内资类市场主体45.13万户,同比增长3.56%。下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将深入落实《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最大限度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持续增强企业和群众获得感。
全力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数字化。加快推动威海市民中心建设工作,根据市区一体化、办事智能化、服务高效化的原则,打造企业群众办事体验感好、认同感强、获得感高的新型“政务综合体”。继续做好政务服务标准化提升行动,实现市县镇村四级事项同标准,数据同运行。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进一步精简材料,优化流程,压缩时限,减少跑动次数,实现更多申请材料免提交,让企业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推动更多高频事项在“爱山东”APP上运行,进一步提升企业群众网上办事体验感。深入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推动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领域更加广泛的应用,让企业群众办事更方便。
全力推进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创新。8月份,出台了《创新提升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实施方案》,围绕企业开办、企业准营、企业运营、投资建设等各阶段,实行全链条协同审批,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标准化的帮办代办服务,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开办企业的便利化水平,继续为申请人提供企业开办掌上登记、企业档案“掌上”免费查询、企业档案“一站式”迁移调档等服务,实现企业开办一链办理、1小时办结。进一步深化政银合作,发挥好工业园区、城市商圈的企业服务站的作用,让园区企业、商圈业户就近“好办事”、“快办事”。进一步深化简易注销改革,推出“智能注销”服务新模式,畅通市场主体“退出”渠道。
全面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创新。继续巩固提升区市全链条闭环审批、“拿地即开工”、申报事项标准化等改革成果,深化项目审批“多证合一”改革。在施工许可阶段,全面推行建筑工程施工综合许可“九证合一”。以前,项目单位办理相关许可,需分别到行政审批、住建、人防等多个窗口。推行“九证合一”后,只需就近到区市行政审批窗口就可以办理,有效减少了企业的跑腿次数。同时申请材料进行整合压减,原来需要填写9张申请表,现在只要填写1张《建筑工程施工综合许可申请表》,申请材料由原来的49份精简为6份,其中工程规划许可证、不动产权证等4份材料还可以通过部门信息共享的方式实现“免提交”。窗口审核通过后,核发《建筑工程施工综合许可证》,将原来9个事项的电子证照或审批结果“二维码”整合在证书上,实现“一证在手、九证通用”。同时,针对以往工程项目需要在取得整个工程的施工许可后方可开工,制约开工建设速度的问题,今年6月份,会同住建、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出台了《关于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分阶段办理的实施意见》,项目单位可根据施工进展顺序等实际,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实行“分段许可,分段施工”,企业选择余地被大大拓宽,有力推进项目建设的进度。在项目规划阶段,目前正在会同公安、住建等部门,研究将“标准地名”、“门楼牌号码预编”事项合并到建筑工程规划类许可集成办理,实行“五证合一”,进一步方便项目企业办事。同时在项目审批过程中,还坚持“有解思维”,综合运用告知承诺、容缺办理等政策工具箱,帮助项目单位解决在报建过程中的难题,进一步助推项目早开工、早建设。
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在优化融资环境、强化金融服务质效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近年来,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坚持以提升市场主体信贷获得感为目标,以创新“政金企”合作对接机制为抓手,依托“十百千万”、产业链金融辅导、“金融管家”试点等重点工作,聚焦地域特色,不断强化金融服务要素保障水平。
深入开展银企对接。梳理金融产品144项、金融惠企政策50条、重点项目478个在银企间进行双向推送,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并创新开展“银行行长走基层”系列活动,通过邀请银行“一把手”走进区市,在一线考察企业和项目,进一步提高企业融资便利度。截至6月底,开展银企对接44场次,走访重点企业、项目482次,对接融资需求310.24亿元。
更多汇聚金融力量。扩大金融辅导覆盖面,督促银行机构“一企一策”为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截至目前,辅导企业已拓展至3484家,解决融资金额109.94亿元。有序推进金融机构高管走基层“十百千万”活动,组织金融机构围绕550个省市县重大项目、537个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开展全面对接走访,截至目前,已走访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597次,有融资需求企业走访覆盖率达97.82%。建立“1+1+1+N”(即“一个主办行、一批智囊团、一套惠企政策、N场对接活动”)产业链金融辅导模式,着力破解产业链企业信息滞后、机构产品服务同质化等融资堵点,走访对接731家链上企业1779家次,累计授信户数639户,授信金额368亿元。
注重强化政策引领。建立融资惠企政策“工具箱”,加大科技支行、人才贷、人才保等一揽子融资扶持政策宣传力度,截至目前,累计发放科技支行优惠利率贷款271.86亿元、“人才贷”4.34亿元,并为12名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提供风险保障9.34亿元。截至上半年末,我市各项贷款余额5182.61亿元,同比增速17.1%,位列全省第一,企业融资获得感不断增强。
下一步,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将持续强化银企对接服务,加强部门联动和区市指导,开展形式多样、贯穿全年的银企对接活动,拓宽银企对接渠道,提升企业融资效率,同时支持银行机构持续创新金融产品,强化多元化金融供给服务,切实发挥金融辅导队桥梁纽带作用,持续完善产业链金融辅导机制,聚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引领金融资源更多涌入实体经济。另外,还将把金融消费者、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作为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重要内容,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国脉,是大数据治理、数字政府、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政务服务、产业服务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流程再造系统、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产业协作平台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运营国脉电子政务网、国脉数字智库、营商环境智库等系列行业专业平台,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大数据局、行政审批局、优化办等政府客户和中央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