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江西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府新闻办联合召开江西省“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工作新闻发布会,“一件事一次办”全面上线。“一件事”关注的是企业群众“身边事、难办事”,“一次办”解决了企业、群众到政府部门办事“来回跑、办事烦”问题。这意味着,作为数字政府建设公共服务高效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工作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抓手,是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是深受群众欢迎和点赞的改革,真正做到了接地气、顺民意。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的综合反映,也是区域发展的重要竞争力和软实力。今年以来,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大力实施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在“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中做好体制机制改革的“减法”、服务和监管的“加法”、激发市场活力的“乘法”,以数字化手段助力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政府履职更加协同高效。采取有效措施对标对表,在简化办事流程、降低办事成本、压缩办理时间、促进主体发展等各方面成效明显;在信用修复制度设计和应用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突破创新,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运行高效的信用修复机制;“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现全覆盖、常态化,经营主体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取得阶段性成效,不断开展信用提升行动助力经营主体纾困解难,以看得见的变化回应群众期盼,增强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件事一次办” 提高群众办事获得感
今年以来,江西省市场监管局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对标国内标杆地区的经验做法,牵头攻坚,大力推动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在前期“企业开办”和“企业注销”一件事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上,又推出“企业变更”和“企业准营(我要开餐饮店)”两个一件事。
“企业变更“一件事。针对企业办理变更业务、换发新的营业执照后,在一些部门的法定代表人、名称、住所等信息不能随之变更、仍需分头办理的问题,省市场监管局会同公安、税务、人社、公积金等部门将营业执照变更、公章换刻、税务登记信息变更、社保登记信息变更、住房公积金企业缴存登记信息变更整合为企业视角的一件事,打通多部门业务系统,实现营业执照变更登记一日办结,公章换刻无缝衔接,企业税务登记信息、社保登记信息、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信息同步变更到位,解决企业需前往多个部门重复办理变更手续问题,大幅降低企业办事成本。经测算,企业变更“一件事一次办”上线后,每年可为经营主体提供换刻公章16.26万套,减少税务变更业务70.06万件,减少社保变更业务51.03万件,减少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变更业务35.05万件,持续推进营商环境改善优化。
“企业准营(我要开办餐饮店)”一件事。集合市场监管、消防、住建等3部门的5个政务服务事项,在充分征求市县两级业务主管部门以及餐饮店主代表意见后,将“企业准营(我要开办餐饮店)”分为45平方米以下、45—300平方米、300平方米以上3种情形,配置不同办理事项,提交材料数平均减少60%,办理时限平均压缩70%。
“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为经营主体带来许多便利。一是实现审批程序持续精简。江西实施“一照通办”改革,将食品生产、食品经营、小作坊、小餐饮小食杂店4个高频行政许可事项纳入“一照通办”,逐步实现多部门、多行业信息归集,疏通经营主体证照办理堵点。“企业准营(我要开办餐饮店)”一件事归集后,经营主体办理相关手续时限、环节、跑动次数精简75%。二是探索事后“综合查一次、监管一件事”。针对“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跨部门、跨业务的特点,对“企业准营(我要开办餐饮店)”一件事所涉及的现场核查项目,实行监管部门“核查一车去、现场一起评、结论一次下”联动核查模式,使现场核查环节由原来的多个环节缩短为1个环节,减少重复执法,推动实现行政执法体制全方位变革、系统性重塑。
企业开办更便捷 服务水平再提升
深化应用企业名称、经营范围标准化自主申报。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建立统一的企业名称申报系统和企业名称数据库,向社会开放。企业名称实现申请人自主申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在全省推行经营范围登记规范化,对接市场监管总局“经营范围规范表述查询系统”。申请人从规范条目库中勾选即可,无须手动录入。此举解决经营范围录入难、录入不规范、乱录入等问题。
促进“个转企”登记规范化、便利化。市场监管部门重构“个转企”登记业务流程,采用“外网申请、内网审核”方式,将“个转企”模块拆分为“个体注销”与“转企设立”两项业务流程,先办理个体工商户注销登记,注销登记办结后允许沿用个体工商户原字号、原经营场所等登记信息申请转企设立。转型为企业的设立登记办结后,登记机关可同时为申请人开具个体工商户注销通知书、企业设立通知书、“个转企”登记证明,便利企业办理相关许可、审批业务。
推行个体工商户经营者变更登记。市场监管部门将个体工商户经营者变更登记业务分为3类,加强登记业务系统与相关行政许可系统的互联互通,及时推送个体工商户经营者变更登记信息,为个体工商户变更相关行政许可提供便利。1—7月,全省共办理个体工商户经营者变更2万余户,有效解决个体工商户依法依规转让经营权问题,激活个体工商户经营权交易价值,受到广大个体工商户的充分肯定与普遍欢迎。
推动跨部门更多行政审批事项纳入准入准营“一照通办”改革范围。积极推动各设区市、赣江新区打通各部门事项办理渠道,完成事项在线办理平台对接,提升“一照通办”覆盖率。截至2023年7月,全省19个部门163个事项纳入“一照通办”改革范围。
开展“一照多址”“一证多址”改革。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印发《关于做好“一照多址”经营场所备案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地依托网上登记系统,为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在同一县域内办理多个经营点提供便利化的登记服务。
便利企业跨区域迁移。着力解决企业反映的“迁移难”堵点问题,重构企业迁移登记办理流程。开通网上办理,实行限时审核,明确审核要求,实现档案高效流转。
健全经营主体歇业和注销制度。全面实施简易注销,简易注销公示时间由45天压缩到20天,自动获取清税信息和简易注销异议信息。1—7月全省共办理简易注销业务7.3万笔。上线歇业备案业务,使暂时无法正常经营、但仍有较强经营意愿和能力的经营主体,可以自主决定在最长3年的时期内歇业,保留经营主体资格,有效降低维系成本。1—7月全省共办理歇业备案业务4397笔。
焕发企业生机 信用修复有奇招
提升助企惠企实效。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加大政策供给和服务力度,印发《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关于进一步做好行政处罚信息公示优化信用修复管理的通知》,严格按照行政处罚机关属地原则设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江西)信用修复权限并实施信用修复,进一步提高企业和群众办事的便捷度。创新建立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信用修复制度,进一步放宽修复条件,实现失信信息“能修尽修、应修必修”,充分发挥信用修复机制在鼓励失信当事人自我纠错、诚信经营中的重要作用。创新提出信用合规正向激励、主动开展修复服务等理念,将经营主体信用合规建设与信用修复相结合,实现信用修复由被动接受申请向主动提供服务转变,鼓励失信当事人自觉纠正违法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重塑良好信用,进一步发挥信用机制对优化营商环境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助力作用。
提升信用服务质效。从企业和群众的需求出发,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流程再造、制度集成。统一文书格式、统一受理流程,制定全省统一的信用修复申请表、信用修复承诺书等文书格式,建立“网上办、不见面”全链条审批流程。与省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建立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协同联动工作机制的通知》。建立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协同联动工作机制,以经营主体需求为导向,对其他政府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信息,统一由发展改革部门受理,修复结果由省发展改革委共享至省市场监管局,实现信用中国网站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江西)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结果公示同步,真正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提升法治建设水平。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是更高层次、更有竞争力、更可持续的营商环境。指导南昌市建机制、广宣传、征线索、严治理,着力打击信用修复中介机构借“信用修复”敛财行为,同时对个别机构不同步修复的行为适时予以行政指导,既提醒经营主体警惕信用修复陷阱,又对信用修复灰黑产业形成有力震慑。创新信用支持实体经济政策工具,指导抚州市临川区编制《经营主体信用合规建设指引》,围绕主体合规、年报报送、信用承诺、信用风险等10个方面梳理31项信用合规经营内容。积极探索信用修复第三方监督评估,与省工商联加强联系,充分发挥商(协)会的作用;在宜春市、丰城市、万载县试点开展失信企业信用修复商(协)会第三方监督评估工作,共同探索信用合规正向激励工作,让监管执法既有力度也有温度。
今年以来,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依法依规为10.2万户经营主体办理信用修复手续,使这些经营主体重塑信用后轻装上阵,以更好的形象、更优的信用加快发展。
信用赋能激活力 监管质效显著提升
全面实施跨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江西省进一步扩大多部门联合监管范围,增加频次,完善监管方式,推动监管信息共享互认,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检查。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制定印发《江西省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抽查事项清单(第三版)》和《江西省市场监管领域2023年部门联合随机抽查计划》。《江西省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抽查事项清单(第三版)》较《江西省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抽查事项清单(第一版)》,在抽查领域、抽查事项、参与部门方面分别增长53%、64%、75%。
提升抽查工作指引规范性。制定详细的随机抽查工作细则和工作指引,指导基层人员执法,提高抽查规范化水平。印发《江西省市场监管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细则》和《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指引(第一版)》。为推动市场监管领域16个部门全部制定“双随机”工作细则和指引,针对营商办指出的短板问题,江西省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度全省营商环境评价双随机工作指标问题整改的通知》,就各地市“双随机”制度建设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做好信用风险警示提醒。将失信处置由事后惩戒向事前预防延伸。探索利用信用风险分类模型等工具监测分析信用风险,发布信用风险提示和指导,帮助经营主体防范化解失信风险。积极探索推进经营主体信用风险监测预警,制作印发《2022年度信用监管工作分析报告》,通过数据分析,及早发现高风险区域、行业,实现风险早发现、早提醒、早处置,有效防范并化解系统性、区域性风险。
在食品领域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机制。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建立完善全链条、全流程监管体系,提高监管效能。印发检查计划,明确监督检查的对象、依据、方式、频次、重点检查内容和要求,理顺省、市、县三级食品生产监督检查事权划分,确保全年各项监督检查任务有条不紊完成。指导督促各地加强与审批口信息对接,跟进掌握最新食品生产许可信息,为做好事后监管奠定基础。严格依法监管,针对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掺杂使假等重点问题部署开展专项整治,督促企业严格落实进货查验、生产过程控制、出厂检验、标签标识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依法依规组织生产。加强重点企业监管,将大米、糕点、冷冻饮品企业等列为重点监管对象,采取省级飞行检查、体系检查、通报督办、责任约谈等方式,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排查问题原因,彻底整改落实,督促属地依法严格核查处置,严防企业“带病”生产。
完善包容审慎监管。2023年1—6月,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对轻微违法、初次违法、无主观过错违法等行为适用免罚清单761件,免除罚款金额2726.29万元,适用减轻处罚清单1457件,减轻罚款金额5288.34万元,适用从轻处罚清单1299件,适用少用慎用行政强制措施清单50件。从2021年8月至今年6月底,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适用免罚案件7543件,免罚金额1.33亿元,适用减轻处罚清单2273件,减轻罚款金额7277.19万元,适用从轻处罚清单1842件,适用少用慎用行政强制措施清单488件。
深化“通用﹢专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以信用风险为导向优化配置监管资源,在食品等重点领域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依据风险高低实施差异化监管,合理确定监管重点、监管措施、抽查比例和频次,推动差异化、精准化监管,实现对违法失信者“无处不在”,对诚信守法者“无事不扰”。指导食品生产风险分级管理工作,督促各地严格按照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生产风险分级分类管理的具体要求,依据食品生产企业的食品类别、业态规模、风险控制能力等情况,科学评定食品生产企业风险等级,并根据上一年度日常监督检查、监督抽检、投诉举报、案件查处等情况实施动态调整。在此基础上,结合辖区监管资源和监管能力,对食品生产企业实施不同频次的监管。加快推进食品生产风险信用分级分类监管,联合省质标院起草《食品生产风险信用等级评定规范》地方标准,进一步建立健全食品生产企业信用风险分类体系,为优化监管资源配置、提升监管效能、实施科学有效监管提供依据。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国脉,是大数据治理、数字政府、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政务服务、产业服务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流程再造系统、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产业协作平台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运营国脉电子政务网、国脉数字智库、营商环境智库等系列行业专业平台,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大数据局、行政审批局、优化办等政府客户和中央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