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近年来不断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工作,聚焦绿色产业融资需求,不断加强绿色金融监管体系建设,完善绿色项目标准、核算体系,引导金融机构不断创新绿色品种,源源不断将“金融活水”注入绿色产业,持续优化金融营商环境。
据了解,截至2023年6月末,重庆市绿色信贷余额超6200亿元、绿色债券余额超430亿元,分别是2019年初的3.52倍、3.20倍。
重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路径“三步走”
第一步,奠定基础。着眼于绿色金融发展规划、愿景等的构建,2017年9月,重庆印发《重庆市绿色金融发展规划(2017-2020)》,开始全面构建绿色金融服务体系,为重庆绿色金融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步,升级创新。以创建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目标,升级绿色金融发展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2019年,重庆申报《重庆市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
第三步,加强建设试验区。2022年8月,经国务院同意,人民银行等六部委印发《重庆市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标志着全国首个全省域覆盖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正式成立,重庆成为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试验田”。
重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举措“三个1”
试验区成立以来,重庆重点从“1+1+1”方向深入推进试验区建设工作,即建立健全试验区工作机制、推进绿色金融数字化建设、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
“1”强化统筹,建立健全试验区工作机制。成立了由18个市级部门组成的重庆市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出台《重庆市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实施细则》《重庆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区县评价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
“1”科技赋能,深入推进绿色金融数字化建设。将数字化作为重庆绿色金融改革的典型标识,自主开发、持续迭代“长江绿融通”绿色金融大数据综合服务管理系统(以下简称“长江绿融通”),覆盖全辖90多家金融机构,先后获著作权专利,成为全国金融数据综合应用试点之一。
“1”协调联动,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重庆牵头制定全国性行业标准《碳排放权质押贷款业务服务流程指南》,参与多项全国性行业标准制定;丰富地方标准体系,先后发布“碳排放权质押融资指南”“金融服务绿色汽车供应链指南”等地方标准,印发“绿色票据评估与管理指引”“绿色金融服务绿色建筑指南”等团体标准。
据重庆市优化营商环境获取金融服务专项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重庆将坚持“目标、需求、问题、开放”四个导向,强化改革责任链条传导,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优化绿色金融数字化基础设施,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不断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工作,优化重庆金融营商环境。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国脉,是大数据治理、数字政府、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政务服务、产业服务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流程再造系统、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产业协作平台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运营国脉电子政务网、国脉数字智库、营商环境智库等系列行业专业平台,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大数据局、行政审批局、优化办等政府客户和中央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