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卫生信息化是目前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点领域之一,更是大家探讨的热点话题,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最近几年,厦门市一直积极致力于推进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因此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下面九个关键问题,是区域卫生信息化过程中一定会遇到的问题,我们在实践中进行了不断探索,试图寻求这些关键问题的答案。以下是我们的心得体会,希望对正在或将要进行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实践有所帮助。
问题1:怎样定义区域卫生信息化?
这个问题前几年还比较模糊。卫生信息化同行都在不断地探讨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定义和范畴。经过这几年的实践和研究,我们认识到,区域卫生信息化,就是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和通信技术,通过使一定区域内各种卫生相关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卫生信息资源的交换、存储和共享,以建成能提高医疗卫生工作质量和效率、节省有限资源、更好地服务民众和政府的综合信息工程。
问题2:如何对区域卫生信息化进行分类?
区域卫生信息化必须进行分类。最简单的原因,就是系统的功能不同、行政区域的大小不一,必然导致区域卫生信息化的设计思想、功能要求和网络架构会有很大的差异。
按照系统所涵盖的功能或内容,区域卫生信息化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化、基于医疗卫生质量管理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基于政府监督管理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基于业务协同的区域卫生信息化,以及包含上述内容的综合区域卫生信息化。而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化是综合程度较高的一种。
按照覆盖区域的大小,大致可分为六级:国际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国家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省级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区市级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县级甚至街道(乡镇)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按照卫生部《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我国的区域卫生信息化以国家、省和设区市三级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为主要建设内容。
问题3:区域卫生信息化是以人为本,还是以业务需求为本?
基于居民卫生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化,与以往的信息化项目的建设思想和理念完全不同。过去,传统的卫生信息化建设是以具体业务推动系统信息化建设,其结果是各子信息系统互不相通,造成“信息孤岛”。但是,推动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必须采用以人为本的新理念来研究,即要以服务居民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建设业务信息系统则需要从全新的角度、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思维规划信息资源,制定信息系统的开发模式和开发思路及实现路径。
世界各国政府在管理公共事务的时候,建立了各式各样的档案系统,比如户籍、交通、银行信用记录、人事、教育等各种档案,其目的首要是为管理部门服务的,而非公民本身。唯独对于市民健康档案的管理,它是关于个人全生命周期的健康记录,其首要任务必然是为民众服务的。因此,居民健康档案,就是全面从监管转向服务民众的信息系统,也是目前唯一的为民众服务的档案系统。它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居民健康档案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既包括医疗机构,如综合及专科医院、社区医疗机构、紧急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门诊部等;又涉及保健机构,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机构、社区卫生保健机构、精神卫生中心等;还涉及其他健康相关机构,如体检门诊、中心血站、出入境卫生检疫部门、升学招工及征兵体检系统等。只要能够产生标准、科学、规范的健康记录,都应该收入到居民健康档案中去。因为健康档案是有关居民健康的完整、科学、规范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