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北京市围绕着力提升市政公用领域基础设施水、电、通信报装便利性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北京市城市管理委一级巡视员赵功介绍,从2018年的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1.0版改革开始,到今年的6.0版,北京市持续优化市政基础设施服务领域营商环境,在市政领域推出了一系列便利举措。例如,在电、水、气等领域推出“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的“三零”服务,大幅节约报装企业经营成本;推出“一证办”“刷脸办”,通过单一证件或人脸识别技术获取报装需要的其他证件,提升企业、居民的报装便利度;推出“免申办”,提前获取工程建设信息,主动上门对接服务,让企业不用申请即可享受市政服务。

  坐落在虎坊桥路口的“中国书店”,一座别致造型白色“船楼”刚刚完成最后的修缮装修……这正是北京不断提升市政基础设施领域服务的一个生动案例。

  中国书店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郭欣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中国书店向国网北京城区供电公司咨询用电报装业务。

  了解到中国书店的需求后,国网北京城区供电公司主动向其介绍了北京市市政公用报装“一站式”服务平台以及“联合报装、联合勘察、联合设计、联动施工、协同验收”的“五联”服务举措。“城区供电公司又向我们咨询了是否有其他用能需求,我们表达了用水、用网的需求,城区供电公司帮助我们通过北京市政府网站‘市政公用报装一站式服务’功能提交电、水、网络联合报装申请。电、水、网络企业第一时间受理了。”郭欣说,“我们以为供电公司只管电的事,没想到一问,这个平台连用水、用网都能帮着一起‘联动办’。”

  在供电公司的协助下,联合申请工单由市政务平台转派至电、水、网络业务管理系统后正式受理。水、电、网联合现场勘察,电力和自来水“同一时段、同一路段”联动施工、同期接入、联合验收。6月底开工,7月中旬就完成了送电、供水,9月初,电信网络接通完成。

  “市政府推出的联合服务举措切实的解决了我们企业在市政接入上的‘多头跑’的难题。电力、自来水和网络市政企业在全过程通力协同,给我们提供了联合服务,整体接入工程比我们预期的要快不少。” 郭欣说。

  “企业以往在报装市政公用服务时,需要跑好几个市政企业营业厅或分别登录多个市政企业网站进行报装,反复填写项目基本信息,同时还需要多次提供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房屋所有权证等产权文件,增加了企业办事时间和成本。”赵功介绍,为此,市城市管理委会同市政务服务局、市水务局、市通信管理局、市广电局以及各市政企业,上线了市政公用报装“一站式”服务平台,企业可以同时在线报装供水、电力、燃气、供热、排水、通信、有线电视等多项市政服务,同时,推动上述市政公用报装服务进驻区级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实现市政报装线上线下“一站式”集成服务。“一站式”服务平台上线后,如企业需要报装自来水、排水、电力、燃气、热力、通信、有线电视等全部业务,可减少跑腿11次,减少重复提供材料45份。在报装之后的勘察、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也出台了政策文件,努力做到“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并避免重复开挖,防止马路拉链现象的出现。

  在压缩审批时间方面,据统计,在2018年之前,涉及到市政接入工程的占掘路审批需要56天,近年来,市城市管理委会同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交通委、市园林绿化局、市公安局交管局等审批部门,将串联审批改革为并联审批,并压缩审批时间,逐步将审批时长减少至最短2个工作日。“非禁免批”进一步将禁止范围外的,符合相关技术参数要求的接入工程免予行政审批,市政公用服务企业上传施工方案即可施工,审批时间0天。同时,制定出台监管细则,推进市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与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数据平台互联互通,实现市政接入工程行政审批(含并联审批、“非禁免批”)信息与城管执法部门共享,执法检查结果信息与行政审批管理部门共享,形成审批—监管—执法闭环。

  下一步,北京市将稳步推进市政接入工程外线审批全覆盖改革,进一步推动市政接入联合服务落地见效,并继续落实好已出台的政策措施,为企业、居民提供更便利、更优质的市政服务。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11.jpg

 关于国脉 

国脉,是大数据治理、数字政府、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政务服务、产业服务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流程再造系统、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产业协作平台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运营国脉电子政务网、国脉数字智库、营商环境智库等系列行业专业平台,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大数据局、行政审批局、优化办等政府客户和中央企业。

责任编辑: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