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北京法院主动融入首都高质量发展大局,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制定北京法院营商环境6.0版改革方案,包括6大方面35项改革举措,聚焦“深度、广度、温度”三方面下功夫。
第一,“更有深度”:以更高标准落实改革成效。
一是在提高审执效率上实现新发展。推动纠纷解决模式系统性重塑。今年1至9月,北京全市基层法院调解成功案件与速裁结案32.3万件,同比增长13%,60%以上的一审民商事案件解决在诉讼前端;其中,多元调解成功案件12.5万件,同比增长70%。继续深化小额程序适用。去年,北京法院率先通过联合发文的形式,将小额诉讼案件受理费标准降至10元,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认可。今年,进一步制定《小额诉讼程序指引》,让更多诉讼主体用最简便的程序、最低的诉讼成本、最快的速度解决纠纷。今年1至9月,全市法院通过小额诉讼程序审结案件5.5万件,程序适用率同比提高7个百分点,平均审理用时仅为法定审限的一半;通过司法拍卖处置财产2.28万件,同比上升36%,成交金额209.1亿元。
二是在破产制度机制建设上实现新成效。执行案件移送破产程序得到优化,跨境破产制度研究融入实践。北京法院探索互惠原则适用新方式,为在京企业及其跨境经济活动,依法稳妥解决债权债务、维护利益提供制度保障。今年1月,北京法院适用法律互惠原则承认德国破产程序,该案系我国内地首例通过法律互惠承认外国破产程序的案件,对推动我国跨境破产制度发展、加强跨境破产协助、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具有积极意义。破产程序与刑事程序协调不断探索。建立破产程序与刑事程序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定期梳理归集破产程序涉刑疑难问题清单,协调联动解决刑破交叉重点难点问题。
第二,“更有广度”:以更宽视野拓展改革领域。
一是在民事审判、知识产权审判、涉外商事审判、金融审判等领域进一步延伸改革。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全市三级法院环境资源审判专门机构挂牌成立,构建“1+1+7”科学完善的环境资源审判体系。探索制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规则,助力首都绿色发展。提高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依法加大知识产权案件惩罚性赔偿适用力度,提高酌定赔偿标准,发挥惩罚性赔偿遏制侵权、激励创新的作用。今年1至9月,适用惩罚性赔偿的案件数量同比增长150%,涉及侵害著作权、商标权、商业秘密等多类纠纷,多起案件判赔金额超过1000万元。
二是在服务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京津冀三地高院签订框架协议,加强区域合作,拓展协作领域。完善跨域立案服务,共同推进多发矛盾纠纷诉源治理,探索建立统一的工作标准。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协作,建立知识产权司法资源信息共享、知识产权大保护同频共振、司法宣传区域联动等工作机制。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协作,健全跨域司法协助、跨域重大案件处理、跨域生态环境修复等一体化司法保护机制,推进执法与司法联动互动。深化执行联动,拓展异地执行协作、委托事项办理范围,建立异地财产联动处置与联合执行机制,推动解决异地京牌小客车处置难题。
第三,“更有温度”:以更实举措提升改革体验。
在提升诉讼服务水平上下实功。完善网上立案便利举措。推进跨境诉讼当事人网上立案、参与诉讼更加便利。今年1至9月,全市法院网上立案32.4万件,占同期一审民商事案件收案量的89%。
优化在线诉讼服务功能。完善律师服务工作机制,推广使用“律师事项申请”“一码通”等服务功能,提高律师参与诉讼便捷度。今年1至9月,为律师提供开庭排期自动避让服务25.1万余次,为律师提供“一码通”服务12.6万人次。
持续优化“云法庭”功能,今年1至9月全市法院网上庭审27.3万次,涉及案件32万件。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国脉,是大数据治理、数字政府、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政务服务、产业服务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流程再造系统、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产业协作平台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运营国脉电子政务网、国脉数字智库、营商环境智库等系列行业专业平台,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大数据局、行政审批局、优化办等政府客户和中央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