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一网通办”改革五周年,五年来,虹口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跨部门协同、数据共享应用,在利企便民举措上不断创新,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持续发力,不断提升本区“一网通办”政务服务标准化、便利化、数字化水平。
五年来,虹口区在全市“一网通办”改革中推出多个“首创”,为全市“一网通办”改革提供了更多虹口经验:首创“一楼一事办”服务模式,强化“第一时间介入、专业组团、定制服务、集成办理、线上线下融合”的工作机制;在全市率先运用数源工程实现智能填表、电子签名,在公证“好办”事项中创新推出原笔迹签名技术;在全市率先落地“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养老服务补贴”等“免申即享”试点项目,提升为老服务能力;首创“五经普”工作与“亮数”结合,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通过“亮数”展示身份信息完成经济普查。推广“开店一件事”改革,完善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管理服务等。
一、线上服务智慧好办
深入推进“一件事”主题集成服务
围绕企业个人全生命周期相关政务服务事项,通过业务流程再造,共推出39个区级特色“一件事”,包括北外滩街道“开店一件事”、区人社局和区房管局“海内外优秀毕业生人才驿站申请一件事”、区司法局和区规划资源局“不动产法定继承公证一件事”等,通过后台数据调用,实现申请表格预填,实现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减跑动”。
深化“一业一证”改革
“一业一证”改革将市场主体进入特定行业涉及的多张许可证整合为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五年来,本区点亮“一业一证”业态累计数量达17个,区市场监管局、区卫健委等部门共发放了便利店、饭店、小餐饮、互联网医院等业态的《行业综合许可证》2017张。
着力打造“智慧好办”服务
通过“个性指南+智能申报”服务,共推出“好办”“快办”服务41个,包含区司法局“纳税证明公证”、区教育局“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学生培训班报名(新办)”等热度高、具有区级特色的事项,申请表单预填比例高于70%,智能预审比例高于90%,企业群众首办成功率高于90%。
惠企利民政策和服务“免申即享”
“免申即享”将“企业群众申请、部门受理、部门审核、部门拨付”4个环节简化为“企业群众意愿确认、部门拨付到账”2个环节,实现政策和服务精准找人。截至目前,区民政局、区科委等部门共推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上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等“免申即享”服务19个,共补贴减免各类费用2603.98万元。
迭代升级“随申办”虹口区旗舰店
持续做强“随申办”超级应用,推动“随申办”虹口区及各街道旗舰店迭代升级,拓展事项接入范围,打造“曲阳路街道掌上驿站”等各类主题场景应用及特色服务专栏建设,推出全市首个退役军人移动端服务。截至目前,“随申办”市民云虹口区旗舰店访问量突破2000万次,关注量达46.77万人,上线各类应用服务1200余个。
打造“一网通办”企业专属空间
“一网通办”企业专属空间集成了政策推荐、体检、匹配、申报、订阅、咨询、评价等服务应用,自建设以来总访问量达128万次,精准推送惠企政策、政策解读、通知公告等6976条,上线政策体检94项,打造航运、元宇宙、工程建设、中小企业等专题专栏和特色应用40个,进一步提升为企服务能级和服务体验。
二、线下服务高效便捷
深化“一楼一事办”服务品牌
“一楼一事办”从1.0版升级到3.0版,将服务时间提前到楼宇竣工备案阶段,极大提升了建设方在楼宇竣工备案、招商引资支持和开业筹备中的前期工作效率。五年来共服务区内来福士商业广场、瑞虹天地“太阳宫”、北外滩双狮汇大厦的470余家商户办理证照830余张,区内大型商业综合体开业的准备期平均缩减80%,单事项的平均办理时间缩短91%,提交材料平均减少80%,场地整体勘验周期提速70%以上。
推动“好差评”工作制度
全区共收到政务服务“好差评”评价303万余条,好评率99.99%。全区29个政务服务大厅全部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建立“办不成事”工作机制,提供兜底服务,解决企业群众办事过程中遇到的疑难复杂问题。
强化综合窗口建设
全区29个政务服务大厅完成综合窗口全覆盖,并实现办理事项统一预约全覆盖,全区法人审批事项向区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全市通办事项在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区政务服务中心入驻事项数达412个。
提升帮办服务水平
选取34个高频事项开通“线上专业人工帮办”,满足企业市民网上办事边问边办需求。29个政务服务大厅全部建立帮办队伍,制定帮办工作制度。推进领导干部帮办工作,区政府班子、各部门班子领导全员到政务服务窗口,陪同企业群众全流程办理政务服务事项。
长三角“一网通办”和跨省通办
在区政务服务中心,四川北路街道、曲阳路街道和北外滩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设立长三角“一网通办”专窗,在医保、档案等领域开通跨省通办功能,截至今年上半年,实现异地就医门诊44万余人次,异地就医门诊医保支付1.3亿元。区政务服务中心与青岛市即墨区、福建省三明市分别签订协议,实现一批企业高频办理事项跨省通办。设立“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虚拟窗口”,实现与启东市政务服务中心“异地收件、远程办理、协同联动”的办理模式。
推进15分钟政务服务圈建设
全区共布设“一网通办”自助终端42台,在广中路街道等街道设立24小时政务服务点6个,推动自助终端进社区、园区、楼宇、商圈。曲阳路街道首创试点远程虚拟窗口服务模式,在全区39个市民驿站(居委)布设远程虚拟窗口,实现居民在“家门口”体验与实体大厅同质办理服务。
拓展“随申码”“亮数”应用服务
聚焦市民办事需求拓展“随申码”应用场景,区婚姻登记中心通过“随申码”实现取号和申请表格预填,区文旅局、区医保局实现快速入住酒店宾馆、医保支付等场景。区统计局在全市首创“五经普”工作与“亮数”结合,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通过“亮数”展示身份信息完成经济普查。
探索电子证照社会化应用
积极探索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和社会化领域的场景应用,在全市率先推出电子签名场景,区教育局在区内幼儿园推出学生安全接送场景,区民政局推广在区养老院通过扫码读取老年人信息,实现免证快捷入住。
未来,虹口区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深化“一网通办”改革举措,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核心,持续优化线上线下服务能级,提供更优质、更高效、更智能的政务服务,让每一个在虹口办事的企业群众都感到贴心、舒心。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国脉,是大数据治理、数字政府、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政务服务、产业服务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流程再造系统、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产业协作平台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运营国脉电子政务网、国脉数字智库、营商环境智库等系列行业专业平台,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大数据局、行政审批局、优化办等政府客户和中央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