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乡村建设,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今年2月,浙江成为全国唯一数字乡村引领区,数字经济不断催生浙江美丽乡村的新业态新模式。
近日,由各级媒体组成的采风团深入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开展“数字乡村 幸福引领”融媒采风活动,在乡村田野间,了解浦江“数字乡村”建设的经验,感受当地农业科技创新,数字赋能,推动“百姓共富”的成效。
智慧农业,助力数字乡村建设提质增效
随着数字技术发展,农业生产植入“数字大脑”。在金华市浦江县靓松家庭农场,大棚智能控制、自动化喷滴灌、水肥一体化、气象环境监测、土壤养分监测和病虫害监测系统及物联网数字化管理平台等基础设施和数字化设备让葡萄园成为了“超级农场”。
“我只要在手机上点一下,葡萄园的自动喷滴灌系统就会被启动喷出水花,短短几分钟,整个葡萄园的灌溉工作就完成了,节水节肥的同时省工又省力。”谈起数字化,靓松家庭农场负责人陈青松表示。
而在农场内还有一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工作站会经常邀请专家对全县种植户进行培训。得益于数字化管理和专家的技术指导,这些葡萄长势喜人、口感俱佳,品质逐年提升。
在浦江,葡萄已经成为浦江农业的第一大产业,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浦江县农业农村局农业信息中心主任潘青仙表示,“我们打造葡萄产业大脑、葡萄产业指数、葡萄碳足迹标签等应用场景,开展浙农码赋能浦江葡萄公用品牌行动,同时创建葡萄出口基地6个。接下来,我们会在这个基础上建设葡萄现代产业园,讲好浦江葡萄的数字故事。”
文化加持,数字乡村激发文旅融合新活力
老门墩、马头墙、青石板,还有鳞次栉比的老屋,走进浦江县新光村,历史与现代在这里完美融合。
然而,过去的新光村曾是个典型的水晶加工村,全村曾有316家家庭作坊式的水晶加工户,水晶废渣废水随意丢弃排放。“坐在垃圾堆上数钱,躺在病床上花钱”,成为当年浦江畸形发展的真实写照。
2003年6月浙江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后,浦江县一手铁腕治水,一手促产业转型,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迎来了转机。
如今,新兴业态不断兴起,新光村通过探索“古村落+创客+农文旅”的发展模式,在乡村旅游的拥挤赛道上突出重围,快速增长的旅游客流量也成为村民们的致富增量。年轻创客们把这里打造成集手工首饰、乡村咖啡厅、民谣酒吧等数十种业态的文创聚集区“廿玖间里”,为文旅产业发展增添了不少新玩法。创客基地每年收入所得的一部分也会反哺给村里,带领乡亲们走向共同富裕。
随着游客数量不断增多,如何让游客高高兴兴而来,心满意足而归?“我们通过大数据平台更加准确掌握游客旅游情况,不断调整业态模式,为游客量身定制旅游产品和服务。”新光村“廿玖间里”创客基地创始人、浦江县青年创业者协会会长陈青松说,“不久,村里将会落地元宇宙项目,让数字人在古村当导游,讲解乡村故事、创客故事,给游客带来更好的体验感。”
技术赋能,提升乡村数字治理水平
“大屏上智慧党建、村务政务、乡村产业等模块一目了然,60个配套摄像头实现村内重点区域全覆盖,只需移动鼠标,画面就能随时切换,实时掌握村里情况”,金华市浦江县檀溪镇平湖村村支书陈国军指着数字大屏介绍道,“我们村80周岁以上的老人,都有一个智能手表,能定位,能监测身体健康,还能一键报警。”说起村里的这些“数字科技”,陈国军滔滔不绝。
作为浙江“乡村大脑”建设试点村,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檀溪镇平湖村以“一个屏”、核心能力“三个库”、功能服务“二个端”的架构有效破解了农村发展治理中普遍存在的难题,探索出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村数字化改革经验。
“只要村民走入这个区域,就会马上播报提示语音,要求你离开,同时工作人员也会接收到相关的信息,也能第一时间到现场来。”中国电信浦江分公司总经理廖宏威介绍,平湖村水域面积较大、河流池塘多,为保障村民安全,平湖村和中国电信深入合作,将原有的普通监控提升为AI监控,利用数字化电子围栏,对危险水域、地质灾害点、危旧房等区域进行全天候实时监控,将危险消除在萌芽状态,大大提升了基层治理数字化水平。
“大家看到的这个村子,除了摄像头是村里出资购买的,其余整体的平台建设都是中国电信支持的。我们秉持着让村里‘花小钱,办大事’的原则,真真正正地为老百姓服务。”廖宏威说。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国脉,是大数据治理、数字政府、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政务服务、产业服务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流程再造系统、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产业协作平台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运营国脉电子政务网、国脉数字智库、营商环境智库等系列行业专业平台,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大数据局、行政审批局、优化办等政府客户和中央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