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中国网四川开展2023年成都市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评选活动,评选结果正式出炉。40个极具代表性、创新性的案例从145个案例中脱颖而出,获评“2023年成都市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本期连载第三期区县级10个案例。
案例一:四川天府新区
以“五个一”工程为统揽高质量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新模式
近年来,随着我国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国内已有海丝、虹桥、长春、西安、重庆等9地兴起建设法务区,最大限度整合区域内法律服务资源、健全集聚区法律服务功能,满足市场主体、人民群众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目前,各地竞争态势激烈,天府中央法务区保持先发优势承压明显。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夯实自身特色优势基础,以汇集全层级司法审判资源深远布局为基础,省委省政府创新提出“五个一”工程总体思路,启动“培育一批特色法务产业、打造一套数字工具、举办一场法总峰会、探索一种法律教育模式、构建一个共享司法管理平台”计划,全方位带动天府中央法务区创新发展、突破发展,高质量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新模式。
构建“全链条”法务生态,释放发展活力
完善天府中央法务区法商融合产业图谱和招引政策,制定律师行业培优做强、一楼一所、法务产业孵化器等扶持政策,积极开展企业对接走访、针对细分领域精准招商,引入贸仲国际金融仲裁中心、美国曹霄鹤律师事务所等一批优质法律资源领军机构;实施“法务+对外开放”“法务+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企业专项行动,支持头部企业与重点法务机构建立法律顾问关系,建立健全法商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联络合作机制,以优质高效的法治保障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构建“全领域”法务供给,营造法治环境
组建智慧法务专家库、法律科技产业发展联盟,出台促进发展激励政策,汇聚智慧法务人才和市场主体,加快法律服务数字化、智能化研究运用,创建智慧司法科技创新中心,上线“法律云市“一站式”法律服务供给新平台,提供“淘宝式”智慧法律服务,以互联网和AI手段打破法务区地理界限,运用数字技术建立有效的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提升知晓率、首选率、满意率,形成稳定可持续的优化方案,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
构建“全矩阵”法务宣传,强化品牌引领
依托天府中央法务区融媒体中心,打造省市区三级联动、统一策划的“天府法务”宣传矩阵,持续扩大品牌影响,吸引更多法律机构、投资企业参加贸法机构对接会等法商交流活动,搭建法律服务业高能级交流互鉴、共商共建平台,找准法律服务需求,有效弥合法服务商不充分、商促进法不到位的双向供需错位情况;组织区内优质法律服务资源,定期开展法治讲座、法律咨询等系列法律服务活动,进一步打响法商服务品牌。
构建“全方位”法务人才,完善培养体系
深化校地合作,启动法治文化教育功能片区规划建设,建成国家律师学院西部分院等标杆项目,创新设立天府知识产权研究院,建设法治实习实训中心,发挥省市区三级共建优势,系统谋划司法辅助人员常态化培训,培养熟练掌握国际商事争端解决规则、了解国际商事惯例的涉外律师人才,构建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体系,鼓励法律人才参与各类公益法律服务,进一步丰富人才“融学”服务。
构建“全要素”法务保障,做强后劲支撑
布局从最高人民法院到基层法院的“一点、六院、六庭”全层级司法审判资源,涵盖国际商事、互联网、知识产权等6个专业法庭,加快协调推进省、市法院审判法庭项目建设进度,依托法院系统专业力量和轨交、天投集团配套资源,同步深化片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探索实行司法后勤服务、技术支撑、辅助事务、执行实施工作集中管理,最大限度解放司法生产力,促进法务区司法审判机关集约优势尽快显现,形成全国类型最为齐全、中西部数量第一专业审判集聚地,构建“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提升便捷高效服务水平。
天府中央法务区得到各级重大支持。启动运行以来,获国家部委、省委、市委大力支持,司法部给予10余项行业政策支持,国家税务总局支持打造全国首家税收法律服务中心,省、市财政下达天府中央法务区专项资金约2.5亿元;功能支撑效果明显。充分发挥司法机关和法务机构集聚优势,妥善审理金融、破产、互联网等领域疑难复杂案件,加快构建全链条法律服务体系和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各类市场主体提供高端优质法律服务,助推区域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四川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功能支撑,各审判机构累计受理各类司法和法律事务6万余件,标的额4600余亿元;产业集聚效应明显。集聚泰和泰、北京通商等泛法律服务头部机构300余家,做大总部经济链主集群,引进重大产业项目122个,为深化天府中央法务区法商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品牌效应提升明显。成功举办中国贸促会RCEP国际论坛、马德里国际商标高端论坛、首届法律科技联盟论坛等高端论坛活动30余场次,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权威媒体和各类主流媒体、新闻客户端刊发稿件500余篇,20多个省(市、区)来川考察调研,天府中央法务区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的一张重要名片。
案例二:成都东部新区
以项目智慧管理服务系统为抓手,创新性建立“123+N”的促建智慧管理机制
成都东部新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构建项目智慧管理系统、深入推进产业建圈强链、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的系列指示要求,聚焦解决项目开工促建难、项目固投入库难、要素保障匹配度不高、促建信息缺乏统筹等问题,探索建设项目智慧管理服务系统,实现“全程跟踪一体化、部门联动一盘棋、项目管理全周期”。
2023年9月17日项目智慧管理服务系统统计分析界面实时数据截图
2022年9月,成都东部新区管理委员会印发《成都东部新区重点建设项目促建实施方案(试行)》,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和信息系统建设。项目智慧管理服务系统在经过框架初始搭建、功能逐步完善、试运行半年后,于2023年3月正式上线,主要包含项目动态一张图、统计分析、项目列表三大模块,成都东部新区285个重点项目实现全面上系统、全过程统筹促建。成都东部新区以项目智慧管理服务系统为抓手,建立“123+N”的促建智慧管理机制,全力提升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质量。
突出实施智慧化管理,搭建1个“信息平台”
一是通过“项目促建信息管理平台”与政府投资重点建设计划、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等相关信息“无缝衔接”;
二是形成24种要素类型的筛选统计分析,为项目决策提供支撑;
三是“红黄绿灯”自动预警,实时发送信息提醒6大功能片区主管单位、8个要素保障部门、多个建设业主单位,密切跟踪项目建设进度,从而实现全区重点项目“信息共享、数据分析、自动预警”。
突出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定2张“促建清单”
一是制作成都东部新区项目建设节点参考流程图,细化从项目合规性审查至竣工验收的32个节点建设参考时限,健全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
二是统筹指导6大功能片区按照参考时限制定重点项目“建设计划清单”,细化项目保障节点,全面统筹拆迁、供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工作,实现项目建设计划清单化管理;
三是制定“项目卡点问题反馈清单”,由功能片区牵头收集项目运行中存在的卡点问题,实现问题堵点的实时反馈。
突出破解项目难点堵点,形成3级“调度机制”
着力解决项目进程中各类“疑难杂症”,形成功能片区主管部门实时调度、功能片区分管委领导专题调度、主要领导综合调度的“3级调度”会议机制,针对具体项目卡点问题“分类诊断、对症下药”,分层级开展会议调度促建工作,及时解决项目卡点问题,并对需落实的各项工作及时开展督查和限期督办,确保督办事项件件有落实。
突出项目促建比学赶超,采用N种“促建措施”
建立全区促建工作实时“红黑榜”通报,将“开工率、项目固投入库、功能片区项目逾期、要素保障、建设业主”等5种情况纳入红黑榜,每半月发布一次全区项目促建专报、按项目实际情况不定期开展委领导现场拉练等措施,并通过项目促建考核机制关联相关单位的绩效考核、干部晋升等事项,切实推动重点项目建设进度。
2023年推动解决卡点问题210余个,2023年上半年计划新开工52个项目中,已开工项目49个,同比增长133.3%,开工完成率94.2%;上半年新入库项目总投资228.1亿元,同比增长660.3%。
案例三:成都高新区
创新打造全生命周期楼宇企业法律服务中心 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2023年,高新法院以产业建圈强链与市域社会治理共融共促为导向,聚焦辖区内80%企业均集中于楼宇,小微企业、初创企业纠纷化解渠道短缺、专业法律顾问短缺等问题,在环球中心设立全省首个“全生命周期楼宇企业法律服务中心”,确保法律服务直达楼宇经济发展空间,为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强司法保障。
凝聚多方协同力,共筑楼宇治理新网格
协同多方合力共建楼宇企业法律服务中心,提升司法助力社会治理效能。
一是争取党政支持,谋划中心建设项目。充分研判高新区经济战略部署、产业规划和企业类型、涉诉纠纷等情况,专题研究部署并向属地党工委专题报告3次,制定“近企法律服务”工作计划,启动“全生命周期楼宇企业法律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与桂溪街道办事处签订共建协议,引导优质司法资源有效下沉。
二是融入楼宇企业,搭建实体法治空间。在入驻企业达2300余家的环球中心选址,建立占地320平方米的“全生命周期楼宇企业法律服务中心”,设立“法官工作室”,设置立案咨询、公证服务等4个窗口,智慧法务区、调解室、巡回法庭等4个法治区间,普法直播间等2个综合服务厅,拓展楼宇企业纠纷化解、法律服务空间。
三是联动各方力量,组建专业解纷队伍。围绕企业经营发展重点涉及的政务、解纷、法务三大需求,组建“法官+三员”专业队伍,精选12名民商事审判经验丰富的优秀法官入驻“法官工作室”,从街道社区、调解中心、政法机关招募5名专属网格员、7名纠纷调解员、3名法治指导员,确保政务问题分流解决、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法务咨询快速解答。
覆盖企业生命期,探索纠纷化解新路径
围绕企业生命各周期阶段性需求,以风险防范为核心、合规经营为导向,构建涉企纠纷梯次化解屏障。
一是企业初创期“体检”护航。聚焦企业初创期制度规范不健全等问题,通过提供合同示范文本、提出指导建议、发送提示提醒等方式对入驻企业公司章程、股权协议、劳动合同、房屋租赁合同等提供合规化“体检”服务,助力企业合规初创。截至目前,已提供服务130余次。
二是企业成长期“巡诊”呵护。通过问卷调查和上门问需,全面评估楼宇企业在经营管理、合同签约和履行等环节涉及的法律风险,向企业提出法律风险预警及改善建议,指导企业建立风险防控体系,切实做好“治未病”工作。截至目前,已发放问卷调查300余份、《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提示手册》2000余份,开展“巡诊”活动10余次。
三是企业成熟期“问诊”解纷。一站式办理各类公证业务,提供仲裁、调解、司法确认、诉讼等多元解纷服务,对符合仲裁条件的纠纷协助提交商事仲裁;对符合立案条件的纠纷现场提供立案服务,引导企业调解解纷,根据调解情况进入司法确认程序或移送巡回法庭审理。截至目前,已诉前委派调解245件、诉中委派调解8件,司法确认76件。
四是企业转型期“会诊”解难。围绕清产核资、复工续建、资金筹措、权证办理等关键环节,向破产企业提出专业法律意见,助力出清“僵尸企业”、救治“生病企业”、孵化“瞪羚企业”,为企业降本增效、拓展市场、转型升级创造良好条件。截至目前,已出具专业法律意见3份,助力3家企业成功转型。
夯实长效保障,启航法治服务新里程
通过集聚法律资源、升级智慧服务、加强普法宣传,充分延伸司法服务触角,为楼宇企业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立体化法治保障。
一是持续拓展法律资源。与四川金沙商事调解中心、中大公证处、四川省法治与社会治理研究会仲裁研究中心等单位签订合作协议,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等法律资源,发挥公共法律服务集群效应,推动构建企业法律文化生活圈。
二是智慧升级“云上”服务。设置“立案一体机”等智能设备,配置专人指导楼宇企业使用“二维码一扫通”、“人民法院调解平台”、5G参审室、“蓉易诉”电子诉讼平台,让涉诉企业、律师足不出楼即可提交材料、在线调解、在线质证、在线参审。
三是全面加强法治宣传。线上依托四川新网传媒及《身边的民法典》等栏目,选取典型案例和社会热点事件,在“4.26”知识产权日和“五一”劳动节等节点,邀请法官、专家学者、律师等为企业开展普法活动10余次。线下聚焦企业内部依法治理、有效管理,开展“商品贸易法律风险防范”等法律沙龙30余次,在巡回法庭开庭审理案件18次,推动在法律服务中心“办理一案、治理一片”。
中心运行半年以来,共接待群众567人次,法律咨询246件次,调解案件315件,涉及标的额6000余万元。通过问卷调查和上门问需,已发放问卷调查300余份、《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提示手册》2000余份,开展“巡诊”活动10余次。邀请法官、专家学者、律师等为企业开展普法活动10余次。线下聚焦企业内部依法治理、有效管理,开展“商品贸易法律风险防范”等法律沙龙30余次,在巡回法庭开庭审理案件18次,推动在法律服务中心“办理一案、治理一片”。
案例四:锦江区
打造人才综合服务中心 优化产业发展生态
锦江区按照中央、省、市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和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注重“软硬结合”,在“企业服务、企业解纷、促进就业”三个方面下功夫,聚焦人才服务、就业服务、创业服务、企业服务“四大服务”,打造锦江区人才综合服务中心,以点带面优化产业发展生态。
聚力“三个赋能”,健全企业服务体系
一是市场配置赋能“搭台”,推动资源深度开发。在锦江软件园核心区新华之星“AI大厦”7楼,以“园中园”形式,打造数智人力资源特色精品产业园。建立“四联一会”工作机制,整合锦江人才发展公司、四川贝诺人力、四川安逸企业管理等14家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力量,定期开展职享“锦”彩直播带岗、“大学生—企业面对面”等活动40余场,集中推介发布入驻锦江软件园的竹云科技等30余家重点企业引才需求清单,新引进高端专家5名、急需紧缺人才100余名。
二是服务事项赋能“加速”,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发挥“一站式人才综合服务”效能,整合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区行政审批局等部门涉及人才、企业服务的15类84个事项,为企业、人才提供政策申请、工商登记等公共服务,落实“容缺补正”“告知承诺”等便利化措施,不断提升服务效能,推行“政策找人”“免申即享”机制。1—8月,累计为42家企业“秒办”行政审批事项,为75名企业管理人才快速直补专项激励115万元。
三是惠企政策赋能“铺路”,释放红利激发活力。将人力资源产业纳入锦江区“1+3+3”主导产业,全面享受产业政策,在人才3.0政策中明确支持企业购买人力资源服务,按照服务费用的30%,每年给予最高50万元补贴;在中心设置政策货柜,将人力资源产业机构可享受的产业政策、人才政策、就业社保政策整合发布,实现企业政策“一站即享”。
聚力“三同模式”,加强企业争端解纷
一是同频共振,服务前移多元解纷。通过打造“劳动关系大讲堂”“仲裁企业直通车”“安薪课堂”等劳动关系服务品牌,维护了区域劳动关系和谐稳定。2023年在中心共计举办“劳动关系大讲堂”活动5期,惠及企业109家,发放资料790余份,解决企业在招聘、解除劳动合同、申请特殊工时等方面问题46个。
二是同步智理,促进人企和谐共兴。智能监测企业人才流动情况,对人才流动率超过8%的企业自动红色预警。目前,平台已对42家企业发布预警,同步推送11个街道和劳动监察部门,化解劳动纠纷于萌芽状态,营造“人才放心、企业舒心”的就业用工服务环境。
三是同向发力,消除企业发展亚健康。在中心设置“仲裁—企业直通车服务站”,对园区和楼宇劳动法规法条咨询量较多的企业,采取上门座谈、庭审观摩的形式开展,主动为企业用工管理“体检”,提前介入消除企业发展“亚健康”状态。
聚力“三个优势”,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一是聚焦资源优势“促就业”。立足锦江区产业资源优势,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合联盟企业、重点行业企业、“规上”企业等在人才招引、项目对接、交流互动等方面的深入合作。截至目前,举办锦渝双城、校园招聘、产业专场招聘等129场(次),参与企业累计1875家,提供岗位达9万余个,吸纳896名应届毕业生就业。
二是聚焦智慧优势“精匹配”。建设“锦江智慧人才可视化平台”,以社保数据为底座,匹配工商、税务、教育、户籍等数据,通过智能算法,对全区12.9万户重点企业及32万余名产业人才进行“画像”,动态掌握用工缺口和人才需求,智能匹配岗位,形成“岗位一站归集、人岗一键匹配、结果一屏反馈”的人才就业一体化动态服务格局,平台已推送1万多个岗位,面试率增加200%,人才与企业双向中意率达30%以上。
三是聚焦政策优势“强托底”。锦江人才发展公司充分履行“锦江HR”使命,统筹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区属国有企业政策性岗位,重点向应届高校毕业生开展招聘,为稳定和扩大就业发挥积极作用。2023年,已统筹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区属国企岗位200个,为区住建交局、区城运中心、东湖街道办事处等单位招聘135名大学生。
2023年,锦江区人才综合服务中心开展职业培训、职享“锦”彩直播带岗、“大学生—企业面对面”等活动40余场,1500余名青年人才先后参加,达成就业意向200余人;定期召开用工企业和人力资源企业专项对接活动,共收集276家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累计开展活动12场,300余家企业参加,60余家企业与辖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达成合作,为入驻锦江软件园的竹云科技等30余家科创企业引进急需紧缺人才100余名;公共服务效能大幅跃升,办事时间平均缩减2/3以上,累计服务1.5万余人次,为28家企业办理行政审批事项;“锦江智慧人才可视化平台”已推送1万多个岗位,面试率增加200%,人才与企业双向中意率达30%以上;平台“智能监测”已对42家企业发布预警,同步推送11个街道和劳动监察部门,化解劳动纠纷于萌芽状态,营造“人才放心、企业舒心”的生态环境。
案例五:青羊区
创新市场监管工作机制 破解医保基金管理服务难题
青羊区聚焦市场监管领域,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医保基金监管难题,创新市场监管工作机制,着力解决医保基金监管执法标准不统一、兑付质效不佳、运行管理流程监督不够等问题,持续打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促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统一规范标准,减少对市场主体经营干扰
一是采取一次性清单式取证。改变过去协议监管在前、行政监管在后产生的违约、违法两次取证方式,明确一套规范操作和取证标准,在调查取证环节即对所有案件按照行政执法的标准和流程一次性完成证据采集。
二是推行取证清单式列举。编制《医疗案件办理取证指引》,对执法中常见违约行为和《医保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规定6种违法情形的证据要求、取证程序、重点证据建议等条目取证要求进行清单式列举。协议管理和行政监管并行模式有效减少对市场主体的经营干扰。
便捷办事流程,提升医保基金兑付质效
一是对市级层面规定的51项医保经办服务事项的办理期限进行再压缩。在申请办理上,医疗机构申请纳入医保定点办理时限从60个工作日压缩至23个工作日;定点机构办理新增科室、新增诊疗项目等6项新增业务时限由60个工作日压缩至20个工作日;定点医疗机构新增发热门诊、床位调整等均实现当天受理和评估。
二是在医保基金拨付上,实行预拨补差机制,在考核结果出具前,向定点医疗机构拨付药械集采结余留用资金。提前启动2023年度医保结算费用预付工作,拨付定点医疗机构7415万元。三是向定点医疗机构提供主动上门、一对一宣讲服务,进一步提升医疗机构规范使用医保基金的意识和能力,助力医疗机构实现基金规范使用。
强化运行管理,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一是在执法调查阶段结束后,针对拟作出重大或不予处理结论的案件,组成会审工作组,对案件拟处理报告进行讨论,集体决定处理路径,有效解决传统执法模式中人员能力不齐、环节不透明等原因造成的处罚结论不公、不一致的问题。
二是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将案件评查机制引入医保领域,定期对已结案案件进行抽查,医保协议处理案件和行政处罚案件卷宗抽查比例均不低于2%。邀请政府法律顾问、公安系统行政执法人员等专业人士组成3人以上评查小组,从证据采信、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程序规范、文书制作等方面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查。从而实现执法全流程监督,有效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通过改革,2021—2022年,全区医保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金额比重从0.096%下降到0.082%;开展全流程评查2次,评查案件7件,未发现执法人员侵害医保基金安全或定点医药机构、参保人员合法权益的行为。截止目前,运用会审机制办理案件157件,中止协议41件,解除协议2件,移送司法机关1件,行政处罚5件且无一例引起行政复议或诉讼。相关经验被国家医保局转发,在全国引起广泛反响,上海、西安、福州等多地医保部门前来交流学习。获评成都市2022年“十大法治政府建设创新案例”,探索成果被《成都改革》转发,获得市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
案例六:金牛区
创新信用审批“三三制”赋能政务服务提速增效
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政务服务领域亟需进一步简化审批、优化监管、提升服务,而信用作为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压舱石、经济社会参与主体的“另一张身份证”,是为市场主体松绑减负的重要媒介。为切实提升审批监管质效,进一步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成都市金牛区坚持以“信用+”为基础,探索构建“信用承诺-联合监诺-动态用诺”审批监管闭环管理新机制,持续优化审批流程、提升监管效率,推动信用深度赋能政务服务,有效提升区域营商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拓展“三大服务”场景,健全完善“信用承诺”机制。
深入推进信用承诺制度改革,动态调整行政审批信用承诺事项清单,创新“信易批”服务场景,加速政务服务快办易办。
一是深化“信用+容缺受理”模式。在商事登记、行政许可、工程建设项目等领域全面推行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制,梳理形成全区“容缺后补”事项清单231项,规范统一容缺受理规则,明确容缺材料、容缺期限和承诺要点等要素标准,一次性告知办理业务所需材料,申请人作出书面承诺后窗口直接做出审批决定。同时增设电话传真、微信回复、网上补交、邮件寄递等后补方式,方便申请人及时便捷补充材料。
二是创新“信用+风险应用”场景。建立健全市场主体诚信档案,探索将企业信用等级和抽查事项风险等级挂钩。税务领域探索打造“信用+风险”应用场景,公示连续5年“5A纳税人”企业名单1296户,联合行政审批、市场监管以及产业部门等协同推动纳税信用结果在产业扶持、行政许可、项目建设等方面拓展应用,形成17条激励措施,有效助推辖区市场主体“增信减负”。
三是推行“信用+云上现勘”服务。选取劳务派遣经营、招牌设置许可等简易高频事项,针对守信企业实施“云现勘”,通过签订《守法信用承诺书》,告知守法经营、诚实守信相关事项等,变费精力、耗时间、又繁琐的现场核验环节为远程非接触式“屏对屏”云上现勘,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干扰。同时,开设“金帮办”服务专区,为诚信企业开辟绿色通道,提供预约、上门、延时和免费法律咨询等服务,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2023年1-8月累计组织“云现勘”464次,为诚信申请人提供帮办代办服务逾万人次。
强化“三类联动”应用,加快构建“联合监诺”体系。
金牛区结合信用承诺事项特点、风险等情况,建立“信息联通、服务联动、奖惩联合”新型监诺机制,有效强化审管协同配合。
一是信息联通,畅通审管信息互通渠道。聚焦破解审批监管部门间“信息孤岛”“业务碎片化”等堵点问题,创新搭建“金牛区审管联动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信息推送-结果互认-及时反馈”信息共享应用机制,形成“一方归集共享,多方互认应用”信息互通格局,目前已累计归集信息数据21000余条,其中信用信息1万余条。
二是服务联动,夯实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机制。坚持以信用为基石,对各类诚信主体信用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在安全生产、医疗卫生、生态环境、财政性资金使用等众多领域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依据风险高低实施差异化监管。同步建立市场主体信用修复提醒机制,鼓励失信当事人自我纠错、主动自新,畅通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网上受理”渠道,帮助企业修复信用“污点”。
三是奖惩联合,强化依法依规守信践诺。建立健全市场主体诚信档案、行业“黑名单”制度以及市场退出机制,探索将企业信用等级和抽查事项风险等级挂钩,通过降低信用好、风险低和提高违法失信、风险高市场主体抽查比例和频次,减少对诚信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干扰。建筑领域推行“信用+智慧工地”模式加强行业信用管理,倒逼企业规范施工,2023年1-8月建筑行业查处安全生产信用信息扣分项目16个,扬尘问题信用信息扣分项目18个。
创新“三色分级”审批,有序优化“动态用诺”效果
以企业群众践诺情况为基础,创新推行“红黄绿”三色分级审批举措,动态调整信用信息,营造让守信主体处处受益、失信主体处处受限的市场环境。
一是“绿灯畅行”推动信用便民。对守信主体实施守信激励措施,提供“无感延续”“免照办”“秒批秒办”“同址办新证”“证照联办”“一件事一次办”“云预勘”等升级服务,充分释放信用改革红利,确保“零申请、零材料、零跑动”,将守信普法宣传融入事前审批与事中事后监管全过程,切实增强企业诚信经营意识与合规管理能力。
二是“黄灯缓行”规范信用修复。对轻微失信主体完善市场主体修复提醒、线上修复机制,在税务领域创新打造“信用+风险”应用场景,提供自我纠错机会。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市场主体推行“包容期”管理,动态调整容错纠错柔性执法“五张清单”。建立健全撤销冒名登记线上线下服务流程,专设冒名登记受理窗口,完善审理委员会审议制度。
三是“红灯禁行”加强信用惩戒。对严重失信主体建立失信重点监管对象、中介“黑榜单”管理制度,对涉嫌违法违规的企业信息,及时移送至监管部门强化失信惩戒,对违反信用承诺的失信主体依法撤销或吊销行政许可,限制体验“极简”审批服务。加强与法院、公安、社保等部门协调配合,根据法院判决书、协助执行函或者公安协助执行函,审批部门协助进行股权冻结、强制变更或撤销行政许可等。
成都市金牛区深入推动信用审批服务市场主体、优化营商环境,有效解决审批中材料多、环节多、时间长、审管衔接不畅等痛点堵点问题,极大地减少企业经营成本,有力推动信用体系建设。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2023年1-8月份,全区新增市场主体42272户,其中新增企业24480户,辖区市场主体连续9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全区经济总量连续33年继续保持成都市五城区第一。有效提升了政务服务效能。累计推进“五减五优”736项,实施“容缺后补”“告知承诺”办件万余件,为2万余户企业解决因相关证明不全而无法合法登记问题。大幅缩减办理时限,以劳务派遣经营许可为例,办理时限由7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效率提升57%,已服务5713家企业。有效营造了公平竞争秩序。截至2023年8月,已共享行政许可等相关数据8995条,受理冒名登记撤销申请714件,对130余名不诚信人员进行预警,对530余名“黑名单”人员、老赖人员进行提醒变更,减少或避免市场主体可能出现的经营风险和违法行为。
案例七:武侯区
探索实施“一企一证一码”改革,推动入市准营更方便,政府监管更高效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武侯区围绕“办成一件事、最多跑一次”,充分发挥“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的制度优势和“一网通办”平台建设的技术优势,通过部门间协同联动、证照组合办理和材料共享复用,打造了“一件事一次办”的武侯模式。在此基础上,武侯区又积极探索实施“一企一证一码(综合许可证)”改革,将“政府侧”的多张许可证书,整合成“市场主体侧”一张载明多个许可信息的综合许可证,并加载集成一个二维码,实现了“多证同步办、一证即准营、一码联审管”,形成了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的联办闭环,有力破解了企业“准入不准营”的堵点、部门“审管不协同”的难点等问题。
并联式审批,流程与材料持续精简
聚焦市场主体准入准营过程中证照办理材料重复提交等问题,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锚定市场主体“快入准营”为目标,在全流程网上办理的基础上,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进一步提升数字化流转质效,着力构建全新的数字化审批模式,建立健全“多证联办”的运行机制,实施“一窗受理、并联审批”,实现审批流程再造,办理环节精简,材料整合复用。
多场景应用,办事与服务深度融合
聚焦破解市场主体多个证照保管不便、证照应用场景不清等问题,通过综合许可证改革,为每一个市场主体编制独立的二维码,建立一个独立的数字卡包,将办件信息、电子证照全部归集,实现证照信息的集成共享,市场主体可扫码查看,行业部门可扫码管理,依托数据信息的积累汇集、共享复用,未来还将逐步实现办证“零材料”。
二维码赋能,审批与监管高效协同
聚焦破解现场监管查验信息流程多、时间长等问题,搭建审批部门、监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信息共享平台,提升政务数据在监管场景中的支撑保障能力,以综合许可证“二维码”为总入口,新增社会共治监管功能,审批和监管部门可以实现“一企一码、即时共享、高效监管”,群众可以通过“扫码监督”进行投诉点评,实现“审管衔接、监管协同”。
通过武侯模式的“一件事一次办”,企业办事更方便。通过材料复用、多证联办,市场主体在办理入市准营手续上的制度性成本大大降低,获得感更强。目前,27项涉企许可事项,平均压减申请材料79%、减少办事环节75%、缩短办理时限85%。信息共享更高效。多证整合为一证,关联汇聚营业执照、经营许可、信用监管等常用涉企信息,“一企一证一码”方便市场主体在市场监管、招投标多场景中实现“一码通查、一码通管”,同时也为政府监管“无事不扰”奠定了基础。审管协同更有为。通过实施“一企一证一码”改革,有效破除了行业之间的制度性壁垒,为审管分离改革以后实现审管高效协同提供了可能,有效减少了审批与监管信息共享难、办事不同步、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大大提升了行政效能。
案例八:成华区
创新“1+N”就业服务模式 推进涉企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为深入贯彻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构建群众满意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成华区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增强民生福祉为引领,紧紧围绕“标准化、集约化、普惠化、多元化、精准化”五化建设,创新“1+N”架构就业服务模式(即1个集核“圆梦坊”青年筑梦空间、N个就业创业服务特色微场景的辐射支撑),更新服务理念、优化服务过程、完善服务体系,促进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和公共就业服务普惠共享,激发初创企业创新创业活力,推动涉企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为广大市民群众提供可视有感场景式就业服务。
建设全国首个“就业+创业”一站式公益服务平台,提升企业获得感
(一)集成就业服务,推进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标准化。“圆梦坊”青年筑梦空间由区级部门、街道、国有企业共同参与建设,深度聚合街道、社区、街区、孵化器等各类资源,集纳信息发布、互动交流、活动举办、创意展示、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聚焦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服务各类中高端人才、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残疾人等群体,围绕商贸服务业、新经济、文创等行业开展主题招聘、展示展演等活动。依托多方资源集聚,多元业态叠加、多维服务集成构建全新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激发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实现高质量就业。
(二)坚持便民利企,推进公共就业创业服务集约化。“圆梦坊”依托公园城市场景建设,集纳创业孵化与就业实训于一体,重点围绕就业创业服务、人力资源协同,以及技能人才引进、培育、展示等方面,为区内初创企业搭建开放、共享的创业服务平台,方便广大创业者找项目、寻政策、觅资金、求问诊、学经验。通过零距离、体验式就业创业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精准化实训和指导帮扶。
(三)打通服务链路,推进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普惠化。“圆梦坊”依托一园四区功能布局,覆盖就业创业服务上下游各节点。一方面,为企业设立圆梦会客厅、创业导师俱乐部等,提供创业项目展示体验、创业辅导、创业孵化共享工位、协助项目对接市场及产业链上下游等服务。另一方面,为就业群体设立实训营、微创家园、生涯规划指导站等,提供职业技能体验、职业指导、公共服务。通过打造全生命周期的就业创业服务生态链条,使各类人才均能匹配适合的政策、资源、帮扶,推动就业更容易、创业更高效。
探索营造N个特色“就业+创业”微场景,提升涉企服务质效
(一)聚焦常态长效,推进涉企服务多元化。成华区立足“以小见大”总体思路,聚焦公园、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多样化场景,策划就业创业服务特色微场景,如“文创馆”为优秀文创团队提供产业集聚、产品链接、创业孵化、平台服务,“赤子馆”专门针对海外“蓉漂”人才提供综合服务,“巧手馆”开展常态化免费手工技艺培训,打造形成集创业孵化、海外人才综合服务、灵活就业等多元化的就业创业服务平台,打通就业创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二)聚焦共建共治,推进涉企服务精准化。按照“社区化、差异化,可进入、可参与”的理念,特色微场景由区委区政府、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各社区、公园、学校、企事业单位采取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模式推进建设。各场景分区施策、突出特色,实现“一点一主题、一点一特色、一点一功能”,如升仙湖社区“微创家园”结合社区定位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打造就业创业特色街区,通过盘活辖区闲置铺面,整合“六小”服务资源,构建家门口就业创业生态圈;“成华HR联盟”定位为求职招聘B端,通过搭建人力资源服务平台,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更精准全面的服务,营造有机会、有温度、有保障的人力资源服务环境。
近年来,通过9个社区示范点位,累计举办就业培训、创业大赛、主题沙龙等活动300余场,参与社区居民达5万余人次,成功帮扶2500余人实现就业创业。依托青创园、圆梦坊孵化载体累计孵化150余家企业,目前在孵企业40余家,累计带动近1万的就业机会,撬动社会融资近五亿元。成功孵化卡诺普等4家创业准独角兽企业。
案例九:龙泉驿区
做实技能人才培育联盟 建强人才链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人才是助力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促进企业发展和壮大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保障,推动市场良性竞争。为满足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需要,构建和谐的人、产、城协同发展格局,必须强化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结合创新需求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建设人才队伍。
龙泉驿区紧密结合制造业对技能人才需求,聚焦培训后就业质效不高、培训与产业发展联系不紧密等问题,勇于探索、先行先试,成立全市首家以制造业为主的“成都经开区技能人才培育联盟”,发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校企主体”作用,搭建地、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推动资源整合更加高效、供需对接更加精准、人产协同更加优质,以高质量充分就业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建设。
聚合资源搭平台,联盟主责务实推动
整合区内链主企业、职业(技工)院校、人力资源机构优势资源,搭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协同育人平台,首批已汇聚中创新航等企业30家,四川城市技师学院等院校10家,上海(西部)人才等人力资源机构10家。目前,联盟已完成核名及注册,在技能人才培训、竞赛活动承办、人力资源协同等方面已实现独立决策、自主运营、市场化管理。
扭住关键促对接,联盟主导精准匹配
紧扣区域主导汽车产业链对人才需求,常态发布校企人力资源供需清单,指导院校围绕产业需求开展订单培训、定向输送就业,特别是探索推动了职业技能培训教学改革,校企联动共建优势培训专业、共组教学授课师资、共办职业技能竞赛、共推行业评价标准,促进“培训与需求相结合”“培训与提能相结合”“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形成人才支撑产业发展、产业反哺人才培育良好格局。
优化服务强支撑,联盟主推保障有力
依托联盟创新出台职业(技工)院校“岗位实习”和校企合作“订单班”政策,加强资金支持、强化综合业务指导、抓实后续服务保障,助力联盟发展有底气。对成功开展“订单班”的校企双方分别给予5万元补贴,向企业输送岗位实习的学生按500元/人标准给与学校一次性奖励,正向激励、引导校企双方加强合作、强化协同共育共用人才。同时,政府与联盟5个专班建立“一对一”对口业务指导联系机制,协同解决技能人才培育、人才发展论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通用职业技能评价标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高效务实推动工作落地落实。
自2022年联盟成立以来,推动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城市职业学院、长江职业学院与一汽大众、中创新航、吉利汽车、沃尔沃等“链主”企业成功开设校企合作“订单班”14个,预计培养汽车创意、新能源汽车维修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检测等专业技能人才560余人;支持神龙汽车、宁江山川等重点企业接收汽车装配工、点焊工等毕业生实习152人。联盟成员单位一汽—大众汽车成都分公司与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入选全国首批国家技能根基工程培训基地最终遴选名单(全省仅5个)。联盟成员单位成都万通未来高级技工学校产训一体、产教融合工作被中央2台《经济半小时》栏目专题报道。联盟校企合作“订单班”相关工作被新华社、《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报道。
案例十:青白江区
全国率先开展“内陆综保区通关一体化”模式
当前铁路港综保区暂不具备海关监管场所功能,铁路港综保区进出口货物须全部经过铁路口岸后方可出入中心站,整个链路环节多、手续杂、耗时长。成都国际铁路港首次以“通关一体化”方式在内陆综合保税区完成货物报关、关税缴纳、实货放行,为全国进出口货物运输通关改革提供了新样本。
创新开展“内陆综保区通关一体化”申报模式
进口货物运抵沿海、沿边等第一入境口岸后,即开展通关一体化申报,申报代码为铁路港综保区关区代码“7928”;待货物抵达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后,无须通过铁路口岸,将货物直接转运至综保区,实现了铁路货站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货物的直通直转。
推动货物通关与物流流程优化再造
该模式遵循“去繁就简”原则,采用“一体化通关+一站式物流”模式,免除货物须在铁路口岸绕区的物流操作,大大促进了中心站和综保区的一体化运作。
优化完善内陆综保区与第一入境口岸协同机制
该通关模式的系统审核、放行等均由属地海关负责,货物运抵确认、现场查验由第一入境口岸海关实施,实现了入境口岸与综保区海关业务的无缝衔接和有机协同,推动了港口服务功能向内陆综保区不断延伸。
“内陆综保区通关一体化”模式有效促进了铁路货站、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及特殊监管区域的一体化运作,助力企业节约通关时间24小时以上,节约单柜物流成本50%以上。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国脉,是大数据治理、数字政府、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政务服务、产业服务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流程再造系统、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产业协作平台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运营国脉电子政务网、国脉数字智库、营商环境智库等系列行业专业平台,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大数据局、行政审批局、优化办等政府客户和中央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