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梧州市委政法委深入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将中心大局与主责主业紧密结合,奋力打造“四个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为稳定全市经济大盘、推动梧州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发挥组织引领作用,打造普惠优质的一流发展环境。一是组织上高位推进。成立了市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公安检察法院三长任副组长的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市政法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各县(市、区)均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市县两级政法机关召开了优化营商环境部署推进会,明确提出了努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工作目标。二是理念上全面提升。市委政法委牵头各政法单位联系服务重点企业、项目活动中,由4名厅级领导带队、选派30名业务骨干对口联系全市15个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市委政法委书记及各政法单位一把手带头开展服务六堡茶企业、法治化营商环境调研等工作,推动了办事流程优化和服务企业工作作风转变。三是政策上持续发力。制定出台法治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法治护航六堡茶产业发展、六堡茶法律服务团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精准发力优化营商环境。企业普遍反映法治化营商环境有了改观。
发挥法律参谋作用,打造公正稳定的一流制度环境。一是强化纠纷化解。深化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充分发挥专家专业优势和“智库”作用,为企业“会诊”“把脉”“把关”,提出法律意见书,助力解决企业项目落地、矛盾化解、风险防范、园区管理等方面发生的重大问题。如有效解决陶瓷园区禾康公司纠纷、翅冀钢铁公司欠薪等涉企问题。运用“三二一一”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机制,及时将涉企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有效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二是健全联动体系。构建涉外民商事纠纷多元化联动解决机制,法院、检察院、司法局和贸促会联合出台《为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综合保税区)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意见》,实现涉外商事纠纷平等高效解决。三是延伸制度链条。深入开展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法治需求调研,固化“特邀调解+司法确认”诉前调解机制、“万所联万会”律所服务商会制度等10余项实践行之有效、企业支持的做法,谋划出覆盖审批服务、企业经营、案件办理等“一揽子”针对性措施。
发挥涉企服务作用,打造活力充盈的一流市场环境。一是助力企业降低成本。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市本级922项承诺提速率达到或超过粤港澳大湾区先进水平,企业投资承诺制直接落地承诺书被评为全国信用承诺书示范样本;严格公平竞争审查,协助市政府及各部门完成翅冀、沐邦高科等260个项目涉法事项审查及制定200余条增长政策举措,降低企业融资成本3.2亿元。二是助力企业行稳致远。2022年,审理涉企业纠纷(执行)案件的解决总耗时为134天,比2021年的143天压缩9天。三是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开展免费赠送新开办企业印章服务,自2021年改革以来,共为13070个企业免费制作52280枚印章,降低企业成本311万多元。
发挥法治保障作用,打造便捷高效的一流服务环境。一是打造法治环境。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黑恶势力,人民群众安全满意度从2021年的98.11%提至2022年的98.45%。建立全市执法监督人才库,动态维护各领域人才名录,首批入库执法监督人员33名,编制案件检查清单,做到涉企案件办理公平公正。二是提供法治护航。设立服务民营企业工作站、制定服务保障民企发展实施意见及配套听证制度,为全市60多家重点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服务。依法规范、有序推进涉企合规改革,市检察院与市工商联等15家单位共建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不断加强对涉案企业后续经营违法犯罪的预防,敦促企业合规发展,力防“一宽了之”。三是贡献法治力量。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政法智能化建设,精心打造“一站式”无纸化办公诉讼服务,12309检察服务中心、“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形成政法公共服务产品矩阵,梳理“马上办”事项清单,优化办事流程,相关企业办事材料减少62%,审批实现压缩近一半。此外还统筹全市资源共建成600多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33家律师事务所与7个县工商联、81个所属商会建立联系,为332家企业提供法律服务,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合法经营和健康发展。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国脉,是大数据治理、数字政府、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政务服务、产业服务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流程再造系统、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产业协作平台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运营国脉电子政务网、国脉数字智库、营商环境智库等系列行业专业平台,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大数据局、行政审批局、优化办等政府客户和中央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