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全国口岸推出“船舶动态申报”功能、创新航空货运“机边分流”模式、全面实现进出口货物查验免预约、率先在全国实现原产地证书EMS自助寄递……随着一个个创新举措接连“上新”,厦门数字口岸平台的建成预计可提升企业作业效率50%,每年可为企业节约成本1.5亿元,助力厦门外贸促稳提质,推动厦门口岸营商环境“加速跑”。
作为厦门更高水平数字口岸建设的重要一环,厦门数字口岸平台由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和厦门海关共建,围绕贸易便利化水平提升、口岸营商环境提质、企业降本增效等目标,以厦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为核心,最大限度汇聚口岸通关物流各环节数据,实现数据高效流转,构建统一、高效、智能的口岸数字化平台,为口岸营商环境注入“数字动能”。通过数字口岸平台建设,将厦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从传统的通关申报服务升级为口岸一体化作业枢纽,开启口岸通关领域公共服务建设向国际贸易管理全链条公共服务的延伸轨道。
“党的二十大提出,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厦门自贸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自贸委与厦门海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创新关地合作模式,协同组织实施厦门市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以项目推进跨境贸易集成化改革,构建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口岸营商环境,进一步增强外贸发展动力,促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服务港口高质量发展。
需求导向
拓展功能物畅其流
走进厦门港繁忙的理货作业现场,理货人员正在对一批集装箱进行箱号、铅封号的查验核对——手机打开厦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小程序,录入铅封情况、作业状况,上传集装箱情况图片,就能快速完成理货作业。
查验理货是在货物装卸过程中,有关主体对货物状态、装卸方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监督并作如实反映的一种检验鉴定活动。待查验的集装箱只有理货完成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查验作业。
过去,查验理货需要理货人员拿着纸笔记录每个集装箱的铅封号,在理货作业完成后,回到办公室录入电脑,既来回奔波,又可能漏单出错。
“数字口岸平台推出手机端‘理货确认’功能,通过流程优化,大幅提升了理货时效性、精准率,理货确认环节作业效率提升了约30%,加快了集装箱的流转速度。”厦门外轮理货有限公司海天查验组组长黄健介绍说。
效率大幅提升的背后,是厦门自贸片区问需于企,梳理企业通关堵点,推进数字口岸平台建设的持续探索。
“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我们联合厦门海关等部门,以调研、座谈等方式深入一线,了解企业的困难和需求,并聚焦口岸数字化转型,打通痛点、难点、堵点。”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找准问题补短板,一批创新举措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以创新货物通关新模式的“智能云分流”为例,通过打通海关与码头数据,在海关查验环节,只要提前报关,进口货物到港的同时即可收到查验指令,实现卸船分流,货物流转时间平均减少3小时以上。而在出口货物方面,实现进闸分流,货物在码头内装卸和运输的次数减少50%,时间压缩90%,实现15分钟“一步到位”。
围绕企业需求导向和政策提升完善两个方面,厦门数字口岸平台边建设边试点边服务,服务范围持续延伸,功能搭建不断完善。在此前揭晓的厦门市2023年度市区两级“十佳”营商环境创新举措中,厦门自贸委和厦门海关报送的“建设厦门数字口岸,提升通关服务水平”入选市级“十佳”创新举措。此外,数字口岸平台的“货物智能云分流,关港联动促提升”入选2023年度厦门市公共数据优秀共享案例。
做强底座
数据流转互联互通
不久前,数字口岸平台的又一创新亮点——“海运物流链”功能落地开花。借助该功能,海运进出口的境外装货、订舱排载、报关申报等全流程即可实现“一链全览”“一站通办”。
“查询+操作”的全流程海运作业链如何实现?不同环节间的数据互联互通至关重要。
“海运物流链”功能在厦门口岸物流公共服务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建设,此前,该平台已在厦门自贸委牵头下,联合市交通局、港务控股集团等部门和企业通力协作,汇集了船舶AIS、海运物流、集装箱动态、空运物流、车辆定位等多方数据。目前,平台正在与厦门集装箱智慧物流平台、厦门船代云平台等进行用户对接,进一步畅通数据流转。
“数据是口岸运行的‘血液’,是影响通关时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的相关负责人看来,让“数字血液”真正流动起来,是口岸数字化转型的关键。
早在厦门自贸片区成立之初,厦门便以制度创新为抓手,聚焦通关贸易便利化,做强数字底座,在全国范围内率先集合口岸办、海关、海事、边检等口岸联检部门共建,发改、工信、商务、港口等10多个政府部门参与,全力打造厦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
平台整合了跨部门监管流程,建立起不同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互换机制,以“一个平台、一个界面、一点接入、一次申报”的模式,有效破解了国际贸易条块分割、资源分散、企业重复申报的问题。
八年多的开发建设中,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的厦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成为数字口岸建设的“最强大脑”,不断实现功能集成优化。平台现已累计上线“通关服务”“物流服务”“金融服务”“跨境电商”等九大功能板块、70个应用系统。
“‘单一窗口’的核心价值是数据交换和共享。”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截至目前,厦门数字口岸平台已接入码头、场站、理货公司、拖车公司等相关企业,以及海关、税务局等相关部门的40多个外部单位数据。
厦门自贸委聚焦深化“智慧口岸”和口岸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进构建统一、高效、智能的厦门数字口岸平台建设。2022年、2023年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共推出具体举措141项,其中通过数字口岸平台实现的有43项,占全部措施的三分之一,有效推动了厦门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向更高水平迈进。
数据显示,在优化通关环境方面,截至2022年12月,厦门关区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较2017年分别压缩78.16%和95.99%,助力厦门口岸在十大海运集装箱口岸营商环境测评中连续四年获评最优。在服务企业方面,截至2023年12月,平台累计注册企业(机构)1.8万家,注册用户22.25万个。
走向国际
数字赋能高水平开放
2023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七批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厦门自贸片区“航空货运电子信息化”名列其中,是福建省自贸区唯一入选的改革试点经验。
此项改革依托“单一窗口”建设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多角色并联协同作业,多重纸面单证转为线上流转,提升货站收运作业效率90%。目前,平台已与20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航空公司成功对接,实现互联互通。2023年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全年累计作业量突破34.09万票,其中进口运单电子化作业量13.64万票,出口运单电子化作业量20.45万票。
以数字化带动国际化,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厦门自贸片区围绕积极推进“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发展,以“丝路海运”航线的加速布局,主动对接国际交通体系和全球物流网络,推进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打造“一带一路”投资服务圈。同时,片区进一步支持新业态健康发展,探索建设出口跨境电商退货中心仓,解决退货难、退货贵、周期长等问题,打通退卖循环通道;上线综保区数字监管综合服务平台“跨境电商货物”功能,便利非保货物出入综保区跨境电商监管场所,实现“综保区+跨境电商综试区”高效联动……
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将进一步提升厦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水平,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数字贸易、服务贸易、离岸贸易、口岸服务融合发展,探索在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开设金砖国家服务专区,联合厦门海事局共建海上运输“单一窗口”,真正以高质量“数字口岸”建设,赋能厦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厦门加快打造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国脉,是大数据治理、数字政府、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政务服务、产业服务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流程再造系统、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产业协作平台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运营国脉电子政务网、国脉数字智库、营商环境智库等系列行业专业平台,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大数据局、行政审批局、优化办等政府客户和中央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