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在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打赢攻坚之战动员大会结束后,大连市于当日下午便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再次吹响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冲锋号,彰显了大连市委、市政府持续巩固优化营商环境成果,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以一流营商环境赋能高质量发展,在全省攻坚之年攻坚之战中挑大梁、担大任,在辽宁打造新时代“六地”中当先锋、作表率的信心和决心。
优化营商环境是打好打赢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的“先手棋”“关键仗”。大连市出台《大连市2024年营商环境质量提升行动方案》,进一步统一思想、凝心聚力,以更大力度和过硬举措,加快建设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标杆城市,为打赢攻坚之年的攻坚之战提供坚强保障,奋力谱写新时代“两先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全力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
“自去年10月份起,我们就提前谋划,积极对标,精心打磨,推出了这版全新的《大连市2024年营商环境质量提升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大连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局长王昕巍说,之前大连5年内已连续4次出台优化营商环境的方案,新出台的《方案》是大连的营商环境5.0升级版。
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营商环境必须率先实现新突破。
近年来,大连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以“怎么重视都不为过”的鲜明态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标准要求,抓紧抓实营商环境建设。
2023年11月12日,大连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鲜明提出了“六个建设”目标任务,其中之一便是“建设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标杆城市”,而新《方案》则是大连锚定“六个建设”目标任务、加快打造近悦远来营商环境标杆城市的重要抓手。
翻开新《方案》,其聚焦加强惠企政策供给、加强生产要素保障、加强法治维权建设、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提升政府监管水平五大方面,推出23项60条提升举措,涵盖大连市加快“两先区”高质量发展提升清单明确的各项任务和改革举措,既有普遍性的部署,也有个性化的要求。
其中,把净化政治生态和优化营商环境联动起来一体推进,以政治生态之“好”打造营商环境之“优”是《方案》亮点之一。
《方案》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强化法治环境建设、构建亲清统一新型政商关系、健全诚信建设机制等方面着手,分别制定了落实举措,强化党员干部市场意识、主动意识、服务意识,形成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良好氛围。
《方案》更加契合大连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突出发挥营商环境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海洋城市建设等领域的助力作用。如在支持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方面,围绕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领域,实施重点科技研发计划项目,给予最高200万元补助资金;在推进氢能产业优质发展方面,修订氢能产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研究设立氢能产业相关子基金,加强产品、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
《方案》还注重运用数字化理念助力营商环境质量提升。60项提升举措中有半数直接涉及信息化建设内容,如“建设精准招商大数据平台”“上线运行‘企业服务云平台’”等,目的在于通过数字赋能提升政务服务质效。
《方案》特别注重政策措施的改革成效。起草之初,大连市营商环境建设局组织全市81家单位,坚持目标、问题、标准、标杆“四个导向”,围绕1.0版至4.0版方案任务完成情况、各渠道反馈问题解决情况、世界银行最新评估标准、先进地区最优改革做法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有针对性地提出降低市场退出成本、提高通关效率等措施,逐项细化完成标准和时限,同时配套健全经营主体评估和考核问效机制,确保目标任务、改革措施落到实处。
以一流营商环境赋能高质量发展
“办事方便了、成本降低了、获得感增强了。”当前,人民群众和经营主体对大连营商环境的满意度持续提升,外界对大连的预期进一步改善。
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3年,大连市交出了一份三年行动首战告捷、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全国、一批具有牵引作用的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两先区”高质量发展成势见效的年度答卷,为全省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全省很好地发挥了“跳高队”作用。
自2023年以来,大连市推出一揽子务实举措,打出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全市营商环境建设取得看得见、摸得着、可感受的阶段性成效,先后获批全国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试点城市,获评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
持续降本增效、促进公平竞争,充分释放市场活力。大连市实行施工许可“桩基先行”,工程项目开工平均提前6个月。助力解决融资难题,建成5个“首贷中心”和41个“首贷服务站”,累计发放首贷超14亿元,支持小微企业1875家。开展“净源”2023专项行动,进一步规范涉及经营主体经济活动的政策措施。
全面优化审批、搞活口岸,打造对外开放高地。大连市实施口岸船舶入境“7×24”小时通关,进出口货物整体通关时间进一步压缩至31.68小时和0.84小时;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拓展至26个领域154项,建设数量占全省90%以上。升级智慧港口,打造“大窑湾·智慧港口2.0”项目,完成135项系统功能优化创新,船方销售回款等6项功能设计开发国内首创。
加快数据赋能、改革创新,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大连市启动“一网通办”“一网统管”能力提升百日攻坚行动,推出61个更实用“一件事”,40项政策“免申即享”,300个事项“全市通办”;升级辽事通APP“e大连频道”,800多个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推出个性化服务,税务“3D”版智能机器人实现咨询、办税即时互动。发布“办事不找关系”指南,推动窗口服务不断优化。
强化公正司法、精准监管,加大权益保护力度。大连市开展司法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专项攻坚行动,在省内率先制定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实施办法。优化诉讼服务,成立大连金融法庭和北方首个自贸片区海事法庭。创新监管模式,推出不予行政处罚、从轻行政处罚、减轻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强制措施“四张清单”,让经营主体感受到有温度的执法。
主动靠前服务、助企纾困,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大连市召开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制定政企沟通协商机制。出台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健康发展“15条”,帮助中小微企业快速恢复发展;创建“为民企办实事”工作机制,开展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致企业家一封信”和领导干部“双进双促”专项行动,积极助企纾困。
2023年,大连市新登记各类经营主体13.89万户、增长16.68%,新增户数创历史新高。全市营商环境满意度提升至93%。
共谋共建共享优质营商环境
好的营商环境等不来、要不来,只能干出来。
《方案》的执行落实情况,直接决定大连攻坚之年目标能否如期实现。连日来,大连市坚持市级统筹,上下协同联动,雷厉风行狠抓落实,努力在营商环境建设的火热实践中干出实打实的新业绩。
各县(市)区纷纷将“新春第一会”“落子”营商环境建设主题,结合当地实际推出一批改革创新举措,共同塑造营商环境“大连品牌”。
大连高新区全力做好营商、护商、招商工作,构建“1+10+3+2+3”工作体系,举行2024年首批惠企政策兑现仪式,现场共兑现“高新技术企业入库奖”等奖励资金5600余万元。旅顺口区锚定“建设营商环境最优区”目标不动摇,向社会作出包括化解“历史遗留办证难”问题等在内的“七项郑重承诺”,推出旅顺旅游“顺心”服务6条举措,推动营商环境提档升级。普兰店区围绕打造“北方县级一流营商环境品牌之城”目标任务,聚焦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供点对点、全链条服务,全方位优化营商环境。
“实现所有农贸市场100%设立公平秤,所有计量器具100%强制检定”“所有公安政务服务窗口一律7×24小时服务”“开辟经营主体绿色通道,开展法官入企业服务”……大连市市场监管、市公安局、市法院等部门,相继对外公布优化营商环境硬举措,向社会公开承诺,接受社会监督。
优化营商环境是项复杂工程,包罗万象;营商环境建设没有旁观者、局外人,需要人人担责、人人出力。
今年大连市确立“锚定一个目标、突出六个着力”,做好营商环境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地落实。
“一个目标”,就是建设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即以企业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以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强磁场”,打造聚才汇商新生态,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引擎,营造“近者悦而尽才、远者望风而慕”的良好氛围。
“六个着力”,包括着力降本增效,提振经济发展活力;着力创新改革,赋能政务服务提质;着力优化监管,提升现代治理水平等内容,对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不断加强营商环境建设。
抓营商环境建设,最突出、最紧迫任务仍然是法治环境、信用环境建设,对此大连市在“六个着力”中明确提出“着力法治保障,护航企业安心发展”,要求在公正司法上动真格,在守信践诺上见真章,打造守信践诺的信用环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让各类经营主体吃下“定心丸”、大胆谋发展。
擂起催征鼓,吹响冲锋号。
当前大连市正处在多重机遇交织叠加、多方力量集中汇聚、多扇窗口同时打开的振兴发展黄金期,只要全市上下瞄准“建设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标杆城市”目标,横下一条心,一以贯之、扭住不放,持续营造尊商重商、亲商安商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就一定能够抓住新的重大机遇,打好打赢攻坚之战,交出更加优异的“两先区”高质量发展成绩单,当好新时代东北振兴“跳高队”、“辽沈战役”急先锋。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国脉,是大数据治理、数字政府、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政务服务、产业服务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流程再造系统、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产业协作平台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运营国脉电子政务网、国脉数字智库、营商环境智库等系列行业专业平台,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大数据局、行政审批局、优化办等政府客户和中央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