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刊登了题为《内蒙古包头市力推“五个转变” 打造“包你放心”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文章。报道了包头市将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抢抓新一轮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瞄准“回到历史最高水平,重振包头雄风”目标,打造“包你放心”法治化营商环境与“包你满意”并列作为营商环境两大品牌。2023年GDP总量达到4263.9亿元,增长10.2%,增速在全国百强城市中位列第一,经济总量达到第72位,比上年前进了9位,连续三年实现了在全国百强城市中前进10位左右目标。
内蒙古包头市将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抢抓新一轮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瞄准“回到历史最高水平,重振包头雄风”目标,打造“包你放心”法治化营商环境与“包你满意”并列作为营商环境两大品牌,精心谋划、高位推动,推深做实“中国企业营商环境(案例)十佳城市”“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全国法治政府示范市”“中国投资热点城市”等靓丽城市名片,全方位、多角度、全领域支撑和保障“两都”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各领域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包你满意”“包你放心”的城市品牌更具影响力,“筑巢引凤”功能不断增强。
2023年GDP总量达到4263.9亿元,增长10.2%,增速在全国百强城市中位列第一,经济总量达到第72位,比上年前进了9位,连续三年实现了在全国百强城市中前进10位左右目标。
高位推动树品牌
变“各自为政”为“系统集成”
2023年,包头市委对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作出重点部署,市委、市政府密集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创新举措重点任务100条、对标学习浙江省和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创新举措和打造“包你放心”法治化营商环境20条措施、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10条等系列措施,不断挖掘政策潜力,释放政策红利。围绕政策的落实和执行,建成运行了包头市惠企利民平台,累计发布政策927项,兑现政策奖励3.88亿元,惠及企业727家、个人2.5万人。市委政法委、依法治市办在西部地区首创制定《包头市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试行)》,指标体系聚焦市场主体感受,81%的分值由市场主体和公众评价,发布2023年度法治化营商环境评价报告、“创新示范典型经验”,引领和推动政策体系不断优化。
优商亲商形成氛围
变“坐等上门”为“主动服务”
搭建政商“早餐会”“包你放心”政法优商恳谈会、政法机关“开放日”和包联企业四大互动平台,畅通“诉求速办”四个涉企绿色通道,推广“包你放心”优商码,做到“码上服务马上办”。12345热线共受理群众和企业诉求56.96万件,满意率98.79%、累计办结率99.86%,连续获评全国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公共服务骏马典范奖、全国政务服务热线发展联盟高峰论坛“服务群众优秀单位”。各级党委政法委、政法机关全年共举办优商恳谈会263场次,征集意见建议548条、解决540条,搭建起亲商护商安商的“微信群”“朋友圈”。围绕稀土和硅产业链,全面启动两大“法务联盟”,组织105家律师事务所1100名律师为北方稀土、弘元新材料等600家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提供咨询、解决问题1300余件。延伸服务功能,在各旗县区园区、企业全覆盖建设警务服务站、法官工作站、检企联络站、法律服务站,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四站”175个,把法律服务和保障送到企业家门口。
护航企业转观念
变“僵化思维”为“柔性执法”
践行包容审慎执法理念,向机械办案说“不”,在降低创新者法律风险上用力,依法慎用强制措施,今年以来对经济金融类案件不起诉14件37人;审查起诉审结案件中采取羁押措施人数512人,同比下降65%;诉前羁押率29.43%,同比减少12%。市司法局整合行政执法部门向社会公布“免罚轻罚清单”3.0版,公布实施不予处罚事项333项,增加70%,从轻减轻处罚事项409项,增加21%,为企业营造更加宽松的监管环境。全市各级行政执法部门累计办理不予处罚、减轻处罚案件10492件,涉及金额8000余万元。检察机关扎实开展“促进企业合规改革统一行动”,全年办理涉案企业合规审查案件48件、办结13件,对26名企业负责人、高管和8家涉案企业作出不起诉决定,实现了“办理一个案件,挽救一个企业,规范一个行业”的社会效果。
持续优化创新生态
变“以打为主”为“综合保护”
市委、市政府出台《加强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十条措施》,全方位多维度保护创新创造。市委政法委、依法治市办将知识产权保护、“行刑衔接”落实情况纳入2023年考核指标,统筹建立联席会议、双向咨询和案情双向移送通报制度,对重大案件及时组织会商协调,确保形成合力。全年全市法院共受理知识产权类民事案件324件,审结315件,服判息诉率达96.83%,较去年测评指标提高8个百分点;执结率100%,较去年测评指标提高37个百分点。组建包头市知识产权律师团,成立包头市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成立西北地区首家“知识产权公证服务站”,引入4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建设开通“包证链”区块链公共存证平台。市公安局建立知识产权重点企业保护名录25家和204家全市易受知识产权犯罪侵害重点企业名单,深入开展“昆仑”行动和“利剑护企”行动。大力推进知识产权案件繁简分流,市中院知识产权案件平均审理天数缩短至67.45天,石拐法院普通知识产权案件平均审理天数缩短至24.42天,知识产权保护效率大幅提升。
有解思维破难题
变“顽疾难治”为“万事有解”
第一时间回应企业“急难愁盼”,让企业充分感受到司法的温度、一座城市的温度。组织公安系统开展平安守护专项行动,集中整治企业周边治安环境,强化突出治安问题和涉稳隐患排查整治,全面净化社会环境,有力护航企业安全。组织行政执法系统开展“大走访、大起底、大调研”行动,集中整治多头执法、执法扰企等问题,共走访企业230余家,收集执法领域突出问题62条,已全部完成整改。开展为期2个月的行政诉讼、行政复议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组织对市城管执法局、交通运输局等10家重点执法部门开展“法治会诊”,发现12方面87类214项问题,提出工作建议53条。对41件行政诉讼败诉案件和7件行政复议纠错案件逐案分析,在全市通报行政败诉典型案件3件。着力解决涉企案件久拖不决、久结不执问题,集中开展为期3个月的“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之暖企助企”执行行动,向“执行难”亮剑出招,强力推动动态清零、提质增效,共执结案件3013件,执行到位13.97亿元,让企业“纸面权利”变成“真金白银”。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国脉,是大数据治理、数字政府、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政务服务、产业服务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流程再造系统、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产业协作平台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运营国脉电子政务网、国脉数字智库、营商环境智库等系列行业专业平台,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大数据局、行政审批局、优化办等政府客户和中央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