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营商环境改革,相继发布《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等文件,2024年李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对优化营商环境进行了再部署,明确提出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充分显示了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
衡量营商环境的好坏没有绝对的标准,需始终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动态坐标。过去企业判断一个地方营商环境好坏,主要看税收、土地和优惠政策,现在企业投资者更看重投资的安全性、创业的放心度、政府的诚信度,关注的是地方政府公正的法治建设、公平的经营秩序、公开的优胜劣汰机制。
好的营商环境如同阳光、空气和水,不可或缺,无处不在,它是新质生产力、是良性竞争力,是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的重要因素。优化营商环境要以经营主体需求为导向,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协同联动、完善法治保障,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为各类经营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
当前,我国营商环境虽有明显改善,但仍存在短板和薄弱环节。
政策有效性和执行力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有政策“打架”、政策衔接不畅、多头管理制度设计不合理等原因,导致企业办事不顺问题。也有执法、司法执行程序不规范、不文明、监督不到位,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无法正常进行。
市场准入性和公平性无保证。自2018年起,即便我国正式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但由于各级各地行政管理水平不均,在经营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人为、行政等设置市场准入壁垒的情况仍屡见不鲜,导致参与其中的经营主体不能享受相同的政策环境,导致公平竞争无法保障。
国际通行规则衔接不通畅。当前,我国各地首基础条件和发展程度制约,营商环境政策成效参差不齐。同时,我国在获得信贷、办理破产、纳税和跨境贸易等领域的营商环境仍落后于其他先进经济体,部分法律法规与国际通行规则仍无法有效对接。
综上,问题主要源自制度构建不完善、政策执行不到位等。要打造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成为营商环境“质优生”,必须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经营主体难点痛点堵点,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对此,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优化政策制度,提升执法水平,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要广开言路,充分获取经营主体、社会公众和监管部门的意见,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法律法规制度。要进一步禁止地方或部门保护主义,规范涉产权强制措施,严肃查处违法干预经营主体自主决策的行为,让经营主体在公开、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中大展身手。
二是完善准退机制,提升服务水平,构建市场化营商环境。要加强市场准入门槛管控,引导行业建立自律机制,加强行业管理,避免无序竞争,规范行业竞争行为。要全面深入推行“一网通办”政务服务,政府各部门间要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依托大数据、互联网+、AI人工智能等手段,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是扩大开放水平,提升创新能力,构建国际化营商环境。要大力推进制度型开放,高水平对接国际经贸规则,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为外资企业发展打开广阔天地,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带来新机遇。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支持外商投资企业与总部数据流动,促进外商投资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的数据跨境安全。要及时处理经营主体在政府采购、标准制定、招标投标、资质许可、享受补贴等方面对外商投资企业的限制行为,为广大外资企业营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投资环境。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国脉,是大数据治理、数字政府、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政务服务、产业服务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流程再造系统、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产业协作平台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运营国脉电子政务网、国脉数字智库、营商环境智库等系列行业专业平台,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大数据局、行政审批局、优化办等政府客户和中央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