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到年底了,许多大学、中学都将进入到考试季,学生们开始忙着备考。而在湖北武汉,政府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也迎来了他们的电视问政“期末考”。 武汉市33名政府部门的负责人登上电视问政台,接受网络名人、市民代表和媒体代表的询问和评价,交管局长被质问一度语塞。(12月26日人民网)
 
  近年来,各地相继开设“电视问政”栏目,作为一种舆论监督模式,政府官员在电视或网络上,与广大干部和普通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公开接受民众的质询、责问、评议,内容涉及民众关心的方方面面的民生问题,这种直接、真实、具体的问政形式得到群众的欢迎和认可。但是,“电视问政”对政府官员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不仅检验着干部的个人能力和水平,也检验着干部的工作执行力。
 
  近期,湖南经视又犀利开问,群众直接对话厅长,省交通厅、教育厅、卫生厅、公安厅四个部门的负责人,针对“高速公路上,30公里的距离,8000多元拖车费,贵吗?”、“中小学强制搭餐为何屡禁不止?”、“医生公然收回扣您难道不知道?”、“70岁老太太的户口信息是男性,为什么家属跑了三年都改了?”等问题,现场接受群众提问和满意度测评。面对群众语言犀利、针针见血的问题,有的官员如坐针毡,有的官员汗如雨下。
 
  群众的问题尽管都很“生活”,提出的问题都很具体实在,但是对于有些官员来说这些问题就成了一种责难,一种监督。问政会上,面对群众的提问,各位官员总是态度诚恳并给出明确答复,特别是家属跑了三年都改不了的户口信息承诺十天改过来,并指出将立即整改、严肃处理,这体现了“电视问政”形式发挥了人民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有利于解决发生在部门、干部身上不适当的作风问题,但是离开电视舞台,离开公众视野后,官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力度却是个未知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提出“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如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从第一批到第二批自上而下作风转变的全覆盖,主要就是要解决干部作风上的弊病。党员干部不仅要将“电视问政”作为照镜子的过程,从群众所提出的问题中分析原因、找出差距、明白方向,更要将“电视问政”作为治治病的目的,针对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多为群众扶危解困。
 
  “电视问政”检验着干部工作的执行力,只有将“电视问政”常态化,才能真正有助于将问政结果转化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实际行动,期待“电视问政”、“网络问政”等问政之风成为新时期干部监督的有效手段。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