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集成创新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关键抓手,尤其是在推进封关运作的进程中,很多堵点和难题都需要通过制度集成创新来破解。当前,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正处在成型起势的关键时期,但也面临很多短板、困难和挑战。要破解这些难题,优化营商环境至关重要,特别是把政策制度集成创新与良好的营商环境叠加起来,才能更好吸引和集聚全球人才、技术等优质资源要素,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提振市场信心,加快推动海南高质量发展。制度集成创新和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二者相互统一、相互促进,才能共同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营商环境建设的核心关键是整体设计、统筹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明确,到2025年营商环境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围绕实现这一目标,海南省委省政府部署了“诚信海南”和“智慧海南”建设,也是封关运作的两大基础性工作,很多堵点和难点需要通过制度创新来破解。
例如,为保持企业在“二线”与内地经贸联系的便利性,需要从整体上设计一套信用监管体系,通过丰富“信用+海关监管”应用场景,做到事前尽可能放、事中事后监管精准到位。对信用好的企业既要做到少打扰,也要做到“有事必应”。必须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推进在封关运作过程中,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在管理体制机制、监管模式、安全保障和风险防控等方面探索创新、系统集成,从而打通各类堵点和瓶颈,重塑治理结构。
营商环境建设的成果关键在政策集成、制度创新。一流营商环境最终要体现在产业发展上,体现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市场主体上。海南的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市场主体竞争力不强,因此迫切需要推动自贸港政策系统集成、落地见效,把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一方面,做好政策链梳理,形成政策束,打好政策“组合拳”,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着力引进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项目。另一方面,提升政策效应,推动“两个15%”所得税、三张“零关税”清单、加工增值超30%货物内销免征关税等核心政策应享尽享,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解决营商环境的难题关键在系统治理、协同发力。营商环境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系统治理、精准施策,以点带面、逐个突破,发挥改革的整体效应,一揽子解决市场主体长期关切的体制机制难题。比如,减少贸易投资领域的审批,实施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实现最大限度便利化。同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动从审批型、管理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构建全方位企业服务体系。这些都需要制度集成创新的理念和方法,采取超常规举措,提升服务效率。
近年来,海南省聚焦经济领域持续深化制度集成创新,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探索治理结构重塑,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累计已发布制度创新案例16批140项,其中11项国务院向全国复制推广,6项受到通报表扬,为全国扩大制度型开放提供了示范经验。海南省还积极推动“部省联动”制度集成创新,扎实推进10项具体任务,取得重要进展。这一系列成果均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重要动力、发挥了关键作用。
下一步,海南将持续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按照“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制度集成创新案例筛选、评审和奖励工作机制,奖优罚劣、以先带后、激励担当,全面提升省直部门和市县、园区制度集成创新工作水平,及时培育和提炼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改革创新成果,加大全国范围内的复制推广力度。同时,针对游艇、休闲渔业、健康医疗等容易聚焦流量的制度集成创新案例,采取灵活生动的方式,策划举办单项案例的单场新闻发布会。结合招商引资工作,更加突出市场主体和群众获得感,充分讲透一个故事,全方位展现海南苦练内功,加快改革步伐,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的积极成效。此外,会同相关部门,定期组织全省性制度集成创新工作业务培训和媒体交流,培育海南自贸港自媒体宣传队伍,深入挖掘改革创新宣传线索,鼓励和引导各级各类媒体积极推介海南自贸港改革创新亮点和成效。
当前,海南省委、省政府把封关运作作为“一号工程”,把2024年确定为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的攻坚之年,继续开足马力,全力推进封关运作“三张清单”工作(任务清单、项目清单、压力测试清单)。海南必将用好制度集成创新这把优化营商环境的“破题之钥”,以制度集成创新撬动营商环境优化的“发力支点”,提升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加快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国脉,是大数据治理、数字政府、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政务服务、产业服务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流程再造系统、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产业协作平台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运营国脉电子政务网、国脉数字智库、营商环境智库等系列行业专业平台,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大数据局、行政审批局、优化办等政府客户和中央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