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上午,江西省政府新闻办、省发展改革委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庆红,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任红丽,省工商联副主席周华爱,省司法厅一级巡视员龚河兴,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邓海平出席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为了更好督促和推动各地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近几年我省持续开展营商环境评价。请问今年在推动营商环境以评促改、以评促优方面有什么新举措?
李庆红: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作出系列部署,为检验营商环境改革成效,指导和帮助各地客观、及时了解本地营商环境水平、短板弱项和改进方向,我省定期组织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并于去年上线了江西省营商环境智慧监测评价平台,实现评价信息化、智能化。从评价监测的结果看,我省营商环境各项指标明显改善,各地营商便利度明显提升。为更好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进一步促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今年,我们又在对接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新评估体系和国家及省有关要求基础上,按照总体优化、确保精简、注重实效的原则,对全省营商环境智慧监测评价进行了修订完善,主要突出了“三个注重”。
一是注重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当前,经济形势回升向好态势基础仍需巩固,部分行业持续承压,经营主体发展遇到的问题困难不少,对政府服务效能、纾困解难的期待更高。为此,我们在评价考核中,增设“投诉问题处理监测”,引导和督促各地加大营商环境投诉问题解决力度,并特别强化问题处置的时限要求和企业满意度,更好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进一步提升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是注重减轻基层负担。围绕企业从开办、投资经营到退出全生命周期,聚焦痛点、堵点、难点,整合优化评价指标,大幅精简具体监测事项和改革监测任务,调整后总体监测评价工作量相比去年减少一半,目的就是真正把中央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落到实处。
三是注重推动改革创新。近年来,我省在政务服务、法治营商、惠企帮扶等方面涌现出一批改革经验,各设区市结合实际推出各自的营商环境品牌,赢得了企业群众的好评。但与先进标杆地区相比,我省原创性、引领性改革还不多。为此,专门设置“创新激励”作为加分项,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获得国家或省级层面通报表扬、复制推广的地区予以激励,促进各地研究推出更多创新性、示范性改革举措,总结提炼更多有实效、有影响力的改革亮点,打响江西营商环境品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对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作出了重要部署。请问省司法厅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更好保护经营主体合法权益等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
龚河兴:省司法厅积极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立足自身职能,努力为江西营商环境提供最好的法治保障。
一是健全法规政策,在制度上保障。推动出台《江西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江西省先进制造业促进条例》《江西省科技创新促进条例(修改)》等法规,明确涉企立法项目应当征求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意见,增强法规规章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机制,防止出台排除、限制竞争的政策措施。组织开展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政策集中清理,在制度环境上保障各类经营主体公平竞争。
二是强化监督质效,在执法上保障。扎实推进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部署开展“抓规范、优环境”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监督行动。搭建“有法帮你—行政执法专项监督批评建议平台”,深入推进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信息共享合作机制试点工作,注重发挥社会监督力量。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和监督罚款设定与实施工作方案,牵头梳理行政执法事项清单。统筹推进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和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依法推行“减免责”清单和“企业安静日”制度,持续推进包容审慎监管。2024年1-6月,全省行政执法部门办理免予行政处罚案件27.52万件,免予处罚金额5745.04万元,减轻从轻行政处罚案件9.47万件,减轻行政处罚金额7541.92万元,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案件132件。
三是整合司法行政资源,在服务上保障。整合并优化律师、公证、仲裁、调解、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资源。部署开展“千所进万企”“有法帮你+”“法治赣商行”等专项行动。开展综合法律服务平台建设试点,推进法律服务与产业融合发展。今年上半年,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和网络三大平台累计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法律服务107万件次。设立江西省国际商事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自设立以来,共受理商事调解案件192件,涉及金额2380余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不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畅通涉企纠纷多元化解渠道,为各类经营主体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请问我省在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助力项目加速落地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任红丽:近年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牵头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推进项目审批标准化规范化,审批效能全面提升。我们通过“减、放、并、转、调”,对从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和市政公用服务设施接入全过程事项进行梳理,不断精减合并审批事项,根据项目类型、投资类别分类制定了审批流程图。将审批服务过程中的专家评审、会议审查、征求意见、现场核验等环节纳入审批全流程用时管理,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体外循环”和“隐性审批”问题专项整治行动,规范审批行为。不断推进并联审批、联合图审、联合验收、多测合一、区域评估、告知承诺制等改革措施,一系列精简审批举措落地见效,各地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事项清单平均压减了1/3,全流程审批时限压缩至110个工作日以内。
二是推行工程项目全流程在线审批,审批便利度不断提升。近年来,我们建成了全省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实现了一网通办,并不断完善工程审批系统,推广线上智能引导、智能客服等辅助申报方式,增加了在线缴费等功能,全面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电子化申报,加快推进电子材料在网上办理中的归集共享,推广电子证照,主要审批事项均在线制证、出证。持续推动系统互联互通,打通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涉及的相关部门各类业务系统20余个。截至今年7月底,全省通过系统办理项目7万余个,受理项目审批事项45万余件,新建房建项目并联审批率及联合验收率均达到90%以上,办理电子证照9万余本。
三是不断创新举措优化服务,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各地全部实现了“一个窗口”统一收件、出件、咨询,并为建设单位提供帮办代办“一站式”服务。优化市政报装服务,依托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和工程审批系统,推行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一件事”集成办理服务模式。各地结合本地实际不断创新,在集成办理、数字报建、主动服务等方面推出了很多好的做法和措施。群众满意度得到不断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切实服务企业群众,不断提升项目审批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更好满足企业群众办事需求。
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关键。请问在提升企业投资贸易便利水平、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省商务厅目前采取了哪些务实举措、有哪些成效,下一步有何打算?
邓海平:近年来,省商务厅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采取了系列举措推进投资、贸易、口岸通关便利,特别是在今年3月,推动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投资贸易便利化改革的意见》,在全省实施了20条投资贸易便利化改革的务实举措,有效助力全省开放型经济逐步回稳、不断向好。今年1-6月,全省招商引资量质持续优化,12条重点产业链引资占全省引资比重不断提升;外贸进出口连续5个月降幅收窄,“新三样”出口占全省出口额比重提升至13.6%;口岸进出口货重增长16.5%。具体来说,我厅采取了以下举措:
一是着力提升投资便利化水平。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进实施制造业领域对外资限制措施“清零”,与全国同步扩大服务业领域开放,积极引导外资投向我省鼓励类产业。截至今年6月,全省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1万家,实际利用外资390亿美元。积极发挥重大招商项目协调机制和外资圆桌会议机制,多渠道帮助重点投资项目解决用能、用地、环评等问题,推进项目加快落地建设。
二是着力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深入推进“千企百展”工程,每年组织全省2000家外贸企业参加100余个境内外知名相关行业展会,积极帮助企业拓市场抢订单。今年4月举办的135届广交会,组织我省500余家外贸企业参加,获得线下展位数880个。大力支持和引导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便利外贸企业“走出去”。近年来,我省跨境电商发展十分迅速,进出口规模全国第六。
三是着力提升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发挥水运优势,推动九江港在长三角率先试点“联动接卸”模式,至上海“天天班”升级为“联盟共仓”,持续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减少运输时间。推动恢复和加密国际客货运航班航线,稳定开行铁海联运班列和中欧(亚)班列,积极服务江西产品便利快捷“走出去”。
下一步,我厅将对标打造一流国际营商环境,牵头抓好投资贸易便利化20条举措落实,复制推广新一批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积极创建国际投资“单一窗口”,推动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不断畅通口岸物流通道,降低企业投资经营成本,提升企业投资江西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江西省非公有制企业维权服务中心作为联系、服务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重要通道,为其提供维权、政策法规咨询等服务。请问省非公企业维权服务中心是如何高效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周华爱:省工商联、省非公企业维权服务中心不断强化维权服务体系,依法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一是不断强化联动高效工作机制。发挥“联”的优势,推动省、市、县非公企业维权服务中心分别与政府和相关部门,以及政法单位都建立了诉求分办、移交机制。同时,省工商联与省政府督查室建立沟通联系机制,将重大疑难诉求办理列入省政府督查内容。分别与省法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联合印发机制文件,明确在原有工作联系协调机制基础上进行调整优化,提升企业诉求办理实效。通过建立健全维权服务工作机制,畅通企业诉求办理渠道,确保了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二是不断强化快速处置办理实效。始终秉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依法依规认真办理企业每一件诉求,印发《关于健全涉民企诉求快速处理机制 进一步加强全省非公企业维权服务工作的意见》,进一步规范诉求办理的分析研判、分办移交、跟踪协调、回复、督办、办结和企业风险提示等七大诉求办理环节,突出问题导向,加强快速处置。截至2024年7月,省非公企业维权服务中心办结企业维权诉求849件,指导设区市非公企业维权服务中心办结企业维权诉求3540件,办结率均达到了85%以上,让广大民营企业感受营商环境不断向好向优,提振发展信心。
三是不断强化团结引领服务内涵。坚持把“讲政治”和“讲法治”相融合,将教育引导企业贯穿维权服务全过程。在办理诉求时,通过《提示函》等多种方式,帮助企业家既解事结更解心结,引导其坚定理想信念,听党话、跟党走。通过举办民营企业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培训班、与省公、检、法共同编写500个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民营经济案例、开展“入企走访连心”“法治赣商行”等举措,向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宣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法律法规、惠企政策,引导企业依法经营、依法治企,加强合规建设,践行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以高质量法律维权服务,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当好民营企业的“娘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