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省委和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牢牢把握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紧紧围绕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抓手,以季度为周期、以产业项目为重点,在全省谋划并持续滚动开展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一批批大项目、新项目、好项目加快建设和投产达效,为稳增长、调结构、增动能提供了强力支撑。2021年7月以来,累计开展14期,共实施项目1.68万个、总投资11.58万亿元,其中先进制造业项目9718个、总投资6.7万亿元,分别占比57.8%、57.9%。通过持续开展“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以项目建设提质提速推动经济发展增势增能,撑起了经济大省挑大梁的奋进之势,奏响了全力以赴拼经济的时代强音。
一、“三个一批”带来了什么
全省上下坚持“项目为王”鲜明导向,以项目结构之变引领动能之变、结构之变、质量之变日益彰显。
(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坚持把重大项目作为拼经济、稳预期、强信心、促发展的重大举措,以项目建设的主动轮,带动经济运行的所有轮子一起转,形成强大动力源。近三年来,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分别年均增长4.4%、15.1%,工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分别由2020年的28.5%、6.2%提升至2023年的32.5%、8%。2023年,全省生产总值5.91万亿元、增长4.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工业投资增长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万亿元、增长6.5%。今年1—10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0%,高于全国2.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7%、高于全国3.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民间投资分别增长21%、9%,高于全国8.7个、9.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9%,高于全国2.4个百分点。未来我省“三个一批”项目将进入产能集中释放期,更加有力支撑全省经济稳进向好、趋优向新。
(二)产业结构加快优化。“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滚动实施、接续发力,让项目“有了上顿、还有下顿”,新项目好项目源源不断,形成了项目提档加速、投资提质增效、产业提级扩能的良好态势。近三年来,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5%,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分别由2020年的22.4%、11.1%提升至2023年的25.5%、14.7%。2023年,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长10.9%,五大传统支柱产业增加值增长1.5%;五大主导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46.8%,有望在“十四五”末实现新旧动能结构性反转。今年1—10月,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24.3%、13.4%;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8%、13.0%;新能源汽车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7.0%、15.2%。
(三)新旧动能加速转换。通过持续开展“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推动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落实到了一个个新项目好项目上,项目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带动全省产业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持续提升。近三年来,全省财政科技支出年均增长22.2%,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超13%、投入强度由2020年的1.66%提升至2023年的2.05%,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长62.3%。省科学院研发实体达48家、居省级科学院首位,中原科技城在全国348个同类科技城中排名第19位。中原医学科学城签约入驻研究所10个,引育生物医药企业66家。中原农谷入驻省级以上科研平台58家、种业企业82家。新建省实验室26家、省产业技术研究院6家、省产业研究院40家、省中试基地50家,国家级创新平台达172家。哈工大、上海交大、北京理工、北京大学等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落地建设。超短超强激光实验装置建设加快推进,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项目开工建设,高能物理研究中心揭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四有”覆盖率由2021年的34.4%提升至2023年的72.7%。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由2020年的6310家、11826家增至2023年的1.2万家、2.6万家,均实现翻番。
(四)营商环境显著优化。坚持把“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作为长久之策和重要机制性安排,建立重要项目集中攻坚机制、重大项目研究谋划储备机制、项目监测调度机制,并以此为牵引,带动形成一批服务、保障、制度等创新。全面推行备案类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推进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就近办”,出台重大项目建设“三个一批”活动评价办法,各级政府健全完善重大项目月调度、“白名单”、建设核查等制度,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流程、全方位、全生命周期服务。常态化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累计选派助企干部9.1万余名,包联企业19.4万余家,帮助企业解决难题11.8万余个。全面开展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建成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台、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中心,新增175个事项免证可办,7195个事项实现“掌上办”,企业营商环境满意度稳定在90%以上并实现四连增。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经营主体达1110.5万户,比2020年底增加329.3万户,其中实有企业312.8万户、比2020年底增加97.9万户。
(五)务实重干蔚然成风。坚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三个一批”项目建设作为检验干部能力作风的练兵场、赛马场、大考场,作为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抓手,在抓项目中提升本领、锻造作风,不断提高广大干部推动政策落实的能力、深化改革创新的能力、强化要素保障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能力。通过持续开展“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极大提振了全省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自觉把精力聚焦到项目建设上、把责任落实到项目工作中,树立了拿项目来说话、以结果论英雄、凭实绩来检验的鲜明导向,形成了抓项目就是抓发展,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的高度自觉。
二、“三个一批”揭示了什么
通过持续开展“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有力促进“十大战略”、“十大建设”等战略部署落到实处,不断催生了稳增长的支撑点、调结构的突破点、新动能的生长点。实践充分证明,省委和省政府致力于抓重点、打基础、带全局、增后劲的一揽子战略举措,有力推动了全省经济稳中向好、新旧动能加速转换、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总结经验和启示,主要是六个方面。
(一)根本在于牢记领袖嘱托、结合实际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5次亲临河南视察,作出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寄予河南“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殷殷嘱托,为河南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总纲领、总遵循、总指引,作出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推进“十大建设”等重大部署,绘就了现代化河南建设的新蓝图,关键是狠抓落实,把“新蓝图”变成“施工图”、“效果图”。无论是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还是基础设施、民生改善,都由一个个具体项目构成。这几年,全省上下牢牢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抓手,树立“项目为王”的鲜明导向,把实施“十大战略”、推进“十大建设”体现在一个个具体项目上,全力以赴抓项目、攻坚克难促发展,切实扛稳经济大省挑大梁的政治责任,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二)得益于积极抢抓历史机遇、前瞻谋划布局。省委和省政府深刻认识到,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的新形势,对每个地方来说,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不创新必退。省委和省政府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华山一条路”,聚焦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把项目建设重点放在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六新”上,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健全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培育高成长性企业,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三)得益于遵循经济规律、把准发展大势。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省委和省政府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项目建设的重点聚焦到产业发展上,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强化“六新”突破、“五链”耦合,培育壮大“7+28+N”产业链群,从项目切入、以项目推动、用项目支撑,向新而行、以质取胜,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抢滩占先,以高质量产业项目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四)得益于着力扩大增量、持续优化存量。项目建设是扩大有效投资、优化供给结构、培育优质增量的强力支撑,助企纾困帮扶是提振企业信心、挖掘释放潜力、优化调整存量的重要举措。省委和省政府坚持两路并进,一方面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抓手,持续增强投资的拉动和带动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培育新动能新支撑;另一方面坚持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全省工作大局的理念,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重点产业链群,拓展深化服务企业内涵,及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和问题,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充分释放存量经济潜能。
(五)得益于坚定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省委和省政府持续加大改革力度,统筹推进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和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深化审批制度改革,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服务保障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达效。深入实施制度型开放,协同推进空、陆、网、海“四条丝绸之路”建设,以更大力度招商引资,充分发挥四个利用外资专班作用,突出招大引强、招新引精、招才引智,以招商引资实效为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蓄势增能。
(六)得益于保持战略定力、强化结果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战略思维,保持战略定力,把谋事和谋势、谋当下和谋未来统一起来。省委和省政府牢记“国之大者”,把牢“省之要者”,自觉在大局下把准定位、在变局中争取主动、在全局中守好一域,统筹当前和长远,既抓当前有效、长远可持续的项目,也抓当前见效慢、长远打基础的项目,通过一个个具体项目,把战略举措落到实处,不断取得新进展。坚持把结果导向作为一种工作理念、一种工作方法、一种工作制度、一种工作标准,把项目建设作为硬指标、硬任务、硬考核,建立台账、挂图作战,以结果论英雄,凭实绩来说话。
三、“三个一批”需要坚持什么
开展“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是长久之策、不是权宜之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必须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定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作为总纲领、总遵循、总指引,紧抓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锚定“两个确保”,持续实施“十大战略”,统筹推进“十大建设”,锲而不舍抓项目、持之以恒兴产业,以高质量项目建设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硬核竞争力。
(一)坚持创新引领,持续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聚焦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具体落实到一个个新项目、好项目上,通过项目培育发展新动能新支撑。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紧跟科技前沿和我省发展所需,积极谋划争取大科学装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河南落地,逐步构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巩固提升“三足鼎立”科技创新大格局,健全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加快公共研发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配套功能。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提质增效,实施一批协同攻关项目和成果产业化、工程化项目,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二)坚持产业为重,持续强化经济发展硬支撑。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攻方向,继续把产业项目作为项目建设的重中之重,完善产业链条、健全产业体系,形成配套优势、集群优势,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强化机遇意识、拼抢意识、效率意识,把准产业项目的切入点、发力点,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条现代化,加快构建以新质生产力为先导、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传统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优中培新”,立足现有主导产业和优势企业,找准补链延链强链的突破口,推进流程再造、优势再造。着力“有中育新”,立足有一定发展基础的领域,推进一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项目,实施一批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项目。着力“无中生有”,加快推进现有产业未来化、未来技术产业化。
(三)坚持招商蓄势,持续培育经济发展增长点。聚焦培育壮大“7+28+N”产业链群,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库和产业链招商图谱,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开展以商招商、平台招商、专业招商,强化产业链集群招商、龙头企业链式招商、股权投资招商、市场规模和物流枢纽优势招商等,把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转化为产业链群发展的增长点和增长极。突出“招大引强”,发挥好四个利用外资专班作用,争取落地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引领性作用的项目。突出“招新引精”,紧盯产业前沿、创新风口,突出成长性、专业性、链接性,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产业链中高端和关键企业。突出“招才引智”,注重人才、团队、技术、项目打包引进,形成人才带项目、项目聚人才的良性循环。
(四)坚持数智赋能,持续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聚焦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把新基建作为战略工程,坚持云、端、网一体推进,在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场景应用等领域,统筹谋划实施一批夯基垒台、架梁立柱的重大项目,全方位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更好发挥其对数字化转型的“催化剂”、“加速器”作用,为现代化河南建设提供新平台、新支撑。以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建设为引领,推进智算、超算、通算协同布局,算力、数据、算法协同应用,算力、电力、网络协同建设。抢抓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机遇,实施垂直大模型及软件、基础硬件、服务器、智能装备、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等产业项目,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和应用跨越式发展。
(五)坚持两手发力,持续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聚焦优化营商环境,纵深推进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以优质的制度供给、服务供给、要素供给,不断提升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推动政务服务数据整合共享,全方位提升政务服务的标准化、便利化水平。树牢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全省工作大局的理念,以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为抓手,实施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跟踪问效,打造项目建设的河南环境、河南生态,跑出河南速度、河南效率。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国脉,是营商环境、政务服务、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据治理、数据要素×专业服务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资源目录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数据智能评估系统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城市、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