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持续优化知识产权领域营商环境,深化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对内激励创新、对外促进开放,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沈阳市知识产权局联合相关部门,围绕市场、法治、政务、信用四大环境,推出优化知识产权领域营商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三十条重点举措,沈阳市优化知识产权领域营商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12月18日召开。
张巍介绍情况
下面,我介绍一下我市优化知识产权领域营商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重点举措的有关情况。
2024年,市知识产权局进一步夯实我市作为“知识产权指标国家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工作基础,会同全市相关部门完成四大类27项改革举措,全力打造知识产权领域营商环境“升级版”。为全面巩固提升前期工作成果,市知识产权局联合相关部门推出《沈阳市优化知识产权领域营商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重点举措》(三十条),围绕市场、法治、政务、信用四大环境,以推动知识产权领域政府职能转变为目标,以创新主体和社会公众对知识产权工作的期盼为导向,持续优化知识产权领域营商环境。
一是持续优化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的市场环境
深入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提升专利质量、加强政策激励,打通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的关键堵点,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活力和转化动力。
重点举措包括:支持专利技术转化运用,促进创新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支持高校院所向企业转让、许可专利技术,释放专利技术供给功能;支持专利产品备案认定,促进专利产品化、产业化。优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开展知识产权保险服务,防范运营风险。树立“头雁”标准,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综合竞争优势。培育知识产权示范和优势企业,对获得中国专利奖的单位给予支持,支持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贯标认证,建立企业全流程规范化管理体系。建设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平台,搭建线上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服务体系。集成展示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技术动态和发展情况,提供专利信息获取、分析运用和供需对接服务。支持专利导航,通过专利信息与经营信息关联分析支撑产业和企业运营决策。强化知识产权人才培育和引进,保障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供给。支持专利代理机构吸收专利代理师就业,支持知识产权从业人员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支持重点创新主体培养首席知识产权官,推动知识产权人才队伍职业化建设。
二是持续优化支撑知识产权高效保护的法治环境
高标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深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营造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保护环境。
重点举措包括:完善政策法规保障体系。推进我市知识产权领域首部综合性地方法规《沈阳市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立法工作和一系列地方标准起草工作。提升行政保护效能。增加行政裁决庭,实施行政调解司法确认机制,提升行政裁决工作效能。围绕商业秘密、商标、地理标志开展全市域、跨部门联合执法行动。加强司法保护力度。建立技术调查官队伍,为查明案件技术事实提供专业支撑。实施司法保护“三机制+三模式”服务模式,开展“专人对接、会商研讨、风险预警”服务,开展重点企业“档案化服务、制度化服务、一体化服务”。强化协同保护合力。发布《沈阳市知识产权保护指引》,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地图导航。建立行政、司法协同保护机制,形成协同保护合力。优化版权保护和调解服务。强化版权执法保护,扩大作品登记受理和初审范围,提供免费版权咨询、法律援助服务。提供司法区块链技术在线取证、固证、验证服务,实现对侵权源头的精准追溯,破解传统模式下电子证据固定难、采信率低等问题。建设沈阳知识产权保护一体化服务平台,指导企业实施知识产权管理、权利救济和风险预防。线上收集、分流、联系、处理、答复企业知识产权问题,排查知识产权风险隐患,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三是持续优化实现知识产权普惠服务的政务环境
高水平建设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城市,通过高质量的政务服务引领公共服务和市场化服务协同发展,构建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体系。
重点举措包括:编制发布《沈阳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事项清单》《沈阳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指南》。全面公开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化管理公共服务内容,标准化提供公共服务,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普及基础性、保障性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强化骨干节点建设、优化重要网点布局、扩大一般网点覆盖面,促进公共服务体系和保护体系、运用体系协同发力。支持中小企业实施知识产权集中托管,集中保护、管理和运营知识产权资产。支持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机构集中托管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事务,引导中小企业充分释放创新能力,合理配置知识产权资源。引导知识产权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培育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引导市场化服务向专业化和高水平发展。
四是持续优化引导知识产权规范管理的信用环境
推进知识产权领域诚信体系建设,实施知识产权领域分级分类监管,开展信用约束激励和信息修复,营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
重点举措包括:制定《沈阳市知识产权领域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办法》。归集企业知识产权信用信息,根据分类结果进行差异化监管,实施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推进容缺事项承诺办理,提升窗口服务效能和群众办事体验。对风险可控、纠错成本低且能够通过事中事后监管有效防范风险的服务事项,推行“告知承诺+容缺办理”审批服务模式。加强重点环节信用监管。加大对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力度,引导知识产权服务业开展行业自律管理,加强诚信建设,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知识产权服务。
2025年,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沈阳市知识产权局将联合相关部门推进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营商环境建设的决策部署,推动全社会用好三十条重点举措政策工具,持续深化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更好发挥知识产权对内激励创新、对外促进开放的制度作用,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发布会上还回答了
记者提出的相关问题
近期,我市新获批了全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城市和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城市,请问这两个国家级试点项目对于我市知识产权领域营商环境建设会起到哪些推动作用?
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兼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张巍: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直接面向广大经营主体、创新主体和社会公众,是知识产权领域营商环境最基础性、保障性的工作内容。获批全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对于我市整体提升公共服务效能有着重大意义,我们确立了构建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的总体目标,推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制度模式标准化、实施运行规范化、办事程序便利化,促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
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公共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一些重点举措。在标准化建设方面,实行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化管理。编制发布《沈阳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事项清单》《沈阳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指南》,通过政府网站和线上服务平台集中宣传展示,方便社会公众获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信息。在规范化建设方面,规范线下服务窗口和线上服务平台。规范线下服务窗口,强化软硬件和人员队伍建设,规范服务流程,严格执行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制度。规范线上服务平台,包括1个区域性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和3个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在内的线上服务平台,做好知识产权信息供给和转化运用供需对接。在便利化建设方面,优化知识产权业务办理流程。按照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的标准,优化知识产权业务办理流程,提升各类窗口服务效能。推动关联事项集成办,按照“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的要求,推动各类知识产权业务集成办理。
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是我市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和二十届三中全会“构建商业秘密保护制度”重大决策,守护“五大安全”底线,保护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化营商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市产业基础雄厚,拥有一大批“大国重器”重点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企业。现实中,这些企业经常成为商业秘密侵权者的觊觎对象,任何疏忽大意,都将给国家安全、企业发展带来巨大损失。加强商业秘密保护是沈阳发展所需和使命所在,更是知识产权领域营商环境建设的重中之重。
沈阳市市场监管局作为全市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的牵头部门,将与公检法司等部门一道,围绕高端装备、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等10个重点产业集群,以独角兽、单项冠军、小巨人、专精特新等企业为重点,以建设5家以上示范基地、30家以上指导站、100家以上联系点为抓手,形成点、线、面立体保护体系,推进“产业链”“保护链”深度融合。同时,商业秘密保护也作为我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的四大工程之一,形成双轮驱动,资源共享,同创同建的大保护格局。我们正在起草《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工作方案》,从体系建设、监管执法、服务保障三方面为创新试点探索“沈阳经验”。形成商业秘密保护“指导、咨询、评估、鉴定”一条龙服务,力求破解“周期长”“取证难”“鉴定难”问题。
总体上,我市将以两个试点建设为引领,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工作,为持续优化知识产权领域营商环境提供更加坚实的制度支撑和法律保障。
今年我市在打造版权服务新体系,优化营商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新的工作亮点?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邓颂:2024年,全市版权工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通过创新设置综合服务模式,让市民一站式参与,全方位展示了我市版权工作新成效,全市版权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1.版权宣传引导深入人心。组织开展“版权就在你身边”普法公益行动。邀请专职律师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为市民解答版权热点难点问题,接受法律咨询7000余人次,发放各类版权宣传资料23000余份。在沈阳日报开辟“法官说法”专栏宣讲版权知识,在云盛京、沈阳发布及沈阳扫黄打非网等网络新媒体,持续刊播版权宣传公益短视频,宣传版权登记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实现了版权登记“足不出户”“一网通办”。
2.版权登记服务走在前列。搭建作品登记咨询平台,开通专线咨询电话,为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举办《全媒体时代版权司法保护》讲座,深入探讨了新形势下的版权维权策略,全市100余家单位版权工作负责人参加讲座。主动对接报刊社、出版社、广播电视台、文联、民间文艺等版权密集型单位,开展版权数据库作品专项登记服务,目前,已经完成317件版权数据申报。全年通过现场法律咨询及沈阳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开展版权咨询、调解、法律援助服务312次,案件调解276件。
3.版权权益法治保障先行先试。组织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部门开展日常巡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加强全市出版物市场、印刷企业及校园周边书店等场所的清查摸排。组织市公安局以推进青少年版权保护为抓手,全力拓展案源,查办大案要案。全年出动执法人员2660人次,检查单位1470家,立案侦查版权侵权案件19件。今年9月,成功侦破一起侵犯著作权案,捣毁盗版制作窝点2个,打掉盗版书库房3个,查扣盗印教科书数十万余册,涉案金额数1000万元,此案国家版权局已经挂牌督办。
2025年,我市版权工作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关于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的指示精神,开展“版权在你身边”普法公益行动,组织版权咨询、调解、法律援助,扩大作品登记受理和初审范围,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版权公益服务,让保护版权、诚信守法、文明阅读成为社会的良好风尚。
请介绍一下,沈阳法院在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
市法院副院长陈青: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沈阳两级法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着力营造保护创新、激励创新良好的司法环境,为服务保障辽宁新时代“六地”建设,奋力打好打赢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贡献司法力量。具体举措如下:
一是坚持高站位引领,系统谋划知识产权审判工作。通过系统性理论学习,增强知产法官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职业尊荣感,做实“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找准司法审判与服务保障科技创新、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将个案的审理融入建设科技强国、民族复兴的大局中去谋划,彰显保护知识产权,激励创新、创造鲜明的司法态度。
二是坚持严格保护理念,以公正高效司法激发创新活力。积极运用“司法区块链”提升电子证据证明效力,解决知识产权诉讼“举证难”“成本高”等顽疾,继续拓宽“司法区块链”的应用场景,让市场主体安心创业、无忧创新。充分发挥诉讼禁令、证据保全的制度效能,高效兑现胜诉权益,防止权利人“赢了官司、输了市场”。从严惩治侵权假冒,积极运用惩罚性赔偿、非金钱给付义务迟延履行金等救济手段,提高侵权代价和违法成本,让侵权者不敢侵权、不能侵权。
三是加强高新技术成果和新业态新模式保护,促进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主动服务新质生产力,继续深化重点领域企业服务对接机制,通过“把脉问诊”助力企业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加大对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的保护力度。坚持用足用好法律规则,对创新性强、贡献度大的原创性成果,加大保护力度,让“真创新”受到“真保护”,“高质量”受到“严保护”。
四是加强科研人员权益保护,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打造我省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我省大院、大所集中,科教资源丰富。为助力将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两级法院坚持对涉科研人员技术研发相关案件采取鼓励和宽容的司法理念,积极探索契合技术研发科学规律的司法审判方式,为科教创新培育生态、厚植土壤。
五是加强协同保护,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统筹发挥刑事、民事、行政审判职能,加强与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整体效能,促进民事赔偿、行政处罚、刑事追诉依法协同,确保裁判实现最佳的国家和社会治理效果。
六是坚持平等保护理念,服务更高水平对外开放。锚定我市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功能定位,坚持中外权利主体平等保护,依法妥善处理涉外知识产权纠纷,通过优质高效的司法品牌树立中国法官良好的国际形象,打造国际知识产权诉讼纠纷解决优选地、国际市场主体投资创新创业首选地。
沈阳检察机关在加强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有哪些新作为?
市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吕昆玉:近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和省检察院的正确领导下,聚焦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动“四大检察”综合履职,积极促进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全力服务保障沈阳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
一、锻造专业化能力,司法办案提质增效
全市检察机关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持续加大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力度。全面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审慎适用强制措施,注重追赃挽损,追求最优保护效果。深化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对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开展“一案四查”“一案四评估”,同步审查是否涉行政违法、刑事追诉、民事追责、公益诉讼线索等情形。今年以来,共受理知识产权审查逮捕案件33件45人、批准逮捕11件12人;受理审查起诉案件37件48人、提起公诉26件37人。依法办理最高检与中宣部版权管理局等部门联合挂牌督办的侵犯网络视听作品著作权案,查处涉案侵权视听作品19万余部,切实维护文化市场管理秩序;依法办理了假冒沈阳某国有企业注册商标案,在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的同时,针对加强商标保护向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高质效推动溯源治理。
二、释放制度化优势,综合保护守正创新
精心打造知识产权“1+3+5+N”工作体系,以知识产权检察室为主平台、主阵地,组建知识产权专门办案团队,配齐配强专业力量,大力推进专门办公场所建设。创新“提前介入+联合查办+证据认定”机制,推动重大、疑难、复杂侵犯知识产权案件介入侦查引导取证和自行补充侦查工作深入开展,综合运用亲历性审查、召开听证会、引入技术调查官等方式高效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优化惩治、监督、服务、预防、宣传“五位一体”同步推进的工作路径,有效提升知识产权综合保护能力。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对相关企业进行跟踪回访,针对企业管理漏洞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实现良性发展。
三、坚持精细化标准,检察护企融智聚力
在“面对面沟通”中打造优质法律服务策源地,完善以12309检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企业法律服务“绿色通道”,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零距离了解企业诉求;与沈鼓集团、华晨宝马等多家企业深度合作,探索建立商业秘密高水平保护企业园区、民营企业内部人员犯罪警示教育基地等检企合作平台,形成辐射效应。在“点对点服务”中助力企业纾困解难,打造“检察蓝助营商”服务品牌,组织检察官“博硕团”提供订单式法律服务,发布“知识产权风险检察提示”;牵头研发“知识产权保护一体化服务平台”,整合检、政、校多方资源,汇聚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提供线上知识产权管理、权利救济、风险预防等专业指导,目前已注册企业3000余家。
四、提高协作化水平,服务发展同行共治
持续凝聚法治合力。强化与公安、法院、市场监管及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牵头起草规范性文件,完善技术调查官人才库共享、双向咨询交流等协作机制。密切检校院所联盟。依托学校、行政机关等机构专业人士,打造知识产权保护特约专家团队。适时举办高端研讨会,学习交流前沿观点和先进工作经验。与东北大学、辽宁大学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深化跨区域检察协作。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开展深层次、宽领域的区域检察协作,完善线索移送、管辖协商、信息互查、协助告知等联动机制,助力沈阳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请介绍一下仲裁制度以及沈阳知识产权仲裁与调解中心职能作用。
沈阳仲裁办副主任李俊泉:《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确立的仲裁,是指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仲裁协议,将民商事纠纷提交仲裁机构处理的一种纠纷解决方式。在我国,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达成书面仲裁协议或者共同签订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将经济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提交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由双方选定或者仲裁机构指定独立、公正的仲裁员对该纠纷进行审理并作出终局的裁决。作为与诉讼平行的纠纷解决机制,仲裁因具备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一裁终局、不公开审理、专家断案、程序灵活、高效便捷等优势,正受到越来越多市场主体的青睐。
沈阳仲裁委员会由沈阳市人民政府于1997年1月组建,是沈阳行政区域内唯一解决民商事纠纷的仲裁机构。仲裁领域涉及商业、金融、军工、房地产、知识产权、建筑工程、国际贸易、航空物流、文旅经济、数字经济等30余个行业。拥有一支由国内外知名专家、资深律师、商界精英组成的 1000多名仲裁员团队,为当事人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仲裁服务。
仲裁中的调解机制是中国仲裁的特有做法,体现了我国纠纷解决机制中调解与裁决相结合的特色。为进一步发挥仲裁调解在知识产权预防化解中的作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仲裁与调解对接工作机制,2024年6月25日,沈阳仲裁委员会与市知识产权局,共同在沈阳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设立沈阳知识产权仲裁与调解中心,由双方共同遴选业务精湛、经验丰富的知识产权领域专家组成调解员团队,现有28名调解员,按照双方共同制定的《调解规则》规定,受理创新主体或者知识产权相关机构之间,创新主体或者知识产权相关机构与其他法人、自然人和非法人组织在知识产权交易、知识产权服务等活动中发生的民商事纠纷。
仲裁在知识产权保护中有着重要作用。一是仲裁具有专业性。知识产权案件涉及复杂的技术、法律问题,沈阳仲裁委员会目前有160余名具备知识产权专业知识的仲裁员,能够处理各类知识产权纠纷。二是仲裁具有灵活性。当事人可以选择仲裁的地点、语言、规则等,而且仲裁程序相对灵活,能够更高效地解决纠纷。例如在版权许可纠纷中,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确定适合的仲裁程序,快速解决争端。三是仲裁具有保密性。与诉讼的公开审判不同,仲裁过程和裁决结果通常是保密的,这对于保护商业秘密和企业的知识产权相关信息很重要。如企业的商业秘密被侵犯而引发的纠纷,通过仲裁可以避免信息的公开泄露。
下一步我们将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强知识产权方面仲裁法律宣传,发挥沈阳知识产权仲裁与调解中心作用,引导市场主体和创新主体选择仲裁和调解方式,解决在知识产权交易、知识产权服务等活动中发生的民商事纠纷,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保障和服务市场主体和创新主体健康发展。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国脉,是营商环境、政务服务、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据治理、数据要素×专业服务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资源目录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数据智能评估系统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城市、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