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营商环境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就要抓好营商环境。今年以来,青岛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抓紧抓实,在优化体制机制、落实重点任务、深化改革创新等方面出实招、亮新举,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需要久久为功、持续用力。今年以来,青岛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着力解决经营主体关心的突出问题。工作中,青岛始终将改革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总牵引,积极承接营商环境领域国家层面、省级层面改革试点近200项,迭代升级全市营商环境综合性政策文件至4.0版,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落实落地。
经过不断努力,全市经营主体活力持续迸发。青岛市在全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中,位列全国第八位;在2024年海运口岸集装箱货物跨境贸易营商环境测评中,青岛市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获评最优等次。
优化市场环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经营主体对市场环境最敏感。青岛通过持续优化公平竞争、开放有序的市场化营商环境,稳预期增信心,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不断塑造营商环境新优势。
市场准入是经营主体参与经济活动的前提,优化市场化营商环境,首先需要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今年,青岛严格落实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建立市场准入壁垒长效排查机制,畅通投诉反映渠道,持续清理市场准入隐性门槛。截至今年9月,青岛市实有民营经营主体207.4万户,每万人拥有民营经营主体居副省级城市第三位。
打造重点功能区制度创新高地,可以进一步提升制度供给水平,形成更高标准的市场化营商环境。青岛加快推进上合示范区建设制度型开放示范区,争取上合组织国家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等国家级试点落地,上合示范区今年推出30项制度创新案例。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创建“区关港”“区税银”等联动创新机制,探索形成79项具有青岛特色的创新举措。
青岛因海而生,口岸营商环境是城市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以来,市口岸办会同青岛海关、山东港口青岛港等单位,深入开展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推进26项改革举措落地落实,助力全市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截至10月,黄河流域9省区进出口总值5.01万亿元,经青岛口岸进出口占比达31.1%。同时,青岛积极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实施国际市场拓展计划,建立“海关、税务、外汇、商务、港口+”联动机制,加快建设12个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培育跨境电商特色产业带,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
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是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必然要求。今年以来,青岛高质量落实国务院“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上,结合青岛高质量发展需要和企业群众需求,延伸服务链条、拓展服务范围,打造企业开办、项目开工、竣工验收等特色“一件事”,推动实现办事方式多元化、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最大限度利企便民,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青岛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总体指数连续五年位列全国第一梯队。
当前,企业对营商环境的期待,已从“少跑路、少走程序、少交材料”等“基础款”便利,上升为权益保障更加充分、市场竞争更加公平等“升级版”需求。青岛紧盯企业需求,持续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拓展延伸定制化个性化增值服务。如,市民营经济局组织产业链“链主”企业开放应用场景,与全国优质“专精特新”企业开展精准供需对接活动,推动专精特新企业进一步融链固链建链。市行政审批局打造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张大为工作室定制化、个性化惠企服务模式,为企业疑难业务提供定制解决方案180余个,便民利企服务的精准性和专业化全面提升。
加强法治保障,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青岛协同推进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各环节改革,加快营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公正、平等、可预期的法治保障。
近年来,青岛围绕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等完善制度体系,推动出台《青岛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青岛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条例》,制定《关于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健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相互配合、相互制约体制机制,持续提升司法工作质效。
其中,市公安局规范涉企执法办案,健全涉企警情快速响应机制,稳慎适用羁押性强制措施和查封扣押冻结措施;市检察院深化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制定合规案件标准化评估指引,开展“定制式”合规监管;市中级法院牵头开展“蓝色风暴”集中执行行动,及时让企业群众胜诉权益兑换成“真金白银”。
在推进依法行政方面,青岛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推出市级权责清单6000余项。全国率先制定“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标准,探索“综合查一次”“分级分类检查”等改革,推广说服教育、劝导示范等柔性执法方式,扩大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不予处罚事项达到122项,涉及市场监管领域达16个。
在提高法律服务能力方面,青岛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加快建设青岛中央法务区涉外、上合、金融、自贸和数字法务“四区一平台”,建立“一带一路”律师联盟、线上法律服务联盟,打造区域法律服务新高地。升级“法智谷”涉外法律服务大数据平台,汇聚法律智库大数据70余万条,提供服务万余次。做优做强“青岛法先生”法律服务团,走进青岛赛轮集团、海尔集团等企业,开展“海法护企合规共治”“国商法庭护企行”“中德仲裁法律圆桌会议”等精准法律服务活动,并在青岛市民中心设立工作站,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咨询千余次,实现法企“双向奔赴”。
强化要素支撑,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
要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源头活水。青岛以经营主体需求为导向,着力强化营商环境全要素支撑能力,做优融资、用地、用工、用电、创新创业等方面要素保障,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实现要素高效配置,让经营主体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在项目保障上,青岛不断完善“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实施项目从产业研究、招引落地到投产运营全周期管理。强化项目用地供给,出台“工业上楼”新政,成功推动源嘉生命科技产业园、好美智谷产业园等13个项目实施“工业上楼”。在金融保障上,深化“春雨行动”特色金融服务,引导银行、保险、基金等机构加强金融产品供给。在人力资源保障上,实施用工保障专项行动,为“十强”产业、“四上”企业等提供“一企一策”用工服务保障;建立重点项目引才机制,搭建人才、企业对接平台。
同时,降低要素制度性交易成本。青岛不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涉及企业信息变更、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企业破产、企业注销等领域,让企业可以全生命周期享受到“一件事一次办”“一类事一站办”服务。通过改革,企业群众平均跑动减少90%,办事环节减少81%,办事时限减少55%,材料减少67%。
营商环境怎么样,企业家最有发言权。今年以来,青岛打造机制化政企沟通交流平台,建立市级领导干部与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搭建政企恳谈会、政企面对面、青岛营商环境会客厅、外资企业圆桌会等常态化政企交流平台“矩阵”,围绕民营企业发展、项目招引落地、招投标等主题开展政企交流,得到了企业家的好评。青岛市12345热线整合归并原有24条政民互动渠道,创新构建12345·青诉即办一体化诉求解决体系,解决企业关心的“遇事多头找、诉求受理效率低”问题。
此外,青岛还组建青岛市营商环境专家委员会、媒体观察员、体验官“三支队伍”,实现10个区市、重点产业链企业和各组织类型全覆盖,切实当好企业诉求“调研员”、建言献策“参谋员”、营商环境“宣传员”,累计发现并推动解决问题线索360余个,参与政策制定、舆论监督、考核评价等重点活动200余次。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国脉,是营商环境、政务服务、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据治理、数据要素×专业服务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资源目录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数据智能评估系统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城市、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