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日前市生态环境局举行了“生态环境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十项行动”工作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了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举措,并从优化服务程序、加大政策支持、优化服务模式、激发创新活力等方面列出4张“服务清单”,让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同向“奔赴”。
翻开“优化服务提效能”服务清单,环保审批越发高效便利清晰可见。在建设项目开工前办理环评审批手续,在实际投产(排污)前申领排污许可证,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必需的“两证”。按照传统模式,“两证”审批时间在50个工作日左右,而天津中油港北能源销售有限公司日前仅用14个工作日便同步取得环评批复和排污许可证。“这是我们对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等12类建设项目,在企业自愿的原则下,创新优化服务而实行的环评与排污许可‘两证审批合一’。两项行政许可‘一套材料、一窗受理、同步审查、一次办结’,审批时间可节省50%左右。”市生态环境局环评处副处长陈津鹤告诉记者。
再看“加大相关政策支持”服务清单,以政策改革促企业发展的案例比比皆是。市生态环境局大气处一级主任科员张目全说:“我们科学修订我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实施差异化应急管控措施,将联想开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天津中集集装箱有限公司等重点外贸企业、天津矢崎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等小微涉气企业纳入重污染天气豁免范围。同样,静海区是我国重要的钢管产业基地,我们积极帮助11家涉钢企业争取4516.7万元的大气专项资金支持,为企业进行绿色提升改造减轻压力。特别是我市持续开展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工作,引导企业环境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截至2024年9月底,全市评为A、B级和引领性的企业359家,较2020年首次全面开展绩效分级增加165家。”
在“优化服务模式”服务清单里,看见了企业不断增加的获得感。市生态环境执法总队副总队长郭承涛介绍:“我们对企业实施分类监管,将已安装自动监控、重点民生保障及被评为我市‘环保领跑者’等类型的企业纳入执法正面清单并根据实际情况动态更新,对清单内企业以非现场方式为主开展执法检查,视情减少或免于现场检查。还修订《天津市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避免行政处罚随意性、任意性和‘同案异罚’现象。”
“我局精准调剂重点污染物总量指标,助力区域建设项目轻装上阵。”市生态环境局综合处副处长钱莹说,截至目前,该局已通过先用后补、跨区调剂、有偿调剂的形式,先后为北辰区、南开区等5个区共89个项目落地提供相关政策支持,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保障。
市生态环境局政务处处长孙静还提到“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这张服务清单,“在2024年举办的首届京津冀生态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我们搭建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创新载体,聚集‘政产学研金服用’要素,组建涉及绿色港口、化工新材料、汽车、绿色生物等领域的20个生态环保协同创新中心,研究破解传统产业绿色转型的技术难点。与国家超算中心联合开发全国首个‘AI智能环保管家’大模型,推动生态环境‘治’理转为‘智’理。”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国脉,是营商环境、数字政府、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民营经济、产业发展、数字企业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资源目录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数据智能评估系统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城市、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