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背景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发展的重要软实力。营商环境好,则市场活力足;营商环境优,则发展后劲强。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促进市场竞争,提高经济效率,进而推动高质量发展。当前,中央、省市对营商环境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推进力度越来越大,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举措。去年专项整治以来,全县持续推进各单位加大专项整治工作力度,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不断提升和巩固专项整治成效。
二、主要做法
一是优化制度机制,加大事前监督。全县对招标投标及政府采购活动加强管理,建立了《事前监督意见表》逐级审核制度,以及需上会研究项目的会议制度。指导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对照《意见》规定的标准和流程,严格落实逐级审核制度。联合纪委监委、审计等部门切实发挥监督问效职能,督促财政、住建、交通、水利、农业农村局等重点部门严格落实招投标及政府采购各项活动,确保《意见》执行到位。持续完善《事前监督意见表》评标要点,有效推动意见实施。按照规定程序,严格招投标及政府采购项目审核,目前已完成119个项目审核,其中18个1000万以上的项目通过公共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扩大会审核。
二是强化智能监管,严格事中管理。强化行政监督部门在线注册监管平台账号管理,督促各行政监督部门通过运用智能监管系统,项目监管子系统、视音频监管系统、大数据智能监管子系统,全环节、全流程、全时段对项目进行监督,进一步提升公共资源交易在线监管能力。严格贯彻落实《河南省综合评标专家考核办法》,对评标专家“一项目一评价工作”,从现场评价转换为在“河南省公共资源交易在线监管服务平台”进行评价,推动全县重大项目招标投标“评定分离”工作。
三是细化领域核查,强化事后监管。强化标后履约,对中标人采取线上人脸识别考勤系统抽查、钉钉软件打卡及实地核查,着力解决标后转包和违法分包问题。县住建部门对建筑规模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房建项目纳入施工现场实名制管理,对项目经理、总监打卡未满足要求和人脸未录入的项目经理和总监进行了不良行为记分和警告的处分;对建项目进行建筑市场检查和安全生产督导。县交通部门对在建工程项目的合同签订及变更、项目经理及关键岗位人员履职和工程转包违法分包等方面进行抽查,对相关人员进行了信用评价记录处分。
下一步,滑县将紧紧围绕省市工作部署,着力推进全县招投标领域“智能化运用、标准化建设、透明化运作”,持续完善交易平台功能,加快系统智能化升级,优化交易服务机制,切实提升公共资源交易质量、效率和公信力。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国脉,是营商环境、数字政府、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民营经济、产业发展、数字企业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资源目录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数据智能评估系统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城市、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