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根据最新数据统计,去年,滨海新区民营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9.1%,占全区GDP比重的29.4%;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5.8%。全区(含自贸区)实有经营主体363149户,民营市场主体占全区市场主体的95.19%,其中,实有民营企业187500户(占比51.63%),同比增长5.58%。新区民营企业创新创业活力明显增强,各类产业正在加速发展,势头强劲。

  厚植发展“沃土”打造营商高地

  帮助企业飞得更高,鼓励企业家创新发展,这是新区一以贯之的发展理念。两年来,《滨海新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春笋行动”实施方案》《滨海新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相继出台,“春笋行动”政策效应持续放大。

  2024年,新区在全国率先建立自贸区公平竞争审查集中审查机制;在天津市率先实施“一企一照一码”应用,通过归集、整合经营主体营业执照和电子许可证信息,实现“一照关联、一码通行”;持续推广“智能审批”,依托政务帮办平台上线68项高频事项实现“秒批秒办”,共计办理13000余件;深入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形成138个“一件事一次办”主题场景,逐项明确事项清单及线上线下办理渠道;持续推进“‘三大三问’春笋行动惠万企”调研活动、“双万双服促发展”活动,实地走访企业33000余户次,组织政策宣讲活动12000余次,召开问题协调会、政企政策对接会共计1500余场……

  一系列有力举措将企业稳稳托举至发展的“C位”。企业家们愈发踏实,办企业的韧性和劲头也越来越足。与此同时,新区充分发挥一流营商环境的牵引带动作用,将营商环境这张“招牌”打造成招商引资的“王牌”,吸引大批优质企业在新区落户发展。

  强化要素支持 提升企业发展动能

  位于天津港保税区的天津正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天”)是一家国际化医疗器械企业,自落地保税区以来,正天充分发挥自身科技创新研发优势,其骨科内植入物单一品牌年产值在国内名列前茅,赢得市场广泛认可。“2025年,我们的纳通天津骨科产业基地项目已开工建设,将进一步攻关骨科医疗器械领域‘卡脖子’技术,加快推动生物医药新质生产力发展,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正天相关负责人表示。

  科技创新激活发展动能。新区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持续攀升的态势,印证着科技创新已成为核心竞争力。截至2024年12月,新区共有创新型中小企业1997家,市级“专精特新”种子企业215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24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3家、国家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32家。

  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稳定、长期、精准的金融服务,有助于民营经济向“新”求“质”,实现高质量发展。去年,新区在全国率先推出“可信仓单+动产质押融资”新型供应链金融模式,融资规模已超100亿元,惠及新区中小微企业数百家,并入选国务院“第七批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此外,新区推出的“科创积分贷”,从技术创新、成长经营、人才团队、金融征信等维度构建了“18+N”指标评价体系,与14家金融机构合作,累计为350余家企业授信23亿元。

  滨海新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民营企业在现代市场中展现出了强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力,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新区将持续强化对民营的服务升级、模式创新,为民营企业家当好“店小二”“服务员”,让民营企业搏击“商海”更有底气,更具勇气。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11.jpg

 关于国脉 

国脉,是营商环境、数字政府、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民营经济、产业发展、数字企业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资源目录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数据智能评估系统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城市、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

责任编辑:wuwenfei